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全国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全国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全国名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问题可以通过自交解决的是(  )
①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
②区别雌雄异株植物纯合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子的比例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2. 某种植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存在两种不同片段,如图所示,品种PP和QQ的花粉100%可育,两者杂交产生的新品系PQ产生的花粉50%可育,新品系自交子代表现为PQ:PP=1: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新品系中P和Q不属于等位基因,其遗传方式不符合分离定律
B. 新品系产生含片段Q的花粉表现为100%可育
C. 新品系PQ产生花粉时,片段P可能影响片段Q的表达而导致花粉不育
D. 新品系PQ作父本,与品种QQ杂交后,子代表现为PQ:QQ=1:1
3. 如图为某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图示中的收缩环是由大量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装成的微丝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推测该细胞最可能是动物细胞
B. 图示的前一个时期染色体数:核DNA数=1:1
C. 抗肌动蛋白、抗肌球蛋白的药物可能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图示时期同源染色体已分向细胞两极
4. 摩尔根针对果蝇杂交实验提出的假说是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  )
A. X、Y染色体上 B. X染色体上 C. 常染色体上 D. Y染色体上
5. 已知果蝇体色灰色和黄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实验小组利用2种体色的若干雌、雄果蝇设计了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若不考虑X、Y同源区段,则下列实验可判断出基因所在位置及显隐性的分别是( )
实验组 实验设计 结果
第一组 灰色雌性×黄色雄性、灰色 雄性×黄色雌性 两组F1的雄性表型不同
第二组 黄色雄性×黄色雌性 F1中均为黄色
第三组 灰色雌性×黄色雄性 灰色♀∶灰色♂∶黄色♂∶黄色♀=1∶1∶1∶1
第四组 灰色雌性×灰色雄性 F1中灰色∶黄色=3∶1
A. 第一组、第三组 B. 第二组、第四组
C. 第一组、第四组 D. 第二组、第三组
6. 四幅图表示了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强度、时长等都合理)和“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相关含量的变化。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B. 图乙表示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物放射性含量的变化
C. 图丙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混合后的数量变化
D. 图丁表示“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混合后的数量变化
7. 酵母菌细胞中含有碱基C、G、U、A、T的核苷酸的种类共有( )
A. 8种 B. 7种 C. 5种 D. 4种
8. 实验人员将大肠杆菌在含有 NH Cl的培养液中培养多代后转入含有 14NH Cl的培养液中培养三代,提取子三代DNA 分子进行离心处理,其在试管中的分布情况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 铁蛋白是一种存在于人体细胞中的储铁(Fe3+)蛋白,它在细胞内的合成受游离的Fe3+、铁调蛋白(IRP)、铁应答元件(IRE)等因素的调节。IRE是位于铁蛋白mRNA靠近5'端非翻译区的一段特异性序列,能与IRP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IRE与IRP的结合又受到游离Fe3+浓度的影响,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Fe3+浓度低时IRE与IRP结合,使铁蛋白mRNA的翻译水平降低
B. Fe3+浓度高时IRE与Fe3+结合,使铁蛋白mRNA的翻译水平升高
C. 一条mRNA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且均从5'端向3'端移动
D. 铁蛋白合成的调节机制可以避免高浓度Fe3+对细胞的毒害作用
10. HIV入侵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下图表示HIV在人体细胞内增殖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②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并不完全相同
B. ①②过程以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③④过程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C. ⑤过程需要3种RNA的共同参与
D. 过程⑤的场所是HIV的核糖体,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
11. 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中心法则作出了补充,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豌豆叶肉细胞中,①过程可以是核DNA的遗传信息流向核DNA
B. 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进行③过程时需要HIV提供的酶
C. ⑤过程的碱基配对方式与④过程完全相同
D. ③⑤过程都是通过研究RNA病毒对中心法则进行的完善
12. 某女性患有乳腺癌,检测发现其体内BRCA1基因发生了突变。研究发现,该基因发生突变或其启动子发生高度甲基化而导致该基因沉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中的启动子高度甲基化会改变基因中的碱基序列
B. 肝脏、肌肉细胞中也存在BRCA1基因
C. 乳腺细胞癌变后形态会发生显著变化
