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40分。)
1.(1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诗句中的“苔痕”所指的植物类群是(  )
A.绿色植物 B.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2.(1分)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理由是(  )
A.有四肢 B.心脏有四腔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3.(1分)如图所示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B.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都生活在水中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4.(1分)2024年11月8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在珠海公开亮相。歼—35A的机身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都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特点,不仅能够承受飞行时的复杂环境还能降低机身重量。飞机是模仿鸟类的仿生设计,下列关于鸟适于飞行的特征错误的是(  )
A.鸟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阻力
B.鸟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C.鸟飞行的动力来自两翼上的肌肉
D.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的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5.(1分)白鲟是长江特有物种,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是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下列对长江白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内无脊柱
C.用鳃呼吸 D.用鳍协调游泳
6.(1分)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B.丁细胞是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②是细胞核
D.③是未成形的细胞核(拟核)
7.(1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环境
B.蝗虫的后足发达,有两对翅,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和空中飞行
C.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配合在水中游泳
D.青蛙成体的肺结构复杂、且发达,适于生活在陆地上
8.(1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中药千金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如图所示为千金藤植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金藤属于种子植物
B.千金藤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千金藤能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
D.千金藤没有真正的根
9.(1分)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又称“青春痘”,痤疮症状加重的原因之一是毛囊中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痤疮丙酸杆菌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供其利用
B.痤疮丙酸杆菌与人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C.痤疮丙酸杆菌通过芽孢和孢子繁殖后代
D.痤疮丙酸杆菌与人体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它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10.(1分)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a和b代表结构,①和②代表水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鳃盖同时张合
B.b是鱼的呼吸器官,富含毛细血管
C.相比于①处,②处二氧化碳减少
D.鳃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11.(1分)“爆炒小龙虾”和“炒花甲”是很受欢迎的美食,肉质都非常鲜美好吃。吃小龙虾和炒花甲时,取下的“壳”分别是它们的什么结构(  )
A.外套膜和角质层 B.外骨骼和外套膜
C.外骨骼和贝壳 D.贝壳和外套膜
12.(1分)人们常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人们的手上通常分布大量微生物,如图所示的是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并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生长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B.手上的微生物都对人体有害
C.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D.该培养基适合放在37℃恒温环境中培养
13.(1分)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不能生存所致
14.(1分)如图是小深制作的家鸽呼吸系统模型,其中模拟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结构的是(  )
A.吸管 B.大气球 C.小气球 D.大、小气球
15.(1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鳞似鱼、爪似鹰、颈似蛇、眼似兔”,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并不是体表都覆盖着鳞片,如鱿鱼、鲸鱼的体表就没有鳞片
B.鹰爪的作用主要用于抓捕猎物,同时有利于在栖息处站稳和保持平衡
C.蛇属于爬行动物,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D.兔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感知外界变化
16.(1分)如图是我国濒危保护植物——金毛狗蕨,它起源于侏罗纪时代,因其地上的根状茎酷似金毛狗头得名。其根状茎粗大,顶端生出一丛羽状叶,叶背面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下列有关金毛狗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茎中无输导组织
B.叶背面孢子囊中有孢子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不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繁殖
17.(1分)资料显示,67%~83%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幽门螺旋菌没有叶绿体
B.幽门螺旋菌通过分裂生殖
C.幽门螺旋菌是真核生物
D.实行分餐制可预防幽门螺旋菌传染
18.(1分)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⑤都属于真核生物
B.大多数②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①的细胞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②和③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都有叶绿体
19.(1分)如图为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豆杉属于蕨类植物
B.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
C.红豆杉属于被子植物
D.野生红豆杉经济价值高,可砍伐利用
20.(1分)同学们从土壤中找到许多蚯蚓(见图),于是仔细观察并进行了记录。以下记录内容出现错误的是(  )
A.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很多相似的②构成
B.蚯蚓仅靠腹面分布的刚毛就能完成运动
C.①是环带,位于蚯蚓身体的前端
D.蚯蚓的体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21.(1分)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发面酿酒
B.污水处理厂常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
C.利用细菌产生青霉素
D.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2.(1分)如图是帝王蟹的图片,帝王蟹不具有的特征是(  )
A.具有贝壳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身体分节 D.附肢分节
23.(1分)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关于地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菌与藻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B.真菌与藻类的细胞都有叶绿体
C.真菌与藻类是寄生关系
D.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分开后都能独立生活
24.(1分)下列动物中,身体不属于辐射对称的是(  )
A.水螅 B.海葵 C.涡虫 D.水母
