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学业综合素养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1—5题。(12分)
台儿庄,这座因运河而兴的古城,承载着鲁南大地千年的文明印记。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随处可见飞檐qiào________角的明清建筑,灰砖黛瓦间透露出古朴苍桑。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更是让这座古城成为抵御外侮________的精神丰碑。如今的台儿庄古城经过修复重建,保留了历史原貌,又溶入现代旅游元素。运河两岸垂柳依依,游船画舫往来如织,非遗展演精彩纷呈,吸引着四海宾朋流连忘返。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qiào________ 侮________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________改为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
3.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改正。(2分)
4.文中“流连忘返”可否替换为“乐不思蜀”?请结合语境说明理由。(3分)
5.下面对于文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飞檐翘角”体现我国一种独特的建筑特色。
B.台儿庄战役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C.“非遗展演”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D.“往来如织”仅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秋水》,作者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
C.《马说》的作者韩愈,字退之,宋代文学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D.《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用倒叙的手法,按时间顺序记述了游览各拉丹冬的经历。
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下面7—8题。(5分)
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引导保尔·柯察金走上革命道路的关键人物是以下哪位?( )(2分)
A.冬妮娅·图曼诺娃 B.A阿尔焦姆·柯察金
C.朱赫来 C.维克多·列辛斯基
8.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丽达·乌斯季诺维奇的性格特点及其对保尔·柯察金的影响。(3分)
9.根据情境,补全诗句。(9分)
秋日研学记
金秋十月,班级组织研学活动。清晨,我们来到城郊古寺,只见“(1)______,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悠远的钟磬声回荡山林,让人顿感“(2)______,但余钟磬音”。
午后行至梅园,虽未逢花期,却见残枝遒劲。想起陆游笔下梅花“(3)______,只有香如故”,更感慨它曾“(4)______,寂寞开无主”的孤傲(《卜算子·咏梅》)。
归途经过马场,见数匹骏马埋头食槽,同学叹道:“(5)______?其真不知马也!”(《马说》)众人默然。
忽见湖面巨鸟掠过,翅膀“(6)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方知天地广阔。
暮色将至,芦苇荡边有人轻吟“(7)______,白露为霜”,又怅然低语“溯洄从之,(8)______”(《蒹葭》),仿佛追寻着永远触不到的“(9)______,在水一方”……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1题。(5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明诗人远游的目的地,展现开阔的意境。
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气势磅礴。
C.颈联以静写动,描绘月夜江景,展现奇幻色彩。
D.尾联借故乡水送行,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1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妙处。(3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文,完成12—16题。(14分)
【甲】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
大道既隐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礼记·礼运》<节选>)
12.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大道之行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是故谋闭而不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故人不独亲其亲 其真无马邪
D.货恶其弃于地也 皆以美于徐公
13.下列加点实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讲信修睦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女有归 云归而岩穴暝
C.盗窃乱贼而不作 一鼓作气
D.外户而不闭 月色入户
14.对两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理想蓝图,乙文则指出现实社会与理想的差距。
B.甲文强调“天下为公”,乙文指出“天下为家”,均体现了儒家对社会的思考。
C.两文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大同”与“小康”两种社会形态的差异。
D.甲文语言气势恢宏,多用排比;乙文语言质朴平实,以议论为主。
15.翻译句子(4分)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16.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儒家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3分)
(三)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17—20题。(10分)
AI赋能的多元应用场景
材料一:AI赋能教育创新
