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以致用,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课堂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填空题1.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则。2.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民主选举、______________、民主管理、______________。3. 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有信访举报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舆论监督制度等。4. 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________________的有机统一。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我国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是(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遵守宪法和法律C.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D. 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 下列属于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劳动权C. 休息权D. 获得物质帮助权3. 某市民发现,当地有关行政部门的个别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于是打电话给该部门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议。该市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B. 舆论监督制度C. 社会听证制度D. 信访举报制度4. 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属于( )A. 基层政权组织B.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C. 基层经济组织D. 基层民间团体5.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A.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B. 拓宽民意反映渠道C. 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D. 决策机关直接邀请公民参加决策6. 下列活动中,属于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是( )A. 公民通过“政风热线”,反映政府某部门的办事效率问题B. 公民参加“网上调查”,为北京市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C. 公民通过“办事服务”,向有关部门求助解决个人周转房问题D. 公民通过村民会议,对本村的环境卫生整治问题提出意见7.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其区别在于( )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④是否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8. 我国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公民参加听证应该( )A. 懂得拟定的方案是经过论证的,因而是科学的B. 发现拟定的方案中的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C. 根据多数人的意见,投出自己理性的一票D. 与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帮助政府树立威信9. 下列对“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理解正确的是( )A. 任何公民都享有相同的权利B. 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C. 平等是指公民在立法、守法、司法上的平等D. 任何公民都履行相同的义务10.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下列对“公民的政治参与”实践描述正确的是( )①甲参加了本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行使了公民的选举权②乙参加了本地冬季供热取暖价格的听证会,参与了民主决策③丙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批评建议,行使了民主管理权④丁把强制拆迁的问题反映给信访办,履行了民主监督权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三、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 下列属于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的是( )A.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 遵守宪法和法律C.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D. 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 下列对民主选举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B. 差额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形成了竞争,会影响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C. 直接选举使每个选民都有机会选择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赖的当家人D. 间接选举适用于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3.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在于( )A. 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B.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C.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D.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4. 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提出一个事关居民利益的方案,建议在社区活动中心内设立日间照料室,以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该方案应该( )A. 由居民委员会主任决定B. 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C. 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D. 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并参考居民的意见5. 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 )A. 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B. 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C. 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D. 有利于从根本上杜绝决策失误,保证决策的科学化四、判断题1. 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立法、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 )3.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 )4.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对政府来说,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5. 公民只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就能有效防止政府权力的缺失和滥用。( )五、简答题1.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2.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哪些?3. 公民如何负责地行使监督权利?六、材料分析题材料: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民主”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网络民主”可以充分实现人民参与政治过程的直接性、真实性、平等性,增加了行政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扩大了社会公众参与体制内民主的范围和形式。但是,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在提供一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还会掺杂许多谣言,谣言可能会误导公众,公众为谣言所左右,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发生偏差。“网络民主”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性、欺骗性。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公民角度说明如何正确利用“网络民主”参与政治生活。答案一、填空题1.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 民主决策;民主监督3.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4. 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5. 依法治国二、选择题1. B2. A3. D4. B5. A6. D7. A8. B9. B10. C三、多选题1. ABCD2. ACD3. ABCD4. CD5. ABC四、判断题1.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2.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立法上是不平等的,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3.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基层政权机关)4. √5. ×(公民负责地行使监督权有利于防止政府权力的缺失和滥用,但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还需要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等 )五、简答题1. 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2. ①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新闻媒体等方式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②专家咨询制度。决策机关通过举行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组织专家学者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④社会听证制度。对同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可以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3. ①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六、材料分析题①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利用“网络民主”时,要履行遵守网络规则的义务,不散播谣言。②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利用“网络民主”参与政治生活,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能为了个人利益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③公民要提高政治素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利用“网络民主”时,要理性参与,对网络信息要进行科学分析,不盲目相信和传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