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平原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学业水平检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套试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选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新时代伟大征程中,我国经济稳健增长、6G通讯、人工智能创新突破、养老服务体系优化升级等等成就,举世瞩目。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因为(
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②政治协商,多党合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党中央是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④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郑重宣誓,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项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 )
①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
②可促使国家工作人员维护宪法权威
③营造了尊崇宪法的法治氛围
④说明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保护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3.2025年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该法的第一条规定: “ 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
C.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以下是小昆同学的生活片段,能体现出他在行使政治权利的是( )
A.每天都按时上学,认真听课,完成家庭作业
B.打市长热线建议增加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
C.自觉捡起操场上的垃圾,劝告同学爱护卫生
D.乘坐地铁时,主动给抱着小朋友的阿姨让座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列体现国家机关贯彻这一原则的是)
①某居委会组织召开“我爱我家”民主协商会
②国务院要求各省政府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③江苏省监委依法对省生态环境厅某公职人员的失职行为开展专项调查
④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代表法》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6. “315”打假晚会终于水落石出,各行各业造假频出,有电子产品、奢侈品、食品药品等多个行业的知名品牌被曝光。为此,我们消费者应该 ( )
①依法维权,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
②加强立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③积极举报,到公安机关起诉商家的不法行为
④努力学习,提高辨别商品真伪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某高铁车厢内,张贴着醒目的“禁止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的标识。乘客李某用手机扬声器追剧,声音嘈杂。邻座张某礼貌提醒制止,李某说: “这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真多。”随后,张某请乘务员调解。对于该事件,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邻座张某无权干涉他人的自由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③张某通过合法途径维护了公共利益
④李某在行使权利时损害了他人的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2025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等规定,对司马南及其实控企业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926.94万元。下列对该事件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②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③偷税欠税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④个人所得税法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下列概念间的关系图示正确的是()
10.这是某图书馆专为视障人士设立的阅览室:走道上铺设着一圈盲道,书架上的书更大更厚,每张桌子的桌角都有一个凹槽,用以放置盲杖 该图书馆的这些举措( )
①体现了不同情况要差别对待
②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③尊重了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
④保障了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11日签署了第四十五号主席令。第四十五号主席令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1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3月12日起施行。阅读第四十五号主席令,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是( )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
②国家主席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行使任免权
③国家主席是我国国家元首,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2.某高校毕业生聚会时谈及个人最近的工作情况,请你根据他们的对话,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在哪个国家机关工作( )
①甲:今年好多案子都会引起社会关注,审理判决一点都不能马虎,工作压力特别大。
②乙:我去年年底到岗,主要负责自主择业退役军人的服务管理、待遇保障工作。
③丙:我也是去年转的岗,比起之前专门干反贪,现在还要负责对履职不力的领导进行问责。
④丁:我的工作没有变,依然是分管刑事案件的公诉。
A.①审判机关 ②行政机关 ③监察机关 ④检察机关
B.①监察机关 ②审判机关 ③行政机关 ④检察机关
C.①审判机关 ②检察机关 ③监察机关 ④行政机关
D.①监察机关 ②行政机关 ③检察机关 ④审判机关
13.某村委会坚持“五方七步”群众工作法,坚持“村民的事村民议,村民的事村民定”。“五方”即村两委、党员代表、社会组织、村民代表、利益相关方。“七步”即“收集问题-拟定议题-议题调研-五方议事-公开结果-分工落实-监督评审”7个步骤。 “五方七步”群众工作法能( )
A.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政治协商的职能
B.调动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能保障社区居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D.确保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都得到充分实现
14.2024年12月4日上午,某市举行“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该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营造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宪法的认识和了解。作为青少年应该( )
①认真学习宪法知识 ②严惩各种妨碍宪法实施的行为
③充分认同宪法价值 ④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15.遭受十年同工不同酬待遇的朱先生与单位协商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最终作出朱先生所在单位给其补十年间同工同酬差额工资38万余元的判令,朱先生的维权经历告诉我们,在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 )
①诉讼是维权的唯一途径
②学会忍耐和妥协
