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如果把下面各数中的“0”去掉,数的大小不变的是( )。
A.2.08 B.5.300 C.10.5 D.5.03
3.三位同学在计算0.5×0.3时的不同思考过程,其中错误的是( )。
刚刚: 0.5是5个0.1 0.3是3个0.1 5×3=15 0.5×0.3的积是15个0.1,也就是1.5 东东: 0.5分米=5厘米 0.3分米=3厘米 5×3=15(平方厘米) 15平方厘米=0.15平方分米 0.5×0.3=0.15 文文:
A.刚刚 B.东东 C.文文 D.三人都错了
4.关于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共同特征,有如下的几种说法:
①对边相等;②对边平行;③四条边都相等;④四个角的和是;⑤都是轴对称图形,下面选项正确的是( )。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④
5.“跳”跃梦想,“绳”彩飞扬,明天小学即将举办一场“一分钟跳绳”比赛。某天,小峰进行了5次练习,下面哪幅图中的虚线能表示他这5次练均水平?( )
A. B. C.
6.妈妈用电饼铛烙饼,每次只能烙2张,两面都要烙,每面需要2分,烙5张饼。最短需要( )。
A.8分 B.10分 C.12分 D.20名
7.2.□8×□.2是一个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的算式,那么下面这些数中有可能是它得数的是( )。
A.32.516 B.6.36 C.7.296
二、填空题
8.已知156×23=3588,那么1.56×2.3=( )。
9.在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下面画“√”。(单位:厘米)
10.如图,有一个比60小的两位小数,其中的两个数字被墨水弄脏了。这个数最小可能是( ),最大可能是( )。
11.笑笑带20元钱买了5本笔记本,每本a元,应找回( )元。
1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50°,它的底角是(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厘米和14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13.如图是高护士记录病人当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的统计图。
(1)护士每经过( )时给病人测一次体温。
(2)病人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相差( )℃。
(3)从总体上看,这个病人的病情在( )。(填“好转”或“恶化”)。
1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并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15.若用an表示n2的个位数字。
例如:a1表示12的个位数字,即a1=1;a2表示22的个位数字,即a2=4;a3表示32的个位数字,即a3=9;a4表示42的个位数字,即a4=6;…
则a1+a2+a3+a4+…+a2011+a2012+a2013=( )。
三、判断题
16.有直角,并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 )
17.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18.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长的直条表示60人,用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00人。( )
19.0.080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四、计算题
20.用竖式计算。
16.54+6.74= 0.36×0.29= 10.3-4.46=
21.解方程。(第③题请检验)
① ②24y-53=307 ③19.1+5x=84.1
2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竖式成立。你能想出两种填法吗?
五、改错题
23.森林医生。
六、作图题
24.按要求分别在下面图中画一条线段。
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分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七、解答题
25.甲货车一次运货2.5吨,乙货车一次运货3.5吨,甲、乙货车各运货两次,共运了多少吨货物?
26.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得到的新数就等于乙数,甲、乙两数的差是423。甲、乙两数分别是多少?
27.周末小华陪奶奶去买菜,买了725克的西红柿,又买了木耳,西红柿的质量比木耳的3倍少19克,买了多少克的木耳?(先写出等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解答。)
28.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部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4,且小数部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符合条件的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培优篇)四年级暑假提升测试卷:综合题(含解析)-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C B A C C B C
1.C
【分析】 从上面看到的是三个正方形横着摆成一排;据此选择。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物体三视图的认识,要注意观察,发挥想象。
2.B
【分析】小数的性质是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0”全部去掉后,2.08变成2.8,2.08≠2.8;
B.“0”全部去掉后,5.300变成5.3,5.300=5.3;
C.“0”全部去掉后,10.5变成1.5,10.5≠1.5。
D.“0”全部去掉后,5.03变成5.3,5.03≠5.3。
故答案为:B
3.A
【分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出结果,再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从右往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由题意得,需要逐个分析每个人的计算过程,然后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详解】A.算式“0.5×0.3”中,两个乘数一共有两位小数且0.1×0.1=0.01,所以0.5×0.3的积是15个0.01,即0.5×0.3=0.15。所以刚刚的计算过程错误。
B.0.5分米=5厘米,0.3分米=3厘米,东东利用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将小数转化为整数,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5×3=15(平方厘米),15平方厘米=0.15平方分米,0.5×0.3=0.15。然后东东利用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得到了正确答案,他的计算过程正确。
C.,文文先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然后再将积除以100得到正确的结果,他的计算过程正确。
故答案为:A
4.C
【分析】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当长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时即为正方形。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且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与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详解】根据分析,共同特征有:对边相等;对边平行;四个角的和是360°;都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C
