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高二年级考试地理试题2025.0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采用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在国内加工完成,在现场直接拼装。于2023年12月7日开始建设,2024年2月7日正式开站。秦岭站建设期间,莱日某科研人员每间隔4小时对太阳拍摄一张照片,并合成了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甲0《-地平面·湖极科考站1.拍摄甲位置太阳时,该科研人员面朝A.西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东南方高二地理试题第1页(共8页)2.拍摄乙位置太阳时,北京时间约为A.23时B.19时C.9时D.5时3.秦岭科考站采用装配式、模块化的建造体系最主要原因是A.运输成本低B.环境影响小C.施工速度快D.资金使用少下图为“2024年某月1日地球昼夜状况图”和“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北级卷分谷瓦翁明惊闲水小满立成立糌犬寒芒种小寒夏至冬至小岳大当/大立秋处县人自鲜亵立多尔雪秋分霜降4.据图推断,该日接近的节气是A.春分B.大寒C.白露D.立夏5.经过6小时,昼夜状况是BCD2024年7月,某科研团队沿美洲东部海岸线向南进行为期15天的考察,途中依次记录了甲、乙、丙、丁、戊五地的昼长与夜长差值(均为绝对值),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戊地昼长与夜长差值1小时52分钟0小时1小时50分钟3小时16分钟6小时10分钟6.据表推测,该科研团队考察期间A.甲地位于南半球B.乙地昼夜时长差值增大C.丙地日落时间越来越早D.戊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高二地理试题第2页(共8页)7.考察记录当日,丁地日出/日落方位正确的是A.日出东南B.日出正北C.日落西北D.日落西南磨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有“洛州无影”之说,指登封市古观星台(34.4N)院中的周公测景台在每年有一天在地面上出现没有影子的情况的现象。该日正午,石表的日影刚好与石台北面上沿齐平,阳光刚好与石台正北立面的倾斜度相同。下左图为周公测影台,右图为周公测影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阳石光石台8.“洛州无影”现象出现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9.石台北面斜面与地面的夹角约为A.32B.55.5°C.69D.79°“火山冬天”指由于火山大规模喷发引起的近地面气温降低的现象。下图为“火山冬天”成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高度km大气上界高层大气50火山灰平流层12对流层地而高二地理试题第3页(共8页)高二年级试题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07一、 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B A C D A D C B D B A B D A C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16.(15 分)(1)如下图。(3 分)(2)117.9°E。(4 分)(3)①地形,选择地形较平坦、无遮挡的地面进行测量。②风力,将旗杆换成能够保持垂直的木杆(1 米~2 米即可,太高不易保持垂直)③操作误差,测量旗杆顶部在多个同心圆上的投影点的北京时间,采取计算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每个影响因素和改进建议各得 2 分,答出两个方面得 8 分)17.(14 分)(1) 西北风转东南风(偏北风转偏南风)(2 分)(2) 夏末秋初,经过夏季较强太阳辐射海洋表面温度达到最高,为台风“摩羯”提供了更多的能量;移动路径相对偏南,低纬度的海水温度更高,为“摩羯”提供了更充足的能量;台风“摩羯”前两次都是贴着海岸线附近,在陆地上停留时间短,登陆地起到的削弱作用相对较小;前两次登陆后“摩羯”又经过琼州海峡和北部湾广阔洋面,得到大量水汽补充;第三次登陆后受陆地地形等削弱作用强,能量才逐渐减弱。(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3) 台风降雨带来了丰沛的降水;缓解酷暑炎热天气;可将海洋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增加捕鱼产量;台风产生的巨大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 页 1 (共 2 页){#{QQABCQUh4wC4gBQACA7aF0VaCAgQkJITLQoGRQCSuAQCiBNAFAA=}#}18.(10 分)(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河流较多,冬季常有积雪覆盖,植被较茂密,空气中水汽较多;盆地地形,冷空气聚集,夜间降温明显;冬季盆地夜间常出现逆温现象,水汽不易扩散;荒漠植被较多,植被上的尘埃为雾凇形成提供凝结核。(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2) 沙垄垄上处于迎风面,而垄间是避风带,垄上风更容易把水汽输送到植物表面,所以垄上的雾凇要多于垄间。(4 分)19.(16 分)(1) 温度较低;湿度较大。(4 分)(2) 甲地地处大陆内部,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易形成低压中心;2 月份赤道低气压带南移,加剧甲地气流的辐合;甲地气压低,气旋(低压)能吸引周边气流向此地辐合;多股气流势力差异不大,难以形成单向气流,有利于辐合。(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3) 南半球盛行西风强劲而稳定,在两大高压之间,部分源自西风带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北上;南大西洋高压(反气旋)东侧强烈的逆时针辐散气流可加强偏南风;受两大高压约束,偏南风难以转向,持久稳定。(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得 6 分)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 页 2 (共 2 页){#{QQABCQUh4wC4gBQACA7aF0VaCAgQkJITLQoGRQCSuAQCiBNAF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pdf 高二地理答案2025.07_Print.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