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检测试卷语 文(七年级)(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22分)2025年5月30日,一个美丽的日子,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学校也为此开展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同学们撰写文稿,设计组织活动,请你帮助完善。“点火、发射!”伴随着腾空而起的巨大火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中国航天员,在万众瞩目中飞向浩瀚的太空。当发射圆满成功的消息传来,举国上下再次因中国航天创造的非凡成就而振奋,为勇攀科技巅峰的中国航天人而自豪。建设航天强国、探索宇宙太空、发展航天事业,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航天梦。回眸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非凡历程,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问鼎苍穹,到“神舟”飞天、“天宫”遨游、“嫦娥”“玉兔”登上月球、“天问”“祝融”着陆火星,再到建造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天宫空间站……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一串串奋斗的足迹,铺就一条飞天之路。人生从来没有轻而易举的成功,一鸣惊人的背后,都是qiè而不舍、鞠躬尽瘁精神的体现。1.阅读以上文段,根据拼音写汉字,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qiè( )而不舍 着( )陆2.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指出病因并修改。(2分)3.同学们对文段横线处的短语类型依次做判断,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画横线词语:万众瞩目 勇攀科技巅峰 辉煌成就A.主谓短语 动补短语 偏正短语 B.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C.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D.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并列短语4.活动中,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感受,下面发言所用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神舟”顺利巡天,叩问璀璨寰宇,看到这一切,我忍俊不禁地笑了。B.正是航天科技工作者们殚精竭虑、奋力拼搏,神舟十九号、神舟十八号两个乘组才能从容完成“太空会师”。C.“神舟” 系列飞船历经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神舟十九号顺利发射升空,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刻,所有中国人心中无比骄傲。D.当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时,中国航天人才卸去千钧重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5.有同学想用对联概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请你帮他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你认为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2分)航天添盛事, ,摘星揽月空间站;壮士转鸿钧,神舟驰九霄, 。A.科技续传奇 壮志凌云凯歌奏 B.科技在空间 吐气扬眉中国人C.科技续传奇 吐气扬眉中国人 D.科技耀空间 壮志凌云凯歌奏6.有同学做了一张海报如下图,并设计了三个文案,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项,并说明理由。(4分)A.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B.中国航天人,是你们用执着的坚守与飞天的辉煌,把梦想化作现实!C.中国,飞天!飞天,中国! 7.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名句。(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别字该句不得分,共8分)主题 出处 诗句孤独 ①《___》陈子昂 读这首诗,我们感受到诗人“念天地之悠悠, ②____________。”的孤寂悲伤。高洁 《陋室铭》刘禹锡 刘禹锡以陋室明志,“③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体现了意趣之高雅。自省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才能克服困难,“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富于哲理的深刻思索。奉献 《己亥杂诗》(其五)⑤_____(作者) 诗人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育新的力量,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含着奉献的精神。阅读(48分)(一)整本书阅读(7分)8.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7分)(1)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后,请你填写表格空白,梳理保尔成长经历。(每空1分,共4分)成长阶段 保尔故事阶段一:苦难的童年 十二岁被迫离开学校,在车站食堂打工,受尽凌辱,目睹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阶段二:①____________ 保尔参加革命后,成为红军骑兵。打击侵略者和反革命者,捍卫苏维埃政权,足迹踏遍全国。阶段三: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建设 参加肃反工作;②____________,被遣送回家;抢救木材受伤,被送疗养院。阶段四:实现生命意义 在病情恶化,以至于③___________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战斗队伍;战胜病魔,完成作品④《___________》,开始新的生活。(2)面对生活的打击,保尔也会表现出灰心、绝望、无助等情绪,有人认为这有损保尔坚强乐观、顽强拼搏的形象。与书名中“钢铁”一词不符。对此你怎么看?结合整本书说说你的看法。(3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小题。【材料一】近段时间,以“3分钟教你正确挑水果”“你不了解的生活小技巧”“教90后、00后生活”等为题的视频走红网络。一些地方甚至推出了“公益烹饪课”“维修课”等线下生活技能课程,名额常常“秒光”。年轻人生活技能缺乏的现象背后,实际上是劳动教育一度不受重视的结果。过去一段时间,社会崇尚学历、轻视技能与劳动。学校教育中,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家庭教育里,父母也忽视对孩子劳动意识的培养,错过了学习、掌握生活技能的机会。