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假如某食物网中有一种大型杂食性的海洋鱼类,它的食物有1/2来自海洋植物,1/4来自草食性鱼类,1/4来自以草食性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性鱼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包括四条食物链B.这种杂食性鱼与小型肉食性鱼的种间关系为捕食C.经测定此食物网的四种生物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海洋植物D.从理论上计算,杂食性鱼每增加1千克体重最多需要海洋植物280千克2.2018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制作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B.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C.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D.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3.由于大气成分的78%是氮气,所以氮最重要的储存库就是大气圈。但是,大多数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氮气。大气中的氮只有被固定为无机氮化合物(主要是硝酸盐和氨)以后,才能被生物所利用。下列关于氮循环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固氮菌和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进行生物固氮B.通过硝化作用氨和铵盐被还原为硝酸盐C.放线菌把尿素和尿酸等转变氨的过程属于氨化作用D.氮循环处于平衡离不开固氮作用和硝化作用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交错连结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B.该食物网由8条食物链组成,蛇与鼠、食虫鸟与蛙的关系分别是捕食和竞争C.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若分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状况,应从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开始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加大对已被破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力度,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分析错误的是( )选项 有关实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 桑基鱼塘 遵循协调原理B.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违背整体原理C. 在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杨树,发现许多杨树长得很弱小 违背自生原理D. 沼气工程建设 遵循循环原理6.在古药典籍中有记载:荔枝有生津止渴、理气益血之功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是古人用来称赞荔枝的。荔枝酒是以优质新鲜荔枝为原材料,清洗、沥干、剥皮、去核、榨汁,再放入发酵罐内低温发酵精酿而成,这样既保证了荔枝的清新香味又防止了荔枝营养价值的流失。如图表示荔枝酒的制备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解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等B.榨汁能让底物和菌种充分接触,以加速发酵过程C.生香酵母在发酵后期大量繁殖以促进酒精的产生D.用荔枝果酒制备果醋时要通入氧气并降低发酵温度7.真菌蛋白是一种可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优质蛋白质,具有高营养价值和环保特性,其制造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制造过程中都需保持真菌的活性B.发酵罐内的真菌代谢类型是厌氧异养型C.对添加物进行消毒,可减弱真菌与杂菌的竞争D.注入的氨水既可提供氮源和能源,又可调节培养液pH8.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时所提供的物质及其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9.为探究矮牵牛原生质体的培养条件和植株再生能力,某研究小组的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得原生质体时能用胰蛋白酶处理B.实验过程使用的培养基和所有的器械都要灭菌C.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可能与高尔基体有关D.该实验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0.某实验小组进行了“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甲是溶液,加入它的目的是溶解B.溶液乙在使用时需用水浴加热C.实验也可用鸡血、猪血等动物组织作为材料D.粗提取的中含有、蛋白质等杂质11.蛋白质工程是在深入了解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过程分别是转录、翻译B.蛋白质工程需要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C.通过蛋白质工程可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基因D.蛋白质工程需要改变蛋白质分子的所有氨基酸序列12.当面对日常生活中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话题时,我们需要理性地表明观点和参与讨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清晰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规程的基础上来讨论转基因技术的相关问题B.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目的基因和标记基因的安全性问题C.商家不应该利用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恐惧”的心理,把“非转基因”作为推销的噱头D.转基因技术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之后,就会创造出新物种13.