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三、现代文阅读(30分)答题卡(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一15小题。(10分)13.(3分)【A]IB]IC][D]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工条形码粘贴处14.(3分)注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丝名、学校及准考证号续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考生信息。正确填涂样例■2.选择题部分用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用黑色荟宇笔作答,宇体工整、笔记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缺考考生,由监考老师缺考事形码开用2B蛱涂右西的缺考标记。15.(4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1.(2分)(1)(2)2.(1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7题。(6分)3.(2分)【AJ[B][C]ID]16.(3分)【A][B1[C][D14.(2分)【A][B][C][D]17.(3分)5.(2分)[A][B][C][D]6.(2分)[A][B][C]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一21题。(14分)7.(2分)[A][B][C][D]18.(3分)【A][B][C][D]8.(2分)19.(4分)(1)(2)20.(4分)9.(3分)(1)皆((2)尝()(3)亦(10.(2分)(1)21(3分)(1)(1分)(2)(2分)(2分)(2)四、名著阅读(9分)11.(3分)22.(3分)[A][B][C][D]23.(3分)12.(6分,每空1分)(1)24.(3分)(2)(3)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五、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特别的瞬间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那一刻,或许是智慧的光芒在辩论中闪糴,或许是艺术的灵魂在舞台上翩跹,又或许是真减的微笑在交往中温暖人心。他们的这些瞬间,让人不禁为之倾倒和赞叹。请以《那一刻的你,与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3页(共4页)第4页(共4页)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草洲的另一侧,是鄱阳湖的外湖。极尽目光,也寻不得边际踪影。远方,薄雾缭绕,江阔波渺,淡定而安详。古往今来,这片水域目睹了人类文明的螺旋演进( )见证了更新换代的沧海桑田,(zhù)存了弥足珍贵的万千记忆,滋养了文人墨客的豪迈情怀。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片水域?恐怕没人能够穷尽其中的奥妙。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1)(zhù)______ (2)滋______2. 在语段中括号处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每段历史,都如同人的一段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大部分逐渐慢慢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然而总有些历史是值得被铭记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向我们展现的就是这样一段历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背负着党和国家交给他们的沉甸甸的使命和信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铭记初心,英勇无畏,甘于奉献。这群最可爱的人身上, ① 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灵魂。 ② ,我坚信——是他们。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时间的流逝,让它们大部分逐渐慢慢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B.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逐渐慢慢被淡忘大部分,直至湮于尘埃C.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大部分慢慢逐渐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D. 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大部分逐渐被淡忘,直至湮于尘埃4.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呈现 B. 凝聚 C. 显现 D. 凝结5.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②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 B. 除非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C. 假如有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 D. 没什么是不必刻在石碑上也能不朽的6. 学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开展“寻找最美语文生活”短视频创作活动,下列参与作品中,创作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作品1(招牌纠错类):《“罗卜”变“萝卜”》内容:拍摄菜市场标牌中“炖罗卜”的错字,并制作“艹”字头“回家”动画。赏析:运用动漫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错别字纠错问题,体现汉字规范性。B. 作品2(广告词改编类):《节水新说》内容:将“滴水穿石”改为“滴水必珍”,配水滴自述动画。赏析:引用古诗增强视频权威性,突出水资源的珍贵,具备公益广告特性。C. 