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 前 必 背第一部分 备考干货1.放热反应ΔH<0,反应放热越多ΔH越小;吸热反应ΔH>0,所有吸热反应的ΔH>所有放热反应的ΔH。2.(1)Δ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2)Δ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3.盖斯定律: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叠加各反应式时,ΔH要随反应方程式的变化而变化,ΔH带符号运算。4.v=或v=。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5.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活化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6.恒温恒压,增加无关反应物,反应速率减慢;恒温恒容,增加无关反应物,反应速率不变。7.化学平衡状态标志:正逆相等、变量不变。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8.平衡常数(K)受温度影响。K越大反应越完全。若Q(浓度商)K,平衡逆向移动。9.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满足ΔG=ΔH-TΔS<0。10.电离吸热,升温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11.KW=c(H+)·c(OH-),升温KW增大。中性溶液c(H+)=c(OH-),酸性溶液c(H+)>c(OH-),碱性溶液c(H+)12.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可水解的盐溶液越稀,盐类水解程度越大。13.一般,升高温度促进沉淀溶解,但Ca(OH)2反常。一般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该离子沉淀完全。14.原电池中电子移动方向:负极→导线→正极,电流的流动方向与电子移动方向相反;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正极,阴离子→负极。燃料电池负极通燃料,正极通O2。15.电解装置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若活性电极作为阳极,活性电极溶解。16.在电解池中,阴、阳极遵循放电顺序。氯碱工业阴极生成H2和NaOH;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17.酸性环境中,金属发生析氢腐蚀;弱酸性或中性环境中,金属发生吸氧腐蚀。18.常用的电化学保护法:牺牲阳极法(原电池原理),外加电流法(电解原理)。第二部分 答题模板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2.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1)酸式滴定管:右手将滴定管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流出,气泡会随之排出。(2)碱式滴定管:将胶头弯曲使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橡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球,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气泡。3.滴定终点判断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4.沉淀剂是否过量的操作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5.“两个目的,一个原因”要记清:(1)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简易保温装置填充碎纸屑的目的:保温隔热,减小热量散失。(2)工艺流程题中,矿物粉碎的目的: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3)有催化剂的反应中,一定范围内,温度过高,反应速率反而减小的原因:温度过高,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