近年来,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某在线教育平台开发的智能学习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数据,能精准识别知识薄弱点,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系统搭载的AI答疑机器人,可24小时响应学生提问,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供即时解答。数据显示,使用该系统的学生,平均学习效率提升35%,知识点掌握准确率提高28%。教育专家指出,AI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能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多偏远地区。
材料二:AI助力医疗诊断
在医疗领域,AI正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某医院引入的AI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可快速分析CT、MRI等医学影像,对肺癌、脑卒中的早期筛查准确率分别达到92%和95%,远超传统人工阅片效率。该系统还能结合患者电子病历、历史诊疗数据,生成个性化治疗建议。疫情期间,AI体温监测系统在机场、医院等场所广泛应用,实现了非接触式快速体温检测与异常预警,有效提升了公共卫生防控效率。
材料三:AI赋能制造业升级
传统制造业借助AI实现智能化转型。某汽车制造厂的智能生产线,通过部署工业机器人和AI质量检测系统,将汽车零部件缺陷检测时间从人工的30秒/件缩短至2秒/件,检测准确率提升至99.8%。AI算法还能根据市场需求预测,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减少库存积压和原材料浪费。据统计,引入AI系统后,该厂生产成本下降20%,产能提升15%。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AI数据分析,更为企业提供了全产业链的优化方案。
材料四:AI驱动城市治理
在城市治理中,AI发挥着重要作用。某市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分析路口摄像头、车载传感器数据,实时优化红绿灯配时,使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40%,拥堵时长减少30%。AI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了300余项民生事项,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智能咨询、在线办理,让市民办事“零跑腿”。此外,AI环境监测系统可实时追踪空气质量、水质数据,为精准治污提供科学依据。智慧城市建设中,AI正从单一场景应用向系统整合升级。
17.下列对材料中AI应用场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教育领域的智能学习系统能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提升学习效率。
B.医疗AI系统在肺癌和脑卒中早期筛查准确率均超过90%。
C.制造业AI质量检测系统使汽车零部件检测时间缩短至28秒/件。
D.城市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优化红绿灯配时提升了主干道通行效率。
18.下列对四则材料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AI在民生领域的应用,材料三和材料四侧重服务业与城市治理。
B.四则材料均通过具体数据说明AI赋能带来的效率提升,体现技术优势。
C.教育、医疗、制造业、城市治理是AI赋能的主要领域,彼此之间缺乏关联。
D.AI在各领域的应用均以“数据分析”为核心技术,实现单一场景突破。
19.结合材料二,概括AI在医疗领域的主要优势有哪些?(3分)
20.从材料三制造业的案例中,分析AI赋能传统产业的具体路径是什么?(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1题—25题。(13分)
沙漠胡杨:生命的赞歌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热浪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大地。地表的砂石泛着白晃晃的光,连空气都弥漫着灼烧的气息。在这片被造物主遗忘的荒原上,却生长着一种让所有生命都肃然起敬的植物——胡杨。它们像一群沉默的战士,用虬曲的枝干在天地间勾勒出倔强的剪影。
②胡杨的根须是大地最深的秘密。它们在地表下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有的根须能深入地下三十米,像执着的探寻者,在贫瘠的沙砾中寻觅着哪怕一丝一毫的水汽。当风沙扬起漫天黄沙,当烈日将地表烤得龟裂,这些深埋地下的根须,正以我们看不见的姿态,与干旱进行着永不妥协的持久战。每一道根须的褶皱里,都藏着无数次与坚硬岩层碰撞的伤痕,却也蕴含着让生命延续的不屈力量。
③春日的阳光终于有了些许温柔,胡杨枝头冒出星星点点的嫩芽。那嫩芽是嫩绿色的希望,在料峭的春风里轻轻颤动,仿佛一触就会破碎。可谁能想到,这些看似脆弱的叶片,早已进化出独特的生存智慧。叶片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蜡质,就像给叶子穿上了一件防蒸发的铠甲,将珍贵的水分紧紧锁在体内。当其他植物在干旱中纷纷凋零,胡杨的叶子却始终高昂着头,在阳光下舒展着,用光合作用为生命注入能量。
④夏日的暴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豆大的雨点砸在胡杨粗糙的树皮上,激起一片片尘埃。但很快,这些雨水就被贪婪的沙地吸收殆尽。胡杨的树干却悄悄储存着这些来之不易的馈赠,它的木质部有着特殊的结构,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蓄水池,将雨水慢慢渗透、留存。当旱季再次来临,这些储存的水分就成了胡杨对抗干旱的秘密武器,让它在漫长的等待中保持着生命的活力。
⑤秋风卷着黄沙掠过荒原,胡杨的叶子渐渐变成金黄色。那是一种震撼人心的美,仿佛整个沙漠都被染上了灿烂的霞光。但这美丽的背后,却是胡杨为了生存做出的抉择。落叶,是它减少水分蒸发的无奈之举,也是它对生命的另一种坚守。当最后一片叶子飘落,胡杨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在寒风中挺立着,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用沉默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⑥在胡杨的周围,还有许多同样顽强的生命。骆驼刺扎根在沙丘之间,细小的叶片上布满尖刺,那是它对抗风沙的盾牌;梭梭树矮矮的身躯里,储存着大量的水分,在沙漠中形成一片片小小的绿洲。它们和胡杨一起,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编织着生命的奇迹。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却都有着同样坚定的信念:活着,就是对命运最好的抗争。