25.(1分)如图是蝗虫的外部结构图,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蝗虫属于一种昆虫
B.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蝗虫有一对触角、两对足
D.蝗虫的附肢分节,身体也分节
26.(1分)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数量庞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①~④是几种微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可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B.②有些在恶劣环境中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C.③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④依靠蔓延到培养基内部的营养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27.(1分)“排骨海带汤”和“紫菜蛋汤”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下列生物与海带、紫菜同属于藻类的是(  )
A.白菜 B.石莼 C.满江红 D.葫芦藓
28.(1分)“伸筋草”是一种中药植物(如图),叶片披针形,螺旋状排列;匍匐茎细长,在地面横向生长,侧枝直立,高达40cm;根为须状根;孢子囊生于叶腋基部,孢子在7、8月间成熟。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29.(1分)取下新鲜蘑菇的菌盖,菌褶一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2~3天后可看到纸上留有放射状印记(如图)。这是蘑菇的(  )
A.菌丝 B.孢子 C.种子 D.花粉
30.(1分)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警犬、军马是人类的得力助手
B.家畜为人类提供食物
C.宠物可为人们带来欢乐
D.鼠类会传播疾病,应该彻底消灭
31.(1分)2024年9月18日,中国科研人员在海南尖峰岭发现一种罕见植物,该植物为水玉杯属新物种,鉴于该物种的花色金黄,花形类似于古代金色酒樽,故命名为“金樽水玉杯”(如图所示)。金樽水玉杯花色金黄,花形如杯,非常漂亮,由此推测该物种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32.(1分)大豆等豆科植物的根部会形成根瘤,根瘤中生活着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物质的根瘤菌,含氮物质可供大豆利用,大豆则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根瘤菌的形态
B.根瘤菌使大豆形成根瘤,导致大豆患病
C.在结构上,根瘤菌与大豆细胞中都有细胞壁
D.根瘤菌与大豆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
33.(1分)蜥蜴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多样。下列有关蜥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的结构简单,气体交换能力弱
B.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没有脱离水的限制
C.受精卵较大,且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D.蜥蜴的幼体用鳃呼吸,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的生活
34.(1分)“四大家鱼”是(  )
A.鲢鱼、鲤鱼、青鱼、草鱼
B.鲤鱼、鲫鱼、草鱼、鲢鱼
C.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D.鲫鱼、草鱼、鲢鱼、鳙鱼
35.(1分)清洗干净的鱼缸换水后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一段时间后,缸壁和水中往往出现绿色的细丝或绿膜。这些细丝或绿膜可能是(  )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36.(1分)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无数观众第一次见到了一位以往只有在新闻上才能看到的“神秘嘉宾”——中国海军运8反潜机。飞机是对鸟类的仿生,下列特征与鸟类适于飞行无关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有发达的龙骨突
C.前肢变成翼 D.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37.(1分)滇金丝猴是长得最像人的雪山精灵,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仅次于大熊猫的“第二国宝”。滇金丝猴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方式,相对于其它生殖发育方式的优势在干(  )
A.有利于降低体表温度
B.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
C.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D.有利于提高产仔率
38.(1分)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生物数量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39.(1分)以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
A.将捕杀穿山甲者绳之以法——法制管理
B.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保护大熊猫——就地保护
C.将野外的长江江豚移入水族馆进行保护——迁地保护
D.建立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就地保护
40.(1分)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引起的病斑不同,如图甲。将TMV病毒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分离,并分别单独感染健康烟叶,结果如图乙(利用HRV进行同种实验,表现为b病斑)。科学家将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杂种病毒,然后感染健康烟叶(如图丙)。根据甲和乙的实验结果推测,丙中烟叶的现象是(  )
A.烟叶未被感染
B.烟叶被感染,只有a病斑
C.烟叶被感染,只有b病斑
D.烟叶被感染,a病斑和b病斑都有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得0分,共10分。)
(多选)41.(2分)近年来,极地频现“红色的雪”,其中存在一种叫做“雪衣藻”的藻类(如图)。它们原本绿色,但当细胞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多种红色色素,吸收更多热量融化周围的雪,并对雪水加以利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雪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
B.雪衣藻细胞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雪衣藻融雪对极地环境的保护极为有利
D.雪衣藻大量繁殖对南极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
(多选)42.(2分)如下表中对家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相应功能的描述不匹配的是(  )
选项 特点 功能
A 全身被毛 对维持恒定体温有决定作用
B 消化管短,盲肠发达 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C 体内有膈 有助于肺进行呼吸运动
D 胎生、哺乳 有利于后代成活率的提高
A.A B.B C.C D.D
(多选)43.(2分)下列动物中,不用鳃呼吸的是(  )
A.螃蟹 B.青蛙 C.水螅 D.沼虾
(多选)44.(2分)据《科学》杂志报道,生物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无须借助显微镜就可用肉眼看到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其单体的最大长度甚至可以达到2cm形状和大小类似人类的睫毛,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华丽硫珠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用到的菌种和华丽硫珠菌同属于细菌
B.华丽硫珠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华丽硫珠菌和酵母菌都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D.流感病毒和华丽硫珠菌最大的区别是流感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多选)45.(2分)某同学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他探究的是(  )
装置 酵母菌(种类) 酵母粉质量(克) 面粉质量(克) 温度(℃) 水量(毫升)
甲 M菌种 3 50 28 300
乙 N菌种 3 50 28 300
A.面粉发酵时酵母粉用量气球明显膨胀
B.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C.两种酵母菌的发酵速度
D.实验变量是酵母菌的种类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D B C B B D D D B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C B A A C B B B C A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A C C C B B B D D B C
题号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A D C B B C
二.多选题(共5小题)
题号 41 42 43 44 45
