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
(2025.06)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一、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主题“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下图为亚洲位置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亚洲( )
A. 地跨寒、温、热三带 B. 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C. 东北部以白令海峡为界,与非洲相望 D. 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 “在同一天,甲地的人因长期干旱而忙碌,乙地的人因寒冷而烤火,丙地的人因炎热而纳凉,丁地的人因雨水过多而发愁……”这反映了亚洲( )
A. 季风气候显著 B.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 气候类型多样 D. 受夏季风影响
3. 博鳌亚洲论坛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洲经济一体化,该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②促进人口增长③发挥经济的优势互补④促进共同繁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日本是机器人研制、出口和使用大国。日本经济产业部预计,到2030年“护理机器人”的需求规模将扩大20倍。下图为2000~2030年日本人口年龄结构图(含预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2000~2030年(含预测),日本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
A. 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B. 青少年人口比重上升
C. 人口总数增长迅速 D. 劳动人口比重上升
5. 日本加大“护理机器人”、“售货机器人”等产业的投入,主要是因为( )
A. 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匮乏 B. 港口众多,海运交通便利
C.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 D. 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高
6. 针对人口年龄结构所反映的问题,日本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迟退休年龄 ②控制生育 ③提前领取养老金年 ④减轻育儿负担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是我国与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2024年2月10日至17日,昆明海关共监管验放经中老铁路进出口的货运量达13万吨。下图为中老铁路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中老铁路修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
A. 地形崎岖 B. 气候炎热 C. 森林密布 D. 资金不足
8. 通过中老铁路从老挝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最不可能是( )
A. 榴莲 B. 小麦 C. 稻米 D. 天然橡胶
9. 关于中老铁路的开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老挝由“陆锁国”变成了“陆联国” B. 沿线国家贸易水平显著提升
C. 为沿线人民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D. 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
阶梯井是古代印度文明的标志性建筑类型,建造者在气候较干旱的地区地下挖了很深的沟渠,以获得可靠的、全年可用的地下水,以此应对可用水量的季节性波动。图1为印度某地区阶梯井景观,图2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阶梯井主要集中在图2中的( )
A. ①地区 B. ②地区 C. ③地区 D. ④地区
11. 阶梯井反映了当地( )
A. 全年干旱,降水季节变化小 B. 全年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C. 全年炎热,降水季节变化大 D. 雨季长,降水季节变化小
12. 推测阶梯井水位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
A. 1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近年来中俄企业在北极地区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上展开合作。下图为俄罗斯局部地区油气资源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 )
A. 北寒带地区 B. 北温带地区 C. 大西洋沿岸 D. 北美洲北部
14. 当地开发天然气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
①气候严寒②沙漠广布③高温酷暑④有极夜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5. 该地油气资源很少通过河流运往内陆,主要原因有( )
A. 河流流量太大 B. 河流结冰期短 C. 沿岸需求量少 D. 距离河流太远
地理学习小组使用框图研究某地区畜牧业与居民饮食结构的关系。下图为该区现代化乳制品生产过程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该地区可能是( )
A. 东南亚 B. 欧洲西部 C. 西亚 D. 撒哈拉以南非洲
17. 框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恰当的是( )
A. ①地形以高原为主 B. ②热带雨林气候广布
C. ③经济落后 D. ④高度机械化、自动化
马赛族是东非著名的游牧民族,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最南到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S),最北到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图1为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及马赛人迁徙路线示意,图2为茅草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周期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 )
A. 躲避天敌 B. 躲避炎热天气 C. 追逐水源和食物 D. 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19. 关于马赛人的迁徙,说法正确的是( )
A. 5-10月越过赤道向北迁徙 B. 11月至次年3月主要基塔莱放牧
C. 6-10月主要在多多马放牧 D. 11月至次年4月越过赤道向北迁徙
20. 马赛人居住的是传统民居茅草屋,下列有关该民居与气候的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①植被多为茅草,可提供建筑材料②民居易于搭建,适合游牧生活
③降水终年丰沛,有利于排水④当地气温较高,利于通风透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在世界柑橘市场中,埃及和巴西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埃及是柑橘类水果的出口大国,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柑橘进口国;巴西柑橘产量居世界前列,橘汁是其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下图为埃及与巴西柑橘主产区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两国种植柑橘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 靠近海洋,出口便利 B.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C. 全年少雨,光照充足 D. 气温较高,热量充足
22. 与埃及相比,巴西柑橘产业以橘汁出口为主。这主要得益于巴西( )
A. 气候更加干燥,适宜柑橘浓缩加工 B. 国内市场需求巨大,消费能力强劲
