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九周考试政治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人无信不立,企业和企业家更是如此。一次某企业全体职工大会,总经理为加强诚信教育,列举数个失信惩戒典型案例后,发出“企业的诚信决定着它在市场上的成败”的深切感概。总经理的感慨( )A.把同一思维过程中的不同概念混淆或等同起来B.违反了排中律要求,犯了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C.符合客观事实,不违反逻辑思维基本规律要求D.同时肯定两个相互否定的断定,导致自相矛盾2.2025年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输美商品综合税率一路从10%到20%再到54%,随后又飙升至104%、125%,但是,他们又表示希望取消对美稀土出口限制。从逻辑学角度看,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做法( )①违反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②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③犯了骑墙居中的“两不可”④不符合思维一致性的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以下是甲乙双方在一场关于环境保护的辩论中的对话。甲:“鉴于现在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我们应该减少工业污染。”乙:“如果我们减少工业生产,就会导致失业问题,影响人们的收入。”上述对话中乙的回答( )①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 ②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③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④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年7月,某智能家居企业宣称“本品牌设备严格遵守隐私保护协议,绝不收集用户敏感信息”,但用户检测发现其智能音箱存在未经授权的语音数据上传行为。面对质疑,企业回应称“语音数据上传仅用于优化产品功能,且已进行技术脱敏处理”。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看,该企业的回应( )①违背同一律,将“不收集敏感信息”偷换为“技术脱敏处理”②符合排中律,明确了区分数据用途与隐私保护边界③违背矛盾律,既承诺“绝不收集”又承认“数据上传”④违背排中律,对是否侵犯隐私未给出明确结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与敖丙产生争论。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敖丙反驳道:“但天劫咒注定你必死无疑,你说‘命由自己’,难道你能违背天命?”哪吒回应:“天命?天命不过是那些神仙编造的谎话!”“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下列选项中,违反了同一律要求的是( )①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敖丙反驳“但天劫咒注定必死”②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敖丙反驳“难道你能违背天命”③敖丙说“难道你能违背天命”,哪吒回应“天命是神仙编造的谎话”④哪吒说“天命是神仙编造的谎话”,又说“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蕴含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下列语句中的“逻辑”与材料中的“逻辑”含义一致的是( )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自然界的逻辑②霸权主义者的逻辑是:我强大,所以我有理③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把握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④文章的结构混乱,缺乏清晰的逻辑脉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某校运动会上,学生甲询问跳高裁判:“请问晋级决赛的标准是什么?”裁判回答:“跳过1.5米即可晋级。”甲摇头说:“那我不参加了,我身高才1.6米。”下列与甲违背的逻辑思维要求相同的是( )①乙说:“我这次跳远比上次进步了0.3米。” 丙反驳:“这成绩连校纪录都没破!” ②教练强调:“成绩提升需要严守纪律。” 队员却反驳:“成绩提升不需要严守纪律。”③张某宣布:“所有赛程的传言都是谣言。” 随后说:“我刚收到的通知绝对可信。” ④班长问:“大家对训练的时长可有建议?” 小周回答:“训练服的颜色太单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针对高中生是否应该玩手机游戏的问题,甲说:“手机游戏是现代人休闲生活的重要方式,我认为高中生应该玩手机游戏;但高中生玩手机游戏浪费学习时间,我也不赞成高中生玩手机游戏。”乙对甲说:“你说的我都不赞成。”上述讨论中( )①甲的观点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属于偷换概念②甲的观点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陷入自相矛盾③乙的观点违背了排中律要求,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④乙的观点违背了矛盾律要求,思维的前后不融贯一致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甲、乙两人相约周末去爬山。甲:下周去北帝山游玩,你去吗 乙:谁说我不去 甲:你去,那就得提前买门票。乙:我要是去,早就买好门票了。甲:那么,你是不去 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乙的回答( )①违反了排中律②违反了同一律③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④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某科研团队研发了新型量子通信算法。项目负责人询问道:“算法提升加密效率了吗?”研究员答:“没有完全提升。”项目负责人追问:“那就是效率没变化?”研究员解释道:“也不能这么说。”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研究员的回答遵循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②研究员的回答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③项目负责人的追问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④项目负责人的提问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你这儿有好茶吗 ”“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的茶。” 偷换了论题②说这种行为是违纪,恐怕不行;说这种行为不是违纪,恐怕也不行。 违反了排中律③有同学说:“我坚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话’。” 违反了同一律④这几周的军训实在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违反了矛盾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下面是子路、冉有和孔子之间的一段对话。