答案 AD AB BC AB CD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选对者得1分,共40分。)
1.(1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诗句中的“苔痕”所指的植物类群是(  )
A.绿色植物 B.种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分析】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只起到固着作用,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矮小,苔藓植物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解答】解: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处,可见“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描写的应该是低矮的苔藓植物。可见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熟练掌握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再仔细分析题中的诗句,应该能作出正确的答案。
2.(1分)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理由是(  )
A.有四肢 B.心脏有四腔
C.体温恒定 D.胎生、哺乳
【分析】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即胎生、哺乳。
【解答】解: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因为它不具有鸟类的一般特征。鸟类的翼是前肢变成的,而它的翼是由前后肢和尾部之间的皮膜连成的。而且蝙蝠的体表无羽而有毛,口内有牙齿,体内有膈将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这些都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蝙蝠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而不像鸟类那样卵生,这一特征证明蝙蝠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蝙蝠能够飞行,但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
3.(1分)如图所示生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B.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C.都生活在水中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分析】题图中:罗汉松是裸子植物,狼尾蕨是蕨类植物,金鱼藻是被子植物,葫芦藓是苔藓植物,水绵是藻类。
【解答】解:A.罗汉松属于裸子植物,能通过种子繁殖后代。狼尾蕨属于蕨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水绵属于藻类,都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A不符合题意。
B.这五种生物都具有叶绿体,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
C.罗汉松生长在陆地上,狼尾蕨生长在陆地上,葫芦藓生长在湿润的陆地环境中;金鱼藻是水生植物,水绵是水生藻类,C错误。
D.罗汉松、狼尾蕨、金鱼藻都有根、茎、叶的分化;葫芦藓作为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的分化,无根;水绵作为藻类,则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4.(1分)2024年11月8日,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歼—35A在珠海公开亮相。歼—35A的机身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都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特点,不仅能够承受飞行时的复杂环境还能降低机身重量。飞机是模仿鸟类的仿生设计,下列关于鸟适于飞行的特征错误的是(  )
A.鸟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飞行阻力
B.鸟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
C.鸟飞行的动力来自两翼上的肌肉
D.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的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
【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解答】解:A.鸟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时空气的阻力,利于飞行,A正确。
B.鸟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利于飞行,B正确。
C.鸟的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C错误。
D.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长骨的内部中空,可减轻体重,利于飞行,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5.(1分)白鲟是长江特有物种,被誉为“中国淡水鱼之王”,是距今1.5亿年前的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远古鱼类之一。下列对长江白鲟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体内无脊柱
C.用鳃呼吸 D.用鳍协调游泳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ACD、长江白鲟属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协调游泳,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ACD正确。
B、长江白鲟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B错误。
故选:B。
【点评】熟记鱼类与水中生活的适应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1分)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B.丁细胞是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②是细胞核
D.③是未成形的细胞核(拟核)
【分析】观图可知:甲是植物细胞、乙是酵母菌、丙是细菌、丁是病毒,①是叶绿体、②是细胞核、③是DNA集中区。
【解答】解:A、①是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A正确。
B、丁是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B错误。
C、乙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图中②是细胞核,C正确。
D、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即③是未成形的细胞核(拟核),内有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7.(1分)动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适于生活在潮湿的土壤环境
B.蝗虫的后足发达,有两对翅,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和空中飞行
C.鱼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配合在水中游泳
D.青蛙成体的肺结构复杂、且发达,适于生活在陆地上
【分析】(1)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代表动物有:蚯蚓、水蛭、沙蚕等。
(3)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温不恒定。
(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解答】解:A、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所以蚯蚓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A正确。
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蝗虫的后足发达,有两对翅,适于在陆地上跳跃和空中飞行,B正确。
C、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C正确。
D、青蛙的肺结构不发达,但它们同时还需要通过皮肤进行辅助呼吸,不能完全依赖肺呼吸。此外,青蛙的幼体(蝌蚪)完全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而成体虽然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但也需要湿润的环境,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动物相关类群的主要特征。
8.(1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中药千金藤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如图所示为千金藤植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千金藤属于种子植物
B.千金藤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千金藤能适应陆地的生活环境
D.千金藤没有真正的根
【分析】植物根据是否用种子繁殖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解答】解:AB.千金藤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AB正确。