由此看,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才是破题的关键所在。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劳动态度,是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直面年轻人对生活技能的需求,学校教育应该发挥好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把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更要注重劳动观念、劳动精神等培养锤炼,在学生心中种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种子。从家庭和社会层面来看,更应该看到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摒弃过去那种“包办思维”和“溺爱心理”,才能让孩子在动手劳动中成长起来。(刊载于2024.5.24,有删改)【材料二】2022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劳动教育”也成了近年来教育圈的热门话题。(7-9年级) (5-6年级) (3-4年级) (1-2年级)劳动课程内容结构示意图【材料三】过去,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社会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甚至认为读好书、当白领,就是为了“告别劳动”。因此,落实落细相关课程标准,学校肩负重任。一方面,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像对待其他课程一样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编制课程内容,统筹好短期的劳动技能培训和长远的劳动精神培养,在循序渐进中真正激发学生们对劳动的热爱,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让热爱劳动的种子生根发芽,家庭教育、社会引导不容忽视。良好的家校互动至关重要。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进而言之,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让热爱劳动蔚为风尚,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刊载于2024.7.6,有删改)9.下列是对以上材料的理解与分析,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破解年轻人生活技能缺乏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B.“劳动课程内容共分为三大类,具体包括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这些任务群和项目按要求安排在不同学段和年级。”C.劳动课程内容里“日常生活劳动”中的“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横贯1~9年级。D.在青少年的教育上,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10.结合材料三,从不同角度概括应如何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让青少年学生养成以劳动为荣的习惯。(3分) 11.同学小勤认为把劳动教育作为单独学科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学生应该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家务劳动不需要学习。阅读材料之后,你会如何劝说小勤?(4分) (三)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一座座山川紧相连文清丽①大哥发了一张他与文旭在机场的合影。大哥说,他这是送文旭去青藏兵站。②一看到“青藏兵站”几个字,我感觉自己的手都微微颤抖了。我想到了绵延青藏线上那越来越高的海拔,想到了那一座座山川紧紧相连的壮美,也想到了青藏线给予我和我们家人特有的馈赠……③身为老兵的大哥,对儿子能上高原显然充满自豪。大哥说:“这是军人的荣耀!”二哥听到消息,沉吟半天说:“他去了我的老部队竟然不告诉我,有种!”④二哥的话,让我的眼角忽然湿了,我想起二哥当年写的一封封家信。二哥是20世纪60年代末参军到青藏高原的。在那个号称“世界屋脊”的地方,二哥给家里写信说:“当兵太苦了,喝的水里有虫子,山上四季都是积雪。因为缺氧,嘴唇都是紫的。一旦得个急病,基本就没命了。”我妈听了,眼泪流得止也止不住。我爹让上中学的姐姐给二哥回信,问是不是就他一个人在高原上当兵,要是还有另一个人,他就不用怕!二哥从此便再没诉过苦。⑤一次,驻地连降暴雨,河床决堤,外出巡逻的副连长和两名战士突然没了消息。二哥带人顶着大雨在昆仑山里艰难搜索,一走就是几十千米。等找到副连长时,被泥石流紧紧裹挟的副连长已经牺牲了。二哥他们流着泪,脱下军帽,向牺牲的副连长默哀。后来,二哥让战友把副连长的遗体架到自己背上,一路踉踉跄跄地背回了营区……⑥1998年,我到青藏线采风。车一过唐古拉山口,我便头痛欲裂,同行的一位女编辑难受得差点写遗书。我们赶紧抱起氧气袋,边吸氧边看外面的风光,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⑦那时,我突然懂得了二哥为什么比同龄人苍老,也明白了二哥对自己受的苦为啥在后来的家信中只字不提。⑧三天后,我到青海参加活动,想趁机看看文旭。在兵站门口,凝望着哨兵守卫的熟悉的大门,想起二哥当年写的家信,就是从这里走进我的心间:从这里寄出的一张张汇款单,变成了家中一袋袋化肥、一件件新衣和我的学费。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18岁那年,我只身一人迈进了响着军号的院子,开始了军旅生活。那以后,我慢慢知道了青藏线上楚玛尔河里的石头是白色的,沱沱河里的石头是赤色的,我见证了二哥与他的战友在高原上走的一道道梁、种的一棵棵树……⑨我拨通了文旭的手机。先是一阵熟悉的歌曲:“呐喊一声有我在,这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呐喊一声有我在,战旗上续写我们的荣光……”接着响起了文旭的声音。我谅讶,才几天没见,我已明显感觉到文旭的声音变了。我知道,那就是高原的味道。接通电话,我没说我在兵站门口,只说今天在天路上碰到很多汽车兵,感觉他们个个“都像你”。⑩文旭沉吟了一下,说:“姑,我懂你的意思。”随后,他告诉我,他去了军史馆,许多官兵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在军史馆荣誉墙上,他还看到了他二叔的照片。他说,上了高原才明白:祖国,不只是一个词。在2000千米的青藏线上,他一直都在思考:军旅生涯该怎样度过 当看到那一座又一座山川紧紧相连,他仿佛已经找到了那个答案。 (有删改)12.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记叙了“我们”两代人参军与青藏兵站的特殊情缘,突出中心。B.文章记叙的主要人物是大哥,通过他送儿子参军,歌颂了他的献身精神。C.第⑩段加点词“意思”是指天路上的汽车兵与文旭一样,都具备高原军人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守卫祖国的精神品质。D.文章第④段属于插叙,插叙当年二哥当兵时写家信诉苦的情景。1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按括号内要求作答。