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24.7.2圆锥的面积第24章 圆学习目标1.理解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2.能正确地选择公式进行计算,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一)导入(5 分钟)展示生活中各种圆形的物体图片,如车轮、硬币、钟面等。提问学四)圆的面积(15 分钟) 提问学生:“什么是圆的面积?” 引导学生理解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面积?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组织学生分组操作: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若干份(如 16 份、32 份等),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展示不同份数拼成的近似长方形,让学生观察随着份数的增加,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 引导学生分析拼成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 = πr 。 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五)巩固练习(10 分钟) 出示一些关于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圆形桌面的面积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出示一些难度稍大的综合性题目,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准。 (六)课堂总结(3 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等。 强调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布置作业(2 分钟) 完成课本上相关的练习题。 测量家里圆形物体的直径或半径,计算其周长和面积,并记录下来。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对圆的知识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部分学生对转化思想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生:“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圆形的物体?这些圆形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圆。(二)圆的认识(10 分钟)让学生用圆规在纸上画一个圆。教师在黑板上画圆,并介绍画圆的方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圆心:圆中心的一点,用字母 O 表示。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用字母 r 表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用字母 d 表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2 倍,即 d = 2r 或 r = d÷2。(三)圆的周长(15 分钟)展示一个圆形物体,提问学生:“什么是圆的周长?” 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就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组织学生分组测量圆的周长。提供圆形纸片、直尺、绳子等工具,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学生汇报测量方法,教师总结并介绍滚动法和绕线法。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测量不同大小圆的直径和周长,并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展示表格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 倍多一些。介绍圆周率的概念: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叫做圆周率,用字母 π 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取它的近似值 3.14。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 = πd 或 C = 2πr。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周长。(四)圆的面积(15 分钟)提问学生:“什么是圆的面积?” 引导学生理解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就是圆的面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面积?能不能把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组织学生分组操作: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若干份(如 16 份、32 份等),然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展示不同份数拼成的近似长方形,让学生观察随着份数的增加,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引导学生分析拼成的长方形与圆的关系: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 = πr 。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五)巩固练习(10 分钟)出示一些关于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基础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圆形花坛的周长和面积、圆形桌面的面积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出示一些难度稍大的综合性题目,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准。(六)课堂总结(3 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圆的特征、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等。强调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中考考法8小结梳理9布置作业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复习回顾如图,底面半径为r、母线(上下底面圆周上对应两点的连线)为l的圆柱,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Orl平面曲面长方形2πr底面圆周长l这个侧面展开图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呢?2πrl能否类比这种方法求圆锥的侧面积?思考观察圆锥,你能说出它是由哪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吗?底面侧面圆锥是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围成的几何体.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思考圆锥中常见的元素有哪些?母线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心的线段叫做圆锥的高.高半径o圆锥的母线有无数条.思考圆锥的母线、高、半径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母线高半径lhrh2+r2=l2o如图,底面半径为r、母线为l的圆锥,它的侧面展开图又是什么?思考这个侧面展开图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lr平面o曲面扇形如何将曲面变成平面呢?求出扇形的面积即可.S扇形=扇形的弧长扇形面积公式扇形的半径OAB思考展开的扇形的半径与圆锥中的哪一条线段相等?lro扇形展开的扇形的弧长与底面圆的周长有什么关系?母线长相等=底面圆周长思考如何计算圆锥的侧面积?lro扇形圆锥的侧面积扇形的面积=2πr=弧长扇形的半径思考如何计算圆锥的侧面积?lro扇形圆锥的侧面积=2πr如何计算圆锥的全面积呢?圆锥的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r是底面圆的半径,l是圆锥的母线长.典型例题解:烟囱帽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如图,设该扇形的面积为S.在铁皮上画一个扇形,除需知道扇形半径l外,还需知道扇形圆心角α.由刚学过的弧长计算方法,可得hlrOα【例】如图,圆锥形的烟囱帽,它的底面直径为80 cm,母线为50 cm.在一块大铁皮上剪裁时,如何画出这个烟囱帽的侧面展开图?求出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典型例题hlrOα【例】如图,圆锥形的烟囱帽,它的底面直径为80 cm,母线为50 cm.在一块大铁皮上剪裁时,如何画出这个烟囱帽的侧面展开图?求出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返回1.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6 cm,母线长为8 cm,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A.30π cm2 B.48π cm2C.60π cm2 D.80π cm2B返回2.如果圆锥侧面展开图的面积是15π,母线长是5,则这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A.3 B.4 C.5 D.6A3.数学活动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分组制作圆锥,并请不同小组同学根据已知数据求解相关量.如已知1组制作的圆锥母线长为60 cm,底面圆的半径为15 cm,这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是( )A.90° B.15° C.96° D.180°A返回4.如图,在 Rt△ABC中,∠ABC=90°,AB=a,BC=b,且a>b,将△ABC 绕边BC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圆锥甲,再将△ABC绕边AB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形成圆锥乙,记两个圆锥的全面积分别为S甲,S乙,则S甲 , S乙的大小关系为S甲________S乙.(选填“>”“<”或“=”)>返回5. 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D=9 cm,把它分割成正方形纸片ABFE和矩形纸片EFCD后,分别裁出扇形BAF和半径最大的圆,恰好能作为一个圆锥的侧面和底面,则AB的长为________.6 cm返回6. 蒙古包可以近似地看作由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组成.其中,底面圆半径为3 m,圆锥高为2 m,圆柱高为3 m,门的高和宽分别为2 m和1 m,若要给除门外的蒙古包的表面铺上一层羊毛毡(接缝忽略不计),那么所需要羊毛毡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7.某种冰激凌的外包装可以视为圆锥(如图①),制作这种外包装需要用如图②所示的等腰三角形材料,其中AB=AC,AD⊥BC,将扇形EAF围成圆锥时,AE,AF恰好重合,已知圆锥的底面圆直径ED=6 cm,母线长AD=12 cm.圆锥的全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lro2πr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锥;2.求出这个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