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长: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并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目要求)
1. 春秋时期,诸侯国纷争不断。战国时,齐、魏、赵等诸侯国国君纷纷称“王”,并逐渐弃用西周历法。这反映了( )
A. 周王室正统地位的彻底丧失 B. 贵族生活礼仪多样化
C. 贵族等级分封制进一步解体 D. 传统历法得到了普及
2. 下图中所示的两项水利工程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 加强地区间经济联系 B. 完善水利灌溉系统 C. 经济重心的南移加速 D. 实现南北区域平衡
3. 宋徽宗以“形似”为匠气,倡导“写生精神需得意趣”;米芾更直言“书画当以韵胜”。这反映宋代书画艺术( )
A. 彻底摆脱了写实传统的束缚 B. 成为宫廷贵族专属的娱乐活动
C. 追求文人意趣的主体性表达 D. 迎合市民阶层通俗化审美需求
4. 清代顾公燮的《消夏闲记摘抄》中记载:以吾苏郡而论,洋货、皮货、衣饰、金玉、珠宝、参药诸铺、戏园、游船、酒肆、茶座,如山如林,不知几千万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这一记载体现了( )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人文精神缺失 C.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D. 城市生活繁荣
5. 天津水师学堂课程开设要求:日间中学西学,文事武备,量晷分时,兼程并课,强调学习和训练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王恩溥回忆:天津水师学堂的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击剑、跳远、跳高、爬桅、游泳、滑冰等项目。这些课程的开设( )
A. 推动教育理念革新 B. 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C. 全面提升国防能力 D. 反映救亡图存主张
6. 1933年2月,苏维埃中央政府颁发了《开垦荒地荒田办法》的训令,号召组织开荒队,有计划地到指定地点去开荒,并规定新开垦的土地归开垦人所有,农民开垦的土地免收三年土地税。垦荒运动( )
A. 激发苏区群众劳动热忱 B. 推动解放区工农业发展 C. 保障根据地的粮食安全 D.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 下图是《北京日报》1954年刊登的臧克家作品《我们终于得到了它》。“它”( )
A. 开辟出一条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 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C. 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 D. 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8.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其目的是( )
A. 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B. 消除城乡教育水平差距
C. 全面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D. 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9. 恰塔尔·休于遗址位于今土耳其境内,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城市遗址之一,兴起于公元前7000年前后。遗址中的祭祀中心、复杂墓葬、精致首饰、武器等都表明了这些城镇居民较高水准的物质文化和娴熟的艺术技巧。据此可推断该地区( )
A. 逐渐形成了共同文化价值观 B. 深受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
C. 财富聚集和特权阶层的形成 D. 建立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10. 波斯帝国境内最著名的驿道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它全长2400多千米,设施完善,每隔25千米左右设一驿站,驿站备有马匹供信使使用。驿道的修建( )
A. 完善中央行政体系 B. 推动区域文化交流 C. 实现文化上的统一 D. 打破文明间的隔阂
11.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廷巴克图、加奥等古城,是由商队临时设立的集市或商栈发展为相对固定的聚居地,进而成为跨撒哈拉商路上的重要节点。这体现( )
A. 奴隶贸易盛行 B. 地理环境决定城市规模 C. 农业发展滞后 D. 商贸往来推动城市发展
12. 中世纪西欧的“神意裁判”常通过冷水、烙铁等方式检验被告罪行。12世纪后,随着贸易繁荣,意大利城市开始用书面契约和商人法庭处理纠纷,逐渐取代了传统审判方式。这种变化源于( )
A. 城市独立自治 B. 教会权威的衰落 C. 商品经济发展 D. 罗马法全面复兴
13. 一位西班牙农学家说:“今天(1513年),一磅羊肉的价钱在过去可买一头整羊;一块面包相当于过去一法内格小麦;一磅蜡或油的价格顶得上过去的十二磅,其余依此类推。”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世界政治格局重构 B. 区域人口结构的变动 C. 高产农作物的传播 D. 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
14. 文艺复兴时期,以旅行冒险和殖民流散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强调移民新大陆的潜在好处。例如在《暴风雨》中,莎士比亚讲述了前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控制殖民地进而反向影响欧洲大陆政治的成功经验。文艺复兴时期的冒险文学( )
A. 服务于早期殖民扩张 B. 源自于希腊古典文化 C. 推动理性主义的复兴 D. 迎合贵族阶层的喜好
15. 19世纪中叶,伯明翰成为英国铁路零件制造中心。当地铁路行业协会通过决议,要求铁路螺栓的生产必须统一规格,随后又制定了详细的零件尺寸基础标准。这一标准的提出( )
A. 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形成 B. 推动英国工厂制度的建立
C. 适应了工业化生产的需要 D. 保证铁路运输的绝对安全