子路问:“闻斯行诸 ”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闻斯行诸 ” 子曰:“闻斯行之。” ——《论语·先进》孔子的回答说明( )①违反同一律的要求,就会犯“偷换论题”的错误②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对同一论题形成不同的认识③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④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在宿舍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尽相同,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摩擦。下面是小仁和小建的对话。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仁: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毕竟休息对大家第二天的学习和生活都很重要。 小建: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而且你在学校难道还需要什么生活吗? 小仁:那你是睡吗? 小建:谁说我不睡? 小仁:那你快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小建:我要是想睡,早就睡了。 小仁:那么,你是不睡啊? 小建: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①小仁的提问在同一时间所形成的论断“别人”和“我”违反了排中律要求②小仁的提问没有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是遵循了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③小建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混淆了“生活”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④小建的回答同时否定了“睡”与“不睡”,违背了矛盾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人工智能的内在核心逻辑是算法,机器设备在智能算法的驱动下实现自主运行,变得聪明智慧,但同时也引发了滥用数据、隐私侵犯、虚假信息传播等问题。据此有人认为:平台经济发展过程中,算法推荐模式既不能算成功,也不能算不成功。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这一观点( )①违反排中律,不符合思维确定性要求②自相矛盾,违反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③是两不可,违反了思维的明确性要求④属于诡辩,不利于在实践中捍卫真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玩卧底游戏,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是卧底,他们的表述如下:甲:丙是卧底乙:我不是卧底丙:丁不是卧底丁:乙是卧底假如他们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那么谁是卧底( )A.甲 B.乙 C.丙 D.丁16.制裁与管制,谁在胁迫谁 美国经常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其他国家施加经济制裁和出口管制,尤其是针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当中国采取类似措施进行反制时,美国却高调指责其为“经济胁迫”。这一现象揭示了全球经济领域中的“双重标准”,并暴露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在全球经济与科技领域的霸权行径。从逻辑思维角度看,美国的错误在于( )①标准界定模糊,违反思维明确性要求②采取差别待遇,违反思维一致性要求③偷换“国家安全”概念,违反同一律要求④同时实施封锁与许可,犯了“两不可”的错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郑伯克段于鄢》中记载,庄公因怨恨他的母亲姜氏,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过了些时候,庄公有些后悔,并把后悔的缘由告诉了颍考叔。颍考叔为他出主意说:“若阙(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后来庄公照此办理,于是母子和好如初。上述材料中( )①违反同一律要求 ②犯了偷换概念逻辑错误③违反矛盾律要求 ④违反思维意志性要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8.江苏省首届城市足球联赛热度持续升温,引发全民热议。某班三名同学围绕“苏超”展开如下对话:甲:你怎么看最近爆火的苏超联赛? 乙:我坐在电视机前面看。 甲:昨晚南京队对阵南通队的比赛精彩吗? 丙:太精彩了!南京队的防守固若金汤,南通队的射门例无虚发。从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看( )①乙违反了同一律,不符合思维明确性的要求②乙答非所问,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③丙违反了矛盾律,不符合思维一致性的要求④丙违反了排中律,在两个球队之间骑墙居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问题近年来一直都备受人们关注,某小区居民就加装电梯问题分别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住户甲:我同意加装电梯;住户乙:我不同意加装电梯;住户丙:我不同意甲和乙的观点。下列对于住户丙的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②违反了思维的确定性的要求③没有遵循排中律的要求 ④违反了思维的一致性的要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0.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对以下语句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金属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吗?——违反同一律,出现“偷换概念”的错误②我坚信一位哲人的名言,“不要相信任何人的话”。——违反矛盾律,出现“自相矛盾”的错误③本案所有证据都是可信的,本案有些证据不可信。——违反排中律,不能同真、必有一假④他的能力说不上强,也说不上不强。——违反了排中律,出现“两不可”的错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1.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论断违反矛盾律的是( )①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其价值的物②夫妻之间可以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也存在夫妻共有财产③民法优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也优先保护其财产权利④王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王某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与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下列思维形式违反这一要求的是( )①甲:“据我所知,关于乙的消息都是假的。”又说:“我这个消息是真的。”②甲:“昨天足球比赛你赢了吗?”乙:“我既没赢也没输。”③甲:“这个苹果好红。”乙:“这个苹果确实很好吃。”④甲:“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乙:“我是人民,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超市促销员热情地向顾客小王推销环保袋:“这款环保袋只要30元,使用它就能拯救地球。”