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D 2.B 3.C 4.A 5.A 6.B 7.B 8.D 9.D 10.B11.D 12.B 13.D 14.ACD 15.AD 16.ABC 17.AD 18.D19.(1)性状分离 黄色 Yy×Yy 黄色:灰色=3:1(2)1/8 (3)测交20.母本;避免其他花粉干扰;遵循;其子代的性状的分离比为3:6:7,是9:3:3:1的变形;1/421.灰身:黑身=3:1;大翅脉:小翅脉=1:1;BbEe;Bbee;BE:Be:bE:be=1:1:1:1;BBee或Bbee;1/322.(1)有丝分裂后期 b(2)次级精母细胞 b→d→e(3)a、b(4) 23.(1)熟黄 持绿(或m1或突变型)(2)碱基的替换 碱基的增添 终止密码子 短 ①(3)a1a1A2A2 A1A1a2a2 1/2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的红花和白花分别由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中有1/5表现为白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鉴定某白花植株基因型的最简单方法是让其自交B.基因型为Aa的红花植株相互授粉产生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7C.一株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进行正反交的子代表型及比例相同D.一株红花植株和一株白花植株进行杂交时需去雄→套袋→授粉→套袋2.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或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不是RNA片段B.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可以称为一个密码子C.转录主要是指在细胞核中,通过DNA聚合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3.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实验中,杂合子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的条件是①杂合子产生两种等量的不同类型的配子 ②受精时,不同基因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不同基因型的种子发育的概率相同 ④杂合子产生的雌雄配子数之比为1:1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糖原沉积病Ⅰ型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糖原沉积病Ⅰ型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若这个儿子与一个糖原沉积病Ⅰ型携带者的女性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理论上患糖原沉积病Ⅰ型女儿的可能性是A.1/12 B.1/8 C.1/6 D.1/35.已知玉米的抗旱(A)对不抗旱(a)为显性,多颗粒(B)对少颗粒(b)为显性,这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一袋抗旱多颗粒玉米种子,这些种子种下后让其随机受粉,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结果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不抗旱多颗粒∶不抗旱少颗粒=24∶8∶3∶1,这袋玉米种子中基因型为AaBb的种子占A.2/3 B.1/3 C.1/6 D.1/86.已知某闭花授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随机拔掉2/3的红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3/4 B.7/12 C.5/8 D.13/167.拉布拉多犬的毛色有黑色、棕色和黄色三种表现型,棕色(bbEE)和黄色(BBee)个体杂交,F1均为黑色(BbEe),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表现为黑色、棕色、黄色的个体数之比为9 3 4,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和E为等位基因,b和e为等位基因B.基因型为bbee的拉布拉多犬表现为黄色C.子二代的3种表现型对应16种基因型D.子二代中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均为BbEe8.斑翅果蝇翅的黄色和白色,有斑点和无斑点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用纯合的黄色有斑点果蝇与白色无斑点果蝇进行杂交,F1全是黄色有斑点果蝇。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表型比例为7∶3∶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斑翅果蝇翅的显性性状为黄色、有斑点B.F2出现7∶3∶1∶1的原因可能是Ab或aB的雄配子不育C.F2的基因型共有8种,其中纯合子比例为D.选F1中的果蝇进行测交,则测交后代表型的比例为1∶1∶1∶19.如图是某种生物的精细胞,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类型(灰色来自父方、白色来自母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细胞是A和E、C和DB.这6个精细胞至少来自2个精原细胞;至少来自4个次级精母细胞C.精细胞A的一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了染色体互换D.精细胞E、F和A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10.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1个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1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 B.含有4个相同DNA分子C.含有2个结构相似的着丝点 D.含有4条染色单体11.(2024·云南师大附中高一期末)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含有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⑤⑥在进行有丝分裂B.细胞②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C.细胞②⑤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Ab、aB、ab12.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某个性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及染色体上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细胞有两个四分体,共含有8个姐妹染色单体B.丙图所示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其染色体行为有关C.丁图所示细胞可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基因型为AB和aBD.乙图所示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且含有2个b基因13.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a、B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A.AB、Ab、Ab B.Aa、Bb、ABC.Ab、aB、ab D.Ab、aB、a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9.在某山林里一个豚鼠自然种群中,已知毛色的黄色和灰色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请回答问题:(1)两只黄色豚鼠杂交,后代出现两种表型,此现象称为 ,则显性性状为 。该对黄色豚鼠亲本的基因型是 ,子代小鼠表型及比例为 。(2)这两只黄色豚鼠再生一只灰色雄鼠的概率是 。(3)若检测一只黄色豚鼠是否为杂合子,应设计 实验验证。20.已知某植物是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其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表:基因型 A-bb A-Bb A-BB、aa--表现型 紫花 红花 白花现有亲本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3:6:7(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时,应在花未成熟时对 (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2)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的依据是(3)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1.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5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 ,翅脉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 。(2)两个亲本中,雌蝇的基因型为 ,雄蝇的基因型为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类型及理论比例为 。(4)上述子代中灰身小翅个体的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灰身小翅脉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22.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某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 ,它属于图2中类型 的细胞。(2)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 。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3)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 。(4)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受精卵的细胞分裂而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请在下图中绘出诱导处理受精卵使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周期及下一个细胞周期的染色体数变化曲线。 23.作物在成熟期叶片枯黄,若延长绿色状态将有助于提高产量。某小麦野生型在成熟期叶片正常枯黄(熟黄),其单基因突变纯合子ml在成熟期叶片保持绿色的时间延长(持绿)。回答下列问题。(1)将ml与野生型杂交得到F1,表型为 (填“熟黄”或“持绿”),则此突变为隐性突变(A1基因突变为al基因)。推测A1基因控制小麦熟黄,将A1基因转入 个体中表达,观察获得的植株表型可验证此推测。(2)突变体m2与ml表型相同,是A2基因突变为a2基因的隐性纯合子,A2基因与A1基因是非等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同。A1、A2、a1和a2基因转录的模板链简要信息如图1。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基因相比,a1基因发生了 ,a2基因发生了 ,使合成的mRNA都提前出现了 ,翻译出的多肽链长度变 ,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活性丧失。A1(A2)基因编码A酶,图2为检测野生型和两个突变体叶片中A酶的酶活性结果,其中 号株系为野生型的数据。 (3)A1和A2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ml的基因型为 ,m2的基因型为 。若将ml与m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中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个体的比例为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docx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