D. 紫外线、碱基类似物等因素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13.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基因在乳腺癌细胞中呈现高表达。研究发现PRMT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通过调控雌激素信号通路并促进乳腺癌的发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乳腺细胞中的DNA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B. 若使用药物抑制PRMT基因表达,有利于乳腺癌的治疗
C. PRMT基因属于抑癌基因
D. 乳腺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会使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14. 如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1、2只显示了基因中部分核苷酸序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①②都表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 图③中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
C. 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D. 图中4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①③
15. 调查母亲生育年龄与子女唐氏综合征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唐氏综合征患者体内含有该病的致病基因
B. 通过遗传咨询可确定胎儿是否患唐氏综合征
C. 唐氏综合征的产生只与母亲减数分裂过程发生异常有关
D. 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会随着母亲生育年龄的增大而增加
16. 细胞色素c是细胞中普遍含有的一种蛋白质,约有104个氨基酸。黑猩猩、猕猴、狗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生物名称 黑猩猩 猕猴 狗
氨基酸差异/个 0 1 11
下列有关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叙述错误的是(  )
A. 化石证据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 细胞色素c的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C. 猕猴的前肢和人的上肢有形似的形态和结构,这属于胚胎学证据
D. 从黑猩猩猕猴狗和人细胞色素c氨基酸差异,可以推断他们亲缘关系远近
17. 有许多证据支持当今生物来自共同祖先。下列不能作为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
A. 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B. 所有生物都可以由 ATP 直接供能
C. 各种生物的细胞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
D. 人和其他生物的细胞中普遍含有细胞色素c
18. 将某地区100多年间(a~c)桦尺蛾体色和数量的调查绘制成下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调查初期桦尺蛾都为浅色
B. 桦尺蛾出现深色属于可遗传变异
C. 据图分析可知浅色桦尺蛾必定灭绝
D. 桦尺蛾数量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9. 某鸟类羽毛有美羽和素羽之分,美羽(A)对素羽(a)为显性。美羽雄鸟羽毛艳丽,易被天敌发现,而素羽则有利于躲避天敌,但美羽作为一种求偶信号有利于雌鸟的识别,避免与近似物种错误交配使生殖失败,而素羽不利于雌鸟识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天敌剧增、没有近似物种的干扰情况下,aa个体占比会增加
B. 该鸟类雄鸟个体间表型的差异体现了基因多样性
C. 突变可使该鸟类种群出现多种可遗传的表型
D. 若该鸟类种群的生存环境稳定,则其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
20. 恐吓、威胁、虚张声势等是动物常见的争斗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温和而有节制的,并非是代价惨重、你死我活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内的争斗行为有利于种群的发展
B. 选择压力诱导动物产生与恐吓、威胁等行为有关的基因突变
C. 自然选择使动物的多数争斗行为朝向有节制的方向进化
D. 物种间有节制的争斗行为是生物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 近年来“汉服文化”出圈,以蚕丝为原料的传统服饰更是深受民众喜爱,带动了蚕养殖的发展。已知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蚕成活率高,产丝量也比雌蚕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蚕短体(A)对正常体(a)为显性,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纯合胚胎致死。取短体蚕个体若干连续自由交配,F2中正常体蚕占________;随着子代的自由繁殖,正常体蚕的比例会逐渐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种群会持续发生___________。
(2)蚕卵壳颜色受sch基因控制单个sch基因突变使雌蚕卵壳变为巧克力色且在高温条件下不能正常孵化而死亡,雄蚕卵壳仍为黑色且在高温条件下能正常孵化。
①推测sch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Z”或“常”)染色体上,且该突变为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作出上述2个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
②巧克力色卵壳蚕在常温下可正常孵化。现有各种卵壳颜色的蚕供选择,请设计杂交方案确保繁殖的子代均为雄蚕。简要写出思路:___________;该方案虽然提高了雄蚕比例,但过多使用会降低养殖效率,原因是__________。
22.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下列相关实验来探索DNA的复制方式,实验按照“1组→2组→3组”的顺序进行。实验内容及结果如表所示,离心结果“重带”表示15N/15N—DNA,“中带”表示15N/14N—DNA,“轻带”表示14N/14N—DNA。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1组 2组 3组
大肠杆菌 含14N的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A A的子I代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① ②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一代 一代