(4分)(1)我想:从前的高原战士可没像我们这般幸运。(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2分) (2)而我最初的梦想也正是从这里发芽。(赏析加点的词)(2分) 14.文章第⑥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3分) 15.标题《一座座山川紧相连》有什么寓意 请简要概括。(4分) (四)古诗鉴赏(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16-17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6.下列说法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全诗扣住“高大”二字写泰山,前六句描写泰山景物,表现它的高大雄奇,七八句则用“小”反衬泰山的高大。B.一二句以问答开篇,诗人没有单从海拔角度形容泰山之高,而是以它横跨齐鲁的空间之广烘托泰山的高耸绵延。C.三四句写近望中所见的泰山,“钟”字把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蕴含着诗人对泰山壮美景色的热爱与赞美之情。D.七八句直抒胸臆,从“会当”这一词语,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17.本诗中“荡胸生曾云”和王安石《登飞来峰》中都写到了“云”。请你分别谈谈对两首诗中“云”的理解。(3分)(五)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小题。【甲】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乙】蔡伦造纸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①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②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③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④,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选自《后汉书》)【注释】①秘剑:皇室用的剑。②书契:书籍文契。③缣帛: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④造意:想出一个主意。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一板已自布字 自以为大有所益B. 瞬息可就 蒙乃始就学C.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以钱覆其口D. 为后世法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19. 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第一段交代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板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板印刷术做铺垫。B.甲文第二段是全文的重心,着重说明活板的制作、印刷过程,解释胶泥刻字的性质特点,突出了活板的“活”。C.乙文运用对比写法,将蔡伦造纸的材料与“缣”“简”作比较,凸显了“蔡伦纸”价廉、轻便的特点。D.乙文中天下咸称“蔡侯纸”,是因为皇帝赏识蔡伦,叫天下人以此命名其发明的纸张,以表其功。20.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2)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21.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说说毕昇与蔡伦有哪些共同点。(3分)22.印刷术和造纸术都位列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读了两篇选文后,你有何感悟?(3分)三、写作(5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50分)遇见慧眼识珠的老师,臧克家成就了自己的诗坛;遇见远见卓识的孙权,吕蒙非复“吴下阿蒙”;遇质朴善良微的阿长,鲁迅获得了半世温暖……如此,你定会感叹:生命中遇见某个人,或许他的美德,他的才华,他的鼓励,他的帮助……给了你力量,是多么幸运!请你精选事件,细致描写,恰当抒情以“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至少有两处细节描写。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文中不得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检测试卷语 文(七年级)参考答案1.(2分) 锲 zhuó2.(2分)病因:语序混乱(1分)我的修改意见:探索宇宙太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航天梦。(1分)3.(2分)B4.(2分)A 解析:“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了,与“笑了”重复。5.(2分)C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知识的掌握。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结构一致,内容相关,并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A.不合适,“壮志凌云凯歌奏”的“奏”是下联的尾字,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B.不合适,“科技在空间”的“在空间”与“驰九霄”结构不一致;C.合适,“科技续传奇”与“神舟驰九霄”结构一致,“吐气扬眉中国人”与“摘星揽月空间站”结构一致,且“人”作为下联的尾字,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D.不合适,“壮志凌云凯歌奏”的“奏”是下联的尾字,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6.示例一:我选 A。原因:文案语句简洁且富有深意(1分),指出辽阔无垠的星空需要一代代航天人用智慧和汗水去探索,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1分),热情赞颂了他们勇于攻坚克难,矢志探索创新的精神(1分)。文案句式整齐匀称/琅琅上口/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传颂(1分,能写出其中两个特点或作用,意对即可)。示例二:我选 B。原因:文案用第二人称(或:呼告的修辞)(1分),表述航天人始终怀揣着“上九天揽月”的梦想(1分),用不懈的努力不断刷新了中国探索宇宙的新高度,赞美了他们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1分)。文案亲切随和/抒情意味浓厚/增强感染力(1分写出其中两个特点或作用,意对即可)。示例三:我选 C。原因:文案运用回文(或:回环)的修辞(1分),将词语变换位置变成了两个不同的句子/连用两个感叹号“中国,飞天!”强调神舟十六号顺利升空的事实/表达了对中国航天事业腾飞的满满自豪感(1分),而“飞天,中国!”更是对科技工作者将带领祖国一飞冲天,更加繁荣昌盛的美好期许/赞美了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卓越贡献(1分)。