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期末质量检测3.图中位于向斜构造的是A.甲B.乙C.丙D.丁地理学科试卷4.据图推断A.甲山形成晚于志留纪B.乙地因断裂下陷形成(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C.丙山侵蚀作用最弱D.区域只经历过一次地壳抬升友情提示:请将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图3示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意“大流砂”位置。据此完成5-7小题。某校开展“时空智能,因融至慧”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结合2025年6月14日2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同学们展示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作品。图1是学生设计创作的网页截图。读图完成1-2小题。@■案人数说节气人节气创意人我与节气2025年6月14日芒种第10于天气与气候处处有荒田农事与农迹小满民俗与生活种南风杨文化与传播雨满池垢)省级界公路图1)月河流1.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观天察地、认识自然的智慧结晶,客观反映了28网山脉①太阳活动②降水总量③四季变化④物候现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图32.据图推断5.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A.甲地种冬小麦正值梅雨时节B.可以通过遥感监测乙地涝灾A.湿热B.冷湿C.干热D.干冷C.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比乙地大D.昼长周年变化甲地小于乙地6.“大流砂”的碎石主要来源于图2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及地质年代表(部分)示意。读图,完成3-4小题。A.基岩风化B.冰川侵蚀C.河流堆积D.风力搬运7.为减轻该处地质灾害影响,最适宜的措施是在“大流砂”所在地海热A.坡面植树造林B.坡底修建挡墙C.两侧设排水渠D.坡顶平整土地20001s0000012151821千米寒武纪志留纪泥盆纪(S)(D)54125217距今年数/亿年图2高二地理第1页共7页高二地理第2页共7页地处鲁南低山丘陵区的羊庄镇及周边区域,碳酸盐岩广布,溶蚀空隙和断裂发育,水10.影响图中北大西洋地区超强气旋生成的气压带、风带主要是循环条件和地下水储集条件良好,被划为地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近年来,受自然环境和①副极地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③极地东风带④盛行西风带⑤东北信风带人类活动双重因素影响,区城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部分河流出现季节性断流。图4示意羊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庄镇及周边区域某年地下水等水位线分布。据此完成8-9小题。11.冬季甲区域的超强气旋比乙区域多发,从洋流的影响考虑,是因为甲区域A.寒流范围更广B.离岸流规模更大C.暖流势力更强D.沿岸上升流更盛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某省一些服装企业为缓解成本压力,将总部和部分生产部门留。镇政府驻地在国内,把欧美服装订单转移到东南亚进行加工。在此过程中,该类服装企业自带技术和。村丝绸、刺绣等原材料,同时携手与其在工序上联系紧密的相关企业共同“走出去”。据此、水库及坝完成12-13小题。了丫河流12.该类服装企业“自带原材料”主要是为了兰庄镇0盆地边界A.缩短加工时间B.保证产品品质C.降低生产成本D.加强文化交流-50地下水等水位线m13.该类服装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携手相关企业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自身技术更新B.增加当地就业机会02.856kmC.共用当地基础设施D.提高服装生产效率图4我国某小流域地形切割十分严重,土壤肥力低下,水资源贫乏,该小流域将山、水、8.图中庄里村的地下水流向是田、林、路综合治理与综合开发相结合,采用“山顶戴帽子”“山腰系带子”“沟底穿靴A.自东向西B.自北向南子”的治理模式,形成了上、中、下三个层次横向条带和拦坝挡墙的纵向网状防治体系,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北向西南各项措施镶嵌配套,初步形成了一个立体式综合开发利用的小流域生态经济体系。完成9.推测东石楼村附近地下水等水位线出现低值闭合现象的原因是当地14-16小题。A.推广节水型农业B.地表蒸发加剧14.该小流域可能位于C.过度开采地下水D.大气降水减少A.东南丘陵B.山东丘陵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某研究统计了50°N以北地区1979~2016年发生的所有气旋,并将中心气压值最低15.为减少水资源缺乏对该地农业生产的影响,下列措施可行的有的前5%的气旋定义为超强气旋。图5示意该地区1979~2016年超强气旋总频数空间分布。①在有径流条件的地方,挖窖蓄水②筑坝蓄水,将宝贵的雨水拦蓄在坝内据此完成10-11小题。③大量抽取地下水,满足农业生产需要④修建引水工程,大规模跨流域调水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00150We150E16.关于该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最适宜的是A.在上游地区以种植经济林为主,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120W1200EB.中游地区在缓坡修建梯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C.在下游地区植树造林,促进水土保持D.大范围异地搬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900E60W30W300E频数次20-40 40-8080-120=120-160圆160-200图5高二地理第3页共7页高二地理第4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