C. 柑橘品种更优,生产成本更低廉 D. 加工能力强且海运便利,远销全球
“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外观是鲜艳的绿色,功能上除了防御动物的袭击,还可存放科考设备、工具,作业人员也可就地短暂休息。下图示意北极地区和“苹果屋”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苹果屋”是玻璃钢管制成的球状设施,主要可以防御( )
A. 企鹅 B. 北极熊 C. 海狮 D. 海豚
24. “苹果屋”外观选择鲜艳的绿色是为了( )
A. 与周围茂密森林相协调 B. 满足视觉上的享受
C. 在冰雪环境下识别度高 D. 抵御严寒与暴风雪
25. 科考人员在北极考察的主要目的是( )
A. 监测海冰动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 B. 勘探矿产资源,缓解世界能源危机
C. 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极地经济发展 D. 观察动物迁徙,以便开展捕猎行动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是西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水生产国。宋老师指导同学们以“海水淡化”为主题开展小组探究学习。图1为沙特阿拉伯资料图。
第一组以“沙特为什么要海水淡化?”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
(1)完成框图。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
第二组以“沙特海水淡化的能源从哪儿来?”为题收集资料。资料显示:海水淡化是高耗能产业,该国有储量、产量巨大的能源矿产及多样的清洁能源来满足海水淡化的需要。
(2)沙特海水淡化使用的传统能源主要是____(矿产名称),主要分布在____。沙特的海水淡化厂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及____沿岸,利于海水淡化。使用清洁能源部分替代传统能源,既降低了成本,又减少了大气污染。
第三组以“海水淡化功与过”为题展开讨论。
(3)结合海水淡化过程示意图(图2),说出沙特海水淡化的功与过。
功:____;过:____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中国与肯尼亚双边关系已提升至“新时代中肯命运共同体”。图1为非洲气候分布图,图2为非洲局部区域图,图3为奈瓦沙湖畔玫瑰园景观图。
(1)下列有关肯尼亚的叙述,据图及所学知识判断正误。正确填“正确”,错误填“错误”。
①东北濒临印度洋,海运便利。( )
②白种人为主,首都内罗毕位于南半球。( )
③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多自西向东流。( )
④在肯尼亚的察沃国家公园可以看到狮子、斑马、大象等野生动物。( )
(2)据下图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原因。
近年来,肯尼亚花卉业发展迅速。奈瓦沙湖畔是肯尼亚著名的玫瑰产地,玫瑰农场鳞次栉比,采用温棚种植玫瑰、使用计算机控制其生长条件,成为了真正的“鼠标农业”。
(3)分析肯尼亚玫瑰农场集聚奈瓦沙湖畔的原因,将序号表示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肯尼亚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目前已成为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和著名旅游目的地,是非洲走产业多元化道路的成功典范。
(4)结合肯尼亚案例,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中学地理探究小组将《巴西》和《澳大利亚》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图1为巴西简图,图2为澳大利亚简图。
【细观察 找相同】
(1)填空
比较要素 两国相同点
半球位置 都位于Ⅰ____半球
纬度位置 都被Ⅱ____(特殊纬线)穿过
Ⅲ____ 都有丰富Ⅳ____(金/铁/铜)矿
人口、城市分布 都集中分布在Ⅴ____地区
【精分析 寻差异】
(2)为便于对比分析两国的地形差异,小组绘制了两幅地形区分布简图,请补充完整。
①为____,②为____。据此可判断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为____。
【巧设计 拓思路】
(3)探究小组针对巴西最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设计了抽纸漫画,它反映的问题是____。
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思维导图,将正确选项填在相应的数字位置上,理解其产生的环境效益。
漫画:所剩无几(抽纸为绿色)
A.调节气候;B.水土流失;C.毁林开荒
①____;②____;③____
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库,原始独特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地质、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下图为南极地区景观图。
(1)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区域,分析原因。
(2)科考队到南极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11月至次年的3月,分析原因。
南极是一座陨石宝库,目前地球上发现的一大半陨石都采集于南极。坠落在南极冰盖中的陨石保存在冰层中,冰盖在重力作用下向南极四周的海洋运动,遇到山脉阻挡,冰雪消融后,陨石露出,形成陨石富集区。目前在南极发现的最久远的陨石是280多万年前坠落的,坠落在南极以外的陨石,保存时间只有几千年。下图为南极冰盖和陨石采集点分布示意图。
(3)描述南极地区陨石采集点的分布特点。
(4)运用所学知识,说出南极地区陨石能保存久远的条件。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
(2025.06)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卷的规定位置。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部分 共50分
一、选择题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C 3. D
【4~6题答案】
【答案】4. A 5. D 6. C
【7~9题答案】
【答案】7. A 8. B 9. D
【10~12题答案】
【答案】10. B 11. C 12. B
【13~15题答案】
【答案】13. A 14. B 15. C
【16~17题答案】
【答案】16. B 17. D
【18~20题答案】
【答案】18. C 19. A 20. B
【21~22题答案】
【答案】21. D 22. D
【23~25题答案】
【答案】23. B 24. C 25. A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23.5°N(或北回归线) ②. 终年炎热干燥 ③. 沙漠 ④. 无 ⑤. 多 ⑥. 大
(2) ①. 石油 ②. 波斯湾及其沿岸 ③. 红海
(3) ①. 为干旱地区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等。 ②. 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化石能源燃烧过程中排放有害气体,导致大气污染;增加海水盐度,海洋生物多样性受损等。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正确 ②. 错误 ③. 正确 ④. 正确
(2)单一商品经济,由于长期殖民统治,工业基础落后,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3) ①. 高 ②. 地形 ③. 水源 ④. 劳动力 ⑤. 交通
(4)发展民族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等。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南 ②. 南回归线 ③. 矿产资源 ④. 铁 ⑤. 东南沿海
(2) ①. 亚马孙平原 ②. 西部高原 ③. 东南高,西北低
(3) ①. 热带雨林遭到破坏 ②. C ③. A ④. B
【29题答案】
【答案】(1)纬度高,接受太阳辐射少;海拔高;冰雪覆盖,反射率高。
(2)此时为南极暖季,有极昼现象,便于开展科考活动。
(3)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边缘,尤其是山脉附近。
(4)寒冷干燥,风化作用弱;冰盖覆盖保护,陨石不易受破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