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山西临汾市吉县柿子滩遗址距今约2万年至1万年,这一时期的人类已学会了人工取火,保存火种,在遗址中发现了多处用火遗迹,周围分布着数千件不规则石制品和大量动物化石、石磨盘、石磨棒和蚌质穿孔饰品。据此可知,柿子滩遗址的古人类( )
A.生活方式较为稳定舒适 B.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C.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期 D.具备原始审美与加工能力
2.南宋《鸡肋编》载:“湖州村落妇人,皆以蚕桑为业,稍闲即绩麻纺线,市鬻为利。又有‘茧桥’,每岁蚕毕,四方商贾辐辏,皆以丝易米,故谚云:‘一妇不织,或受之寒;一谷不登,或受之饥。’”这段史料可用于佐证( )
A.男耕女织的模式瓦解 B.妇女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农村经济商品化趋势 D.城乡之间形成互补贸易
3.维新变法运动时期,《时务报》“译欧美报纸,载瓜分之说,以激励人心,海内为之震动。”“天津报馆刊布瓜分中国图说,远近震恐。”湖南的南学会每七天举行演讲会一次,“演说中外大势,政治原理”,产生很大影响。这些宣传( )
A.意在介绍世界形势 B.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C.传播了共和思想 D.推动了洋务运动进程
4.1942年5月,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做出减租减息的决定,并颁布了相关法令,山东抗日根据地迅速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到1943年6月,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户达到18294户,减租粮3207283斤,减租地393482.7亩;减息粮25348斤,减息款111034.8元。这一运动( )
A.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B.促进了根据地的民主进程
C.保障了抗战的物质基础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下面是一首由甘肃传唱至湖北洪湖的民歌歌词:“公鸡喔喔叫,太阳正当顶呀。张大哥在田中,浑身汗淋淋,喂饱了老黄牛呀,树下把烟抽……张家的大嫂子,手提小竹篮呀,放进去火烧馍馍,腌菜和稀饭……为的是孩子的爹,吃了好生产。……这个说共产党政策实在好,那个来说毛主席恩重如山。”这一歌曲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947—1949年 B.1950—1952年 C.1956—1966年 D.1979—1985年
6.下表是《汉谟拉比法典》的部分条款。这反映出,当时古巴比伦( )
条目 内容
第二六八条 倘自由民租牛打谷,则其租金为谷20卡。
第二七一条 倘自由民租牛、车辆及赶车者,则彼每日应付谷180卡。
第二七三条 倘自由民雇用佣工,则自年初至五月,每日应付银5塞,自6月至年终,每日应付银5塞。
A.农业生产依赖雇佣劳动 B.手工业者收入受到季节影响
C.畜牧业的地位较为重要 D.政府通过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7.中世纪西欧某庄园有如下规定:“农奴每周需为领主耕作自营地3天,剩余时间可在份地劳作;领主需保障农奴拥有份地继承权,不得随意收回土地;农奴结婚需向领主缴纳‘婚姻捐’,但领主不得强迫农奴子女世代为奴。”这一规定反映出( )
A.领主以土地为纽带大肆盘剥农奴 B.庄园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性
C.领主与农奴权利义务具有双向性 D.农奴通过斗争取得了部分权利
8.下表所示为1544—1660年欧洲贵金属存量估计表。这( )
年份 白银数量(kg) 黄金数量(kg)
1544年 9190000 815000
1600年 21400000 1192000
1660年 31270000 1580000
A.主要源于奴隶贸易的开展 B.提高了庄园领主实际收入
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D.改变了欧洲商路贸易中心
9.下图是在15世纪的尼德兰,画家扬·凡·艾克创作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面细致描绘了商人夫妇在室内的日常生活场景,包括镜子、拖鞋、小狗等细节,甚至通过镜面反射出画家本人的形象。这反映出( )
A.宗教改革对教会权威的挑战 B.现世生活中的世俗化倾向明显
C.科学革命对透视技法的应用 D.古典艺术形式得以继承和发展
10.美国的铁路运输量在1865—1873年间增长了近3倍,其中大量南方原材料通过铁路运往北方工业城市加工。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南方铁路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重建 B.国家对铁路运输业实行统一管理
C.南北经济差异因战争而基本消除 D.全国统一商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1.1831年,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在《工业问答》中写道:“工厂主用最少的成本生产最多的商品,却让工人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12小时以上;铁路贯通城乡,却将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吸往城市,留下老人与儿童守着荒芜的土地。”这一论述( )
A.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 B.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
C.反映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 D.促进了工业无产阶级的自我觉醒
12.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在国会咨文中宣称:“美洲大陆已通过自由与独立的伟大行动……不再接受任何欧洲列强的殖民化。任何欧洲国家把其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的企图,我们将视为对美国和平与安全的威胁”。这一宣言反映了美国( )
A.支持拉美独立运动的坚定立场 B.倡导美洲国家联合的多边主义
C.排斥欧洲势力称霸美洲的野心 D.践行孤立主义外交原则的态度
13.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时间,印度人民积极响应,纷纷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学生罢课,律师抵制法庭,工人离职,民众还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1930年,甘地针对英印当局的食盐专卖,发起“食盐进军”。这一运动( )
A.激发了印度民族意识的兴起 B.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反映出印度民众的软弱可欺 D.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信心
14.1947年,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指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这一主张的实质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 )
A.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扩张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缓和与苏联的冷战对峙
15.1983年英国财政大臣杰弗里·豪在预算报告中提出:“将公共企业出售给私人投资者,扩大个人持有股票的比例,鼓励民众参与市场经济。”随后英国电信、英国钢铁等国有企业完成私有化改革。这一系列举措( )
A.加强了国家的经济干预 B.旨在应对经济“滞胀”的困境
C.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D.推动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
16.下图是发表于《华盛顿邮报》的一幅讽刺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动关税战的漫画。美国发动的关税战( )
A.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B.使经济全球化形势出现逆转
C.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击 D.开始动摇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1750—1871年英国人口分布表(单位:万人)。
年份 1750 1780 1801 1811 1831 1851 1871
全国人口(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 766.5 938.8 1050.1 1197.0 1626.1 2081.7 2607.2
城市人口 130.3 \ 354.9 438.1 720.3 1124.1 1699.8
