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小泰和小山积累了许多文化文学知识,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对应的是宋代婉约词派代表诗人李清照。“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对应的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B.齐鲁文化中最为璀璨夺目、最核心的是儒家文化。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有春秋末期“至圣”之称的孔子,战国时期“亚圣”之称的孟子。
C.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D.地名不仅是一种地理标识,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山东境内有许多带阴和阳后缀的地名。依据常识分析,蒙阴县(山东省临沂市)因地处蒙山之北而得名,济阳区(山东省济南市)因位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
2.自然山水孕育出了无数的灵感。小泰和小山登上泰山后记录了他们的感受,但语序有误。请选择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泰山的秋天是诗意的,请在秋天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待它们加上秋色,泰山就会由古朴的画境转为静美的诗境。
②那城,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
③这个诗意的泰山秋色是泰安所独有的。
④这样看来,上天把夏给了瑞士,把春给了西湖,却把秋和冬全给了泰山。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二、名句名篇默写
3.小泰与小山一直对齐鲁大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非常感兴趣。泰山的日出令人向往,日落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他们由此联想到,在古诗文中,文人的不同境遇赋予了“夕阳”丰富的内涵,请你帮他们补充完整下面的积累卡。
夕阳蕴情思
诗句梳理 抒发情致
夕阳寄闲趣 ① ,飞鸟相与还。(《饮酒》) 飞鸟相伴,悠闲自得
夕阳抒愁绪 树树皆秋色,② 。(《野望》) 萧瑟秋景,孤寂苦闷
③ ④ 日暮途远,怀人思乡
夕阳载时光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⑤ ?(《浣溪沙》) 时空相交,岁月流转
⑥ ,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 鸟鸣鱼跃,时光流逝
三、基础知识综合
《启航2025》跨年晚会分会场设在泰安市天平湖畔。下面是小泰观看春晚后写的一段随笔,请你完成下面小题,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
泰山脚下,天平湖畔,风光旖旎。《启航2025》跨年晚会如约与观众温暖相聚,描摩了以泰山为代表的祖国山河雄浑壮丽之美,唱响了中华儿女祈愿国泰民安的新年愿景。
情景串联《邂逅大汶口》为观众讲解了大汶口彩陶之美,AI技术将红陶兽形壶和八角星纹彩陶豆两件器物演译得惟妙惟肖:武术最早可追溯(读音为______)至汉代,来自莱州中华武校的武者在泰山的多个景点前展示中国武术,极具技术和文化价值;五彩斑斓的皮影投在表演幕布上,配合着“十不闲”演出绝技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音乐唱腔,光影流转,黯然失色……在震耳欲聋的掌声中,晚会落幕,新年启程。此次晚会之所以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的原因,是因为其能捕捉大众喜好,符合时代特征。
4.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旖旎 B.惟妙惟肖 C.黯然失色 D.震耳欲聋
5.请帮小泰补充画线处内容,并改正文段中两个书写有误的字。
6.上述文段中有一处句子有语病,请找出后加以修改,直接写出修改后语句即可。
四、综合性学习
7.完成下列小题
(1)一把剪刀、一张纸,剪出天地万物,彰显泰山厚重文化。小泰和小山对泰山剪纸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进行实地调研,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调研规划。
泰山剪纸技艺调研活动规划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增进对泰山剪纸技艺历史发展、艺术特点、传承与发展现状的了解。
前期准备 ●通过图书、网络等途径,提前了解泰山剪纸技艺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实地考察,提前联系向导,了解交通路线,注意安全。
调研内容 ●前往泰山剪纸技艺工作室,参观剪纸作品,了解其制作工艺,赏析其艺术特色。 ●①
预期成果 总结:撰写调研报告 宣传:② 实践:将考察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美术创作中。
