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大家都来学化学1.1 身边的化学1.知识与技能(1)注意和发现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品和现象。(2)认识化学学科的内容。(3)知道科学探究方法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物品和现象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2)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3)通过学习认识化学课的学习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2)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化学课的学习内容。2.感受奇妙的化学现象并产生猜想。[新课导入]当我们即将开始学习化学这门学科,大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学习,我们将得到答案!实际上,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没有化学我们将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那么我们身边的哪些方面与化学有关呢?[课程讲授]一、化学与家居想一想我们的家居生活中那些物品可能与化学有关?能举例说明吗?①家里有很多物品与塑料有关,如手机、电动牙刷、肥皂盒、饮料瓶、食品袋和儿童玩具等。②很多衣服的材质都含化学纤维;③很多食品中都含有防腐剂、色素、香精等;④建筑材料;⑤厨房中的很多物品与化学有关;⑥洗化用品。家里的有些物品还可以用来做实验。观察活动目的:观察用生活物品演示变色实验【实验1-1】取几片紫色卷心菜(又名甘蓝)或紫色花朵在研钵中捣烂,加入白酒(50%vol左右为宜)浸泡约1小时。然后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紫色卷心菜(花)汁液,取3mL倒入试管中。如图所示。1.取约 3mL 水倒入试管b中,滴加3滴紫甘蓝汁液,观察颜色(如图1.1-2b)。2.取约3mL白醋倒入试管c中,滴加3滴紫甘蓝汁液,观察颜色(如图1.1-2c)。3.取少量洗衣粉加入适量水,配制成洗衣粉液,取3mL倒入试管d中,滴加3滴紫甘蓝汁液,观察颜色(如图1.1-2d)。再向试管d中逐滴加入白醋,观察颜色变化(如图1.1-2e)。二、化学与出行想一想我们出行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化学?能举例说明吗?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的主体用的是钢材或铝合金等;开动汽车需要汽油或者柴油燃烧放出的能量;新能源电动汽车要靠新型化学电池的开发;高速列车、飞机都是特种合金材料等制造。三、化学与环境、健康试举例说明化学与环境、健康关系。1.国家体育场“鸟巢”用特种钢材建成;2.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了高分子材料;3.西药基本上都是化学合成,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也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提高疗效。四、化学与材料、社会发展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古代中国在化学方面就有很多的发明创造。如造纸、火药、陶瓷、冶金等。如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商代后母戊鼎,它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832.84千克。它充分展现出了我国古代青钢治铸的高超技术,是一件无比珍贵的国宝。用青铜制造的后母戊鼎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研发和制造都与化学密不可分。现代农业离不开高效化肥,现代交通需要新的化学合成材料,现代医疗需要更多样的化学药品,国家安全需要特殊的新材料,航天事业更需化学提供多种合成材料和高能燃料。当今社会发展遇到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新的化学科学技术。既然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我们就要学好化学,了解和探究与此有关的物质奥秘,比如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此外,同学们还要学习科学家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即科学探究的方法。这些就是化学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补充知识 绿色化学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随堂小结]1.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与家居、与出行、与环境、健康、与社会发展。2.化学课的学习内容:(1)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3)化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4)科学探究的方法3.绿色化学[典型例题]考点一:化学的研究范畴【例1】化学改变着人类的未来。下列科研成果的研究领域与化学无关的是( B )A.研发火箭升空的燃料B.绘制水稻基因图谱C.研制新药物D.寻找煤变油的催化剂【例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B )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B.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考点二:绿色化学的特点【例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D )A.减少使用金属材料,加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B.为了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C.方便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汽车使用清洁的氢能源【例4】你认为下列不属于绿色化学的是( D )A.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利用无毒、无害的原料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C.工业生产中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实现“零排放”D.禁止使用一切化学产品考点三:化学的用途【例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衣:棉布是用棉花纺织而成,棉花与化学有关B.食:我们吃蔬菜、水果,主要是为了补充蛋白质C.住:住房修材料挥发出的甲醛等物质对人体没有危害D.行:修建高速公路所用的沥青与化学无关【例6】化学是一门实用和富有创造性的科学。以下化学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的问题不对应的是( C )A.研制低残留农药:污染问题B.研发海水淡化技术:资源问题C.自主研发手机芯片:能源问题D.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材料问题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化学物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和愿望。学生自己总结感受化学课的学习内容,为后面学习整个教材有一个整体感受。通过本节课,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值得改进和注意的地方。首先, 教学导入和引入环节的时间安排有待完善。本节课的导入环节使用了多媒体教具展示化学应用实例,然而导入时间较短,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合理安排导入时间,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提出问题。其次,实验操作的时间安排需要更加合理。由于实验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观察和分析,本节课的实验操作时间安排较为紧凑,导致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验和总结。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更注重实验操作的时间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和参与讨论。最后,教学内容的讲解和引导需要更加详细和有条理。虽然本节课使用了多媒体教具进行知识讲解,但有些学生仍然存在理解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教学内容的细化和有序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