CD.千金藤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能适应陆地上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9.(1分)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又称“青春痘”,痤疮症状加重的原因之一是毛囊中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痤疮丙酸杆菌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供其利用
B.痤疮丙酸杆菌与人之间属于捕食关系
C.痤疮丙酸杆菌通过芽孢和孢子繁殖后代
D.痤疮丙酸杆菌与人体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它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解答】解:A、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细菌,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A错误。
B、痤疮丙酸杆菌与人体是寄生的关系,能使人体患病,B错误。
C、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细菌,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C错误。
D、痤疮丙酸杆菌是一种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因此,痤疮丙酸杆菌与人体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它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点评】熟记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1分)如图是鱼在水中呼吸的示意图,a和b代表结构,①和②代表水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鳃盖同时张合
B.b是鱼的呼吸器官,富含毛细血管
C.相比于①处,②处二氧化碳减少
D.鳃丝粘连在一起有利于气体交换
【分析】图中a鳃盖,b鳃。
【解答】解:A.鱼在水中呼吸时,口和鳃盖交替张合,A错误。
B.鳃是鱼的呼吸器官,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B正确。
C.水从鱼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从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相比于①处,②处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C错误。
D.鳃丝粘连在一起,进行气体交换的表面积变小,不利于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鱼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等知识点。
11.(1分)“爆炒小龙虾”和“炒花甲”是很受欢迎的美食,肉质都非常鲜美好吃。吃小龙虾和炒花甲时,取下的“壳”分别是它们的什么结构(  )
A.外套膜和角质层 B.外骨骼和外套膜
C.外骨骼和贝壳 D.贝壳和外套膜
【分析】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解答】解: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吃小龙虾取下的“壳”是小龙虾的外骨骼;花甲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炒花甲时,取下的“壳”是贝壳,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关键。
12.(1分)人们常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人们的手上通常分布大量微生物,如图所示的是无菌固体培养基经人手按压并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生长的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
B.手上的微生物都对人体有害
C.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D.该培养基适合放在37℃恒温环境中培养
【分析】大多数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的细菌对人类有害;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解答】解:A、细菌和真菌繁殖速度快,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几乎无处不在,A正确。
B、手上的微生物有的对人体有害,有的对人体有利,B错误。
C、清水可以洗掉部分细菌,因此,我们应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C正确。
D、细菌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因此,该培养基适合放在37℃恒温环境中培养,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的回答关键是明确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13.(1分)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不能生存所致
【分析】(1)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
个体大小 单细胞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营养方式 异养 异养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2)菌落由单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群体.
(3)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解答】解:A、蘑菇由大量的菌丝过程,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蘑菇属于真菌而不是不属于细菌和真菌,也不是一种植物,错误;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但是痢疾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痢疾杆菌属于细菌而不是真菌,错误;
C、秋天,掉在地上的桔子长满了“绿毛”,这是霉菌的菌落,正确;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繁殖慢而不是细菌全都死亡了,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菌、真菌的特点、菌落的概念以及食物腐败的原因.
14.(1分)如图是小深制作的家鸽呼吸系统模型,其中模拟家鸽进行气体交换结构的是(  )
A.吸管 B.大气球 C.小气球 D.大、小气球
【分析】图中吸管模拟气管,大气球模拟肺,小气球模拟气囊,红蓝细线模拟毛细血管。
【解答】解:吸管模拟的是气管,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并不进行气体交换。大气球模拟的是肺,肺是家鸽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在肺内,气体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小气球模拟的是气囊,气囊可以辅助呼吸,暂时储存气体,但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鸟类的呼吸特点是解答的关键。
15.(1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鳞似鱼、爪似鹰、颈似蛇、眼似兔”,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鱼类并不是体表都覆盖着鳞片,如鱿鱼、鲸鱼的体表就没有鳞片
B.鹰爪的作用主要用于抓捕猎物,同时有利于在栖息处站稳和保持平衡
C.蛇属于爬行动物,头可以灵活转动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
D.兔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灵敏感知外界变化
【分析】(1)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3)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4)哺乳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具保温作用,体温恒定,体内有膈,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大脑发达,用肺呼吸,心脏四腔,胎生、哺乳。
【解答】解:A.大多数鱼类体表覆盖有鳞片,鱿鱼属于软体动物,鲸鱼属于哺乳动物,A错误。
B.鹰爪是鸟类为了抓捕猎物而特化的结构,其尖锐和弯曲的形态有助于抓住并固定猎物。同时,鹰爪也有助于鸟类在栖息处站稳,特别是在树枝等细长的支撑物上,以及保持飞行和站立时的平衡,B正确。
C.蛇属于爬行动物,其头部可以灵活转动,这有助于它们寻找食物、发现敌害以及观察周围环境,C正确。
D.兔子属于哺乳动物,具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这使得它们能够灵敏感知外界的变化,从而及时做出反应以逃避天敌或寻找食物,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各类动物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16.(1分)如图是我国濒危保护植物——金毛狗蕨,它起源于侏罗纪时代,因其地上的根状茎酷似金毛狗头得名。其根状茎粗大,顶端生出一丛羽状叶,叶背面有许多褐色的斑块隆起。下列有关金毛狗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茎中无输导组织
