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青春期的生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下列属于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的是(留①性机能的成熟②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③勇敢与怯儒④心理萌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根据航天问题专家的分析,女性在某些方面的感觉更敏锐,心思也更细腻,考虑问题更周全,特别是在一些精细操作方面,比男性更具有优势,所以我国有时会选择男女航天员组合上太空。这启示我们做到男女生优势互补应该(①学会欣赏对方的优势一②同等对特,忽视差异③相互帮助,相互理解④相互学习,消除差异A.①③B.①0C.②③D.②④3.有些父母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急躁愤怒,甚至“鸡飞狗跳”,但事后,仍然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对上述材科认识正确的是(A,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相对稳定的,愤怒是短暂的、不稳定的B.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辅导作业时的愤怒,都是情绪的表达C.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辅导作业时的愤怒,都是情感的表达D.情绪与情感密切相关,件随着情感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4.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曼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因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面对楚人的侮辱性要求晏子的应对启示我们(A.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B.面对悔辱,要学会忍气吞声C.要学会不断提升自己D.要学会尊重他人满足他人的所有要求5,清明时节,用鲜花代替纸钱、香火,用网上祭莫代替现场扫墓,同样可以领怀先烈、祭奠逝者。倡导文明祭扫新风,传播现代文明风尚。这启示我们在对特传统文化时应该()A.不忘本来,吸收外来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质景监测第【页共6页下面是对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进行的跟踪调查,结果如下:青少年违法犯罪首要诱因调查统计表法律知识欠结交社会青无视校规校内容缺,头脑中年,养成不良沉迷网络纪,存在旷课、其他情况“无法”嗜好游戏打架等行为比例23%11%26%28%12%(3)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3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质量监测第6页共6页6.下列关干中华人文精神与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两者毫无关联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C.中华人文精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D。中华人文精神与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相同 。某校组织家风文化节系列活动,向在校师生推荐了多部关于家风、家训、家教的图书,策划了“修身”“齐家”“立志”“为学”“做事”五部分展示内容。该活动旨在(①引导青少年学习传统家风文化,涵养道德修养②传承弘扬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德③培育和践行和谐、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④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促进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七年级学生小章绘制了下面的时间轴来理解“法律为我们护航”相关知识。这一时间轴主要说明(稻民身份证注义务教有法等劳动法、透单法等老年人权道能障法际出生老年青少年成年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D.法律渗透社会生活方方面面9,2024年1月5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了打击农村家族亲族黑恶势力犯罪典型案例,包括依法严惩危害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农民生活秩序等方面的犯罪行为。由此可见()①法律可以推护社会秩序②法律杜绝违法犯界发生③农村违法犯罪率比较高④法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②B.②③C.①0D.③010.我国法律规定:“应当对未成年子女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这是在保护末成年人的(A.继承权B.健康权C.肖像权D.稳私权七年假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质量盖测第?买共6页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A A D C A D C A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11.(5 分)(1)①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实现优势互补。所以要勇敢主动与异性交往;②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对异性产生好感是正常的现象,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学会正确表达情感,把握好交往的尺度,避免过度亲密,防止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2分,言之有理即可)(2)①如果单独与异性在私密场所见面感到不安,应尽快离开该场所,找安全、人多的地方;②收到异性不适当的言语或信息,要明确告知对方自己的感受,要求其停止这种行为,若对方不听,可向老师、家长等寻求帮助;③面对异性过分关注自己的生理变化,保持冷静,可礼貌地提醒对方注意言行,维护自己的隐私和尊严;④被异性恶意尾随并做出挑逗行为,不要惊慌,尽快跑到人多、明亮的地方,大声呼救,寻求路人帮助,同时及时报警。(3 分,言之有理即可)12.(9 分) (1)自信。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让我们充满希望和力量,面对困难和失败不轻言放弃,朝着既定目标勇毅前行。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自信表现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从容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3 分,言之有理即可) (2)①自强是自我勉励、发愤图强。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②自强,使人自主自立。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发掘自身力量,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勇敢面对生活。③自强,使人奋发向上。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锲而不舍,积极进取,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④自强不仅关系个人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3 分,言之有理即可) (3)青春自信,要做到: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②专注当下,积极行动。③勇于探索,增强底气。④我们要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民族自信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做自信的中国人。 青春自强,要做到:①树立远大理想。②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③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3 分)答案第 1 页,共 2 页13.(8 分)(1)示例 1:《史记》。推荐理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风貌,拓宽我们的知识面。示例 2:《曾国藩家书》。推荐理由:提供了持家教子的方法,鼓励人们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2 分,言之有理)(2)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有利于真正实现人的价值。(3 分,言之有理)(3)①有利于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②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汲取青春奋进的力量;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成就美好人生;等等。(3 分)14.(8 分)(1)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2 分)(2)①“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改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拘留”改为“拘役”。③“罚款”改为“罚金”。(3 分)(3)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②认清危害,增强法治观念。③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防患于未然。(3 分,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第 1 页,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06七年道法期末质量监测参考答案.docx 7年道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