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家庄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古代印度传统信仰中,那伽被视为“恶魔的化生,是灾害和苦难的制造者”。佛教兴起后,那伽逐渐成为“可调御风雨的佛教护法神”,被人们广泛崇拜。这体现了()A.种姓制度的衰落B.文化的融合与重塑C.传统信仰的破除D.神话的丰富与多元2.公元前1000年左右,原居住在南阿拉伯半岛的萨巴等族一批批地渡过红海,散布到埃塞俄比亚北部各地。新来的萨巴族人有着比当地原库希特各族更先进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为当地带来先进的摇动犁,进而增加了粮食的产量。据此可知()A.区域交流带动阿克苏姆的崛起B.农耕经济改变东非文明的进程C.手工业助推阿拉伯帝国的扩张D.人口迁移促进非洲文明的发展3.在古代西亚北非诸帝国的相关记录中,经常出现对外征战的残酷场景。不过,这些古代帝国也通过贸易往来、王室联姻、礼物馈赠、互派使节和签订条约等方式处理当时的“国标关系”,寻求彼此的认同。据此可知,这些帝国()A.灵活运用多种对外策略B.借助文化输出扩大影响C.确立古代国际关系规则D.依靠武力促进区域统一4.公元前4世纪末至前3世纪早期,受到从亚洲归来的士兵描述的启发,希腊学者迪西亚库绘制了基于实测数据的世界地图,认为亚洲面积大于欧洲,挑战了荷马时代的传统观念。迪西亚库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丝绸之路的繁荣B.亚历山大的远征C.罗马帝国的扩张D.希腊民主的发展5.如图是12世纪手抄本插画《效忠仪式与分封契约》,图中左侧贵族单膝跪地,双手合十置于封君举中:右侧封君手持象征土地的文书与宝剑。两人旁边有拉丁文题词“℉idelitaset Aux-ium”(忠诚与援助)。该场景反映了中古西欧封君封臣制度()A.是血缘宗法为纽带的等级制B.以土地为君臣权贵关系基础C.通过宗教契约构建政治关系D.体现出典型君主专制的特征6.有学者指出:“到1300年前后,欧洲的庄园制已有名无实,只剩下一个单纯的框框儿高一历史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一个空壳、一个骨架。新的经济和社会力量已磨灭了它的实体,就像暴风雨的力量侵蚀了一座建筑物那样。”这一现象()A.表明欧洲民族国家纷纷建立B.源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发展C.加剧了西欧的分裂割据局面D.折射出传统社会结构趋于解体7.7世纪中期,哈里发欧默尔规定:“不得将被征服者作为奴隶据为己有”,“不得随意侵吞他们的财产或通过其他形式加以奴役”,被征服地区的贡税由全体阿拉伯人“共同享用”。该规定有助于()A.扩大奴隶贸易规模B.建立统一的税收制度C。巩固国家经济基础D.确立哈里发的统治权8.664年,日本天皇根据各氏姓集团的势力消长、贡献大小、忠顺程度等因素重新确定各氏族的首领及其部属。同时,把冠位12阶扩展为26阶,并以此为授官依据,所授官职的大小与位阶一致。由此可知,当时日本()A.借鉴九品中正制度B.培育了武士集团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封建化进程缓慢9.古代某文明位于今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以及洪都拉斯,“他们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字母或记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属于“他们”的文明成果的是()A.随处可见的“浮动园地”B.马丘比丘城遗址C.祭祀用途的金字塔庙字D.洪水与方舟的传说10.学者韦士勒认为中美洲古文化一个重要特征是没有私产制度,所有种玉米的土地是属于群体的。这种公有财产制度,通行于一切美洲原有民族之中,虽有交换物品,但对资本、货币、利息等一概不知。这一观点意在说明中美洲古文化的()A.分散性B.封闭性C.原始性D.排他性11.钱乘旦指出,在中古时代外壳里,商业在各文明圈内发展,形成日益繁忙的贸易网络。日后伊比利亚人才得以有条件进入海洋,开拓世界性的商贸体系。作者意在说明新航路开辟得益于()A.资本主义的萌芽B.传统商路的阻隔C.区域文明的发展D.探索海洋的传统12.16世纪的欧洲,原本价格昂贵的蔗糖变得较为亲民,普通市民也能经常享用甜点。同时,咖啡、巧克力等新饮品逐渐流行开来。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奴隶贸易的兴盛B.商业革命的发展C.价格革命的减弱D.市民生活的提高13.启蒙运动中,伏尔泰的“君主立宪”运用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运用于美国的1787年宪法中,以上体现了()A.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B、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C.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D.君主立宪制度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14.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宜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实质反映了()A.近代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封建神学统治B.基督教的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高一历史第2页,共8页 装 Q夸克扫描王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