培养产物 大肠杆菌A A的子I代 A的子II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提取DNA并离心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都是重带 ③ ④
(1)表格中①是______,设置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预期3组的离心结果④是______。
(2)本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检测子二代的放射性来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理由是______。
(3)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发现,真核细胞的DNA分子复制时可观察到多个复制泡,其结构如图所示。
复制泡的存在不能为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而不是全保留复制提供理论依据,你的理由是______。图中复制泡的大小说明DNA复制具有______的特点。
23.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后,也重复了相关实验,并提出了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配制培养基:加入琼脂或明胶以便形成固体培养基。
重复实验:A组实验接种正常R型菌;B组接种正常S型菌;C组接种加热杀死的 S型菌;D组接种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正常的R型菌的混合液。培养结果如下:
实验结论及分析:
(1)本实验中设置的对照组是________, D组出现的S型菌是R型菌变异的结果,该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转化形成的S型菌和野生型S型菌的遗传物质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观察 D 组实验结果后,有同学提出D组实验结果的出现可能是实验时对 S 型细菌加热杀死不彻底造成的。根据_________组实验结果即可否定此假设。
(3)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出S型菌中存在着某种_______________。
24. 某种小鼠体内的B基因能控制蛋白X的合成,b基因则不能。蛋白X是小鼠正常发育所必需,缺乏时表现为侏儒鼠。如图,B基因的表达受基因上游一段DNA序列(P序列)的调控:P序列甲基化后,B基因不能表达;P序列非甲基化时,B基因正常表达。P序列在精子中会重置甲基化模式表现为非甲基化,传给子代后能正常表达,在卵细胞中也会重置甲基化模式表现为甲基化,传给子代后不能表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B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_____。P序列甲基化后,B基因不能表达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基因型为Bb的雄性侏儒鼠,B基因来自其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该侏儒鼠与基因型为Bb的多只正常雌鼠交配,子一代中侏儒鼠与正常鼠的比例是_____。
(3)提取某小鼠各种体细胞内的mRNA分子,发现有部分体细胞的mRNA与B基因探针(B基因特有的带标记的DNA片段)会形成杂交带,该结果说明______。(答2点)
25. 东非马拉维湖中的丽鱼科物种拥有共同的祖先,但在短短200万~300万年间,就演化出了超过1000种不同的丽鱼,如纵带黑丽鱼、小齿龙占丽鱼等。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____,进化是否一定会形成新物种?_____(填“是”或“否”)。
(2)马拉维湖中所有纵带黑丽鱼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_____;对该种群调查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分别占16%、50%,第二年再次调查,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分别占24%、58%,该种群在这一年中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填“是”或“否”),判断依据是_____。
(3)比较不同种丽鱼基因序列,可以确定亲缘关系的远近。如图为三种丽鱼编码肌动蛋白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
由图推测,与甲丽鱼亲缘关系更近的是_____,该研究可以为研究丽鱼的进化提供_____水平的证据。
(4)马拉维湖中的丽鱼多种多样,体现了_____多样性;不同的丽鱼在食性、活动范围、繁殖方式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这是_____的结果;马拉维湖中的各种生物和无机环境依然在生物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下持续进化着,这就是_____进化。
全国名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21题答案】
【答案】(1) ①. 1/2 ②. 升高 ③. 进化
(2) ①. Z ②. 隐性 ③. 单个sch基因突变后,雄蚕卵壳仍为黑色说明发生了隐性突变;雌蚕卵壳变为巧克力色,说明堆蚕只有一个sch基因,且位于Z染色体上 ④. 让巧克力色卵壳雄蚕与黑色卵壳雌蚕杂交,子代在高温条件下孵化 ⑤. 该方案会导致子代雌性个体死亡,使种群雌性比例下降,降低蚕的出生率
【22题答案】
【答案】(1) ①. 15NH4Cl ②. 获得大量只含15N的大肠杆菌 ③. 一半中带和一半轻带
(2) ①. 不能 ②. 同位素15N稳定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
(3) ①. 复制泡的存在能说明DNA复制时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链合成子链,但不能确定是子代DNA分子保留了原来亲代DNA分子中一条链还是子代DNA的双链都是新合成的 ②. 多起点不是同时复制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ABC ②. 基因重组 ③. 不相同
(2)C (3)转化因子
【24题答案】
【答案】(1) ①. DNA→mRNA→蛋白质 ②. P基因甲基化影响了启动子功能,导致转录过程受阻
(2) ①. 母本 ②. 1∶1
(3)体细胞的DNA可以与转录出的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25题答案】
【答案】(1) ①. 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②. 种群 ③. 否
(2) ①. 基因库 ②. 否 ③. 种群基因频率不变
(3) ①. 丙 ②. 分子
(4) ①. 物种 ②. 自然选择 ③. 协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