③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④要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连任13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说, “人民代表大会让人民有了说话的权利。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从中可以看出(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②人大代表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人大代表要优先使用质询权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7.某社区健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的协商议事机制,完善居委会、业委会、业主、物业服务企业和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五方共治”机制,有效协调社区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各类小问题、小矛盾“不出社区”。在这一探索中( )
①社区多方力量群策群力,共商共治促进和谐稳定
②社区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区治理
③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积极履行了民主监督的职能
④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保证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下列属于公民自觉履行基本义务的是()
①陈某夫妇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 ②小朱因见义勇为被政府表彰
③个体工商户缴纳经营所得税 ④罗先生通过市民服务热线12346反映道路两旁乱摆摊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应当遵守公共场所管理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对此,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
B.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C.公民在享有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D.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20.2025年1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推动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享有同迁入地户籍人口同等权利,健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关爱体系和工作机制等等。这( )
①为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创造更公平的环境 ②体现了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平等享有一切权利 ④体现了国家尊重保障人权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1.某校准备开展“法律伴我行”活动,请你也积极参与进来。
活动一:宪法小知识
同学们收集了下列两个材料:
材料一 2024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2024年宪法宣誓仪式。全体宣誓人员列队肃立。对党和人民、对宪法和法律、对职责和使命许下了共同的誓言。
材料二 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请你分别回答材料中所体现的法律依据。(6分)
活动二:法治小课堂
在小情13岁时,她的父母因车祸抢救无效去世。小倩的叔叔主持料理后事,并实际控制了小倩父母的所有遗产和证件。两年来,小倩的叔叔蛮横地独占了小倩父母的所有遗产。小倩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一直和奶奶相依为命。小倩奶奶向小倩叔叔提起让小倩继承遗产的事情时,小倩的叔叔则以小倩是未成年人为借口,予以拒绝。
(2)小倩和奶奶遇到了难题,请你告诉小倩和奶奶怎样才能讨回公道。 (6分)
22.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2024年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风雨兼程七十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每一个“第一次”中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纵观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历程,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8分)
2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一:通过调查发现,校园欺凌者大多数法治观念淡薄;沾染了不良习气;存在不良行为甚至严重不良行为。校园欺凌主要包括殴打、脚踢、掌握、抓咬、推撞、拉扯等或者恐吓威胁他人;辱写、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抢夺、强拿硬要或者故意毁坏他人财物;愿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等。
(1)校园欺凌行为侵犯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 (2分)
(2)请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对校园欺凌者发出你的劝告。 (6分)
情境二:某校九年级(1)班举行了模拟宪法宣誓活动。领警人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事,领调警词;其他宣誓人整齐排列,右手举拳,跟诵誓词。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3)结合规范权力运行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工作人员应如何践行宣誓内容。 (6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2025年电影春节档, 《哪吒之魔童闹海》燃动银幕,实现票房收入和观众口碑双丰
收。《哪吒传奇》系列的制作团队以国有企业提供政策与资源保障,民营企业推动市场化运作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则通过专业化分工提升制作水准,共同推动国产动画工业化发展。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基本济制度的哪一项内容 (2分)
材料二:2025年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截止2025年1月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增长至42万多家,占比92%以上。
(2)有人认为: “国有经济掌握国家命脉,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可有可无。国家可以只发展国有经济。”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8分)
25.探究社会现象,维护公平正义。
【探究一】 司法公正护正义
◎新时代检察英模们,在工作中心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严格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放任违法者逍遥法外,不让无辜者蒙冤受屈。
◎“在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必须一直把人民放在心中。”“要走进人民,了解人民,最终为人民提供法律服务。”在人民检察官的心中,一直牢记“人民”。
(1)这体现了正义具有哪些要求 (4分)
【探究二】 见义智为守正义
小江在校外看到一伙人在敲诈勒索本班同学。见对方人多,小江并没有急于上前,而是在暗中观察,了解相关情况后,第一时间告诉了老师。接学校报警后,公安机关依法对敲诈团伙成员进行了处罚。
(2)小江同学的行动,启示我们应如何做一名“正义使者” (6分)
【探究三】 主题宣传扬正义
针对校园欺凌,某中学团委开展了“弘扬校园正义之声,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大型主题宣传教育。
(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你心中正义校园美好的景象。(至少三点)(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