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沅澧共同体 2025 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题卷)生 物 学时量:75 分钟 满分:100 分 命题单位:常德市第二中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8 页,其中试题卷 6 页,答题卡 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一、选择题:本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以下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科学家利用 3H 标记亮氨酸的羧基,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B.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 18O 进行标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顺序制作装片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用含 15N 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 DNA 的复制以半保留方式进行2.下图为温度、pH 和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关系曲线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曲线中,bc 段反应速率不变的原因是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B.影响乙曲线的因素是 pH,影响丙曲线的因素是温度C.丙曲线中,g 点与 i 点酶的空间结构都可能改变且不能恢复D.乙曲线中,e 点比 f 点为化学反应提供的活化能多3.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B.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关系可以用测交实验加以区分C.纯合子的双亲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的双亲一定是杂合子D.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4.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杂合个体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某分裂时期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染色单体,不考虑变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分裂Ⅱ前期B.该细胞的一个子细胞可能同时含有 1 和 3 号染色体C.该细胞中 a 和 b、c 和 d 携带的遗传信息均相同D.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 DNA 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两倍5.某科研小组做了以下两组实验:第①组:将 T2 噬菌体同时用 35S 和 32P 标记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第②组:将大肠杆菌同时用 32P 和 35S 标记后,再让未被标记的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下列关于这两组实验培养得到的子代噬菌体的标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第①组得到的全部子代噬菌体会带上 32P 和 35S 标记B.第②组得到的全部子代噬菌体都会被 32 P 标记但不会被 35S 标记C.第①组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会被 32P 标记,部分子代噬菌体会被 35S 标记D.第②组得到的子代噬菌体都会被 35S 标记,个别子代的部分 DNA 单链不会被 32P 标记6.DNA 分子杂交技术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种生物 DNA 分子的差异。如图是 DNA 分子杂交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 分子杂交技术利用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游离区形成的原因是 a、b 链所含的碱基不同C.碱基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D.杂合双链区部位越多,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7.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长,代谢旺盛B.细胞癌变的本质是原癌基因突变为抑癌基因C.致癌因子会损伤细胞中的 DNA 分子,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D.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8.如图是甲、乙两精原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发生的结构变化,字母 A 到 H 按序排列的是正常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分别为染色体畸变中的缺失和倒位B.图中变化会涉及 DNA 分子的断裂和连接C.乙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上述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的四分体均异常9.如图表示人体内的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症和白化病的相关代谢途径,其中苯丙酮酸积累会导致苯丙酮尿症,尿黑酸积累会导致尿黑酸症。请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缺乏酶①或⑤都会患白化病B.人体缺乏酶①会患苯丙酮尿症C.人体缺乏酶③会患尿黑酸症D.该图可说明基因和性状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10.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病是隐性遗传病B.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乙病是显性遗传病D.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11.柳穿鱼花形态受 Lcyc 基因调控。野生型花两侧对称,Lcyc基因正常表达;变异型花辐射对称,Lcyc 基因高度甲基化导致表达被抑制。野生型与变异型杂交,F1花均两侧对称,F1自交,F2多数花两侧对称,少数辐射对称。变异型自交后代也偶现两侧对称花。