作品3(对联创作类):视频标题:《图书馆联趣》内容:为图书馆创作对联:“深夜灯明摇青影,晨光墨暖慰书痴”,并配以相应视频,图文相映。赏析:以灯影、晨光、墨香勾勒读书之境,笔墨凝练,构建了“灯光不熄·书香长暖”的文明意象。D. 作品4(方言保护类):《姥姥的“嘛格”》内容:记录老人用客家方言讲故事,字幕标注方言词汇含义。赏析:通过方言与字幕对比,强调方言的独特性,倡导对客家方言的保护。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①,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②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③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④鸣。【注】①北郭:北城门外。②孤蓬:蓬是一种草,枯后断根,遇风吹散,飞转无定。此处孤蓬喻孤独远行的友人。③故人:诗人自称。④出自《诗经·车攻》“萧萧马鸣”,萧萧:马的嘶叫声。班马:离群之马,喻人之分别。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出了离别的地点,“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B. 颈联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表明心意,其中“落日”隐喻朋友对诗人依依惜别的心情。C. 尾联化用古典诗句,增一“班”字,便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谊,可谓鬼斧神工。D. 这首诗写得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8. 本诗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两诗都写到“浮云”,请简要分析两诗中“浮云”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二)(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①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人皆以予自上国①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②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②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③之以桧竹,莳④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⑤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⑥孔子之言。(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注】①上国:国都。②郁:阻滞不畅。③翳:遮蔽。④莳:栽种。⑤通都:都市。⑥信:同“伸”,伸张。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皆( ) (2)尝( ) (3)亦( )10.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2)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11. 作者将所居之轩命名为“何陋轩”,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陋室”不“陋”的?(三)默写(6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木兰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兰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以山间水畔的景色,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最好的纪念储靖农①父亲储瑞耕去世两年多了,我仍经常想起他。他的某些痕迹,以另一种方式在这世上留存。②父亲是烈士遗腹子。他出生前,身为新四军战士的爷爷便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几个月后,父亲出生。那年,奶奶不过20来岁,为了生计,改嫁到上海。于是,只剩下父亲与太奶奶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虽然父亲没了父母,太奶奶却给予了父亲全部的爱,造就了父亲倔强、坚韧且单纯、善良的性格。③大学那年,父亲的同学加挚友在考场上突发疾病,不久撒手人寰。令人扼腕的是,这位同学的父亲也于一年前因病去世。怕同学的母亲受不了接连的打击,年仅19岁的父亲郑重地对同学母亲说:“国忠走了,如果您不嫌弃,我做您的儿子吧!”④一诺千金。父亲从此有了一个寄娘(当地的俗称)。自那时起,“母子”情深:父亲与母亲结婚,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在寄娘家举办;后来,我和弟弟相继出生,照看我们的长辈中,也有“阿娘”(我们对父寄娘的称呼)。父亲经常提醒我们,对“阿娘”一定要特别尊重,因为这个关系中蕴含着良知、善心和诚信……⑤一句承诺,父亲坚守了一辈子。如今他离去了,97岁高龄的“阿娘”仍健在,母亲在2021年春天特意赶赴常州,陪伴老人家几日。我和弟弟也常在节假日打电话问候,这份情谊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消失。⑥父亲不仅做人始终如一,做事也非常讲原则、有立场。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他坚持职业操守,曾获得韬奋新闻奖,还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可谓著作、荣誉等身。但他从不考虑“独善其身”,一直践行“兼济天下”。⑦在父亲心中,如果一边是儿女情长,另一边是社会责任的话,两者比重一定是严重失衡的。⑧在我的记忆里,15岁之前,父亲采访、写作、下乡、办报,与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屈指可数。记得有一年我们家喜迁新居,父亲从乡下采访回来,却连新家在哪儿都不清楚,平日对我们的呵护和陪伴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个貌似“可有可无”的父亲,青春期的我从内心排斥和他沟通。⑨变化发生在1988年,父亲因工作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发作,竟意外成就了我们全家人的“团圆”。