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淮协作区期末联合监测高二历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阁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据统计,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令尹(百官之首)共计46人,除4人为客卿(非楚国籍)外,其余42人中已知出身的39人,全部为王族血统。其他重要官职也多存在类似情况。这反映了当时楚国A.坚持遵行分封制度B.王族对政权的垄断C.防止外部势力渗透D.开集权政治的先河2.《汉书·地理志》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每年特定时节来进献贡物并朝见汉朝皇帝。《后汉书·东夷列传》记“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献生口(即奴隶)百六十人”,请求觐见汉朝皇帝。这些记载表明汉代中日交往A.以官方政治互动为主B.促成了东亚文化圈C.体现了朝贡外交理念D.基于双方经贸需求3.唐代诗人常在诗歌中生动描述长安城:骆宾王以“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展现地理形胜,王维以“九天闾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刻画政治威仪,白居易以“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记录城市布局。这些诗句共同体现出唐代A.中外交往密切频繁B.文人审美倾向清新雅致C.坊市分离制度瓦解D.都城营建追求严整和谐茶4.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率军攻占汴京(今开封)后称:“汉家仪物,其盛如此。我得于此殿坐,岂非真天子邪”,遂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辽太宗的言行意在A.促进女真族封建化B.借鉴中原典章制度C.推行南北面官制度D.强化政权的合法性高二历史第1页(共6页)5.明清时期,江西、浙江等地民间“好讼”成风,土地买卖纠纷、家族内部诉讼频发,妇女告状讼案增多。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A.传统礼治秩序受到冲击B.基层治理体系日趋完备C.民众法律意识开始觉醒D.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高6.道光年间,某徽州茶商在家书中提到:“现因连年茶叶夷商通于上海,利虽微而生意快捷。予所代经理之茶叶年年往上海脱售…上海之近,唯广东之远,贸易与广东一式,不能舍近而图远也。”这可以佐证当时A,列强侵略阻断了海上丝绸之路B.徽商垄断茶叶外销的途径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占优势地位D.东南沿海外贸格局的调整7表1近代中国部分高校的校训及其出处高校校训出处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礼记·中席》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据表1可知,这些校训A.顺应了西学东渐的浪潮B.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C.体现了儒学教育的复兴D.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8表21942年重庆市交通运输工人统计表职业类别从业人数占比(约)职业类别从业人数占比(约)轿夫7613人30.12%轮渡工人598人2.37%汽车司机4615人18.26%拔船工人986人3.90%人力车夫6436人25.47%搬运工人1803人7.13%板车夫585人2.31%马车工人598人2.37%渡船工人2041人8.08%表2统计数据反映出,当时重庆A.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占主导B.水路运输需求十分突出C.战时政府放松对交通管制D.市民出行呈多样化特点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高二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10111213141516答案BCDDBDBDB17.【答案】(25分)(1)历史价值:①直观呈现明朝九边镇的军事布局(城堡、关隘、驿道等),为研究明代长城防线体系、卫所制度及边防策略提供了图像史料。②采用等级符号标注城堡功能,体现明代军事地图绘制的标准化与科学性,反映当时测绘技术与地理认知水平。③图中记录“四至及道里远近”,可佐证明代边疆交通网络与行政管辖的精细化,是研究明代中央与边疆关系的重要参考。(每点2分,共6分,学生若从民族关系、军事思想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2)背景:①边疆危机加深,激发知识界关注边疆史地(或答“救亡图存的需求迫切”“民族意识逐步觉醒”);②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民族国家建构需求迫切:③孙中山“五族共和”观念的传播(或答“民族观念的革新”“民族平等思想的传播”);④西方地理学、绘图技术的传人(或答“西学东渐”)。(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特点:①内容丰富,聚焦边防;②彰显家国情怀(或答“适应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③兼具教育、警示价值:④民族观念进步。(每点2分,答出两点得4分,答出三点得5分)(3)意义:①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反击分裂行径:②统一制图标准,避免因地图错绘引发安全风险与国际纠纷;③增强公民领土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国家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关系:①地图绘制服务于国家治理的需要;②地图绘制的科学化、规范化能够提升国家治理水平。(每点2分,共4分,学生需要从不同角度作答)18.【答案】(15分)(1)特点:①中央统筹,地方执行;②征集范围广泛(全面系统);③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分级负责;④征集方式灵活多样:⑤强调规范性和安全性。(每点3分,共9分,任答三点即可)】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2)历史意义:①保存历史记忆,丰富历史研究;②开展革命教育,弘扬革命精神:③发展先进文化,增进政权认同。(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赋分)】19.【答案示例】(12分)论题:全球化的双重性:机遇与代价并存。(2分)阐释: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源互通与技术共享,促进人类文明整体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马铃薯等传入亚欧,显著提升农业生产力,缓解了明清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刺激了人口增长;工业革命中,铁路与轮船等交通技术扩散至殖民地,客观上加速了区域现代化进程;20世纪末,信息技术革命催生全球产业链分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发展契机。(阐释“机遇”,至少包含一组史实和结论,5分)然而,这一进程伴随深刻代价:西班牙通过殖民掠夺美洲银矿,强制劳动造成原住民人口锐减;英国在自由贸易旗号下向印度倾销工业品,摧毁当地传统手工业体系,导致大量织工破产;美国开发西部的模式引发了北美野牛濒危、生态环境破坏、印第安人逃亡等连锁危机。(阐释“代价”,至少包含一组史实和结论,5分)总结:历史表明,全球化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红利分配长期受制于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唯有构建包容普惠的全球治理机制,才能化解矛盾,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总结得当可酌情加1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安徽省江淮协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监测历史答案(PDF版).pdf 安徽省江淮协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合监测历史试卷(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