(2)在工作室进行调研时,有游客表示“学生的非遗调研,那简直是给非遗添了点‘微不足道’的热闹,这作用怕是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小泰和小山一时陷入尴尬。如果你在现场,你会如何巧妙应对,既化解尴尬,又表明自己对活动的认识。
五、名著阅读
8.小泰同学在翻阅名著时,总结梳理了如下发现,请你帮他完善下面的表格。
探究缘由 小泰同学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水浒传》中有“智赚玉麒麟”的情节,经典现代京剧曲目有《智取威虎山》,课文中有自认为聪明的“智叟”,却很少有用“慧”字来表现聪明的。
探究过程 探究汉字起源 是“彗”的甲骨文形体,像两把扫帚,上部中间的三个点儿指灰尘。整个字形会意表示使用扫帚扫除尘灰。 “慧”:《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心,彗声”。本义是① 。
探究典型人物 A.简·爱(《简·爱》) B.杜少卿(《儒林外史》) C.尼摩船长(《海底两万里》) D.鲁智深(《水浒传》) ②你认为左侧备选人物中的哪个人最能成为“慧”的代言人。请结合相关内容加以阐述。
探究结果 “智”侧重表示“③ ”, “慧”侧重表示“洞察事物本源,清心净虑的思想境界”。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
[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叶丞相:即叶衡,南宋主战派人物,但其收复失地的大计遭到主和派的极大阻力。对作者极为赏识,曾数次推荐作者,终无果。②高人:高雅的人。
9.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描写了词人在赏心亭的所见所感。“高人”即指叶衡,词人借青山、烟雨向他吐露内心的情怀。
B.下片笔调轻快,“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用轻松诙谐的方式将沉郁的气氛一扫而光,表达了词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C.在写作技巧上,词人设喻巧妙,想象奇特,运用移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意蕴十足。
D.本词与诗人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表达的“愁”,都有“欲说还休”的沉重压抑之感。
10.辛弃疾在本词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都借“白发”意象来抒情,请简要分析两者抒情方式上有何不同。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勣,曹州人也。初仕李密,密后拥众归国①。及李密反叛伏诛,勣发丧行服,备君臣之礼,表请收葬,高祖遂归其尸,三军缟素,朝野义之。
贞观元年,拜并州都督,令行禁止,突厥甚加畏惮。太宗谓左右曰:“隋炀帝不解精选贤良,惟远筑长城,广屯将士,以备突厥。朕今委任A李勣B于并州C遂得突厥畏威D远遁E塞垣安静F岂不胜G数千里长城耶?”
累封英国公。其姊病,必亲为粥,釜燃辄焚其须。姊曰:“汝仆多矣,何为自苦如此?”勣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勣亦年老,虽欲久为姊粥,复可得乎?”
勣时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自剪须为其和药。勣顿首见血,泣以陈谢。太宗曰:“吾为社稷计耳。”太宗又尝宴,顾勣曰:“朕将属以孤幼,思之无越卿者。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
勣每行军,用师筹算,临敌应变。自贞观以来,讨击突厥颉利及薛延陀、高丽等,并大破之。太宗尝曰:“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摘编自《贞观政要》)
[注]①国:指唐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宗谓左右”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宫妇左右”的“左右”意义和用法相同。
B.“三军缟素”与《唐雎不辱使命》中“天下缟素”的“缟素”均译为“穿丧服”。
C.“思之无越卿者”与《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
D.“岂为无人耶”与《岳阳楼记》中“然则何时而乐耶”,两个“耶”表达的语气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事简要,语言朴实精炼,主要通过动作、语言描写来展现李勣的精神品质。
B.李勣是一个忠勇善战、战功卓著的武将,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边境的安定上战功赫然。
C.李勣煮粥侍姊是因为觉得自己和姐姐都老了,要珍惜在一起的时间,也说明他们姐弟情深。
D.本文与《周亚夫军细柳》均运用了对比、映衬手法,描写君王的言论旨在对比中突出将军的功绩。
1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需断句处相应的字母依次填写。
朕今委任A李勣B于并州C遂得突厥畏威D远遁E塞垣安静F岂不胜G数千里长城耶
14.把文中的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往不遗于李密,今岂负于朕哉!