而父亲在养病期间,仍笔耕不辍,坚持为民“鼓与呼”。⑩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给他送饭,告知我家附近那条铁路轨道上前一天又发生了轧死人的惨剧。父亲当即奋笔疾书,一篇时事评论《从“道口”问题说到办实事》一气呵成,刊发在《河北日报》“杨柳青”栏上,很快引起铁路部门和石家庄市政府的重视,促成了一座地道桥的建成。 父亲对党的忠诚、对国家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追求公平公正、刚直不阿的处世原则,从未经由豪言壮语、高谈阔论呈现,更多地藏于身教。特别是在他患病后我有机会守护在他身边,他俨然成了我心中的“灯塔”,在我迷茫彷徨、遇到挫折时,为我的人生纠偏、导航。 2020年6月22日,父亲因病去世,享年75岁。当天,我们遵照他的遗愿,联系河北省红十字眼库和河北医科大学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为他办理了眼角膜和遗体捐献手续。 2021年6月22日,在父亲去世周年纪念日这天,我和爱人也郑重地在捐献遗体志愿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以此作为我们对父亲最好的纪念。1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第①段总领全文,写“我”经常想起已经去世两年多的父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B. 第②段回顾父亲孤苦的童年,但他在太奶奶的关爱下健康成长。C. 第④段写出了善良的父亲一诺千金,与寄娘“母子”情深,对子女更是言传身教。D. 全文主要运用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重点突出了“我”在父亲影响下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14.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特别是在他患病后我有机会守护在他身边,他俨然成了我心中的“灯塔”,在我迷茫彷徨、遇到挫折时,为我的人生纠偏、导航。15. 家不只是居所,更是心灵的归宿、精神的港湾。家风体现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体现在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家庭氛围中。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在传承优良家风方面具体有哪些表现?(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4年5月,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约2千克月壤样本并返回地球。这是人类首次实现月背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全程53天,攻克了月面起飞、跨月面中继通信等核心技术。鹊桥二号中继星为任务提供全程通信支持,其4.2米口径天线实现地月高速数据传输,通信速率较前代提升近百倍。此次任务验证了多星堆叠发射技术,将卫星装配效率提升80%,为我国后续月球科研站建设及载人登月计划奠定基础。(摘自《中国航天报》2024年5月10日)材料二:中国“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2025年完成升级,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开展多国联合科考,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9米。该潜水器搭载高精度传感器,首次获取万米深海古菌群落活性数据,为生命起源研究提供关键样本。同期,我国首座南极越冬站“秦岭站”投入运行,启动第41次南极考察,通过冰芯钻探分析万年气候变迁,并布设极地环境监测网络,实时追踪冰川消融与生态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中国方案。(摘自《科技日报》2025年4月18日)材料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高被引论文数量占全球总量33.8%,连续五年排名第一。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发现超高能伽马射线源,揭示宇宙线起源。江门中微子实验装置(JUNO)投入运行,探索中微子质量顺序之谜。人工智能领域,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突破千亿参数,推理效率提升10倍。工业大模型在汽车制造质检环节应用,效率提升200%。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全球排名均进入前十。16.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嫦娥六号任务首次实现人类月背自动采样返回,鹊桥二号中继星功不可没。B. “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获取万米深海古菌群落活性数据,生命起源研究提供关键样本。C. 2024年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全球占比三成,表明基础研究已全面领先发达国家。D. 我国三大国际科创中心均跻身全球前十,凸显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成效。17. 材料三提到“人工智能领域,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突破千亿参数,推理效率提升10倍”。如果你是班级科技讲解员,请结合材料中的某项科技成果,畅想人工智能(AI)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不超过80字)。(三)(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连翘花开王英①牤牛河畔的连翘又开花了。②连翘开花极快,昨夜东风才刚吹过,今晨便已灼灼其华。远远望去,但见一丛丛的明黄缀在河岸上。远看连翘与迎春花长得极像,细看却有区别。别的花多为5瓣、6瓣,连翘却是4瓣。连翘的花瓣极薄,阳光透过来,仿佛能看见脉络里流淌的眷意。③驻足于一株连翘前细看,这灌木的枝干如同粗糙变形的指节般扭曲,却又从那些嶙峋处迸出串串金铃。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见过的村里老农的指节——粗糙、坚硬、关节膨大,指甲缝里似乎总是嵌着一痕黑泥。这样的手,其貌不扬,握锄头时却格外有力,割草时也格外灵巧。