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狡辩(bidn)翌日(yi)颠簸(bǒ)强词夺理(giang)B.卑劣(iè)襁褓(qiang)漩涡(xuan)怒不可恶(è)C.瞭望(iào)骤然(zhòu)演译(y)挑拨离间(jian)D.迂回(yu)妩媚(w心)浮躁(zào)不修边蝠(f)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本书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幅的历史画卷,并配有100幅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地感受红二十五军的精神伟力。这段历史及其闪耀的精神光辉属于过去,还属于现在和未来,着我们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创造新的辉煌。A.声情并茂直观无论激化B.荡气回肠直观不仅激励C.荡气回肠直接不论激励D.声情并茂直接不仅激化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汉服,又名华服,狭义上,指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广义上,指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②历经数千年变更,汉服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宝藏。③它与中华传统饮食、建筑和汉字汉语等共同构筑起恢宏的中华文化大厦④身着一袭得体的汉服,就像把厚重的传统文化穿在身上,⑤着汉服的人,坐着,是一组文化修为的展柜;走着,是一阵人格魅力的和风」A.“载体”“构筑”“得体”的词性各不相同B.“传统服饰”“汉字汉语”都是偏正短语。C.②句画线“历经数千年变更”在句子中做定语。D.③句中的“它”指代的内容是“文化宝藏”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某中学开展“畅游经典·启迪智慧”读书活动。(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马说》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作者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B.庄子笔下的“鹏”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八年级语义试题第!页(共8页)C.《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德国记者斯诺,书巾客观真实地记录了他通过实地采访和考察所得到的关于红色区域的种种真相D.保尔当过童T,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的道路。(2)名著中多次提到了传统节日,请回味经典著作,完成下列表格。(3分)经典作品名称民俗再现回味领悟《朝花夕拾》阿长要迅哥儿在春节一早起①来吃福橘并说恭喜的话。②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妖精“元宵节”火树银花,异国风情作怪。最出彩。社会整体的节日氛围与主人《骆驼祥子》③公悲惨遭遇形成巨大反差,深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绝望。5.古诗文默写(6分)(1)海内存知己,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宛在水中央。(蒹葭》)(3)求之不得(《关雎))(4)其正色邪?(《北冥有鱼》)(5)《卖炭翁》中形象地写出宫使狐假虎威、横行霸道、巧取豪夺的丑陋行径的句子是: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3分)【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鸣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乙】秦州杂诗(其七)唐·杜甫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腐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一长望,来飒正摧预八年缴语义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