形式上简短匀称/有循环往复的情趣美/语意精辟警策/让人印象深刻/感情强烈(1分,能写出其中两个特点或作用,意对即可)。7.①登幽州台歌 ②独怆然而涕下 ③谈笑有鸿儒 ④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⑤龚自珍 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每句1分,共8分,有错字、漏字、别字该句不得分。)8.(1)(4分)①走上革命道路;②参加筑路队,感染伤寒;③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前三空,意思对即可给分)④《暴风雨所诞生的》(2)(3分)我不赞同这种说法。示例一:一个完全无缺点的英雄形象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1分)。作者通过描写保尔的缺点和错误,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真实可信(1分)。读者能够看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波动的人物(1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二:保尔既有坚韧不拔的一面(1分),也有迷茫、困惑、犯错的时候(1分)。这种复杂性使得保尔的形象更加立体(丰富、丰满)(1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三:描写保尔的缺点和错误,实际上也是展现他成长历程的一部分(1分)。在革命斗争和生活的磨砺中,保尔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1分),并努力改正,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1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四:保尔的错误和缺点也为读者提供了启示(1分)。他通过自我反省和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弱点,成为一个更加完美的战士,可以激励读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1分)。所以,保尔身上的这些情绪,并不会与“钢铁”的主旨寓意不符(1分)。(言之有理即可)9.(2分)D(原文是一定程度上存在“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非“普遍”存在。)10.(3分)①学校: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将劳动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因地制宜编制课程内容,统筹好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精神培养;(1分)②家庭:以身作则,鼓励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1分)③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社会风气,让热爱劳动蔚为风尚。(1分)(答出一点,得1分)11.(4分)示例:小勤,你好(1分)!其实劳动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我们在身体力行的劳动中,不仅能够学习劳动技能,还能够锤炼品格,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1分)。早点接触劳动教育,可以培养我们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所以劳动技能的培养应贯穿于我们的成长过程中(1分)。所以希望你能支持学校的劳动教育,在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1分)。(称呼和问侯语占1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给分)12.(2分)B 【解析】B.有误,文章的主要人物应是“二哥、文旭”或“‘我们’一家参军的人”,都应该是主要人物,而大哥着墨最少,不算主要人物。13.(4分)(1)(2分)运用心理描写(1分),衬托出青藏线上生活环境恶劣、艰苦,突出青藏线上战士们勇敢坚守的大无畏精神(1分)。(2)(2分)“发芽”原是指植物长出芽,这里是喻指“我”的当兵梦想“开始产生”(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对军营的向往之情(1分)。14.(3分)插叙“我”去青藏线采风的经历(1分),与一线的战士形成对比,衬托出青藏线上生活环境的恶劣(1分),突出青藏线上战士们的勇敢坚强,为下文写“我”理解二哥做铺垫(1分)。15.(4分)青藏线上一座座山川紧紧相连,景色壮美(1分);“我们”家连续两代人都参军到青藏线兵站(1分);青藏线上一座座兵站紧紧相连,一代代军人紧密团结,守护青藏线(1分);高原战士不畏艰险的精神像山川一样崇高、永恒(1分)。16.(2分)D D.有误,七八句直抒胸臆,从“会当”这一词语,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压倒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但并无“对统治者的不满”之意。17.(3分)“曾云”指山腰间层出不穷的团团云气,诗人借此表达心情的激荡(1分);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浮云”一语双关,它既指的是天空中实际飘浮的云彩(1分),同时也象征着当时在变法过程中遇到的那些保守势力以及种种阻碍、困难等不利因素(1分)。(言之有理即可)18. C(A.完成/从事 B.另外/自己 C.用 D.被/成为 )19. D(“叫天下人以此命名”在文中无依据)20.(4分)(1)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可以很快刻制。(2分)(关键词 奇:生僻字(0.5分)、素:平时(0.5分)、旋:立刻(0.5分)句意通顺(0.5分))(2)元兴元年,(蔡伦)向皇帝奏报了此事,皇帝夸赞他的才能。(2分)(关键词:“上” 在这里是动词,可译为 呈上,进献(0.5分)、“善” 是动词,意为赞赏,称赞,认可(0.5分)、“能” 指才能,本领,技艺(0.5分)句意通顺(0.5分))21.(3分)二人均善于思考、勇于创新。(1分)毕昇针对雕版效率低、不易修改的缺陷进行思考,发明活板;(1分)蔡伦因简重缣贵引发思考,发明价廉轻便的“蔡伦纸”。(1分)(答出共同点得1分,结合甲、乙文各得1分)22.(3分)示例:印刷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为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1分)作为华夏子民,我们为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先辈骄傲,(1分)我们也应该奋发进取,努力拼搏,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1分)(赞美1分,情感或启示1分,行动1分。言之有理即可)附:《蔡伦造纸》译文蔡伦字敬仲,桂阳郡人。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个主意,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蔡伦)向皇帝奏报了此事,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