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蚌埠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思想政治
温馨提示:考试时间 75 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 分,共计 48 分)
1.202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80年前,历经苦难的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到如今,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中国人民必将以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继续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对此,以下阐述对应正确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随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踏上新的征程
④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近年来,蚌埠高新区天河科技园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的基层治理有效路径,构建“党建+信用+积分"新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汇聚效应”,党员模范带头落实“积分制管理”,以“小积分"激活乡村治理“大能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由此可见,该地的做法
①体现了党将人民利益置于自己特殊利益之上
②彰显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③发挥基层党组织乡村振兴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发挥了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共产党宣言》发表后170 多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科学理论成果。对此,下列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②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党在革命中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时代是出卷人,中国共产党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精辟论述
①鲜明展现出党强烈的历史担当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②体现满足人民群众一切需求是党各项工作落脚点
③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
④充分体现了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看齐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齐。 ◆2015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有很强的看齐意识,经常、主动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上述材料表明
①不同时期党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为根本出发点
②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和动探
③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能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法律保障
④全党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向党中央看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适应形势变化,把握战略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涉及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实,各项政策举措要实实在在、富有实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材料表明党
①履行经济社会建设职能
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经济建设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
④)把符合广大人民意愿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拳打击通过网络实施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2024 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网络暴力案件3500余起,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800余人,行政处罚3400余人。上述举措
①说明我国国家职能的有效行使旨在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彰显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③表明国家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破坏活动,维护公共秩序
④体现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反网络暴力为社会稳定和发展创造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各级政府都要
加上'人民’二字,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这一规定
①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逻辑
②彰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表明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④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年,各宗教活动场所将深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深化“四进”活动(指将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人宗教活动场所),创新活动形式,把“四进”活动开展得更加规范、更加普及、更加有效。此举旨在
①引导宗教界人士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②引领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的发展方向
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鼓励宗教界平等友好地开展对外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为在新征程上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 年1月 15 日修订通过《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这举措
①体现了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②有利于建立起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
③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④是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我国民族和宗教问题的重要制度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被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关于法的产生和本质,下列符合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观点是
①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③法的内容受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制约
④法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法者,治之端也。“改革和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辩证统一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改革促使法治不断完善,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②要做到法治和改革相统一,使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③人民是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要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④改革能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下列古语中与漫画意思一致的是
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③制礼以崇敬,作刑以明威
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④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备案审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开展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备案审查工作
①是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行使监督权的体现
②坚持宪法法律至上,维护了国家法制统一
③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有利于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青少年网络沉迷现象日益严重,为此,国务院于 2024年10 月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修订)》,并决定自2025年6月起正式实施。新条例强制规定,网络游戏和直播平台必须在每晚 22:00 至次日8:00 期间关闭对未成年人的服务,并且要建立一套算法治理机制,以禁止向未成年人推送可能诱导其进行打赏、接触暴力等不良内容。该条例的修订和实施说明
①法具有管理一定的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②立法机关制定该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
③顺应了群众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更高期盼
④法治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公民的各项需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5 年 3.15 晚会曝光了诸多消费市场的乱象。如:部分企业在生产一次性内裤时,存在材质虚假标注、生产环境脏乱差、不进行杀菌消毒等问题。在水产品加工领域,多家企业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复合磷酸盐)且外包装不标注添加信息。整治消费市场乱象需要
①人大及其常委会领导立法,实现良法善治
②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
③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推动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④司法机关予以司法救助,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 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2025 年3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组织全党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千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知识,分析全党开展深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意义。(9分)
(2)根据《通知》要求,请你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提出两点合理化的建议。(4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5 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这部承载着 5500万民营企业期待的“护航法典”将于5月20 日正式施行。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行中的关键节点如下:
2023 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首次提出“强化法治保障”顶层设计;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任务,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启动草案起草并公开征求意见,收到574条社会建议;
2024 年 12月,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确立平等保护、规范经营等八大框架;
2025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国首部民营经济基础性法律诞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显著优势。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基层治,则百姓安;百姓安,则天下稳。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
材料一:近年来,安徽省各地政协在赋能基层治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针对基层群众反映的烦心事、难心事,政协委员下沉到街道、村和社区,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零距离、全覆盖;为了助力解决农业用水问题,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协商并上报政府,政府随后将放水支渠硬化项目纳入民生工程;为了帮助企业切实享受政策红利,打通政策服务“最后一公里”,连续多年开展以”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的民主评议监督。各级政协组织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不调研不协商”,并构建权责清晰、关系顺畅、运行高效的协商成果应用和情况反馈机制,推动协商成果转化为党政决策或具体措施。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8分)
材料二.2024 年安徽启动“1 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到 2025 年底前每个村至少拥有6名法律明白人。他们播撒“法治的种子”,成为基层治理的“法治领路
人”。安徽正借助“小人物”的力量推动“大治理”的进程。
◆宣城市:将法治元素与地方特色文化及旅游紧密结合。例如,“法律明白人”何泽华将皖南皮影戏博物馆转变为法治宣传的基地,并创作了法治剧目进行巡演。
◆毫州市:乡村“法律明白人”利用他们对人和地的熟悉优势,完善网格化管理,第一时间介入纠纷,运用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进行公平公正的调解。
◆淮南市:82%的“法律明白人”由村(居)“两委”成员担任,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小微权力清单等自治政策的制定中,发挥法治服务和保障作用,确保自治章程建设符合法律规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法治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法律明白人”是如何赋能法治乡村建设的。(9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6月3日,北京市司法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市总工会联合举办公共法律服务护航新就业形态深化行动暨“城市蜂鸟”项目推进会。行动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权益保护,通过 14 项具体举措构建政策协同、法律服务和维权保障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
市场监管方面,发挥网约配送行业党委作用,建立诉求直通渠道;通过教育提升服务意识,拓展服务举措,打造服务矩阵;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推动企业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法律保障方面,推动法治教育进入网约配送员群体;设立“城市蜂鸟”专项法律援助项目,升级公共法律服务,提升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效能,提升精准服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效能。工会服务方面,推动平台企业建立三方协商协调机制,规范召开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落实劳动者权益保障,开展交通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并开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
据此,有观点认为,要保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关键靠政府严格执法。请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评析该观点。
蚌埠市 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一思想政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8 分)
、非选择题(52 分)
17.(1)(9 分)① 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全党思想统一,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②有利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自我革命。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根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保障。③ 有利于提升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每点3分)
(2)(4分)从理想信念、初心使命、党群关系、责任担当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18.(12分)
① 党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过程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保证党领
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的显著优势。
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坚持民主立法,彰显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的显著优势。
③ 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贯彻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化环境。
⑤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
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每点3分,回答任意4点即可)
19.(17 分)
(1)(8分)
①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各层次政治协商,凝聚共识:
②深入基层,做深做细专题调研,建言献策,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推动党政科学民主决策。
③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助力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④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聚焦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将
协商民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每点2分)
(2)(9分)
① 创新工作方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健全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提升矛盾化解效能。
③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确保自治章程等社会规范符合法律规定。(每点3分)
20.(10 分)① 该观点片面,推进依法治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保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需要政府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秩序,为新就业群体从业提供良好市场环境。故该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③ 还需要立法机关科学立法,完善法律体系,为规范与约東算法提供法律依据;需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法治防线;需要推进全民守法,通过政府、工会等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增强法治意识,使劳动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①②各2分,③每个要点2分。注:若考生回答“党的领导/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引领"可给2分,但总分不超过10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