15.唐太宗是有名的“仁君”,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一谈对唐太宗的“仁”的理解?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离非凡只差了一个“孤独”?
崔妍
①“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无聊的日子和孤独的我真是绝配”“我试着销声匿迹,最后真的无人问津”……我们身边,总是有些人以孤独自诩,展示着孤独、向往着孤独,甚至沉溺于孤独。今天,我们来聊聊向往孤独。
②市面上,有太多的励志故事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命题:非凡者是孤独的。不信你看,音乐传奇贝多芬是孤独的,被评为“最伟大的英国人”的丘吉尔是孤独的,“苹果”天才乔布斯是孤独的……这些故事都有着统一的叙事框架、煽情的文学语言和雷同的底层逻辑:因为孤独所以不凡。故事中,他们选定了自己的道路,没人理解、缺少支持,甚至迷茫无助,最终却在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中成就了自我、收获了成功。仓促中,有人得出结论——凡人离非凡就差了一个“孤独”。于是,有些人开始向往孤独。
③应该说,作为一种普遍性的情绪,每个人都有感觉“孤独”的时刻。社会性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当社会联系变弱、社交出现问题时,孤独感难免会相伴而生。尤其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更容易放大这样的感受。而那些非凡之人的“孤独”,可能来自于“走在前面”而不被认可、思考深邃而不被理解、背负沉重而不被接受。孤独,与其说是原因,不如说是结果。当然,能够不顾世俗眼光、陈旧套路束缚,独自上路去追求真善美,也可能欣赏到更奇绝的风景,但这样的孤独,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意味。剥去“非凡孤独者”励志故事的外衣可以发现,孤独并不是非凡的必需条件,非凡也不是孤独的必然结果。
④因此,为了成为非凡者而踏上孤独的道路,也许只是徒劳。肤浅地追求孤独,并不能在本质上改变什么。在空白中游荡不会摘得成功的果实,沉溺于孤独更容易陷入“见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绪困境之中。那些伟大的孤独者们,往往是在坚持中获得力量、在执着中坚定前行,在孤独中创造了一个热烈的灵魂。更何况,不少人向往的孤独,其实是一种“孤独滤镜”,用以标榜出一种与众不同而已。
⑤在奋斗的过程中,有人喜欢独自探索,也有人喜欢团队协作。成功没有定则,但如若没有内心的向往、没有向着梦想持之以恒的奋斗,就肯定不会成功。王国维曾有“人生三境界”之说,第一境界的“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描摹的是迷茫与孤独;但是,只有继之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上下求索,才终能有“蓦然回首”的了悟。不被理解的梦想,可能会成为起点;但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梦想的,绝不是孤独,而是内心的渴望与不竭的奋斗。
⑥在敏感的青春期,自我意识张扬、个人情感丰沛,更易产生孤独之感,甚至向往孤独之感,许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作为一种情绪,我们需要学会与孤独相处,适当的孤独也未尝不是在喧嚣中沉静下来的一种选择。但最终或许需要意识到,个性并非来自标榜,而是来自每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学识见识、观察视角;成功也并不一定需要特立独行,与更多的人群与世界建立更深刻的连结,才能拥有更开阔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6.阅读文章,完成思维导图。
① ② ③
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提到的贝多芬、丘吉尔、乔布斯等非凡者,他们的成功主要源于孤独。
B.作者认为,在“陌生人社会”中,孤独感不会轻易产生。
C.文中引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之说,是为了论证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实现梦想,而不是孤独使人成功。
D.青春期的人产生孤独之感并向往孤独是不正常的,应该极力避免。
18.对文中“孤独”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有些人以孤独自诩、向往孤独,这里的孤独是一种用以标榜与众不同的“孤独滤镜”。
B.非凡之人的孤独,是因为他们“走在前面”不被认可、思考深邃不被理解、背负沉重不被接受,这种孤独是他们追求非凡过程中的结果。
C.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当社会联系变弱、社交出现问题时产生的孤独感,与非凡之人的孤独内涵完全相同。
D.那些伟大的孤独者们在孤独中创造热烈灵魂的孤独,是不顾世俗眼光、独自追求真善美过程中的孤独,与“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独意味不同。
