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二政治考生注意:1.本试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须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策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逸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思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和选择性必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5年6月1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新规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社会对技术边界与隐私保护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一环,被广泛应用于安防、商业、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该办法实施旨在厘清人脸识别的适用边界、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信息保护机制。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隐私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他人信息②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基于公共利益需求无条件使用人脸识别技术③此办法实施厘清了应用边界、强化了隐私保护,兼顾发展与安全④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等原则,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陈某在某平台发布了9段自己拍摄的身着古装的独创短视频。易某公司开发小程序“某颜”,使用A1技术为用户提供换脸服务。“某颜”上有9段短视频与陈某发布的短视频仅在人物面部特征上存在细微差别,其他如服装、背景等基本一致。“某颜”用户可购买会员将视频中的人脸换成用户自己的人脸并进行保存。陈某发现后提起诉讼。在本案中①陈某的9段短视频公布50年之后就可以免费使用②易某公司行为既非独创性改编,亦不构成合理使用③陈某拍摄的视频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视听作品④陈某可将“某颜”的9段短视频保存作为物证上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S市某建筑公司在承包某钢铁公司产能置换项目施工过程中,擅自将拆除项目中产生的约1.3万吨含重金属建筑垃圾交由无资质的李某处置。李某违规将其倾倒于H县县道沿途三个地块的园地,占地面积共约17.2亩,造成生态破坏和土壤污染等危害后果。下列对此案认识正确的是①公安机关可以对李某等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高二7月质量检测·政治第1页(共6页)】HN可日0000000高二政治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该办法实施旨在厘清人脸识别的适用边界、强化信息保护机制,这样既能规范技术应用,又能保护隐私,兼顾了发展与安全,处理个人信息应遵循合法、正当等原则,即使出于公共利益也需符合法定程序,保护自然人的人身与财产权利,③④入选,②不选。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且“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他人信息”说法太绝对,合法合规使用是可以的,①不选。2.C易某公司开发的小程序“某颜”上有9段短视频与陈某发布的短视频仅在人物面部特征上存在细微差别,其他如服装、背景等基本一致,且“某颜”用户可购买会员将视频中的人脸换成用户自己的人脸并进行保存,可见易某公司的行为既非独创性改编,亦不构成合理使用,②入选。陈某在某平台发布9段自己拍摄的身着古装的独创短视频,该作品系原创,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视听作品,③入选。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①不选。短视频属于电子数据,不是物证,④不选。3.D在环境污染案中,被告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③入选。造成生态破坏和土壤污染等危害后果,违反了民法典确立的绿色原则,④入选。对李某等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的应为检察院,不是公安机关,①不选。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的纠纷符合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但李某等人负责的不是“全部”举证,②不选。4.B丈夫用夫妻共同财产给女主播们打赏,把家中财产挥霍一空,和主播暖昧聊天,给女主播线下转账520这种红包,该行为违背公序良俗,侵害了夫妻共同财产平等处理权,妻子可主张该行为无效,要求女主播返还部分所得利益,①④入选。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此类案件应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非涉及重大金额或特殊情形,否则无需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②不选。丈夫的直播打赏行为属于网络服务合同中的消费行为,但挥霍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并非“无可厚非”,而是可能侵害了妻子的财产权益,③不选。5.C抚养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不因父母一方涉嫌犯罪或被监禁而免除,钮某应支付必要的生活费用,②入选,①不选。钮某拒绝支付抚养费,孩子母亲孙某作为法定代理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诉,③入选。法院一般不会强制要求一次性支付孩子全部抚养费,④不选。6.B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不能通过约定进行变更、放弃或排除,①入选。劳动者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④入选。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不选。该企业以劳动者出具不缴纳社保承诺书为由,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该企业侵害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不涉及平等就业和公平竞争权利,③不选。7.D该案属于行政公益诉讼。在诉讼中,行政机关作为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也可以提出辩护意见,③入选。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之一就是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本案中,检察院通过提起公益诉讼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有助于解决建筑垃圾污染问题,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④入选。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该案中的行政相对人是拆迁涉及的K村村民等,而被告是J区综合执法局,并非行政相对人始终处于被告地位,①不选。在行政公益诉讼中,客体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或不作为,在本案中为区综合执法局的行政行为,②不选。8.C美防长没有直接作答“选边站”的问题,而是将话题转移到“愿与所有国家合作”的无关内容上,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C入选,D排除。该回应未涉及思维一致性和明确性,A、B排除。9.D“引导考生在理解材料内涵、获得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体现科学思维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防止主观臆断,③入选。“三则材料相互交织建构叙事背景”体现科学思维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事物,遵循逻辑思维整体性要求,④入选。材料未提及“通过实践验证解析或写作结果”,未体现科学思维结果的可检验性,①不选。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而不是超乎逻辑的推断,②不选。10.B“每一项文化遗产都是破解文明密码的钥匙。”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全称肯定判断的主项是周延的,①入选,②不选。“今天,我们凝望‘中国记忆’的厚重卷轴,不是为了在故纸堆中寻找优越感,而是为了看清自己‘从哪里来’…”是一个联言判断,这句话通过“不是…而是…”结构否定了前件并肯定后件,整体逻辑形式为“非A并且B”,符合联言判断的定义,④入选,③不选。11.C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每个三段论都有两个前提。把包含大项的前提叫作大前提,把包含小项的前提叫作小前提。一个形式结构正确的三段论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大项、小项和中项必须分别出现两次,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排除③。由此可以推知,①一②一④能构成一个正确的三段论,C入选。A、B、D排除。【高二7月质量检测·政治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HN鬟ooooo 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7月商丘市九师联盟高二期末联考 政治试题.pdf 政治答案A版-高二下期末联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