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学科质量评估调研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一7题,共计28分)
1学校开展“阅读点亮心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A阅读能获得知识,能陶治情操,让人受益匪浅。书中的人生箴言


濡()养着我们的精神,丰盈着我们的心灵。诵读诗歌,自然之美摇曳而来,欢乐
忧戚进驻心田;品读小说,在命运的沉浮中叫人顿开m0()塞,鲁迅希望杨二嫂
△△△
△△△
△△△线
不再是辛苦恣()睢般的生活;莫泊桑希望走投无路的于勒,能拥有亲情的慰藉:
△△△
△△△
曹文轩希望风雨孤独中的杜小康能挺起少年的脊梁…B总有一首诗词,让我们心绪
△△△
△△△
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我们看到诗和远方。
1△△△内
△△△
N△△△
阅读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事,它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如果不大量的阅读一些文学
I△△△
△△△
作品,那么写作水平也会停z()不前。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
I△△△

△△△
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
△△△
A△△△
(1)请你给语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每空0.5分,共1分)
A△△△

A△△△
濡(
)养
恣()雕
△△△
A△△△
(2)请你给根据语段中的注音书写正确的汉字。(每空0.5分,共1分)
A△△△
△△△

△△△
顿开mao(
)塞停zhi()
△△△
△△△
(3)请在语段A句空格处补充恰当的关联词语。(每空1分,共2分)
△△△
△△△

(4)语段B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恰当,请你提出修改意见。(1分)
△△△
△△△
△△△
△△△
△△△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
A.很多人对热门话题前仆后继,争相发表看法,但没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
△△△△
A△△△
AA∧A
B.对待学习应该采取认真的态度,那种不求甚解的学习方法是不可采取的。
C.我们要学会沉下心来读书,决不能断章取义,以致曲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D,表演讲究的是自然真实,贴近生活,娇揉造作和搔首弄姿不是表演艺术。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B.通过蔡校长的这次广播会,对同学们的启发很大。
C.话剧《红岩》深受观众好评,是因为演员演技精湛、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D.走进美丽的友中校园,我看到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快乐地锻炼身体。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中,“沁园春”是词牌名,“稍逊风骚”一句中的“风
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B.《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时所写,他描绘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
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政治上失意的复杂感情。
C.苏轼的《水调歌头》一词,全诗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
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D.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端午节喝菊花酒、吃粽子、挂香袋,腊八节吃赤豆粥、
拜祭祖先,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
5.有关下面文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节制是一种良好的品德。节制不是遏制、束缚个性。相反,只有懂节制、能节
制,才能使个性在社会准则许可的范围内得到正常、健康发展。“从心所欲,不逾矩”
是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1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 7 月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28 分)
1.(1)滋(zī);恣(zì)(每空 0.5 分,共 1 分)
(2)茅;滞(每空 0.5 分,共 1 分)
(3)不仅……还……(或“既……又……”,2 分)
(4)将“如果不大量的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中的“的”删去(1 分)
2. A(2 分)
3. D(2 分)
4. D(2 分)
5. C(2 分)
6.(1)保尔从普通青年成长为坚强的革命者,启示我们要勇于面对挫折,坚定理想信念,
在磨难中锤炼意志(2 分)。
(2)示例:《水浒传》通过梁山好汉的反抗故事,反映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作者
对公平正义的追求(1 分,合理即可)。
7.(1)晓驾炭车辗冰辙(2)人迹板桥霜(3)月是故乡明(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空 1
分,共 7 分)
(7)①C(2 分);②《行路难》(其二)开篇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怀才不遇的愤懑;《行路
难》(其一)以宴饮的奢华反衬内心的茫然,间接抒情(1 分)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6 分)
8.(1)示例:和为贵,善为本,美相随(运用排比,2 分)
(2)项目二:举办“以和为贵”主题演讲;项目三:绘制“和谐校园”手抄报(2 分)
(3)示例:和睦;家庭美满,邻里互助(2 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36 分)
(一)材料阅读(10 分)
9. D(2 分)
10. 列数字、打比方(1分)。“含水率往往高达 500%以上”“最多只能达到 100%~200%”通
过数字对比,突出饱水简牍修复难度;将简牍比作“煮熟的面条”,生动形象地说明修复的
复杂性(2 分)。
11. 串联文物背后的情感故事与民族记忆;运用 AI技术呈现文物;唤醒文化保护意识(3分)。
12. 示例: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参与非遗体验活动,传承并创新传统文化(2 分)。
(二)《偷书记》阅读(11 分)
13.(1)偷书回家(2)被母亲发现并认错(每空 1 分,共 2 分)
14. 比喻(1 分),将“我”比作“神箭”,生动写出“我”偷书时的急切,表现对书的渴望
(1 分)。
15. 表现售货员对“我”的宽容与理解,为后文他原谅“我”埋下伏笔(2 分)。
16. 对售货员宽容的感激;对自己偷书行为的羞愧(2 分)。
17. 这本书承载着“我”的成长记忆,提醒“我”诚信的重要性,是对母亲和售货员宽容的
铭记(3 分)。
(三)文言文阅读(15 分)
18.(1)详尽(2)一起(3)日光(每空 1 分,共 3 分)
19.(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2 分)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 分)
20.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和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1 分);反衬古仁人“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胸襟(1 分)。
21.(1)增加(2)担心(每空 1 分,共 2 分)
22. 百金是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常担心使它蒙羞,还要露台干什么呢
(2 分)
23. 令诸侯毋入贡,驰山泽,减诸服御狗马,损郎吏员,发仓庚以振贫民(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