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一至第三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一至第三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一至第三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 )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2厘米、4厘米、6厘米 B.4厘米、6厘米、11厘米 C.4厘米、6厘米、8厘米
2.关于梯形,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句。
(1)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2)有两条边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梯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4)两个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1 B.2 C.3 D.4
3.下面各题中,积比(>0)大的是( )。
A.×0.99 B.×1 C.×1.01 D.×0
4.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减少2.4,另一个加数增加1.95,和就( )。
A.增加0.45 B.减少0.45 C.减少4.35
5.2.□8×□.2是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算式,那么下面这些数中有可能是它得数的是( )。
A.32.516 B.6.36 C.7.296
二、填空题
6.2.16元=( )角 117cm2=( )m2
7.最大的两位数缩小到它的是( )。
8.下面图(1)中有 个角,图(2)中∠B= °。
9.数一数。
( )个长方形 ( )个三角形
10.李叔叔要用篱笆围一个三角形的花圃。第一条篱笆长9m,第二条篱笆长11m,第三条篱笆最长是( )m。(取整米数)
11.我们在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可以通过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对折去发现规律。按要求完成下题。
(1)请在图2中填出对应的角。
(2)对折之后,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可以拼成一个 ,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12.截至2022年7月5日,我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背面累计行驶里程1239.88米。横线上的小数读作 ,它的计数单位是 ,与它最接近的整数是 。
13.
图中有( )个三角形。
三、判断题
14.0.65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99倍。( )
15.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 )
16.1.25×(8×40)=(1.25×8)×40,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
17.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不相等的。(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8.3-3.6= 9.09+0.91= 25÷100= 0.2×3.7=
1.4×60= 0.05×20= 7.08+2.2= 0.1-0.01=
19.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你能想出两种填法吗?
五、改错题
20.数学门诊。
医治:
15×4×25×6 医治:
=(4×25)+(15×6)
=100+90
=190
六、作图题
21.按要求在下图中各画一条线段,将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图形。
两个平行四边形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七、解答题
22.比较0.2和0.20的大小,先在图上涂一涂,再比一比。
23.圆圆去水果超市买水果,买苹果花了15.5元,买香蕉花了9.68元。
(1)她一共花了多少元?
(2)买苹果比买香蕉多花多少元?
24.开学前,笑笑带了50元去超市,买文具袋用了23.19元,买本子用了18.70元。还剩下多少元?
25.三名货车司机走到路旁的便利店买了一些食物,第一名司机买了4根香肠、1瓶水和10个面包,一共花了16.9元;第二名司机买了3根香肠、1瓶水和7个面包,一共花了12.6元;第三名司机买了2根香肠、2瓶水和2个面包,一共花了多少元?
《(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第一至第三单元(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C B C
1.C
【分析】在任何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也可以延伸至任何三角形中,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必须大于较长的边。所以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时,只需判断较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即可。
【详解】A.较短两条边是2厘米、4厘米,2+4=6,所以这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
B.较短两条边是4厘米、6厘米,4+6<11,所以这三条线段也不能围成三角形。
C.较短两条边是4厘米、6厘米,4+6>8,所以这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2.C
【分析】根据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将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即可求出梯形的四个内角和的度数;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后的图形,一定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据此解答。
【详解】(1)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原题说法正确;
(2)根据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原题说法正确;
(3)180°×2=360°,梯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原题说法正确;
(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题中没有明确完全一样,所以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的有(1)、(2)、(3),共3个。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梯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行的定义和梯形的内角和。
3.C
【分析】一个非0的数乘一个小于1的小数,结果小于这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小数,结果大于这个数;一个数乘1结果等于它自己,一个数乘0结果还是0,据此解答。
【详解】
A.因为0.99<1,所以×0.99<;
B.×1=;
C.因为1.01>1,所以×1.01>;
D.×0=0;
所以给出的算式中,积比大的只有×1.01。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根据题意,一个加数减少2.4,另一个加数增加1.95,因为减少的2.4大于增加的1.95,那么和会减少,再用2.4减去1.95就是减少的结果。
【详解】2.4-1.95=0.45
和就减少0.45。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先比较增加的大还是减少的大,可以判断是增加还是减少,再求出它们的差,就是增加或减少的结果。
5.C
【分析】根据算式2.□8×□.2可知,积是一个三位小数。又因为2.□8<3,□.2<10,那么2.□8×□.2<3×10,即积要小于30,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A.32.516大于30,不符合题意;
B.6.36不是三位小数,不符合题意;
C.7.296小于30且是三位小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算式判断出积是一个三位小数。
6. 21.6 0.0117
【分析】1元=10角,1m2=10000cm2,高级单位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名数乘进率,低级单位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名数除以进率,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16元=(2.16×10)角=21.6角
117cm2=(117÷10000)m2=0.0117m2
