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定区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海定区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北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思想政治(高一)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
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一项。
1.某校以“重温红色历史,感受时代巨变”为主题开展研学活动。以下参观地点的研学结
语表述正确的是
①参观地点:中共一大会址
②参观地点:天安门城楼
结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中国革命有了
结语: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实
主心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
现了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参观地点: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④参观地点:“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
结语:小岗村村民发挥特区精神,开启了
结语: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现全体人民共
改革开放新时期。
同富裕创造了条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
教育的通知》,强调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开展这一学习教育
贯彻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
改进
改进
0
0
改进
规范
0政进
07

厉行
调查
会风
文风
出访
警卫
新闻
文稿
勒俭
研究
活动
工作
报道
发表
节约
①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结果
②旨在以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③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
④是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的有力举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选项中,最不可能出现在人民政协履职“成绩单”里的是
A.围绕“智慧养老”开展专项民主监督,形成监督报告提交国务院
B.召开“培育新质生产力”专题协商会,向党中央提交政策建议
C.针对生态环境侵权案件提起公益诉讼,推动生态修复赔偿落实
D.组织教育界委员调研职业教育改革,形成提案交教育部办理
思想政治第1页(共8页)
4.
某校同学以“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主题策划
展览,搜集到的信息如下:

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47件,修改法律111件次,作出法律解

释1件:累计督促推动制定机关修改完善或者废止各类规范性文件约2.5万件:

举办了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26期: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

具体措施35条…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开展执法检查,持续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

态文明建设。某人大代表说:“在执法检查过程中,我们确实感到天变蓝了,

水变清了,海洋环境也变好了。”

2025新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某基层立法联系点就《民营经济促进法

(草案)》开展专场立法意见征询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讨论。
下列关于人大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过行使立法权完善法律体系,夯实依法治国制度基础
②赋予人大代表质询权,实现政府工作全过程人民监督
③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渠道
④强化行政机关监督职能,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ee eeee
5.
高一某班同学来到某社区新建的议事场所“玻璃屋”,
“阳光湿暖谁民生”市动纪要
参加社区党支部组织的“阳光温暖话民生”活动,右图
●参与主体:
为活动纪要。活动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其中合
社区党支部、居委舍、人大代表、
居民代表、民情观察员等
理的有
●讨论议题:
①居民进行利益表达、参与社区公共治理有了新平台
忠梯加装纠扮、电动车乱停乱被
②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就民生事项行使表决权
●协高成效:
③基层党组织贯彻执政为民理念,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化解圳纷、规范管理、逃成共识
④居委会坚持为民办实事,主导重塑社区治理新格局
●居民评价:
“液璃屋”成了"暖心屋”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6.202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国家推进“文化润疆”工程,通过双语教育
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措施促进各民族交流交融。这一工程的根本目的是
A赋予少数民族高度自治权,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消除民族文化差异,塑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C.将民族自治地方纳入中央直接管理,集中治理
D.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7.近年来,各地兴建宪法主题公园,以多种景观形式和实践活动精彩呈“宪”。南京宪法
公园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寻宪、制宪、修宪、奉宪的历程,通过宪法
宣传与法律咨询活动构建起民众与法律间的桥梁。宪法公园的建设及相关实践活动旨在
①彰显宪法权威,厚植法治信仰
②弘扬宪法精神,巩固国家政权
③满足群众法律需求,建设法治社会
④落实严格执法,推进宪法实施和监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思想政治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