B.叶背面孢子囊中有孢子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不适于在干旱环境中繁殖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解答】解:A、金毛狗蕨属于蕨类植物中,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A错误。
B、金毛狗蕨的叶片背面有孢子囊,孢子囊内含有孢子,当孢子成熟时,会随风飘散到适宜的环境中,进而萌发成新的植株,B正确。
C、金毛狗蕨作为蕨类植物,已经具有了根、茎、叶的分化,C正确。
D、蕨类植物通过孢子进行繁殖,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需要湿润的环境,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17.(1分)资料显示,67%~83%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幽门螺旋菌没有叶绿体
B.幽门螺旋菌通过分裂生殖
C.幽门螺旋菌是真核生物
D.实行分餐制可预防幽门螺旋菌传染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解答】解:A.幽门螺旋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内并没有叶绿体,A正确。
B.幽门螺旋菌是细菌,细菌通过分裂生殖,B正确。
C.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不是真核生物,C错误。
D.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因此实行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和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幽门螺旋菌的传染,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生殖方式是解题关键。
18.(1分)如图为各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⑤都属于真核生物
B.大多数②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C.①的细胞结构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D.②和③的细胞结构是最相似的,都有叶绿体
【分析】图中①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都属于真菌。
【解答】解:A.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④青霉和⑤蘑菇都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的一种,A错误。
B.②细菌是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叶绿体。因此,它们通常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活,B正确。
C.病毒根本没有细胞结构,它们只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颗粒,C错误。
D.②细菌、③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并不是最相似的,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都属于真菌,结构相似,且②和③都没有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
19.(1分)如图为红豆杉,是我国特有的树种,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豆杉属于蕨类植物
B.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
C.红豆杉属于被子植物
D.野生红豆杉经济价值高,可砍伐利用
【分析】植物根据生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
【解答】解:ABC、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裸露,不能形成果实。题干中的红豆杉的种子外的假皮不是果皮,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属于裸子植物,AC错误,B正确。
D、野生红豆杉经济价值高,但砍伐会造成生态和环境破坏,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0.(1分)同学们从土壤中找到许多蚯蚓(见图),于是仔细观察并进行了记录。以下记录内容出现错误的是(  )
A.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很多相似的②构成
B.蚯蚓仅靠腹面分布的刚毛就能完成运动
C.①是环带,位于蚯蚓身体的前端
D.蚯蚓的体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利于气体交换
【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靠近身体前端有环带,环带与蚯蚓的繁殖有关;用湿润的体壁呼吸,腹面有刚毛,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图中,①环带,②体节。
【解答】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蚯蚓的身体由很多相似的②体节构成的,这使得它们的身体能够灵活运动,A正确。
B.蚯蚓腹面分布的刚毛起到辅助运动的作用,依靠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B错误。
C.①是环带,位于蚯蚓身体的前端,环带可以区分蚯蚓的前后端,C正确。
D.蚯蚓的体壁确实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使得蚯蚓能够通过体壁进行气体交换。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通过湿润的体壁来吸收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蚯蚓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21.(1分)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发面酿酒
B.污水处理厂常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
C.利用细菌产生青霉素
D.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分析】有的细菌、真菌是有益的,有的细菌、真菌是有害的。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物质循环。
【解答】解:A.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常利用酵母菌发面酿酒,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B正确。
C.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青霉菌是真菌,不是细菌,C错误。
D.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在自然界中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22.(1分)如图是帝王蟹的图片,帝王蟹不具有的特征是(  )
A.具有贝壳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身体分节 D.附肢分节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的,附肢也分节;并且身体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解答】解:A.贝壳通常是软体动物具有的结构,如蜗牛、蚌类等。螃蟹是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具有坚韧的外骨骼,不具有贝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节肢动物特征的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3.(1分)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关于地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菌与藻类的细胞都有细胞壁
B.真菌与藻类的细胞都有叶绿体
C.真菌与藻类是寄生关系
D.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分开后都能独立生活
【分析】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结构)和细胞核。
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等结构)和细胞核。
【解答】解:A.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具有细胞壁;藻类也多数具有细胞壁,这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之一,A正确。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仅存在于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中,如藻类和某些植物细胞。真菌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
C.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并给后者带来危害。在地衣中,真菌和藻类是共生关系,而非寄生关系。它们相互依赖,共同生存,C错误
D.地衣中的真菌和藻类在自然条件下是紧密共生的,它们分开后往往不能独立生活。藻类为真菌提供有机物,而藻类在缺乏真菌提供的水和无机盐条件下也难以生存,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4.(1分)下列动物中,身体不属于辐射对称的是(  )
A.水螅 B.海葵 C.涡虫 D.水母
【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解答】解:水螅、海葵、水母都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为基础题目.