【点睛】四个内角都是直角,两组对边互相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长方形;四个内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5.C
【分析】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A.中,有3次练习都高于虚线处,有1次练习正好在虚线处,还有1次练习低于虚线处,那么虚线不能表示他这5次练均水平;
B.中,有3次练习都低于虚线处,有1次练习正好在虚线处,还有1次练习高于虚线处,那么虚线不能表示他这5次练均水平;
C.中,有2次练习低于虚线处,有1次练习正好在虚线处,还有2次练习高于虚线处,那么虚线能表示他这5次练均水平。
故答案为:C
6.B
【分析】烙饼问题公式:总时间=饼数×2÷每锅可烙的数量×烙每面的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5×2÷2×2
=2÷2×5×2
=1×5×2
=5×2
=10(分钟)
答:最短需要10分。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烙饼问题的应用,需熟记公式。
7.C
【分析】根据算式2.□8×□.2可知,积是一个三位小数。又因为2.□8<3,□.2<10,那么2.□8×□.2<3×10,即积要小于30,据此即可选择。
【详解】A.32.516大于30,不符合题意;
B.6.36不是三位小数,不符合题意;
C.7.296小于30且是三位小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算式判断出积是一个三位小数。
8.3.588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另一个因数也除以几(0除外),原来的积就除以它们的乘积。
【详解】已知156×23=3588,那么1.56×2.3=3.588。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积的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因数发生的变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见详解
【分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3+3=6(厘米),6>4,3-3=0(厘米),0<4,所以用3厘米、3厘米、4厘米的小棒能组成三角形;
3+4=7(厘米),7<8,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所以3厘米、4厘米、8厘米的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
2+3=5(厘米),5厘米=5厘米,所以2厘米、3厘米、5厘米的小棒不能组成三角形。
作答如下:
10. 10.09 50.99
【分析】根据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可知,要使这个数比60小,这个数个位上是0,则十位上的数应小于6,可能是1、2、3、4、5。百分位上是9,十分位上的数可以是0~9中任意一个数。所以这个数最小时,十位上是1,十分位上是0,这个数是10.09。这个数最大时,十位上是5,十分位上是9,这个数是50.99。
【详解】由分析得:
这个数最小可能是10.09,最大可能是50.99。
11.20-5a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那么用5乘a可以计算出5本笔记本的总价,再用20减去5本笔记本的总价,计算出应找回的钱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20-5×a=(20-5a)元
所以应找回(20-5a)元。
12. 65 35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以及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的特点;用等腰三角形内角和180°减顶角50°,即得到两个底角的度数和,再除以2即得到一个底角的度数;
因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厘米和14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7厘米或14厘米;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如果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7厘米、7厘米、14厘米,因为7+7=14,则三条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果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7厘米、14厘米、14厘米,因为7+14>14,则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可以确定这个等腰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7厘米、14厘米、14厘米,把三条边相加的和就是它的周长。据此解答。
【详解】(180°-50°)÷2
=130°÷2
=65°
7+14+14
=21+14
=35(厘米)
所以,它的底角是65°,它的周长是35厘米。
13.(1)2
(2)2.2
(3)好转
【分析】(1)通过观察统计图直接回答问题。
(2)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用最高体温减去最低体温解答。
(3)人的正常体温是37℃,通过统计图可知,这个病人的病情在好转;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护士每经过2时给病人测一次体温。
(2)39.2-37=2.2(℃)
病人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相差2.2℃。
(3)从总体上看,温度在下降,这个病人的病情在好转。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4.见详解
【分析】
第1个竖式中,根据得数最后一位上是6,可知6上面的里应该填6,6是两个乘数最后一位上的数字的积,所以第二个乘数最后一位上是2,从而可以补全这个竖式。又因为乘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所以应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三位,然后在前面点上小数点。
第2个竖式中,第一个乘数百分位上的数字乘2得6,由3×2=6,8×2=16,可得第一个乘数百分位上是3或8。因为第一个乘数十分位上的3乘2得6,而积是7,说明有进位,所以第一个乘数百分位上只能是8,由结果中的7+8=15,可得第一个乘数百分位上的数字8乘第二个乘数十分位上的数字得8,由8×1=8,8×6=48,可得第二个乘数十分位上的数字是1或6。当这个数字是6时,8×6=48,向前一位进4,两个乘数十分位上的数字相乘是3×6=18,加上进上来的4是18+4=22,即要在相应位置上写2并向前一位进2,因为相应位置上给出的是3,所以6不符合,即第二个乘数十分位上是1,那么第二个乘数是5.12,根据38×5是三位数,可得<2,那么第一个乘数个位上只能是1,从而可以补全这个竖式。因为乘数中一共有四位小数,所以应在积中从右向左数出四位,然后在前面点上小数点。
【详解】
【点睛】解决竖式迷关键是审题选择突破口确定各方格应填的数字。
15.9059
【分析】由于12=1、22=4、32=9、42=16、52=25、62=36、72=49、82=64、92=81、102=100、112=121…每10个数组成一个周期,个位数字成1、4、9、6、5、6、9、4、1、0周期出现,确定周期后,用总量除以周期,如果正好是整数个周期,结果为周期的最后一个;如果比整数格周期多n个,也就是余数是n,那么结果为下一个周期里的第n个。据此先求出一个周期的数字和,以及周期数,一个周期的数字和×周期数+余下的几个数=这组数据的和。
【详解】根据分析,个位数按照1,4,9,6,5,6,9,4,1,0,…进行变化,每10个数重复一次。
1+4+9+6+5+6+9+4+1+0=45
2013÷10=201(组)……3(个)
a1+a2+a3+a4+…+a2011+a2012+a2013
=1+4+9+6+5+6+9+4+1+0…+1+4+9+6+5+6+9+4+1+0+1+4+9
=45×201+(1+4+9)
=9045+14
=9059
a1+a2+a3+a4+…+a2011+a2012+a2013=9059。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an表示n2的个位数字,确定周期。
