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12分)第Ⅱ卷(非选择题) (18分)两部分(总分3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 选择题(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2分)1.农业生产实践中,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要促进,下列各项措施能促进呼吸作用的是( )。A.给作物适时松土 B.储藏粮食时保持干燥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D.向储藏粮食的仓库内充入二氧化碳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阳光B.“南橘北枳”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D.“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3.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环翠楼公园 B.天鹅湖里的所有大天鹅C.泰山上的所有植物 D.刘公岛上的所有生物4.如图的国防动员标志是国防动员事业的象征,以五角星、和平鸽、长城烽火台、橄榄枝和文字为主要元素,通过抽象概括,将五角星与和平鸽组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和平鸽和橄榄树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 B.消费者、生产者C.分解者、消费者 D.生产者、非生物环境5.水蜜桃果形大,汁甜如蜜,香味浓郁,深受人们喜爱。想要使一株毛桃树结出水蜜桃,可以采取的繁殖方式是( )。A.扦插 B.嫁接 C.种子繁殖 D.组织培养6.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态安全的表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A.保护生物圈才能保障生态安全 B.生态环境的好坏与生态安全密切相关C.保障生态安全离不开全体公民的参与 D.人类活动导致生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7.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下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是( )。A.草原 B.农田 C.热带雨林 D.人工杨树林8.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关于这句农谚的解释,不科学的是( )。A.只要有了肥,庄稼就能生长发育好B.肥为庄稼提供了含氮、磷、钾等的无机盐C.强调了肥对庄稼的重要性D.合理施肥有利于庄稼生长发育9.将带有叶片和白花的枝条插入被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在叶片和白花上能观察到红色。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A.枝条最先变红的部位是枝条的表面 B.叶片最先变红的部位是叶脉C.红墨水上升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D.红墨水通过导管向上运输10.冬青有常青树之称。深秋季节,冬青从根部向树干上部运输力减弱。其主要原因是()。A.韧皮部筛管功能增强 B.叶片产生的有机物减少C.植物体蒸腾作用减弱 D.根尖成熟区吸水能力下降11.蔬菜集中堆放保存,较长时间后会发热进而腐烂。与蔬菜细胞产生热能直接相关的过程是(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运输作用12.我国有许多地区入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示范区的森林、草原等的面积是有一定要求的。其中,森林的重要作用不包括( )。A.调节湿度,减少降水B.防风固沙,涵养水源C.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D.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第Ⅱ卷 非选择题(18分)13. (3分)如图是一个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请据图回答:(1)此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2)此食物网中蛇与蟾蜍的关系是 。(3)图中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者,蛇、鼠、兔等动物属于 者,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未画出来的生物成分是 。14.(3分)下图是大豆种子及幼苗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主要由种皮和 等结构组成。胚是新植株的幼体,由[,] 、胚芽、胚轴和胚根4个部分组成。(2)大豆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植株的[] 。(3)大豆芽可以食用的白嫩部分是由图甲中的[ )」 发育而来的。(4)⑧主要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其是由图甲中的[ ] 发育而来的。(5)玉米、水稻、小麦等的种子,除了具有种皮和胚,还具有贮存营养物质的 。15. (3分)如图甲和乙是叶芽的结构及发育成的枝条,图丙是根尖的结构,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中的①是 组织,作用是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成图乙中的⑤ 。(2)植物由叶芽发育成枝条离不开根的吸收作用,图丙中① 区是根尖吸收水的主要部位,④位于根的最顶端,具有 作用。(3)“根深方能叶茂”,图丙中根尖的③ 区细胞的不断分裂和② 区细胞的不断伸长使根不断向地下伸长。16(3分)如图为大豆花、果实和种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大豆花的主要结构是[ ] 和[ ]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 ,它是大豆发育的起点,它经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为图丙种子中的[ ] 。(3)图乙中的[B]种子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而来的。(4)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粒大饱满的大豆种子播种,是因为太豆种子的[,] 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的营养。七年级生物第4页(共6页)17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一)图甲为在一定二氧化碳浓度、适宜温度和氧气等条件下,测定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图乙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1)图甲中 A 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乙图中参与的结构有 。(2)图甲中B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乙中的 (填数字)。(二)为了更全面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某生物实验小组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二氧化碳气体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3)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 。(4)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上图所示方式处置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加热,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5)若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a、c叶中其它绿色部分都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 。(6)本实验中b叶和d叶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18.(3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玉米种子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设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组别 A B C D种子数量(粒) 200 200 200 200温度(℃) 25 25 0 25加入的液体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土壤浸出液 土壤浸出液加入的液体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浸没种子萌发数量(粒) 186 187 2(1)每组选用200粒种子而非10粒种子进行实验,目的是 。若选择A组和C组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2)若要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则选择的组别是 和D。(3)实验中的B组和C组 (填“能”或“不能”)作为对照实验,原因是 。(4)根据实验过程,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量的水、充足的空气和 。生物答案1-5ABABA 6-10 DCAAC 11-12BA13. (3分)(1)5,绿色植物→食草昆虫→蟾蜍→蛇→ 猫头鹰(2)捕食与被捕食 (3)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14.(3分)(1)胚 ⑤子叶 (2)⑥茎和叶 (3)③胚轴 (4)②胚根 (5)胚15. (3分)(1)顶端分生组织,茎。(2)成熟 保护(3)分生区 伸长16(3分)(1)⑧雌蕊⑨雄蕊(2)受精卵 f胚(3)④胚珠(4)d子叶17(1)线粒体(2)5,6消耗叶片内原有的淀粉等有机物(4)水浴(5)光照 叶绿体(6)二氧化碳浓度18.(3分)(1)减少偶然性 温度 (2)A (3)不能,有两个变量(4)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