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13课: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 课堂同步练习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填空题
1. 我国社会治理体制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____________的社会治理体系。
2.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______为宗旨,以______为根本,以______为基础。
3. 每年的____________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4. 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社区服务和管理能力越强,______就越有基础。
5.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____________体系。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不属于社会治理主体的是( )
A. 企业
B. 政府
C. 社会组织
D. 个人
2.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 )为根本。
A. 人民安全
B. 政治安全
C. 经济安全
D. 社会安全
3. 以下措施中,有利于加强社会治理的是( )
A. 减少社区工作人员数量
B. 提高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
C. 限制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
D. 降低政府对社会治理的投入
4.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A. 维护国家安全
B. 发展经济
C. 科技创新
D. 文化繁荣
5. 我国国家安全体系涵盖的领域不包括( )
A. 太空安全
B. 深海安全
C. 极地安全
D. 星际安全
6.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坚持( )方针。
A.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B. 从严从重打击犯罪
C. 只防不打
D. 只打不防
7. 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 )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A. 国民教育
B. 职业教育
C. 高等教育
D. 义务教育
8. 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政府的角色是( )
A. 唯一的领导者
B. 主要参与者和协调者
C. 旁观者
D. 辅助者
9.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者是( )
A. 邓小平
B. 江泽民
C. 胡锦涛
D. 习近平
10. 下列关于国家安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国家安全就是指国土安全
B. 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C.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D.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三、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 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
A.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B. 社会矛盾化解
C. 公共安全管理
D.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统筹( )
A. 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
B. 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
C. 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D. 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3. 下列属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有( )
A. 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线索
B. 遵守国家网络安全规定
C. 保守国家秘密
D. 在军事禁区拍照并发到网上
4.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做到( )
A.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
B.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C.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D. 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5.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 )
A.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
B.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
C.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
D. 国家安全只与国家领导人有关
四、判断题
1. 社会治理只是政府的责任,与其他主体无关。( )
2.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要维护好传统安全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可以忽略。( )
3.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
4.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对社会治理没有太大作用。( )
5. 只要经济发展了,国家安全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了。( )
五、简答题
1. 简述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2.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是什么?
3. 公民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近年来,某市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对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了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另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如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帮扶困难家庭等活动,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良好局面。在国家安全方面,该市通过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了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市民积极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行为,共同维护了城市的安全稳定。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治理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市在社会治理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做法及其意义。
答案
一、填空题
1. 科技支撑
2. 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
3. 4月15日
4. 社会治理
5. 国家安全
二、选择题
1. A
2. B
3. B
4. A
5. D
6. A
7. A
8. B
9. D
10. A
三、多选题
1. ABCD
2. ABCD
3. ABC
4. ABCD
5. ABC
四、判断题
1. ×(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 )
2.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 )
3. √
4.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对社会治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5. ×(国家安全涉及多个领域,经济发展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因素 )
五、简答题
1. 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②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③有利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④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2.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3. 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②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如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建言献策,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等。③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④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六、材料分析题
做法:
社会治理方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社会治理智能化平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
国家安全方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市民国家安全意识,鼓励市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行为。
意义:
社会治理方面:利用科技手段建立智能化平台,提高了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会服务,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局面,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国家安全方面: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增强了市民的国家安全意识,营造了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市民积极举报可疑行为,发挥了群众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