25.(1分)如图是蝗虫的外部结构图,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蝗虫属于一种昆虫
B.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蝗虫有一对触角、两对足
D.蝗虫的附肢分节,身体也分节
【分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身体外有外骨骼等。
蝗虫属于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触角具有触觉和感觉作用,复眼是蝗虫的视觉器官;胸部是蝗虫的运动中心,生有2对翅和3对足;蝗虫的腹部是蝗虫呼吸、生殖中心,气门为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
【解答】解:AC.蝗虫具有昆虫的特征,如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属于一种昆虫,A正确,C错误。
B.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更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
D.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昆虫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26.(1分)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数量庞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①~④是几种微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可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B.②有些在恶劣环境中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C.③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④依靠蔓延到培养基内部的营养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分析】图中①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
【解答】解:A.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不能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制成的培养基来培养病毒,A错误。
B.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②细菌在恶劣环境中会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但芽孢不是生殖细胞,B错误。
C.③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C正确。
D.④青霉菌属于真菌,营养菌丝蔓延到培养基内部,能够吸收水分和有机物,为青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27.(1分)“排骨海带汤”和“紫菜蛋汤”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下列生物与海带、紫菜同属于藻类的是(  )
A.白菜 B.石莼 C.满江红 D.葫芦藓
【分析】藻类大都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的单细胞,有的多细胞,但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藻类用孢子繁殖后代;衣藻、海带、紫菜都属于藻类。
【解答】解:A、白菜属于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不符合题意。
B、石莼属于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排骨海带汤”和“紫菜蛋汤”中的海带和紫菜,都属于藻类,符合题意。
C、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不符合题意。
D、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
28.(1分)“伸筋草”是一种中药植物(如图),叶片披针形,螺旋状排列;匍匐茎细长,在地面横向生长,侧枝直立,高达40cm;根为须状根;孢子囊生于叶腋基部,孢子在7、8月间成熟。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分析】(1)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3)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4)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解答】解:“伸筋草”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因此属于蕨类植物。
故选:B。
【点评】掌握蕨类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
29.(1分)取下新鲜蘑菇的菌盖,菌褶一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2~3天后可看到纸上留有放射状印记(如图)。这是蘑菇的(  )
A.菌丝 B.孢子 C.种子 D.花粉
【分析】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单细胞的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解答】解:真菌是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的,蘑菇菌盖下面的菌褶里含有孢子,将菌褶一面朝下平放在白纸上,扣上玻璃杯。2~3天后可看到纸上留有放射状的孢子印。
故选:B。
【点评】掌握真菌的生殖是解题的关键。
30.(1分)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警犬、军马是人类的得力助手
B.家畜为人类提供食物
C.宠物可为人们带来欢乐
D.鼠类会传播疾病,应该彻底消灭
【分析】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动物可以为人们提供衣食住行等生活用品,动物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等。
【解答】解:A.警犬因其出色的嗅觉和忠诚度,常被用于侦查、搜救等任务;军马则因其力量和耐力,在古代和现代战争中都有重要作用,A正确。
B.家畜如牛、羊、猪等,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提供了肉类、奶制品等丰富的营养,B正确。
C.宠物如猫、狗等,能够陪伴人类,缓解孤独感,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欢乐,C正确。
D.鼠类在生态系统中也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例如,鼠类是某些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它们的存在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虽然鼠类会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但是也不应该彻底消灭,更合理的做法是通过控制鼠类的数量和活动范围,减少它们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和理解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1分)2024年9月18日,中国科研人员在海南尖峰岭发现一种罕见植物,该植物为水玉杯属新物种,鉴于该物种的花色金黄,花形类似于古代金色酒樽,故命名为“金樽水玉杯”(如图所示)。金樽水玉杯花色金黄,花形如杯,非常漂亮,由此推测该物种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分析】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解答】解:A.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主要起固定作用,植株矮小,没有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靠孢子繁殖后代。而金樽水玉杯有花,故A不符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也没有花和果实等器官。金樽水玉杯有明显的花,故B不符合题意。
C.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它们通常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如银杏、松、柏等。金樽水玉杯具有花这一器官,故C不符合题意。
D.被子植物的种子被果皮包被,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金樽水玉杯花色金黄、花形如杯,具备被子植物花的特征,属于被子植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32.(1分)大豆等豆科植物的根部会形成根瘤,根瘤中生活着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物质的根瘤菌,含氮物质可供大豆利用,大豆则为根瘤菌提供营养物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根瘤菌的形态