19.作为中学生,在敏感的青春期,我们也可能会产生孤独之感,甚至向往孤独之感。请围绕“如何与孤独相处”,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泰山很大
汪曾祺
①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①。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閟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②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③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昼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④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祝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⑤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⑥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⑦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⑧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泰山片石》,有改动)
[注]①洒狗血:(戏曲演员)脱离情节而卖弄滑稽、武艺或做过火的表演。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从泰山境界宏大、政治文化内涵博大、对人的心灵震撼力巨大三方面写出了泰山之大,独辟蹊径,回避了对泰山风光的描写而从文化角度去揭示其博大的内涵。
B.第③段引用“小鸡吃绿豆——强努”的歇后语,非常幽默地表现了写惯了小桥流水的自己是不善于写高大的泰山的。
C.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取了泰山上的秦刻石和无字碑两处小景进行描写,只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
D.汪曾祺不善于写泰山的大,但透过他的这篇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仁者乐山”的内蕴及汪曾祺身上所体现的中国文人的闲适与从容。
21.“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放在原文哪一段的开头更合适?请为其选择合适段落并简要阐述理由。
22.文中运用了多处引用,请简要分析文中引用手法的作用。
23.结合原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说“泰山是一面镜子”。
九、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扎根齐鲁,探寻文化会让青春更丰厚;珍视亲情,感受温暖会让青春更动人;珍爱生命,敢于直面风浪会让青春更无畏;热爱生活,积极创造会让青春更丰富;敢于担当,回应时代召唤会让青春更壮阔……
请以“______,让青春更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补全题目,自选文体;
②要有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不得泄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个人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D
2.B
3. 山气日夕佳 山山唯落晖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西下几时回 夕日欲颓
4.C 5.sù 摹 绎 6.此次晚会之所以受到观众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能捕捉大众喜好,符合时代特征。/此次晚会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的原因,是其能捕捉大众喜好,符合时代特征。
7.(1) 示例:采访泰山剪纸技艺的传承人,了解传承过程中的困难与经验。/与泰山剪纸爱好者交流,了解民众对泰山剪纸技艺的认知和喜爱程度。 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宣传、微视频等形式宣传泰山剪纸技艺,促进泰山剪纸技艺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2)“您说得有一定道理,我们的调研力量或许在非遗传承的宏大事业里看起来像九牛一毛。但我们学生做调研,能以年轻人的视角把这份珍贵的非遗文化呈现给更多人,吸引更多人关注,说不定未来就有更多力量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啦。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嘛!”