16. 据统计,1850—1859年,德意志地区成立的股份公司达到251家。一些大银行,如贴现公司、达姆斯塔特工商银行、德意志信贷银行等也都创办于这一时期。德意志地区股份公司和银行的快速发展( )
A. 为工业革命提供资金保障 B. 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 推动跨国公司全球性扩张 D. 巩固殖民霸主地位
17. 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所需资本。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铁路网大约增加了一倍,达33000里。这反映( )
A.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B. 垄断资本不断对外扩张
C 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D. 英国大力扶持印度经济
18. 据下表可知,马克思主义( )
时间阶段 《共产党宣言》出版版本及数量
1848—1872年 德文版12个、英文版4个、法文版3个、波兰文版1个、俄文版1个、丹麦文版1个(其中德、英、法3种文字6个版本在美国出版)
1872—1917年 德文版55个、法文版26个、英文版34个、意大利文版11个、丹麦文版6个、西班牙文版6个、瑞典文版5个、罗马尼亚文版4个、塞尔维亚文版4个、荷兰文版10个、捷克文版8个、保加利亚文版7个(在欧洲就用了30多种语言印刷了几百版)
A. 影响日益扩大 B. 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 C. 不断发展完善 D.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9. 20世纪20年代,古巴民族主义者马查多提出“必须彻底废除外国公司对我国蔗糖产业的控制权,让古巴人民真正享有经济自主发展的权利”。其核心诉求在于( )
A 颠覆美国“金元外交” B. 开启民族独立浪潮 C. 推动民族意识觉醒 D. 争取国家经济主权
20. 下图为英、法、德、俄、奥匈五国进口总额情况统计,据此可推断( )
A. 战后欧洲地位急剧下降 B. 工业革命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C. 一战冲击国际经济贸易 D. 国际联盟未能维护世界和平
21. 在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基本任务。由此可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遭遇危机源于( )
A. 生产效率较低下 B. 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C. 指令性计划体制 D.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22. 学者们对冷战终结解释主要有四种视角:物质因素、思想观念、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另类全球化。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主观立场决定历史评价 B. 历史解释折射时代变迁
C. 多元视角深化史学研究 D. 史料实证还原历史真相
23. 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拉美地区贫困居民增幅为29.2%,达到1.75亿,比2014年多出700万,占总人口数20%的贫困居民仅拥有国民总收入的2%—4%。这反映出拉丁美洲地区( )
A. 工业基础薄弱 B. 政治局势动荡 C. 产业结构失衡 D. 贫富分化加剧
24.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全球知识共享与技术创新,某些大国却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高科技出口,阻碍发展中国家获取先进技术,全球科技合作面临新的挑战。这表明( )
A. 西方国家科技垄断加剧 B. 技术壁垒初次凸显 C. 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D. 智能鸿沟难以逾越
25. 21世纪初期亚洲价值观的构建,是以中国为主导、以东亚为平台、依托东盟加中日韩机制,通过经济合作、文化纽带、开放的地区主义及共同价值观念,形成地区共同意识和认同的复杂过程。亚洲价值观构建( )
A.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 B. 体现解决时代问题的亚洲智慧
C. 加强亚洲国家间经济贸易往来 D. 促进新型国家关系的正式确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26题16分、27题22分、28题12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以来,《论语》地位进一步提高,“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就形成于此时。特别是这一段时期《孟子》地位升格,出现了所谓《孟子》由诸子变为经典的升格运动。加之宋儒将《大学》《中庸》从原来的《礼记》中抽出,宋儒对它们作出重新诠释,使其思想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学者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看作是一套思想系统联系而理论学说自洽的经典体系。因此,《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成为宋代儒家学者抵御释老、复兴儒学、建构新儒学体系的最重要的思想学术资源。
——摘编自朱汉民《“四书”学术形态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南宋时期,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汇集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体现出早期儒学的嬗变轨迹,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四书》不仅是中国文明的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冯慧娟主编《四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论语》《孟子》地位变化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四书刊刻问世的历史意义。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英国为例,17世纪的光荣革命并非“突然的断裂”,而是“长期演进的结果”。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从13世纪的《大宪章》就已开始,《权利法案》最终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君主保留象征性地位,实际权力归于民选的议会。这种“君主立宪制”既保留了传统的君主制外壳,又注入了限制权力的新内核,是一种“旧瓶装新酒”的制度创新,它证明了制度变革不必以彻底摧毁传统为代价,关键是通过法律和程序将新的价值固化。
