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5.多聚磷酸盐(PoyP)是经高能磷酸键连接的无机磷酸盐,多聚磷酸激酶PPK2可以利用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PolyP作为磷酸基团供体,实现AMP、ADP、ATP、
ADP
AMP
ATP、PolyP之间磷酸基团的高效定向转移,(PolyP)a2
(PolyP)n-1
(PolyP)
生物试题
PolyP能与PPK2特异性位点结合,且PPK2
PPK2
PPK2
2025.07
偏好长链的PoyP,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注意事项:
A.AD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B.PPK2酶可催化形成ADP和ATP,说明PPK2酶不具有专一性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C.AMP、ADP和ATP三者的元素组成相同,彻底水解产物种类不相同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
D.(PolyP)。发生磷酸基团转移后与PPK2酶的亲和力降低
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
6.NAD主要在细胞质中产生,通过TF-H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若NAD含量减少,则细胞
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有氧呼吸等过程会受到严重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A.将NAD转化为NADH相关的酶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膜
1、生物体内不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结构或物质是
B.人体细胞内NAD含量降低时,无氧呼吸的速率会显著加快
A.光合色素
B.细胞骨架
C.RNA分子
D.糖被
C,T℉H基因突变的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释放能量明显减少
2,我国科学家率先发现了具有独特功能的新型脱氨酶,例如胞嘧啶脱氨酶可以将DNA中的
D.在氧气充足时,若T℉H活性受抑制,则细胞内丙酮酸会增多
胞嘧啶(C)转变为尿嘧啶(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7.将高等植物幼苗分成、b、c、d四组并置于密闭装置中照光培养,四组光照强度依次增强
A,脱氨酶与其作用的胞嘧啶共有元素是C、H、O、N
温度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t)后测得装置内O2浓度如图(MO1
B.经胞嘧啶脱氨酶催化后,DNA中的五碳糖和磷酸基团均没改变
为初始浓度),且c、d组O2浓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脱氨酶不与底物结合,但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A,t时间内,装置中植物积累有机物量的关系为c=d心b>a
D.构建脱氨酶的结构需要氢键、二硫键与多肽链的盘曲折叠关系等数据
B.a组幼苗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
3.链霉菌是呈丝状生长、营腐生生活的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能够产生四环素、庆大霉素等
线粒体
o a b c
抗生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延长光照时间使c、d组中O2浓度不再增加时,c组植株的光合速率大于d组
A.链霉菌产生抗生素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
D.若降低d组装置中CO2的浓度,当暗反应再次稳定时,其叶绿体中C的浓度比C2的高
B.单个孢子形成的菌体可以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8.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C.细胞中的染色体含有控制抗生素合成的基因
A.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代谢越旺盛的链霉菌,核糖体和核孔数量越多
B。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其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4.顺向轴突运输分快速轴突运输(主要运输跨膜蛋白)和慢速轴突运输(主要运输细胞骨架
C。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可用“过氧化氢酶溶液”替代“肝脏研磨液”
蛋白)两种,都以移动、停滞反复交替的方式(移动时速度无差异)向轴突末梢运输物质。
D.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可用“猪成熟红细胞”替代“猪肝细胞”
用带标记的某氨基酸(合成蛋白M和N所必需)分析蛋白M和N的轴突运输方式,实验
9。科研人员分离出微塑料降解菌并对其降解能力进行测定。将等量各菌株分别接种到含有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等量微塑料的培养基中,30天后检测,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神经元胞体附近
A,氨基酸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片注射带标记的某氨基酸
菌株编号
IIⅢVV
B.蛋白N是一种细胞骨架蛋白
:5分钟
微塑科剩余量与微塑料添加量的比值(%)98.492398.799.0982
C.在单位时间内,运输蛋白N时的停滞
检测到带标记的M
3小时韶
A,用平板划线法接种菌液可统计每毫升样品中的活菌数
无带标记的N
时间长于蛋白M
B.菌株V降解微塑料的能力最强,相关酶活性最高
检测到带标记的N
D。轴突运输中,胞体中形成的突触小泡与
无带标记的M
C.能在该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微生物都能分解微塑料
跨膜蛋白的运输方向相同
D。将菌株Ⅱ用于环境保护实践时,还要检测其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物
高二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高二生物试题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