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地理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满载期待,天问二号一头扎进星辰大海,2025年5月29日,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任务将实施近地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以及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据此完成1~2题。1.强烈的太阳活动可能会对“天间二号”火星探测器向地球传送信息产生干扰,其原因是A.高纬出现极光,影响长波通信B.强烈的太阳辐射,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阻碍信号传输C.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电子设备D.极光干扰地磁稳定,影响探测器轨道运行2.天问二号探测器在本次飞行过程中,飞出了A.太阳系 B.地月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汽车尾灯的颜色主要为红色、橙黄色、白色,不同颜色对应不同功能:红色主要用于刹车灯和示廓灯,橙黄色主要用于转向灯,白色用于日间辅助照明灯。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汽车刹车灯和示廓灯采用红色的原因是A.红光波长较短,不易被散射 B.红光波长较长,易被散射C.水汽和二氧化碳对红光吸收多 D.红光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4.白天大雾天气下光线较暗,其原因是A.②减弱 B.③减弱 C.④减弱 D.⑤减弱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监测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5~6题。A.持续变大 B.整体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变小 D.整体先变大,后变小6.推测1992-1997年A.黄河流域农业开垦面积增大 B.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C.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D.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我国某大湖东岸受湖泊的影响,湖陆风盛行。下图为.当地湖陆风向频率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7.关于该地湖陆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风在正午前后出现频次达到最低 B.陆风出现频次在夜间整体低于白天C.陆风在22时左右出现频次最高 D.湖风在8时以后频次快速上升8.湖泊东岸附近城市兴起,规模迅速扩大,其对湖岸处湖陆风强度的影响可能是A.湖风减弱,陆风增强 B.湖风增强,陆风增强C.湖风增强,陆风减弱 D.湖风减弱,陆风减弱中南半岛某地属于喀斯特中低山丘陵地貌。下图示意该地丰水期水文地质剖面。甲山头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分水岭不重合,且地下水分水岭存在季节性摆动。在丰水期,乙洼地洪涝频发。据此完成9~10题。9.丰水期,乙洼地洪涝频发,主要是因为①蒸发强度较弱 ②汇水面积较广 ③地下水位较低 ④下渗速度较慢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10.与地表水分水岭相比,丰水期甲山头地下水分水岭位置偏南,主要是因为A.地下水位变化大 B. 地层倾斜 C.地下水埋藏深 D.地表坡度大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形态、土地利用、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图为“网商集聚的某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从阶段I演变到阶段III,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A.内向化 B.等级化 C.多元化 D.中心化.12.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A.自然环境变迁 B.交通区位变化 C.历史文化传承 D.产业集聚效应“羊肚子手巾 三道道蓝”的旋律在各地响起,陕北人那头扎白色毛巾、 昂首挺胸迎风笑的形象也随之展现在人们眼前。“羊肚子手巾”是陕北特有的头巾,其表面的线绒,形似山羊肚子翻起后的绒毛,因此,在陕北地区,人们便形象地称之为“羊肚子手巾”。据此完成13~14题。13.陕北人戴头巾的智慧可能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关的是A.夏季多暴雨 B.地表千沟万壑C.温差大,风沙多 D.表演腰鼓的服饰14.下列现象对黄土高原风成说最不利的是A.中亚地区戈壁广布 B.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C.黄土高原易被流水侵蚀 D.黄土层有机质含量高在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是最主要的水资源。我国自21世纪初开始在黄土高原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植被覆盖明显增加,但地下水与土壤水之间的联系被阻断,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河川河小流域地处黄土高原西部,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是我国黄土高原重点退耕还林区。下图示意河川河小流域三种类型用地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5~16题。15.黄土高原植被明显增加成为阻断地下水与土壤水之间联系的主要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植被增加导致土壤结构更加紧密,减少水分渗透,难以补给土壤水。B.