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 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第15课:建设美丽中国 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填空题
1.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和践行________________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2. 我国的资源现状是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________________,开发难度大。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节约优先、________________、自然恢复为主。
4. 我国把节约资源和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基本国策。
5. 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要坚持________________,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B. 建设美丽中国只需要重视城市的环境建设
C. 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
D. 建设美丽中国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我国大气污染物最重要的来源是( )
A. 水 B. 石油 C. 煤 D. 天然气
3. 农村面源污染中,属于外源性污染的是( )
A. 秸秆燃烧导致的污染 B. 畜禽粪便导致的污染
C. 使用化肥导致的污染 D. 工矿企业导致的污染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绿色经济的是( )
A. 可持续交通 B. 废物管理 C.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D. 钢铁冶金
5. 生态文明建设以( )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致力于构造人与自然友好发展、遵照自然规律的文明形态。
A. 国民生产总值 B. 资源环境承载力 C. 国家的经济总量 D. 和平的国际社会环境
6. 目前,北京市PM2.5最重要的来源是( )
A. 燃煤 B. 工业排放 C. 扬尘 D. 机动车尾气
7. 近年来,美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减少的原因是( )
A. 页岩气产量的提高 B. 不再使用化石能源
C. 大规模运用核能 D.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提高
8. 在循环经济的三个原则中,应放在首位的是( )
A. 无害化 B. 再利用 C. 资源化 D. 减量化
9. 以下属于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是( )
A. 黄土高原和川滇生态安全屏障 B. 巴西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C. 东欧平原生态安全屏障 D. 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生态安全屏障
10. 建设美丽中国,要加快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 出行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三、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属于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A. 大气污染 B. 水污染 C. 土壤污染 D. 噪声污染
2. 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意义包括( )
A. 关系到人民的福祉 B. 关系到民族的未来
C.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 有利于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
A.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B.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C. 推动绿色科技创新 D. 加强国际合作
4. 以下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举措有( )
A. 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B. 推进垃圾分类处理
C.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D. 围湖造田发展农业
5. 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到2035年( )
A. 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B. 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C. 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D.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四、判断题
1.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需节约。( )
2. 建设美丽中国只是政府的责任,与普通公民无关。( )
3. 只要经济发展了,生态环境问题自然而然就会解决。( )
4. 发展绿色经济会阻碍经济增长,不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
5. 环境保护的目标不仅是处理现实的环境问题,还包括预防潜在的环境问题。( )
五、简答题
1. 简述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性。
2. 我国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应如何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3. 作为中职生,我们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某地区曾经以传统工业为主,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河流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土壤重金属超标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后来,当地政府下定决心进行生态环境整治。关停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留下来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打造特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开发生态旅游线路;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也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居民的幸福感大大增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是如何通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
答案
一、填空题
1. 绿水青山
2. 少
3. 保护优先
4. 保护环境
5. 系统观念
二、选择题
1. B
2. C
3. D
4. D
5. B
6. D
7. A
8. D
9. A
10. C
三、多选题
1. ABCD
2. ABCD
3. ABCD
4. ABC
5. ABCD
四、判断题
1.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且许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必须节约资源 )
2.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 )
3. ×(经济发展并不必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坚持绿色发展 )
4. ×(从长远看,发展绿色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提升企业竞争力 )
5. √
五、简答题
1. ①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民族的未来。②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建设美丽中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要求。③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④建设美丽中国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⑤建设美丽中国也是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贡献,展现大国担当。
2. ①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产生 。②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③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治理能力。④推动绿色科技创新,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技术支持。⑤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3. ①树立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深刻认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②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绿色消费(购买环保产品、拒绝一次性用品、减少过度包装商品的购买 )、做好垃圾分类等。③积极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督导等 。④在校园中,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纸,爱护公共环保设施,倡导同学共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⑤发现破坏环境的行为,及时劝阻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六、材料分析题
①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当地政府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下定决心进行整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②调整产业结构。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留存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等绿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一系列举措,改善了当地的河流、空气、土壤等环境质量。④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让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整治工作,形成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措施,该地区成功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增长,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