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Lcyc 基因甲基化后碱基序列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了可遗传的变化B.若对野生型柳穿鱼花施加甲基化抑制剂,其花型可能变为辐射对称C.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为生物表型的多样性提供了新的途径D.变异型自交后代也偶尔出现两侧对称花,说明基因的甲基化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被解除12.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啄木鸟的舌头细长,是因为摄食树缝内昆虫不断伸长的结果B.雷鸟在冬季来临前会将羽毛换成白色,如果降雪延迟则不会C.猎豹捕食羚羊,猎豹的存在有利于羚羊种群的发展D.滥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不断变异,促进耐药菌的产生二、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13.科研人员向离体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量 NaHCO3溶液和必要物质,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周期性的光暗交替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开始后短时间内,叶绿体内 C3的含量会下降B.该实验直接测量出来的是净光合速率C.光照开始后两曲线逐渐重合时,光反应速率等于暗反应速率D.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的必要物质有 NADPH、ATP14.人类(2n=46)14 号与 21 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 14/21 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如图),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最好选择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 45 条染色体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 24 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 6 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 3 种染色体)15.关于豌豆胞核中淀粉酶基因遗传信息传递的复制、转录和翻译三个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三个过程均需要相关酶的参与,且均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完全一致C.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D.根据三个过程的产物序列均可确定其模板序列16.科研工作者在研究果蝇翅型(卷翅与长翅)的遗传现象时提出,在卷翅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时致死。紫眼(e)卷翅(B)品系和赤眼(E)卷翅(B)品系果蝇的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 d1和 d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d1d1和 d2d2致死,d1d2不致死,已知控制眼色与翅型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d1和 d2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一对等位基因B.图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卷翅:长翅=3:1C.图示赤眼卷翅品系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果蝇中卷翅:长翅=2:1D.图示赤眼(Ee)卷翅品系和紫眼卷翅品系果蝇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 2:2:1:1三、非选择题:此题包括 5 小题,共 60 分。17.(12 分)种子被誉为“农业芯片”,关于种子的研究对保障国民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萌发后,根系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 等有机物(答两种)。(2)休眠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从细胞生命历程角度分析,其根本原因是 。(3)种子萌发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种子细胞内结合水的作用是 ;随着胚根突破种皮,种子产生 CO2的速率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 。(4)为探究酸雨对某种种子萌发的影响机制 ,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并获得如图所示数据。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包括 ;②推测酸雨会降低种子的萌发率,结合图中数据分析,其原因是 。18.(12 分)有些金鱼品种的眼球膨大,部分突出于眼眶之外,称为龙眼;其他金鱼品种的眼睛与野生鲫鱼的眼睛相同,称为平眼(正常眼)。龙眼和平眼这对眼球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 和 a)控制。为研究眼球性状遗传规律,某研究小组用四条金鱼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实验一:♀平眼金鱼(甲)×♂平眼金鱼(乙)→F1全为平眼金鱼实验二:♀龙眼金鱼(丙)×♂龙眼金鱼(丁)→F1全为龙眼金鱼实验三:♀平眼金鱼(甲)×♂龙眼金鱼(丁)→F1平眼金鱼:龙眼金鱼≈1:1实验四:实验三得到的 F1平眼金鱼雌雄相互杂交→F2平眼金鱼:龙眼金鱼≈3:1回答下列问题:(1) 根据实验 可以判断金鱼的眼球性状中龙眼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2) 实验三中 F1平眼金鱼的基因型为 。(3) 让实验四中 F2平眼金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中龙眼金鱼所占的比例约为。(4) 从该对基因组成分析,乙金鱼是 (填“纯合子”或“杂合子”)。(5) 金鱼的珍珠鳞(遗传因子 D)对普通鳞(遗传因子 d)为显性,且雌雄金鱼均有珍珠鳞和普通鳞类型,D、d 遗传因子位于常染色体上,为探究珍珠鳞金鱼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 DD 个体死亡),研究小组仅根据一次简便的杂交实验结果就判断珍珠鳞存在显性纯合致死。请对他们选择的杂交组合及做出判断的原因进行简要说明: 。19.