植被增加后消耗大量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难以补给土壤水。C.植被增加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减少地下水补给,难以补给土壤水。D.植被增加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减少水分保持,难以补给土壤水。16.关于图中农田土壤含水量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草地相比,农田地表土壤含水量低是由于农田地表长时间无植被覆盖,蒸发强,土壤含水量低。B.与草地相比,农田土壤自表层至中层含水量明显增加是由于农田土壤粉土含量大,水分渗透速率大,中表层土壤含水量大。C.与林地相比,农田中层土壤含水量低是由于深层土壤多为粉质黏土,保水性好,土壤含水量增加明显。D.与林地相比,农田地表土壤含水量低是由于农田灌溉水少,粉土含量大,水分渗透速率大,中表层土壤含水量低。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而被留在家乡由他人监护的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群体,普通面临心理健康、教育缺失及行为失范等问题。当前,社会各界通过教育资助、心理关怀、法律保护及公益项目等多维度措施,构起留守儿童关爱网络。从范围来看,东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87万,占全国总数的9.65%;中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463万,占全国总数的51.33%;西部省份352万,占全国总数的39.02%。从省份来看,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都在70万以上。(1)简析江西、四川、湖南和湖北等省成为留守儿童大省的原因。(6 分)(2)近些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总体数量较前几年大幅度减少,分析其原因。(6分)(3)随着农村人口流动,一.些农村出现以“人走屋空”“耕地撂荒”为表现的“农村空心化”现象,从政府的角度,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提出可行措施。(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钱凯港,是秘鲁首个由中国企业主导投资建设的大型现代化港口,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的标志性合作项目。该港口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78公里的钱凯湾内,地处南美洲西海岸中部,濒临太平洋,是连接南美与亚洲的重要海上节点(连接着南美洲丰富的资源产地与亚洲庞大的消费市场)。该港口由中国企业控股和投资开发,最大水深达17.8米,能够停靠超大型集装箱船,港口建成后使中国到拉美的海运,相比之前需要绕道其他国家如巴拿马,节约10-15天,降低20%以上的物流成本,进一步促进中拉贸易的发展,加强中国与南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下图为钱凯港位置示意图。(1)根据图文材料,说明钱凯港港口建设的优势条件。(6 分)(2)钱凯港开通后,中秘两国往返航线的路径有所不同,请从洋流的角度推测原因。(6分)(3)分析钱凯港开通后对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6 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在阿富汗北部的农村,晴朗的冬季,道路两旁随处可见有人卖“土疙瘩”。“土疙瘩”打开,居然是新鲜的葡萄。几个世纪前,在阿富汗北部的农村,人们发明出使用泥和草的容器保存食物的方法,可以让夏季和秋季的优质葡萄保鲜至冬季。阿富汗人将掺稻草的湿泥捏成碗状,将其烤干,向其中盛入无外伤的成熟葡萄,再将另一个泥碗扣置其上,最后用泥封边,得到一个完全密闭的飞碟状小容器的泥盘,将其放在凉爽的地窖中,被装在泥盘中的葡萄可保鲜长达半年。每个“土疙瘩”可以装进大约1公斤的成熟葡萄。多亏这项技术,住在偏远地区买不起进口农产品的人能在冬季享用新鲜水果。下图为阿富汗的乡村道路两旁卖“土疙瘩”场景图及阿富汗的区域示意图。(1)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要分析阿富汗该地葡萄品质出众的原因。(6分)(2)说明当地人运用“土疙瘩”方式保鲜的原理。(4 分)(3)分析现在的阿富汗仍然选用“土疙瘩”这种方式保鲜的原因。(6分)2025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 太阳活动对火星探测器信号传输产生影响的原因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对无线电短波通信设备和信号的干扰,可能造成通信中断,C正确;极光现象与通信信号没有直接联系,A错误;太阳辐射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影响不大,B错误;太阳活动可能会干扰地磁稳定,但不会影响轨道运行,D错误.故选C.2.B 天问二号探测器对近地小行星实施任务,超出了地月距离,但仍在太阳系.3.D 红光波长较长,不易被散射,看起来更清晰,所以飞机航行灯采用红灯,D正确,ABC错误.故选D.4.A 结合所学可知,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白天大雾导致光线较暗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弱所致,A正确,D错误;③④对光线无影响,BC错误.故选 A.5.B 在近岸海域,河流携带泥沙,以堆积作用为主,海浪冲击海岸,以侵蚀作用为主.从图中可以看出1975—1979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越来越远,说明海底在淤积,即流水堆积作用强;1979—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呈缩短的趋势,因此海底以侵蚀为主,即海水侵蚀作用强,B项正确.6.D 从图中看1992—1997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总体上在缩短,说明海底发生侵蚀,即海水侵蚀作用强,故此时河流入海年径流量、含沙量都较小,故选D.7.D 由材料可知,大湖东岸的湖风为偏西风.