——摘编自徐贲《与时俱进的启蒙》
材料二 美国建国者们面对的是“一张白纸”,他们没有英国的历史包袱,却需要解决“如何避免专制”的核心问题。1787年宪法设计了“三权分立”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相互制衡,同时用联邦制调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使美国成为第一个现代联邦制共和国。法国的制度创新则充满“革命与复辟的拉锯”,从1789年大革命推翻君主制,到1792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再到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1848年第二共和国诞生……直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一票共和”才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7至19世纪英国“旧瓶装新酒”的具体表现,并概括英国制度创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美国与法国在制度建设上的异同,并谈谈你对“近代西方国家制度创新”的认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大陆间的孤立状态,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马铃薯经葡萄牙、西班牙商人传入欧亚。明中后期,耐旱易种的红薯从东南沿海登陆中国,因产量远超传统作物,迅速在全国推广,极大缓解了人口激增带来的粮食压力。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旅行者号”投入运营,运输效率大幅提升;印度的棉花从孟买种植园经铁路直达港口,仅需一日便装船运往英国利物浦工厂,成为纺织机的原料。
技术与商品的跨洋流动,如同无形的丝线,将美洲的耕地、欧洲的工厂、亚洲的种植园串联成网,推动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紧密相连的全球网络。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
结合材料,以近代世界的联系与发展为视角,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叙述完整,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六盘水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长: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并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满足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B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C
【2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0分,26题16分、27题22分、28题12分)
【26题答案】
【答案】(1)背景:宋朝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科举制的发展;宋代儒学家的重新诠释;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2)意义:保存了儒家先哲思想和智慧,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属于珍贵的文明财富,丰富世界多样性;有利于儒学研究,促进相关学术发展。
【27题答案】
【答案】(1)具体表现:1689年颁布 《权利法案》 ,以传统议会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保留国王但限制其权力,逐步形成议会主权模式。
特点: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2)
异同:异: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法国实行半总统制共和制,两国在行政权力分配、立法与行政关系、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的制度建设比较顺利,法国的的制度建设比较波折。
同: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民主政体。
认识:制度创新可以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制度创新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28题答案】
【答案】
示例:论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不断加强。
阐释: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不同地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且相互影响,物种交流增多,并且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西欧开始早期殖民扩张,亚非拉一些国家如印度逐渐沦为殖民地,传统经济遭受重创;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凭借技术革新带来的先进生产力,成为“世界工厂”。其生产的大量物美价廉的工业品,通过强大的海上贸易网络倾销至世界各地;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世界不同地域在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紧密联系,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推动世界经济朝着一体化方向加速发展。
综上所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推动人类文明从分散走向整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