B.根瘤菌使大豆形成根瘤,导致大豆患病
C.在结构上,根瘤菌与大豆细胞中都有细胞壁
D.根瘤菌与大豆生活在一起,对彼此都有利
【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解答】解:A、根瘤菌属于细菌,个体微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根瘤菌的形态,A正确。
BD、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变成农作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大豆为根瘤菌的生活提供有机物,而这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B错误,D正确。
C、根瘤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细胞结构,所以与大豆细胞中都有细胞壁,C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3.(1分)蜥蜴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其种类繁多,生活环境多样。下列有关蜥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的结构简单,气体交换能力弱
B.蜥蜴的生殖和发育没有脱离水的限制
C.受精卵较大,且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D.蜥蜴的幼体用鳃呼吸,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的生活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解答】解:A.蜥蜴的肺结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强,A错误。
B.蜥蜴体内受精,陆地产卵,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限制,B错误。
C.蜥蜴产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含有一定的水分,且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适于陆地生活,C正确。
D.蜥蜴的幼体才出壳时已经完全适应陆地的生活,蜥蜴的幼体用肺呼吸,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4.(1分)“四大家鱼”是(  )
A.鲢鱼、鲤鱼、青鱼、草鱼
B.鲤鱼、鲫鱼、草鱼、鲢鱼
C.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D.鲫鱼、草鱼、鲢鱼、鳙鱼
【分析】“四大家鱼”包括青鱼、草鱼、鳙鱼、鲢鱼。
【解答】解:“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的鱼种,包括青鱼、草鱼、鳙鱼、鲢鱼。这四种鱼栖息水层和食性不同,混养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达到高产的目的。鲢鱼又叫白鲢。在水域的上层活动,吃绿藻等浮游植物;鳙鱼的头部较大,俗称“胖头鱼”,又叫花鲢。栖息在水域的中上层,吃原生动物、水蚤等浮游动物;草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以水草为食物;青鱼栖息在水域的底层,吃螺蛳、蚬和蚌等软体动物;这四种鱼混合饲养能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记四大家鱼的名字是解题的关键。
35.(1分)清洗干净的鱼缸换水后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一段时间后,缸壁和水中往往出现绿色的细丝或绿膜。这些细丝或绿膜可能是(  )
A.藻类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分析】藻类的主要特征: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答】解:A.藻类常见于水体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在阳光充足和温暖的环境中容易繁殖,形成绿色的细丝或绿膜。因此,鱼缸中出现的绿色物质很可能是藻类形成的,A正确。
B.苔藓植物通常生长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不会在鱼缸的水中形成绿色的细丝或绿膜,B错误。
C.蕨类植物是陆生植物,通常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不会在水中生长或形成绿色的细丝或绿膜,C错误。
D.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不会在水中生长或形成绿色的细丝或绿膜,D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
36.(1分)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无数观众第一次见到了一位以往只有在新闻上才能看到的“神秘嘉宾”——中国海军运8反潜机。飞机是对鸟类的仿生,下列特征与鸟类适于飞行无关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有发达的龙骨突
C.前肢变成翼 D.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分析】鸟类的结构特点是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如:前肢变成翼,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胸肌发达,食量大,心脏四腔,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完成双重呼吸等。
【解答】解:A.鸟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A不符合题意。
B.鸟的胸骨上有高耸的龙骨突,可用于附着发达的胸肌以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不符合题意。
C.鸟类的前肢特化成翼,翼是许多鸟类的飞行器官,能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C不符合题意。
D.通过产卵繁殖后代是鸟类的繁殖方式,但它与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无关,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37.(1分)滇金丝猴是长得最像人的雪山精灵,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仅次于大熊猫的“第二国宝”。滇金丝猴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方式,相对于其它生殖发育方式的优势在干(  )
A.有利于降低体表温度
B.有利于吸引异性和求偶
C.有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D.有利于提高产仔率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通常有毛;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解答】解:A.体表温度主要受环境温度、体温调节机制等因素影响,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与降低体表温度无关,A错误。
B.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与吸引异性和求偶无关,B错误。
C.胎生、哺乳的生殖方式意味着幼崽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生,这相对于其他生殖方式(如卵生)来说,能为幼崽提供更好的保护和营养,从而提高其后代的成活率,C正确。
D.胎生、哺乳方式与提高产仔率无关,产仔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环境、繁殖策略等,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解答的关键。
38.(1分)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生物数量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
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39.(1分)以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对应错误的是(  )
A.将捕杀穿山甲者绳之以法——法制管理
B.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保护大熊猫——就地保护
C.将野外的长江江豚移入水族馆进行保护——迁地保护
D.建立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就地保护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①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A.将捕杀穿山甲者绳之以法,这显然是法制管理的体现,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穿山甲这一珍稀物种,防止其因非法捕杀而灭绝,A正确。