小王笑答:“我家里有5个布袋了,再买就浪费了。”促销员立刻说:“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 而我们的环保袋是可降解的。”该超市促销员的回答( )①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 ②未遵循形式逻辑的同一律③违背了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④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某中学举行法学社社团招募活动,甲、乙、丙三位同学只有一人未参加。甲说乙未参加,乙说丙未参加,丙说乙参加了。若三个人说法中仅有一个为真,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丙未参加,甲和乙参加B.如果甲说法为真,则甲和丙都参加C.根据排中律,甲和乙的说法必为同真D.根据矛盾律,甲和丙的说法可以同假25.在语文课堂上,同学们开展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讨论。同学甲:“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下列表述与同学甲所犯的逻辑错误相同的是( )①明天要么下雨要么不下雨,但是我们都要做好运动会防雨准备②律师在辩护时说:“我的当事人既不是完全的责任人,也不是非完全的责任人。”③今天的夜晚太漂亮了,皓月当空,繁星闪烁,让人陶醉④面对同学邀请,明天郊游既不能说去,也不能说不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25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长期以来,美国自诩为“民主灯塔”“民主教师爷”,认为自己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顺我者民主,逆我者专制”。如美国政客将发生在本国的民众冲击国会山的行为视为暴行,却把反中乱港暴行称为“美丽风景线”;当美国、西欧等国家或地区发生恐袭事件后,美忧心忡忡,并对恐袭受害者表达同情之情,而对包括在中国、俄罗斯、中东等国家或地区发生的恐怖袭击,美国往往很少谴责恐怖分子或组织,反而会借题发挥,指责这些国家或地区存在所谓的“人权问题”。结合材料,运用同一律和矛盾律的知识,揭示“美式民主”的虚伪和双标。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5年4月,美国政府大打“美国优先”旗号,掀起新一轮全球关税战,对各国推行“对等关税”政策。所谓“对等关税”,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水平与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相同。在本轮关税战中,美国对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税率分别提升至:中国245%、欧盟20%、越南46%、日本24%、印度26%。“对等关税”主张具有一定欺骗性与迷惑性,实质上无视他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违世贸组织规则,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和全球经济分裂。连日来,一些国家接连出台对美反制措施,抵制美国产品的声浪高涨。中国坚定地采取反制措施以应对贸易挑战。当被问及“对于中国的反制措施怎么看”时,三位网友针对这一事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甲的观点:中国的反制举措绝对无误,但可能存在一些不够合理的地方,因为会影响进口消费。乙的观点:对“中国的反制举措会加剧中美两国紧张的经贸关系”的观点,我既不赞成,也不反对。丙的观点:各国应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美国的贸易霸凌。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相关知识评析三位网友的观点。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1年1月,安徽省蚌埠市刘某从某知名二手车交易平台(该平台对外称自己是"专业的二手车平台")购得轿车一辆。购买时候,工作人员介绍该车没出过大事故、无水泡、无火烧,只有过轻微补漆(此项内容写入合同)。刘某购车第三天发现车的故障灯全部亮,方向盘没有助力,经检查发现引擎盖换过,发动机拆过,该车是事故车、泡水车。愤怒的刘某多次与二手车交易平台沟通,要求退还购车款并给予合理赔偿,但均遭到拒绝。刘某遂将二手车交易平台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双方签订的二手车销售合同,返还全部购车款。庭审过程中,二手车交易平台坚称涉案车辆是从第三方收购而来,自身对发动机更换一事毫不知情,作为合法经营的二手车交易平台,不存在欺诈,拒绝承担任何额外责任。法院经过审理,认定某知名二手车交易平台的行为构成根本违约,于是判决支持解除合同,并支持了刘某的其他诉讼请求。(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合同的知识,分析刘某的诉讼请求能够得到法院支持的理由。(2)结合材料,运用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的知识,分析二手车经营者所犯的逻辑错误。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A A A B C B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C D C C A C A D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D D C B C26.①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美式民主对自己一个标准,对他国一个相反的标准,偷换概念和论题,混淆视听。②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这就要遵循矛盾律,美式民主对发生在本国和别国的类似事件持不同的态度,自相矛盾,说明美式民主的虚伪和双标。27.①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一致性要求,甲的观点违背了矛盾律。“绝对无误”与“不够准确”之间的论断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②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明确性要求,乙的观点违背了排中律。“既不赞成、也不反对”犯了两不可的逻辑错误。③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要求,丙的观点违背了同一律。对于中国反制的看法,丙的回答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28.(1)①依法成立的合同必须遵守。刘某与二手车交易平台的合同依法成立且有效,双方必须遵守合同约定。②但平台提供的车辆实际上是事故车、泡水车,车辆重要零部件被更换,与工作人员介绍的车况信息严重不符,严重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构成根本违约,应当解除合同。③解除合同的,双方应当返还已经取得的标的。法院判决解除合同,二手车平台应当返还刘某的车款。所以,刘某的诉讼请求能够得到法院支持。(2)①二手车经营者违反了逻辑思维的同一律和矛盾律要求。②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经营者称自己是“专业的二手车平台”,却以对发动机更换不知情为由推卸责任,前后概念不一致,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违背同一律。③同时,经营者一方面强调自身是合法经营的专业平台,另一方面却没有对车辆关键信息尽到核查责任,既想维护专业形象,又逃避专业责任,导致论断前后矛盾,违反矛盾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