8. 扫除心灵上的灰尘 示例一:选A。简·爱独立自主,自尊自爱,追求真爱。当她得知罗切斯特先生的疯妻还活着时,毅然选择离开。无论何时她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是一个睿智、坚持自我的“慧”的代表人物。
示例二:选B。杜少卿出淤泥而不染,淡泊名利,蔑视科举。他对朝政有着清醒的认知,因此在朝廷征辟时装病拒绝,没有走上科举世家为他规定的人生道路。他是《儒林外史》中难得清醒的“慧”的真儒典型。
示例三:选C。尼摩船长善良正直,机智勇敢,且充满正义感。他用得到的海底沉船上的宝藏来支援陆地上的正义战争,拒绝回到陆地上。这是他对自我追求的清醒认知,他是智慧的化身。
示例四:选D。鲁智深侠义心肠,路见不平必出手相助,如为给金家父女出气而拳打镇关西,为救林冲大闹野猪林;同时他又内心通透,能参透智真长老的偈语,对生死亦能坦然接受,坐化五台山。正如智真长老最初断言,他有佛性,有慧根。 思维敏捷,谋略出众(或:随机应变,做事讲求方法等)
9.B 10.本词写到人们都说头发总是因愁在变白,那沙鸥岂不一身都是愁,明写自然规律导致的沙鸥通体皆白,实则含蓄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破阵子》中“可怜白发生”,则是直接表达了年岁已老、壮志未酬的悲愤。
11.C 12.D 13.CEF 14.你当年对李密都能不离不弃,如今又怎会辜负我呢! 15.①唐太宗任用贤良,知人善任,不做劳民伤财的事,并让李勣镇守并州,维护了边境的和平稳定。
②唐太宗为人仁爱宽厚、关爱臣子,李勣曾突发重病,验方说须灰可治,唐太宗亲自剪下自己的胡须为他配药。
③唐太宗将幼子托付于忠义的李勣,给予臣子充分的尊重与信任。
16. 非凡者成功不是因为孤独,是因为坚持奋斗 成为非凡者,比孤独更重要的内心的渴望与不竭的奋斗 要学会与孤独相处 17.C 18.C 19.在敏感的青春期,可能会因不被理解认可而感到孤独之感,我们要正确认识并敢于面对自己可能产生的孤独情绪。要学会与孤独相处,可以适当的孤独,但不能为追求个性答案而标榜出与众不同或特立独行。陷入孤独并不能帮助我们实现梦想。我们要凭借内心的渴望与不竭的奋斗,去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梦想。
20.C 21.第②段开头。理由:这句话是对此段徐志摩与周作人写作风格对比的概括;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作用;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也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主要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22.①突出了出泰山的境界宏大;②丰富了文章内涵,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提升了文章品位。 23.无论是文人、帝王还是游客,泰山都照出了他们各自的不同。从杜甫、李白等人描写泰山的诗文中,照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才情、风格和气质;从秦皇、汉武的封禅行为,照出了他们人格夸大的一面和虚弱的一面;从作者再次登临泰山,照出了他的偏激和最终安于微小和平常。
24.例文:
坚守,让青春更挺拔
青春如破土的新芽,既需阳光雨露的滋养,更要经得住风雨的敲打。而坚守,便是让这株新芽茁壮成长、愈发挺拔的根基。唯有坚守内心的方向,方能在青春的赛道上不迷失、不退缩,最终绽放独特的光彩。
坚守理想,为青春锚定航向。古往今来,成大事者莫不是在青春时便埋下理想的种子,并以坚守浇灌其生长。李时珍青年时立志编撰一部完备的药书,此后三十余年,他踏遍名山大川,亲尝百草,历经风霜雨雪,即便遭遇质疑与危险,也从未动摇。正是这份对理想的坚守,让他的青春在跋山涉水中愈发厚重,最终成就《本草纲目》这部传世巨著。青春若没有理想的指引,便如断线的风筝;而缺乏坚守的理想,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空想。
坚守品格,让青春自带光芒。品格是青春的底色,坚守正直、善良的品格,方能在纷繁世界中保持本真。北宋名臣包拯,青年时便立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为官之初,他面对权贵的威逼利诱,始终坚守公正不阿的品格,哪怕屡遭贬谪也初心不改。这份坚守让他的青春在官场沉浮中愈发澄澈,成为百姓口中“包青天”,至今被人传颂。青春的魅力,从来不在于年少轻狂的张扬,而在于历经世事仍能坚守品格的笃定。
坚守行动,给青春注入力量。空谈误青春,实干兴韶华。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樊锦诗,年轻时怀揣对文物保护的热爱来到大漠,一守便是半个世纪。她顶着风沙修复壁画,忍着孤寂整理文献,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践行对文化传承的承诺。她的青春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却在点滴坚守中让千年敦煌重焕生机。青春的成长,从来不是坐等奇迹的降临,而是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用坚守的行动积攒向上的力量。
青春的高度,从不取决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坚守的深度。愿我们以理想为灯,以品格为骨,以行动为翼,让坚守成为青春最坚实的支撑,在人生的征途上,长成愈发挺拔的模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