现代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对“克隆人”这一技术总体上来说是禁止生殖性性克隆,监控和严格审查治疗性克隆B.整合到油菜叶绿体基因组中的除草剂基因,会通过花粉传入环境,造成基因污染C.设计试管婴儿与普通试管婴儿的区别在于前者在植入前得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D.进行基因检测做成基因身份证会造成基因资讯泄露,因此没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某养殖池塘的总面积为500m2,其中鲤鱼种群的数量趋于稳定时为5000尾左右,养殖期间收获所有鲤鱼中的有机物量为2500 kg,其间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为1000 kg(已知1 kg有机物约含有能量1.6×104 kJ,该池塘中没有捕食鲤鱼的生物),建立能量流动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能量流动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当鲤鱼的种群密度为10尾/m2时,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C.池塘中生产者的同化量是鲤鱼等全部初级消费者同化量的10~20倍D.养殖期间输入鲤鱼种群的能量约为5.6×107 kJ15.“中中”和“华华”是两只在我国出生的克隆猕猴,它们也是国际上首例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如图表示培育“中中”和“华华”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中利用的技术有核移植和干细胞移植技术等B.这两只克隆猕猴是由同一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双胞胎C.融合细胞的培养过程需要无菌、无毒的环境和营养等条件D.利用A猴的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猕猴的难度要小些16.熔喷布是口罩生产的重要原料,主要成分是有机物聚丙烯,其易降解程度是口罩合格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某研究小组从土壤中分离出高效降解聚丙烯的细菌,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的选择培养基以聚丙烯为唯一碳源B.步骤③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C.在配制步骤②、③的培养基时,应考虑其浓度和pHD.对③中平板上的菌落进行计数,可以计算出土壤浸出液中细菌的浓度17.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人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O来源极为有限,某科研团队采用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羊作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使其能合成EPO。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EPO基因的表达载体导入羊的乳腺细胞中,可得到乳腺生物反应器B.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将EPO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C.该转基因羊中的EPO基因可在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D.可通过PCR技术检测EPO基因是否插入山羊基因组18.我国科学家利用了XbaI和SacI两种限制酶,并运用农杆菌转化法,将富含赖氨酸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含678 bp)导入某植物细胞,再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使赖氨酸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提高,如图所示是相关培育过程(质粒的其他部位和目的基因内部均无XbaI、SacI、HindIII的识别位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内含目的基因的模板DNA经PCR扩增6次共产生52个等长片段B.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还可以用微量注射器将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直接注入子房中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需添加卡那霉素以便筛选转基因植株D.使用SacI和HindIII切割重组质粒后能得到1500 bp左右的片段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9 分。19.下图是研究者调查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tkm-2a-1)流动过程,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请写出第四营养级到第五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的数学表达式 。(2)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来源途径包括 。(3)据调查,输入长江口水域的总能量/总呼吸量的值为2.8,表明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 (达到/未达到)相对稳定状态,理由是 。(4)近些年来,长江口水域因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数量激增。牡蛎是一种滤食性动物,大量牡蛎聚集形成的牡蛎礁为许多底栖动物和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摄食场所。下表为放养牡蛎长江口水域底栖动物及水体变化情况。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放养牡蛎后 (加剧/减弱)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20.由于酶促反应的特异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安全无毒,环境污染少,因此,酶制剂在洗涤剂、皮革、纺织、造纸、疾病诊断、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酶制剂大多来自于微生物,要获得能产生某种特定酶的纯种微生物,关键是掌握分离和纯化技术。