连翘的枝干亦如是,看似粗野、质朴,却藏着令人惊叹的生命力。④有风掠过,那些黄色的“小铃铛”便簌簌地微颤起来,随风抖落几星花粉,惹得一只蜜蜂“嗡嗡”欢唱着扑了上来,在花蕊里打了个滚,绒毛上便沾满了金粉。风稍微大些,连翘花便纷纷扬扬飘落。花瓣落在泥里便成了泥,落在水面上便随水流去,率性得很。⑤连翘的好,正在于它的“率性”。牡丹要人培土,樱花要人赏玩,偏是这连翘,生在乱石堆里也开得欢喜,长在小水沟旁也照样明艳。它的生命力很顽强,对环境要求也不高,耐寒、耐旱、耐瘠薄,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水就生长,在贫瘠的土地上,连翘一样能长得枝繁叶茂。⑥连翘花看起来普通,但在花园中,它挨着牡丹、芍药站着,黄得明晃晃的,竟也不显得寒碜。到了乡下人家的篱笆边上,与鸡冠花、指甲花杂处,它那黄色依然不改其鲜亮。画国画时,如果点缀两丛金灿灿的连翘,画面似乎就会变得生动起来。⑦所谓的黄寿丹,指的就是连翘,意为黄色的长寿灵丹。春来便开放,秋至便结子,年年如此。花形不变,香气不变,就连那股子清苦味道也始终如一。人们常说草木无情,我看却是未必。连翘分明是有情的,它的种子能榨油,嫩芽可制茶,根茎叶果皆可入药——不仅能清热解毒,还能轻身健体。虽然最终变成了药草,连翘却以另一种样子活着,活在人们的生命里。《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6日)1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驻足于一株连翘前细看”作者不仅看到了连翘粗野、质朴的品质,更看到了连翘令人惊叹的生命力。B. “蜜蜂在花蕊里打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蜜蜂对连翘花的眷恋,侧面烘托连翘虽质朴却魅力非凡的特质。C. 文中描写连翘挨着牡丹、芍药站着时“明晃晃”状态,以及与鸡冠花、指甲花杂处时的“鲜亮”写出了连翘的自命不凡、桀骜不驯。D. 连翘别名“黄寿丹”,意为黄色的长寿灵丹,暗示其作为中草药的药用价值。19. 请依据文章内容填空连翘的物性特征 体现的人性品格枝干“扭曲嶙峋” (1)__________(2)__________ 率性顽强,不慕虚荣根茎叶果皆可入药 生命充盈,济世奉献20. 文章结尾写道:“虽然最终变成了药材,连翘却以另一种样子活着,活在人们的生命里。”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另一种子”具体指什么?21. 近期,学校语文备课组与生物备课组将联合举行“生命之光”评选活动,请你从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生命力的植物中推荐一例,并从生存环境与生命价值角度说明推荐理由。(1)推荐植物名称(除连翘外):____________(2)理由: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9分)22. 下面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卖车的“三起三落”的奋斗挣扎、堕落过程为叙述线索安排情节,紧凑集中。B. 《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祥子逐渐堕落成为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C. 保尔在朱赫来的启发和教育下,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朱赫来是保尔走向革命道路的引路人。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主人公保尔从小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23. 分类整合请将下面读书笔记本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读书笔记本暴风雨 烈日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黑夜了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批注: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暴风雨来临前夕天气恶劣的场景,渲染了压抑、恐怖的氛围,衬托了祥子着急、焦虑的心情。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 批注:_____2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修筑铁路时面临严寒、饥饿和伤病,甚至被误认为“病死”仍坚持工作。请据此说说保尔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精神品质?并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些精神的认识。五、写作(50分)25.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会在某个特定的瞬间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那一刻,或许是智慧的光芒在辩论中闪耀,或许是艺术的灵魂在舞台上翩跹,又或许是真诚的微笑在交往中温暖人心。他们的这些瞬间,让人不禁为之倾倒和赞叹。请以《那一刻的你,与众不同》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真实,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说明:1.本试题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1分)【1~2题答案】【答案】1. ①. 贮 ②. zī2. 逗号(,)【3~5题答案】【答案】3. D 4. B 5. C【6题答案】【答案】B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4分)【7~8题答案】【答案】7. B 8. 《登飞来峰》中“浮云”寓意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了信心。《送友人》中“浮云”的寓意指友人行踪不定,四处飘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关切之情。(二)(10分)【9~11题答案】【答案】9. ①. 全、都 ②. 曾经 ③. 也10. (1)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别人都认为那里简陋落后。(2)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了四通八达的都市。11. 