(12 分)在家兔的毛色遗传中,显性基因 A 控制酪氨酸氧化酶的形成,这种酶可使酪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形成黑色素,使皮毛呈黑色,缺乏这种酶将无法合成黑色素;另一对基因的显性基因 B 决定黑色素在皮毛中的分布,没有 B 基因毛色为黑色。多对基因型相同的灰色雌兔与白色雄兔杂交,得到的 F1全为灰色兔,这些灰色兔自由交配产下 F2有灰色兔:黑色兔:白色兔=9:3:4。回答相关问题。(1) 控制毛色的基因 A/a 和 B/b 遵循基因的 定律,判断依据是: 。(2) 亲本灰色雌兔的基因型是 ,F1灰色兔的基因型是 。(3) 现有纯合的雌性灰色兔、黑色兔,设计实验判断 F2中一只白色雄兔的基因型(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思路是: 。预期结果与结论: 。20.(12 分)某地区高发的 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出现异常 β珠蛋白是由正常基因突变成致病基因导致的,大致机理如下图。已知密码子 ACU、ACC决定苏氨酸;密码子 CAG、CAA 决定谷氨酰胺,AUG、UAG 分别为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1 ) 过程 ① 所需的酶是 。过程 ② 翻译形成正常 B 珠蛋白的过程中,携带氨基酸的 会识别相应的密码子,并将氨基酸转运至核糖体中。(2) 据图分析,该患者出现异常 β-珠蛋白的原因是 。(3) 研究发现,不同 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体内 β-珠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不尽相同,其患病程度也不相同,该现象说明了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图中正常基因中编码 16 号氨基酸的对应序列中的第 3 个碱基对由 T/A 变为 C/G,但氨基酸序列并未发生改变,原因最可能是 。(4) β-地中海贫血症的实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 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1.(12 分)一万多年前,某地区有许多湖泊(A、B、C、D),湖泊之间通过纵横交错的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鳞鱼。后来,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如图 1),湖中的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溪 流消失后,各个湖泊中的鳞鱼不再发生基因交流,原因是存在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进化的方向由 决定。(2)D 湖泊中的鳞鱼某对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 A 和 a,该种群内的个体自由交配。图 2 为某段时间内种群 A 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假设无基因突变,则该种群在 时间段内发生了进化,判断依据是 。图 2 在 Y3 点时 (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3)现在,将 A、B 两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 两湖的鳞鱼相互交配且能产生可育后代,且子代个体间存在一定的性状差异,这体现了生物的 多样性。(4)A 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二倍体)和另一些植株较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发现,甲、乙两种水草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乙水草的染色体组数是甲水草的 2 倍。则乙水草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 。沅澧共同体 2025 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生物 答 案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A 2.C 3.D 4.B 5.D 6.B 7. C 8.C 9.A 10. D 11.B 12. C 二、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3.AC 14.BD 15. BD 16. BC 三、非选择题:此题包括 5 小题,共 60 分。17. (每空 2 分,共 12 分)(1)蛋白质、核酸(合理即可)(2)与种子萌发有关的基因选择性表达(3)①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②. 胚根突破种皮后,供氧量增加,种子由无氧呼吸转变为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速率明显提高(4)①.pH 和时间 ②. 酸雨(低 pH)条件下,种子的呼吸速率和 ATP 含量均会下降,导致种子萌发所需能量供应不足,种子的萌发率降低18. (每空 2 分,共 12 分)(1)四;隐性 (2)Aa (3)1/9 (4)纯合子(5)多对珍珠鳞金鱼雌雄相互交配,后代珍珠鳞与普通鳞的数目比始终接近 2:1,说明珍珠鳞纯合致死19. (每空 2 分,共 12 分)(1) 自由组合(和分离) F1灰色兔自由交配后代灰色兔:黑色兔:白色兔=9:3:4(2) AABB AaBb(3) 将这只白色雄兔与多只纯合黑色雌兔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毛色 若后代只出现灰色兔,则该白色兔基因型为 aaBB;若后代出现灰色兔和黑色兔,则该白色兔基因型为 aaBb;若后代只出现黑色兔,则该白色兔基因型为 aabb。20. (每空 2 分,共 12 分)(1) RNA 聚合酶 tRNA(2)由于碱基对的替换,使异常 mRNA 中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结束 (3) 不定向性 不同的密码子决定相同的氨基酸(密码子具有简并性)(4)蛋白质的结构(直接)21. (共 12 分)(1) 地理隔离(1 分) 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1 分) 自然选择(1 分) (2) Y1-Y3 或(Y1-Y2 和Y2-Y3)(1 分) 种群中基因 A 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2 分) 不一定(2 分) (3) 基因(2 分) (4) 低温导致甲水草幼苗或种子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受到抑制,进而导致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形成四倍体水草乙(2 分){#{QQABIQal4wAQ0hQACY6aRUHMCgqQkIITJQoGAQAUqAYCCBFIF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生物.pdf 高一生物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