农村人口 666.2 \ 695.2 758.9 905.8 957.6 907.2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GDP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占全国经济比重不断提高,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特别是随着改革的主战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1985年,全国324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88.5%。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更是呈高速发展态势,连续10年年均增速达到11%。2011年,中国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增长第一大贡献国。
——摘编自何一民《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75年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表格所反映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的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场运动从地域上看,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不同地区的运动因社会结构差异而不同,墨西哥的斗争以印第安人和混血种人为主力,充满反抗殖民压迫的强烈色彩;而巴西则通过和平方式,由葡萄牙王室后裔主导实现独立。从领导力量分析,运动主要由土生白人(克里奥尔人)领导,他们虽不满西班牙、葡萄牙的经济限制,却又害怕底层民众的革命力量,导致运动带有明显的不彻底性。此外,欧洲拿破仑战争削弱了宗主国力量,同时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为拉美人民提供了精神鼓舞。但独立后的拉美很快陷入政治动荡与经济依附的困境,这也折射出运动在制度构建与社会改造方面的局限性。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美地区掀起了新的解放与发展浪潮。一方面,许多尚未完全摆脱外部控制的国家,通过斗争收回了部分经济主权,例如墨西哥将外国石油公司国有化,巴西大力发展本国工业,减少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另一方面,拉美国家成立了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等组织,促进了地区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摘编自【美】霍华德·J·亨特《拉丁美洲:从独立到21世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拉美独立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拉美解放与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发展面临的问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欧洲列强在战争中消耗巨大,英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但经济实力严重削弱,其在全球的金融霸权开始动摇;法国面临着战争创伤的巨大修复压力,国内经济恢复困难重重。而美国在战争中崛起,工业生产迅速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其经济影响力开始向全球扩散。同时,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与遏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的统治秩序,但该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和压制之上,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情绪不断累积,意大利也因未获得预期的利益而心怀怨恨,这些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局限性及其影响。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以理性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与宗教迷信。伏尔泰倡导天赋人权,主张开明君主制;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强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为政治体制构建提供新范式。这些思想通过书籍、报刊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各界对政治、宗教、道德等问题的深刻反思。启蒙运动不仅直接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促使《人权宣言》诞生,还深刻影响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塑造了现代民主政治的雏形。同时,其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激励着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与自由。
——摘编自【法】彼得·盖伊《启蒙时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启蒙运动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山西省临汾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C B D C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B B C
17.(1)信息:英国全国人口持续增长;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且占比不断提高;农村人口先有增长,后有所减少。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圈地运动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的发展。
(2)意义: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提供发展模式借鉴。
18.(1)特点:地域范围广;运动形式多样;领导力量特殊;受外部因素影响;存在局限性。
(2)表现:通过斗争收回部分经济主权;成立了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等组织;问题: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处于不利地位;历史上长期受西方殖民统治和霸权主义影响;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拉美地区存在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不平等加剧等社会矛盾。
19.(1)变化:欧洲地位下降;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并影响力扩大;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国际关系体系调整。
(2)局限性: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上;体系内部矛盾重重;影响: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秩序;由于体系内部矛盾重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20.论题:启蒙运动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与理论支撑;阐述:启蒙思想家以理性为武器,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与宗教迷信。伏尔泰倡导天赋人权、主张开明君主制,这种思想为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冲击了旧有的封建等级秩序和君权神授观念。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强调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合法性,为资产阶级革命中人民争取政治权力提供了思想武器。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相互制衡,为政治体制构建提供了新范式,美国1787年宪法就深受其影响,通过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了美国的政治制度,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运行。启蒙思想通过书籍、报刊广泛传播,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政治、宗教、道德等问题的深刻反思。它打破了封建神学和传统观念对人们思想的束缚,使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深入人心,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启蒙运动的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激励着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追求民族独立与自由。总之,启蒙运动以其先进的思想理念和理论体系,为社会发展在政治、思想等多方面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坚实的支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