环境清幽雅致: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生活情趣高雅:琴编图史;交往人物不俗: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三)默写(6分)【12题答案】【答案】 ①. 万里赴戎机 ②. 关山度若飞 ③. 念天地之悠悠 ④. 独怆然而涕下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30分)(一)(10分)【13~15题答案】【答案】13. D 14. 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比作“我”心中的灯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的人生纠偏、导航,侧面烘托出父亲伟大的崇高人格,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赞美之情。15. 坚守父亲承诺:常在节假日打电话问候“阿娘”,这份情谊没有因为父亲的去世而消失,使“一诺千金”的诚信精神和孝义延续;视父亲为“人生灯塔”:目睹父亲带病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后,将其视为“人生灯塔”;接力遗体捐献:在父亲逝世周年签署遗体捐献书,将父亲的“奉献”精神升华为家族使命;撰写家风文章:通过文字将父亲的信守承诺、职业坚守、奉献精神凝练为可传播的家风符号。(二)(6分)【16~17题答案】【答案】16. C 17. 示例:AI模型能自动识别追踪冰川消融与生态变化,并能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自主分析,比人工监测更快捷,更准确。(三)(14分)【18~21题答案】【答案】18. C 19. ①. “顽强的生命力” ②. “生在乱石堆,长在水沟旁”或“耐寒、耐旱、耐瘠薄”20. 连翘作为一味中药已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一部分;连翘以它的率性顽强、无私奉献感动、激励着人们;连翘已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写照。21. ①. 苔藓(或“向日葵”“蒲公英”) ②. 生存环境:苔藓生于阴湿石缝,似连翘“长在乱石堆”,皆在卑微处扎根;生命价值: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虽生于平凡,但却有着一股生命的韧劲。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9分)【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运用了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烈日炙烤大地的场景,渲染了炎热、沉闷的氛围。衬托了祥子着急、焦虑的心情。【24题答案】【答案】体现的精神有:无私奉献、顽强坚毅、信念坚定。在生活中,当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我们要像保尔一样勇敢面对,决不退缩,将困难视为“锤炼”而非终点,以无私忘我的奋斗去战胜困难,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奉献与奋斗中升华。(能围绕奉献、顽强、信念来说,言之成理即可)五、写作(50分)【25题答案】【答案】例文:那一刻的你,与众不同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瞬间如繁星般闪烁,但有一个瞬间,你如夜空中最璀璨的那颗星,以独特的光芒,让我为之倾倒,那一刻的你,与众不同。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我拖着疲惫的身躯,怀揣着被考试失利打击得千疮百孔的自信心,缓缓走进小区。楼道里昏暗又寂静,每一步台阶都像是沉重的负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当我走到家门口,正准备掏钥匙开门时,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二胡声从楼下传来。那声音,如潺潺流水,轻柔地淌过心田;又似缕缕微风,轻轻拂去心中的阴霾。我好奇地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在小区的花园角落,我看到了你——隔壁的张爷爷,手中的二胡在你娴熟的操控下,发出悦耳动听的旋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你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仿佛给你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静静地站在一旁,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一曲终了,你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我,微笑着向我招手:“孩子,来,坐这儿听爷爷拉二胡。”我走过去,在你身旁坐下,忍不住问道:“张爷爷,您拉得真好听,是什么让您这么热爱二胡呀?”你轻轻抚摸着二胡,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眷恋:“孩子啊,这二胡就像是我的老朋友。我年轻的时候,生活苦啊,但只要一拉起二胡,所有的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它陪伴我度过了无数个艰难的日子,给了我力量和勇气。现在,生活好了,我依然离不开它,每天不拉上几曲,就觉得少了点什么。”听着你的话,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总是忙着追求功名利禄,很少有人能像你这样,坚守一份热爱,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你又拿起二胡,开始演奏另一首曲子,这一次,旋律更加激昂澎湃,仿佛在诉说着你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一刻的你,那个在阳光下拉着二胡,散发着独特魅力的你。你就像一座灯塔,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方向;你又像一把火炬,在我寒冷时给我温暖和力量。那一刻的你,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那份与众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答题卡.pdf 江西省上饶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