B.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保护大熊猫,这实际上是迁地保护的一种形式,B错误。
C.将野外的长江江豚移入水族馆进行保护,属于迁地保护,C正确。
D.建立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丹顶鹤等鸟类,这属于建立自然保护区,即就地保护,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解题关键。
40.(1分)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叶,但二者引起的病斑不同,如图甲。将TMV病毒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分离,并分别单独感染健康烟叶,结果如图乙(利用HRV进行同种实验,表现为b病斑)。科学家将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与蛋白质之间重新组合形成杂种病毒,然后感染健康烟叶(如图丙)。根据甲和乙的实验结果推测,丙中烟叶的现象是(  )
A.烟叶未被感染
B.烟叶被感染,只有a病斑
C.烟叶被感染,只有b病斑
D.烟叶被感染,a病斑和b病斑都有
【分析】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病毒,这就是它的生殖方式。病毒一旦离开寄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根据甲和乙的实验可知,蛋白质外壳没有侵染作用,而遗传物质能够感染健康烟叶;丙表示用TMV外壳和HRV的遗传物质合成的“杂种病毒”接种烟叶出现病斑,表现病症为感染车前草病毒症状,即表现出b病斑,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者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得0分,共10分。)
(多选)41.(2分)近年来,极地频现“红色的雪”,其中存在一种叫做“雪衣藻”的藻类(如图)。它们原本绿色,但当细胞在阳光照射下,会产生多种红色色素,吸收更多热量融化周围的雪,并对雪水加以利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雪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
B.雪衣藻细胞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雪衣藻融雪对极地环境的保护极为有利
D.雪衣藻大量繁殖对南极的气候有一定的影响
【分析】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简单的生物,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无根、茎、叶的分化。
【解答】解:A、由图可知雪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A正确。
B.雪衣藻虽然在高光照下会产生红色色素,但它们仍然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加快融雪速度,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C错误。
D.雪衣藻的大量繁殖会通过其红色色素吸收更多的太阳能量,加速冰雪融化,从而影响南极的气候和环境,D正确。
故选:A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多选)42.(2分)如下表中对家兔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相应功能的描述不匹配的是(  )
选项 特点 功能
A 全身被毛 对维持恒定体温有决定作用
B 消化管短,盲肠发达 适于消化植物纤维
C 体内有膈 有助于肺进行呼吸运动
D 胎生、哺乳 有利于后代成活率的提高
A.A B.B C.C D.D
【分析】哺乳动物结构和生理特点:①繁殖:兔的繁殖方式为胎生、哺乳;②消化: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肠很长,盲肠发达,这些特点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③血液循环:心脏四腔、两条循环路线,输送氧气的能力强;④呼吸:兔完全用肺呼吸,肺的结构复杂,气体交换能力强;⑤神经系统: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解答】解:A.全身被毛对家兔维持恒定体温有作用,但是体温恒定主要有体内体温中枢来决定,A错误。
B.消化管很长,盲肠发达,这使得家兔能够有效地消化植物纤维,因为植物纤维难以消化,需要较长的消化道和发达的盲肠来分解,B错误。
C.体内有膈,膈肌的运动有助于肺进行呼吸运动,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可以改变胸腔的容积,从而帮助家兔进行呼吸,C正确。
D.胎生、哺乳,这有利于后代成活率的提高,因为胎生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哺乳则可以提供营养,帮助幼崽成长,D正确。
故选:AB。
【点评】掌握家兔的形态结构以及对应的功能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多选)43.(2分)下列动物中,不用鳃呼吸的是(  )
A.螃蟹 B.青蛙 C.水螅 D.沼虾
【分析】鳃是一种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器官,肺和气管是适于在陆地上呼吸的器官,有的水生哺乳类也是用肺呼吸。
【解答】解:螃蟹和沼虾属于节肢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水螅没有呼吸器官,由各细胞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点评】熟记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多选)44.(2分)据《科学》杂志报道,生物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无须借助显微镜就可用肉眼看到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细菌——华丽硫珠菌,其单体的最大长度甚至可以达到2cm形状和大小类似人类的睫毛,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华丽硫珠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用到的菌种和华丽硫珠菌同属于细菌
B.华丽硫珠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C.华丽硫珠菌和酵母菌都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D.流感病毒和华丽硫珠菌最大的区别是流感病毒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分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华丽硫珠菌属于细菌。
2、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解答】解:A、制作酸奶用到的菌种是乳酸菌,和华丽硫珠菌同属于细菌,A正确。
B、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华丽硫珠菌属于细菌,因此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B正确。
C、华丽硫珠菌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而酵母菌是真菌,能够进行孢子生殖,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进行出芽生殖,C错误。
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华丽硫珠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二者最大的区别是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AB。
【点评】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是解题关键。
(多选)45.(2分)某同学做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一段时间后,实验现象如图。他探究的是(  )
装置 酵母菌(种类) 酵母粉质量(克) 面粉质量(克) 温度(℃) 水量(毫升)
甲 M菌种 3 50 28 300
乙 N菌种 3 50 28 300
A.面粉发酵时酵母粉用量气球明显膨胀
B.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C.两种酵母菌的发酵速度
D.实验变量是酵母菌的种类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解:解读表格中的实验设置发现,除酵母菌菌种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且适宜;因此,这是以酵母菌菌种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结合图中的实验现象(甲气球明显膨胀、乙气球略微膨胀)可知,该同学探究的是两种酵母菌的发酵速度。CD符合题意,AB不符合题意。
故选:CD。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原则及发酵技术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