资源简介 吕梁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年来,“城市漫步”(Citywalk)作为一种新型旅行方式,逐渐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文旅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参与城市漫步的游客数量突破5000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120%。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同,城市漫步更注重深度体验和人文探索。参与者通常选择一条城市街道或某个区域,以步行的方式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这种旅行方式不仅环保,还能让人们更细致地观察城市细节,发现被忽略的美。以北京为例,当地文旅部门开发的“中轴线漫步”路线,串联起永定门、前门、故宫、景山等历史文化地标,让游客在步行中感受古都的历史脉络。上海则推出了“梧桐区老建筑漫步”,参与者可以近距离欣赏衡复风貌区的百年洋房建筑。这些特色路线都配备了专业的文化讲解二维码,游客扫码即可获取详细的建筑历史和人文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漫步的参与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调查显示,18一35岁的年轻人占比达到78%,其中大学生和白领群体是最主要的参与人群。他们更看重体验的深度和独特性,而非传统的景点打卡。(摘编自《中国旅游报》2024年3月《城市漫步:一种新型文旅体验方式的兴起》)材料二:然而,城市漫步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居民生活受到干扰。在北京什刹海地区,居民投诉称周末日均游客量超过5000人次,导致巷道拥堵、垃圾增多,甚至出现游客擅闯民宅拍照的情况。类似的情况在上海武康路、广州永庆坊等热门漫步区域也有发生。商业化过度的问题同样突出。一些旅行社将免费的城市漫步路线包装成“深度文化体验”,收取每人200一500元不等的费用。记者暗访发现,这类高价导览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往往只是带着游客走马观花,讲解内容也多是从网络拼凑而来。更严重的是,部分商业机构为吸引客流,擅自更改路线,将游客引导至合作商户消费。此外,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2023年8月,南京某未经备案的“民国建筑漫步”活动就发生了游客摔伤事故。调查发现,该路线包含多处年久失修的老建筑,组织者却未设置任何安全警示。(摘编自《城市管理》2024年第2期《城市漫步热潮下的隐忧与思考》)材料三:针对这些问题,各地开始探索规范管理的有效途径。北京市文旅局率先出台了《城市漫步活动管理办法》,要求:热门区域实施预约制,单日接待量不超过2000人;商业导览需备案,讲解员须持证上岗;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上海则创新性地推出了“社区漫步管家”制度,由街道招募当地居民担任志愿者,负责维护秩序、提供指引。数据显示,试点区域投诉量下降了5%。广州则建立了“漫步路线安全评估”机制,组织专家对路线进行实地考察和安全评级。文化和旅游部在2024年4月发布的《关于促进城市漫步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要平衡好三对关系:游客体验与居民生活的关系,商业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创新发展与安全底线的关系。文旅部提出平衡三对关系,为城市漫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导。同时,政府或相关部门聘请专业团队对Citywalk线路进行规划、设计和改造,明确主题和特色,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线路。结合城市更新,对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全、路线标识不清的线路进行改造升级,适当增加个性打卡点、街边体验店、漫游驿站等设施。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通过文化解说、艺术设计等方式,将城市特色融入到线路中,营造故事场景,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专家建议,未来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建立“城市漫步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开展专业培训。同时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智能导览系统,提升服务品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参与者的文明素养,让城市漫步真正成为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摘编自《文化发展研究》2024年5月《规范发展视角下的城市漫步活动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城市漫步受年轻人欢迎,既与其体验的深度和独特性有关,也与其成本低有关。B.商业机构过度开发是导致城市漫步乱象的主要原因,应严格限制商业参与。C.北京市出台了《城市漫步活动管理办法》,很好地解决了居民生活受干扰的问题。D.城市漫步要规范发展,可借鉴国外经验,利用数字技术,也要培养游客的文明素养。高一语文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