从图中可知,偏西风(湖风)在8时左右频次最低,随后快速上升,A错误,D正确;偏东风(陆风)出现频次在夜间整体高于白天,B错误;偏东风(陆风)在22时左右出现频次最低,C错误.8.C 随着城市的建设,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白天陆地温度更高,湖泊与陆地温差增大,湖风增强;城市热岛效应导致晚上陆地温度也更高了,湖泊与陆地温差减小,陆风减弱,C正确.9.A 乙洼地下部为细颗粒石英砂岩,下渗能力较弱,且汇集南北两侧地表水和出露的地下水,易在丰水期频发洪涝,②④正确.丰水期降水多,地下水位应较高,③错误.东南亚地处热带,丰水期气温较高,蒸发强度并不弱,①错误.故选 A.10.B 由于地层倾斜,北侧岩层向北倾斜且倾斜角度大,所以分水岭正下方的地下水向北侧流动,导致地下水水位最高点并不在丰水期地表水分水岭正下方,而在该地点偏南侧,地下水埋深、地表坡度、地下水位变化对此影响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C 读图可知,随着阶段发展,本村居民和外来人口逐渐形成多元的网络关系,选C项.12.D 读图可知,阶段Ⅱ、Ⅲ多了服装工厂.工业的发展带动各类产业集聚,促进人口的增加,人口不断迁入,带动地区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镇发展,城市不断向外扩张.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的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网上商铺的发展,故选D.13.C 头巾在不同季节发挥降温、保暖、防尘等作用,是陕北人应对严酷环境的智慧结晶.在炎炎夏日,他们围上一条毛巾,既可消暑降温,又可吸收汗水;而到了寒冬时节,一条羊肚子手巾将头部和耳朵紧紧包裹,其保暖效果胜过大棉帽;春秋之际,风沙弥漫,黄土飞扬,这条手巾又成了人们防尘的首选.故选C.【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1页(共2页)】14.D 中亚地区戈壁广布,为黄土高原的黄土提供了物质来源,有利于黄土高原风成说,A不符合题意;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能够将中亚、蒙古等地的沙尘物质搬运到黄土高原地区,有利于黄土高原风成说,B不符合题意;疏松的黄土易被流水侵蚀,反映出黄土堆积并不紧实,是风力堆积形成,C不符合题意;风成的黄土层一般有机质含量较低,因为风力搬运过程中难以携带大量有机质,而黄土层有机质含量高,说明黄土可能有其他成因,并非单纯由风力搬运堆积形成,这对黄土高原风成说最不利,D符合题意.故选D.15.B 植被增加的主要效果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提高土壤孔隙度(尤其是大孔隙)、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增强土壤抗水蚀和风蚀的能力.使土壤整体变得更疏松、更“蓬松”,而不是更“紧密”,A错误.植被增加后消耗大量地下水,地下水水位下降,难以补给土壤水;植被覆盖增加,地表蒸腾增加,不断消耗地下水及土壤水,导致土壤水及地下水总量减少等,B正确.植被增加导致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C错误.植被增加可能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但对水分保持影响较小,D错误.16.A 如图,农田土壤含水量特征:农田地表土壤含水量低,与农田地表长时间无植被覆盖,蒸发强,有极大关系,A正确;图示表明农田土壤自表层至中层含水量明显减少,B错误;C选项前后逻辑不对;与林地相比,农田地表土壤含水量并不低,还略高,D错误.17.(1)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的人员较多;人口基数大,儿童人口多;农村人口较多,人地矛盾较大等.(每点2分,共6分)(2)出生儿童数量减少;农村经济发展,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部分发达地区户籍制度改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等.(每点2分,共6分)(3)加大科技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缩小城乡差距;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18.(1)港阔水深,位置优越;钱凯港不仅服务于秘鲁,还可辐射南美洲,腹地广阔;为中国“一带一路”项目,中国为港口建设提供了资金、技术和设备.(每点2分,共6分)(2)中国到钱凯港的船只是顺着洋流,利用了北大西洋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钱凯港到中国的船只也是顺着洋流,利用了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顺着洋流航行,节省时间,节省燃料,降低航运成本.(每点2分,共6分)(3)开辟了中国与南美洲之间的贸易新通道,降低运输时间和成本;绕过巴拿马运河,提升海上贸易安全;保证我国资源供应多元化,维护我国资源安全;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机遇,方便开拓南美市场.(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19.(1)①阿富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②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利于有机质积累;③冬季寒冷而漫长,病虫害少.(每点2分,共6分)(2)①利用泥土和稻草的隔绝作用,防止葡萄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②葡萄在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被泥土吸收,避免了水分过多导致的腐烂.(每点2分,共4分)(3)①阿富汗当地科技水平欠发达,保鲜和储存技术相对落后;②交通不便,很难在冬季吃到反季节葡萄;③当地较为贫困,就地取材用泥土保存,成本低.(每点2分,共6分)【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答案(PDF版,含部分解析).pdf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