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三明市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试题
(满分100,考试时长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总计50分)
2025年4月16日到17日发生强度较大的地磁暴,引发这次地磁暴的太阳活动
是暗条消失。暗条消失是太阳表面一种低温高密度太阳大气快速向外扩散的现
象,通常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暗条消失时可能进一步引发日冕物质抛射。阅
读材料,完成1~2小题。
1.下列太阳活动现象与暗条消失现象出现在同一层的是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耳
④日冕物质抛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受此次太阳活动的影响,地球
A.太阳风变强劲
B.世界各地气温均升高
C.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D.导航设备的定位误差增大
2025年2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政和八闽鸟(图1)是目
前唯一确切的侏罗纪鸟类,丰富了人类对鸟类进化史的认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3~4小题。
图1
3.“政和八闽鸟”所在的地质年代
A.裸子植物繁盛
B.联合古陆形成
C.海洋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
D.是重要的成矿时期
1
4.下列有关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沉积岩中一定含有化石
B.同一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化石
C.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高级生物的化石
D.化石可用于了解其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
2025年5月1日,世界最高坝一大渡河双江口水电站库区完成首次蓄水。该
大坝位于四川阿坝州2400多米海拔地区,大坝坝体中央“心墙”(图2)是由黄土和砾
石以一定的比例掺和碾压而成。大坝建设过程中首次采用定日镜(图3)技术,能有
效改善“心墙”温度,加快施工进度。阅读图文材料,完成56小题。
十.太阳
定日镜
图2
图3
5.根据材料推测定日镜安装的位置及工作原理
A.心墙反射太阳辐射
B.心墙吸收太阳辐射
C.两侧山坡反射太阳辐射
D.两侧山坡吸收太阳辐射
6.推测定日镜使用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其作用
A.夏季降低坝体土层温度
B.夏季减少坝体土层光照
C.冬季提高坝体土层温度
D.冬季降低坝体土层温度
古圃田泽(图4)是古代黄河流域著名的九大湖泊之一。战国时期,由漕渠连通
黄河;宋朝以后,古圆田泽不断淤积;清朝初期河流改道,古固田泽逐渐被开垦为农
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7~8小题




图例


古城镇
管城
古圃田泽
古圃田泽
古河流
图4
2三明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5 BDADC 6-10 CBDCA 11-15 DBCBA 16-20 ABCBD 21-25 ABDAC
26.(1)向上;向下;点燃蜡烛后腔室一内温度升高,腔室二内温度相对较低,
腔室二气流下沉,烟流向下运动。(填空每空各1分,总共4分)
(2)实验器材: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计)。(1分)
数量:2个。(1分)
第一螺旋浆
(3)(4分)
过道管第二螺旋桨
27.(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生长周期长,有利于养分累积(2分):降水少,
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2分):气候干燥,冬
季寒冷,病虫害少(2分)。
(2)类型:砂土(2分)
措施:掺拌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肥力:(2分)
采用覆草等方式,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2分)
滴灌淋盐,降低土壤盐分。(2分)
28.(1)跨越众多河流,架桥有利于安全通行;(2分)
地势起伏大,修建桥梁隧道可降低坡度,缩短路程。(2分)
(2)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2分)
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程;(2分)
缩短时空距离,促进地区间文化交流;(2分)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运输效率。(2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9.(1)位于溪流、沟谷两侧,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含水量高(2分):地势平
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分)。
(2)社会意义: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有利
于促进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丰富当地居民的生活。(每点1分,共2分)
生态意义:减少生态破坏;利于开展生态保护工作;促进人地协调。(每点1分,
共2分)
(3)经济: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多元化经营,增加经济收入;拓宽宣传渠道,
提高知名度,增加客流量。(每点1分,共2分)
社会:培训相关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科普教育,培养公众生态保护意
识。(每点1分,共2分)
生态:注重生态环境监测,加强栖息地的保护:降低旅游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每
点1分,共2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