⑦最残酷的考验来自冬季的严寒。当暴风雪席卷沙漠,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摄氏度,胡杨的枝干上结满了冰棱。但它的细胞里早已合成了特殊的物质,就像给生命上了一层抗冻的保护罩,让严寒无法轻易摧毁它的生机。在漫长的冬季里,胡杨默默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它知道,只要生命的火种不熄灭,就有重新绽放的希望。
⑧站在胡杨树下,触摸着那布满沟壑的树皮,仿佛在触摸时光的年轮。这些沙漠中的精灵,用百年甚至千年的时光,诠释着生命的顽强与坚韧。它们教会我们,在逆境中不要轻易放弃,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有力量,就能在荒芜中开出最绚烂的生命之花。当风沙再次扬起,胡杨依然挺立,那是生命对大地最深情的告白,也是对所有热爱生命的人最有力的激励。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倔强”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形容胡杨枝干弯曲不挺拔的样子。
B.体现胡杨在恶劣环境中不屈的精神。
C.表现胡杨对沙漠环境的不满与反抗。
D.暗示胡杨生长过程中经历的艰难曲折。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杨的根须深入地下三十米,体现其适应干旱环境的生存能力。
B.胡杨叶片的蜡质层和树干的储水结构,都是其独特的生存智慧。
C.文中写骆驼刺、梭梭树是为了对比胡杨生命力的顽强。
D.胡杨在冬季通过合成特殊物质来抵抗严寒,保持生命活力。
23.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胡杨的形象特点。(3分)
24.赏析文中画线句子“它们像一群沉默的战士,用虬曲的枝干在天地间勾勒出倔强的剪影”的表达效果。(2分)
25.文章以“沙漠胡杨:生命的赞歌”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胡杨的顽强生命力给你带来的启示。(2分)
三、写作。(50分)
在八年级下册语文的学习中,我们感受了许多平凡与温暖:他们或是像《社戏》中那群热情淳朴的小伙伴,用童真童趣编织着美好的回忆;或是如《灯笼》里承载着民俗文化的灯笼,在岁月长河中传递着温暖与思念。生活中,总有一些看似普通的事物,却藏着不普通的情感与记忆,比如奶奶纳的鞋垫、妈妈织的围巾、爷爷修了又修的旧自行车……
请以“______里的______”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八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翘(1分) wǔ(1分)
2.“溶入”改为“融入”(1分)“苍桑”改为“沧桑”(1分)
3.在“保留”前加“既”。(2分)
4.不可替换。(1分)“流连忘返”侧重自然景观吸引力,(1分)“乐不思蜀”含贬义,与文段赞美语境不符。(1分)
5.D(3分) 6.B(2分) 7.C.(2分)
8.丽达·乌斯季诺维奇是保尔的战友和恋人,性格坚强独立、冷静理性,对革命事业充满忠诚。她既是保尔思想上的引路人,也是他工作中的榜样。(1分)在保尔因伤病陷入低谷时,丽达的鼓励和革命信仰的交流帮助他重新振作。(1分)她的存在让保尔意识到革命者需要将个人情感与集体事业结合,但最终两人因革命工作的需要而分开,体现了革命者无私的奉献精神。(1分)
9.(1)曲径通幽处(1分)(2)万籁此都寂(1分)(3)零落成泥碾作尘(1分)(4)驿外断桥边(1分)(5)其真无马邪(1分)(6)其翼若垂天之云(1分)
(7)蒹葭苍苍(1分)(8)道阻且长(1分)(9)所谓伊人(1分)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10.C(2分)
11.此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中月影比作“飞天镜”,云霞比作“海市蜃楼”(1分)。前者以动态的“飞”字化静为动,展现月影随波浮动的灵动;后者以“结”字勾勒云霞聚散的奇幻(1分)。两句虚实相生,既生动描绘了荆门壮阔的江天夜景,又暗含诗人对自然奇观的惊叹与远游的豪情(1分)。
(二)12.A(2分) 13.D(2分) 14.C(3分)
15.(1)选拔贤才,推举能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社会关系)。(2分)
(2)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财物和劳力都为了私利。(2分)
16.儒家倡导“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强调社会公平、信任与互助,反对自私自利。这些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包括:(1)公平机制:选贤任能,避免任人唯亲;(2)诚信体系:建立社会信任,减少矛盾;(3)社会保障:倡导互助精神,关爱弱势群体。儒家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公平、和谐提供了文化根基与道德指引。(3分)
(三)17.C(2分) 18.B(2分)
19.①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率:医学影像分析速度快,肺癌、脑卒中筛查准确率超90%;②提供个性化治疗建议:结合电子病历与诊疗数据生成方案;③助力公共卫生防控:非接触式体温检测与异常预警,提升防控效率。(一点1分,共3分)
20.①生产环节智能化:部署工业机器人和AI质量检测系统,提升检测速度与准确率;②供应链优化:通过AI算法预测市场需求,动态调整生产计划,减少浪费;③全产业链整合: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AI数据分析,提供整体优化方案。(一点1分,共3分)
(四)21.B(3分)(“倔强”在文中主要体现胡杨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非外在形态或情绪表达)
22.C(3分)(文中写骆驼刺、梭梭树是为了展现沙漠中众多生命共同创造奇迹,属于同类衬托而非对比)
23.①根系发达,适应干旱;②叶片和树干具有独特储水结构;③四季展现不同生存智慧;④与其他沙漠植物共同坚守;⑤历经严寒酷暑仍顽强挺立(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4.运用比喻修辞,将胡杨比作沉默的战士,生动形象地展现胡杨在沙漠中坚韧不屈的姿态,(1分)“倔强的剪影”既呼应标题,又强化其顽强的生命形象,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25.思想感情:表达对胡杨在恶劣环境中坚守生命、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与敬佩。(1分)启示示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学习胡杨的坚韧,不轻易放弃,以坚定的信念面对挑战,让生命在逆境中绽放光彩。(1分)
三、写作。(5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