16.√
【分析】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直角梯形有2个直角;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说明这个四边形是梯形,有直角,根据直角梯形的定义可知,这个四边形是直角梯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7.×
【分析】锐角三角形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是锐角,不能保证第三个角是锐角,比如两个角都是45度,第三个角是90度,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举反例判断。
【详解】比如两个角都是45度是锐角,第三个角是90度是直角,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3厘米的直条表示的人数÷3=1厘米的直条表示的人数,再用1厘米的直条表示的人数乘5,得出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的人数,依此计算并判断即可。
【详解】60÷3=20(人)
20×5=100(人)
在一幅条形统计图里,用3厘米长的直条表示60人,用5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00人。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单式条形统计的特点,先计算出1厘米的直条表示的人数,是解题的关键。
19.×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0.080的小数部分有两个0,其中一个在十分位上,不能去掉,去掉后就改变了小数的大小。
0.080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改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0.23.28;0.1044;5.84
【分析】小数加减法,当小数位数相同时,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从末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算出得数的小数点要与横线上面的小数点对齐。当小数位数不同时,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先在位数较少的小数的末尾添上“0”,变成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再计算。
小数乘小数时,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若积的位数不足,用0补足。若小数部分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根据小数的性质把积中的小数末尾的0去掉。
【详解】16.54+6.74=23.28 0.36×0.29=0.1044

10.3-4.46=5.84
21.①x=;②y=15;③x=13
【分析】①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端同时减,即可算出方程的解。
②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端同时加上53,计算出得数,接着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24,即可算出方程的解。
③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端同时减19.1,计算出得数,再根据等式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即可算出方程的解。检验时,把x的值代入方程的左边,计算出得数,看这个得数是否与等号右边的数相等,若相等,则说明这个解是正确的,若不相等,则说明这个解不正确。
【详解】①
解:=
x=
②24y-53=307
解:24y-53+53=307+53
24y=360
24y÷24=360÷24
y=15
③19.1+5x=84.1
解:19.1+5x-19.1=84.1-19.1
5x=65
5x÷5=65÷5
x=13
检验:左边=19.1+5×13=19.1+65=84.1
右边=84.1
左边=右边
所以x=13是原方程的解。
22.见详解
【分析】因为和的百分位上是1,所以第二个加数的百分位上是2,9+2=11,所以要向前一位进一,因为和的十分位上是0,所以第二个加数的十分位上是9,9加进位的1是10,要继续向前一位进一,因为两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和加上进位的1是15,减去进位的1得到两个加数个位上数字的和是14,所以两个加数个位上的数字满足和是14即可。
【详解】
(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出信息最多的个位填起。
23.×;22.63;×;0.85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据此即可解答。
第一题错在小数点没有对齐,只有小数点对齐,才能保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第二题,小数末位0-5不够减,是退位减法,错在没有退位。
【详解】
×;改正:
×;改正:
24.见详解
【分析】在三角形中,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作等腰三角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据此解答。
【详解】(1)在长方形的长边截取一条线段AB,使,连接点B和点C,即可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在梯形下底任意连找一点B(不包括顶点),连接梯形上底的顶点A和下底的点B,即可分成一个直角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如图:
(答案不唯一)
25.12吨
【分析】甲货车一次运货的吨数加乙货车一次运货的吨数等于甲、乙货车各运1次共运货的吨数,再乘2,即等于各运2次共运货物的吨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5+3.5)×2
=6×2
=12(吨)
答:共运了12吨货物。
26.乙数是47
甲数是470
【分析】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除以10,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就是甲除以10是乙,甲是乙的10倍;甲、乙两个数的差相当于有10-1=9个乙,用423÷9即可求出乙,乙乘10就是甲。
【详解】乙:423÷(10-1)
=423÷9
=47
甲:47×10=470
答:甲是470,乙是47。
27.248克;(等量关系式见分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木耳的质量×319=西红柿的质量,设买了x克的木耳,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买了x克的木耳。
3x-19=725
3x-19+19=725+19
3x=744
3x÷3=744÷3
x=248
答:买了248克的木耳。
28.4.95;4.01238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整数部分是4,要使这个小数最大,就要使小数部分高位上的数最大,要使这个小数最小,就要使小数部分高位上的数最小,并且要满足小数部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4,且小数部分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的个位上是4,十分位上最大是9,百分位上最大只能是14-9=5,所以这个小数最大是4.95;
一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是4,小数的个位上是4,十分位上最小是0,百分位上最小就只能是1,千分位上最小是3,万分位上只能是14-1-2-3=8,如果填其他数,小数部分数位上的数就有相同的,所以这个小数最小是4.01238。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知识,要熟练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