请举一例,说明从自然界中分离能产生某种特定水解酶的微生物的主要过程。21.黄曲霉毒素(AFB)是黄曲霉(一种真菌)产生的具有极强致癌力的代谢产物。为准确检测食品中残留的AFB,科研人员开展下列研究。(1)科研人员利用小鼠制备抗AFB的单克隆抗体(AFB单抗),过程如图1。杂交瘤细胞需进行步骤Ⅱ 和Ⅲ 检测,经过多次筛选。(2)食品中的有害残留毒素还可能有黄绿青霉素(CIT)、伏马菌素(FB)。若想确认上述流程获得的AFB单抗具有极强的特异性,应补充的检测和结果是 。(3)科研人员拟将抗AFB单抗固定在一种新材料上,制备为“检测探针”。已知材料M稳定性、发光性能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它很难与抗体结合;物质P可以提高材料M对抗体的亲和力。制备检测探针的流程如图2,探针发光性能与物质P的浓度关系如图3。依据图3结果,科研人员选择物质P的浓度为0.8mg/mL作为生产检测探针的条件,原因是在该浓度下,探针发光性能与更高浓度时 ,而该浓度可节省成本。(4)科研人员制备定量检测AFB的免疫试纸,如图4。测定样品前,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AFB标准溶液,分别与等量“MP-抗AFB单抗探针”混合均匀,滴至加样处。科研人员测定了T线、C线的发光值,从而绘制出特定范围AFB浓度的线性标准曲线 (选填字母),作为后续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AFB的参照曲线。22.DHA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从海洋渔业资源中提取。研究人员将pfaB基因引入裂殖壶菌(一种单细胞海洋真菌)中使DHA合成量提高了5倍。下图为裂殖壶菌基因改造以及工业化发酵生产DHA的过程示意图,Sap I、Hind III、Xho I、Sma I是四种不同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请分析回答:(1)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之前需用PCR反应扩增pfaB基因。扩增过程中需要以pfaB基因为模板,在2种引物的作用下合成子链,这2种引物 (填“是”或“不是”)互补配对的核苷酸序列,原因是 。(2)图中TP和Tt分别为启动子和终止子,二者对基因的表达均有调控作用,其中Tp的作用是 。(3)研究人员为了将pfaB基因正确插入图中质粒的X区,则在对pfaB基因进行扩增时,需在A、B两端引入上述 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4)据图推测,为了筛选出用于工业化发酵生产所需的裂殖壶菌,需进行如下检测:先通过PCR扩增,然后用 的鉴定方法选出含有pfaB基因的裂殖壶菌;再用 方法检测裂殖壶菌中pfaB基因是否表达。23.视网膜感光细胞中的R蛋白由R基因编码,在视觉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为研究R蛋白的功能,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获得R基因敲除的小鼠,并进行了相关实验。(1)利用打靶载体敲除小鼠R基因,载体构建及R基因敲除过程如下图所示。①为构建能够敲除R基因的打靶载体,需先设计引物,通过PCR 技术扩增R基因。在引物上添加PstI 限制酶识别序列,据图应选择的引物是 (从图中的a, b, c, d选择)。将得到的 PCR 产物酶切后连入打靶空载体,鉴定正确后进行后续实验。②为将抗生素抗性基因neo(抵抗抗生素 G418)从原有载体中切下以插入到R基因中,据图及下表中限制酶识别位点序列信息,应选择限制酶 和 分别对R基因和neo基因进行酶切,并用 酶连接,完成打靶载体构建。限制酶 KpnI MfeI Hind Ⅲ EcoR I BamH I识别序列 及切割位点③将构建好的打靶载体通过 法导入小鼠的 细胞中。据图可知,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R基因通过交换被替换为打靶载体上插入 neo的R基因片段。未整合到基因组的外源DNA会被降解。(2)打靶载体也可能整合到受体细胞基因组 DNA的其他部位,引发TK基因表达,使细胞在加入物质G的培养基上无法存活。在选择培养基中除有动物细胞培养的必需成分外,还需加入 和 ,可筛选出成功敲除R基因的受体细胞。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答案1.D 2.C 3.C 4.C 5.C 6.B 7.C 8.D 9.A 10.D 11.D 12.D 13.A 14.AD 15.CD 16.AC 17.BCD 18.ABD19.(1)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02/20.74×100%;(2)来自生产者和有机碎屑;(3) 未达到 ; 总生产量/总呼吸量的比值大于1,说明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大于散失,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向资源积累的方向发展,生态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未达到相对稳定状态;(4)减弱20.从自然界中分离能产生某种特定水解酶的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富集培养,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应于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的环境条件,使待分离微生物在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达到从自然界中分离到所需的特定微生物目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如对产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并在高温条件下培养。纯化微生物培养有两种接种方法如: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然后得到单独菌落。最后对该菌种的性能进行测定。21.(1)克隆化培养 抗体(阳性)(2)AFB单抗与黄绿青霉素(或“CIT”)、伏马菌素(或“FB”)进行抗原-抗体杂交,结果为不能杂交(或“阴性”“无杂交带”)(3)差异较小(或“相近”) (4)D22.(1)不是 原因是引物是与模板链特定位置结合的单链核苷酸序列,它们的设计是为了与模板链特定区域互补结合,而不是彼此互补配对(2)提供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启动基因的转录(3)Sap I、Xho Ⅰ(4)DNA分子杂交 抗原—抗体杂交23.(1)a和d EcoR I Mfe I DNA 连接 显微注射 受精卵(2)抗生素G418 物质G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docx 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