7.0.99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把它缩小到原来的是9.9;缩小到原来的是0.99,据此解答。
【详解】最大的两位数缩小到它的是0.99。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8. 6 115
【分析】图(1)中,单个的小角有3个,由两个小角组成的角有2个,由三个小角组成的角有1个,所以共有3+2+1=6个角;
(2)图(2)中,三角形内和等于180度,180度减∠A和∠C的度数等于∠B的度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2+1
=5+1
=6(个)
180°-45°-20°
=135°-20°
=115°
图(1)中有6个角,图(2)中∠B=11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角的认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掌握。
9. 9 6
【分析】数长方形和三角形个数时,要注意判断多个长方形或者三角形组合起来后是否还是长方形或者三角形。
如下图所示,长方形中①、②、③、④为4个小长方形,①和②组成一个大长方形,③和④组成一个大长方形,①和③组成一个大长方形,②和④组成一个大长方形,①②③④组成一个大长方形,一共有4+1+1+1+1+1=9(个)长方形。
三角形中,①、②、③为3个三角形,①和②组成一个三角形,②和③组成一个三角形,①②③组成一个大三角形,一共有3+1+1+1=6(个)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共有9个长方形,6个三角形。
10.19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那么第三边一定大于(11-9)m,而小于(11+9)m,取整米数中的最大数即可解答。
【详解】11-9=2(m),11+9=20(m)
第三边大于2m,小于20m,取整米数中的最大数是19m。
故第三条篱笆最长是19m。
11.(1)见详解
(2)平角,180°
【分析】(1)根据对折三角形的过程及对称的特点,对折后三个角与原方向是相反的,即∠1顶点向下,∠2顶点向左,∠3顶点向右,据此在图2中填出对应的角即可;
(2)根据对折后的图,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即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度数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据此解答。
【详解】(1)
(2)对折之后,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正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 一千二百三十九点八八 0.01 1240
【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1239.88是两位小数,它的计数单位是0.01;
与1239.88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1239和1240,分别求出这两个整数与1239的差,再比较差的大小解答。
【详解】1239.88读作:一千二百三十九点八八,它的计数单位是0.01,
1239.88-1239=0.88
1240-1239.88=0.12
0.12<0.88
所以与它最接近的整数是1240。
13.12
【分析】要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个三角形,需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详解】由图可知:三角形内部第一层有3个三角形,2个小三角形和由2个小三角形组合而成的1个大三角形(如下图)。
三角形内部第二层有5个三角形,如下图:
还可将三角形两层联合一起来找三角形,有4个三角形,如下图。
所以图中有12个三角形。
【点睛】本题数三角形时,需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要做到不重不漏。
14.√
【分析】把0.65去掉小数点后是65,得到的数是原数的100倍,因此得到的数比原数大(100-1)倍,据此判断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得,0.65去掉小数点后,得到的数比原数大99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等边三角形的特征: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是60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作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即三个角都是锐角,所以等边三角形也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乘法结合律的概念: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详解】1.25×(8×40)=(1.25×8)×40,运用了乘法结合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等于180度,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8.4.7;10;0.25;0.74
84;1;9.28;0.09
【详解】略
19.见详解
【分析】因为和的百分位上是1,所以第二个加数的百分位上是2,9+2=11,所以要向前一位进一,因为和的十分位上是0,所以第二个加数的十分位上是9,9加进位的1是10,要继续向前一位进一,因为两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和加上进位的1是15,减去进位的1得到两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和是14,所以两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满足和是14即可。
【详解】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出信息最多的个位填起。
20.见详解
【分析】(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位数不够,需要在前面补0占位。题中乘积应该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以此答题即可。
(2)根据乘法结合律:,15×4×25×6=(4×25)×(15×6),题中把乘法改成了加法,错误。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数学门诊。
医治:15×4×25×6
=(4×25)+(15×6)
=100+90
=190
医治:
15×4×25×6
=(4×25)×(15×6)
=100×90
=9000
21.见详解
【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据此解答。
【详解】
22.涂色见详解;=
【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2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2份;0.20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20份,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如下图:
23.(1)25.18元
(2)5.82元
【分析】(1)根据题意,用15.5加上9.68,求出她一共花了多少元。
(2)根据题意,用15.5减去9.68,求出买苹果比买香蕉多花多少元。
【详解】(1)15.5+9.68=25.18(元)
答:她一共花了25.18元。
(2)15.5-9.68=5.82(元)
答:买苹果比买香蕉多花5.82元。
【点睛】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再相加、减。
24.8.11元
【分析】带的钱数减去买文具袋用的钱数,再减去买本子用的钱数,即可求出还剩下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50-23.19-18.70
=26.81-18.70
=8.11(元)
答:还剩下8.11元。
25.8元
【分析】结合题意,可以通过对比第一名司机和第二名司机购买的物品及花费,找出香肠、面包数量差与价格差的关系,进而推算出每种物品的大概价格,再计算第三名司机的花费。
【详解】第一名司机买了4根香肠、1瓶水和10个面包,花了16.9元;第二名司机买了3根香肠、1瓶水和7个面包,花了12.6元。
第一名司机比第二名司机多买了4-3=1根香肠和10-7=3个面包,多花了16.9-12.6=4.3(元)
说明1根香肠加上3个面包的价钱是4.3元。
第二名司机买的东西如果去掉2根香肠和6个面包(价值4.3+4.3=8.6元),剩下的就是12.6-8.6=4元,此时剩下3-2=1根香肠、7-6=1个面包和1瓶水。
说明1根香肠加上1个面包和1瓶水的价钱是4元。
第三名司机买了2根香肠、2瓶水和2个面包。
我们发现第三名司机买的香肠、水和面包的数量正好是第二名司机去掉2根香肠和6个面包后剩下的数量的2倍。
所以第三名司机大概花了8元。
答:第三名司机买了2根香肠、2瓶水和2个面包,一共花了8元。
【点睛】本题较难,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通过对比两组购买数据来找出价格关系,进而计算出第三名司机的花费,涉及到较为复杂的数量关系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