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某班同学围绕“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个知识点进行了学习,以下最适合作为该学习主题的是(  )
A.彻底实现国家独立 B.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如图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示意图,其反映出我国工业化的突出特征是(  )
A.近代化起步后持续、高速发展
B.工业化的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
C.跨越时代,在探索中不断进步
D.苏联援助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
3.“1955年的春天……雷锋工工整整地写了一张入社申请书……雷锋坚定地回答:“这些田都是党分给我的,我坚决听党的话,走合作化的道路。”据此判断雷锋曾经加入(  )
A.人民公社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农民经纪人合作社
4.1955年我国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上的图案,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这些人民币图案反映出的时代信息是(  )
A.采取措施巩固人民政权
B.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
C.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
D.我国交通运输业大大发展
5.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封建帝制的废除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
6.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单元复习时整理的知识小结,其反映的主题是(  )
A.新中国成立与政权巩固
B.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繁荣
7.新中国出现了三个“区”:“特别行政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民族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三“区”的出现体现了(  )
A.一国两制,国家统一 B.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C.科技进步,推动发展 D.制度创新,中国特色
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1992年南方谈话的共同作用是(  )
A.解决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B.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指导思想
C.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
D.明确了“一国两制”方针
9.中国问题专家马丁 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1/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的含义是(  )
A.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B.开展思想解放运动
C.开始平反冤假错案 D.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10.十八大以来,中国主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等主场外交,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表明我国(  )
A.主动融入区域集团化潮流
B.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C.为大国外交贡献中国智慧
D.努力拓宽对外交往渠道
11.如表“中国大事记(节选)”记录了(  )
中国大事记(节选) 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A.外交事业的发展 B.祖国统一的成果
C.社会生活的变迁 D.改革开放的推进
12.20世纪60年代,中国先后同尼泊尔、古巴、法国等国家发展了外交关系。这从侧面折射出我国(  )
A.得到资本主义国家广泛支持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有成效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两弹一星”提高了国际地位
13.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B.科技强军与钢铁长城
C.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 D.祖国统一与两岸互通
14.如表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中列出的三件大事,其共同的影响是(  )
92.抗美援朝战争 93.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94.尼克松访华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往
C.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 D.打破美国对华经济封锁
15.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箭采用的247项核心关键技术全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北斗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器部件实现国产化率100%。这表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坚持(  )
A.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B.大力协同、攻克难关
C.实事求是、系统管理 D.服务大局、合作共赢
16.2025年开年,DeepSeek 彻底突破技术圈层,正式发布DeepSeek-R1模型,并同步开源模型权重。其在全球迅速爆红,成为热议高频词。材料表明DeepSeek发展的因素是(  )
A.重视科技创新 B.经济全球化浪潮
C.结合中国国情 D.加强国际合作
17.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国的青铜文化、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成就,无不充满着智慧与神奇。这表明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平衡性 C.多元性 D.开放性
18.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古代印度最高统治者称“Raja”,即“王”,也就是“佛经里的天王”。这反映出古代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是(  )
A.发源于大河流域 B.建立严格等级制度
C.受希腊哲学影响 D.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1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从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亚洲文明和欧洲文明 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20.古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为了测量尼罗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两岸土地,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在数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在环海多山多岛屿的古希腊,耕地面积有限,人们高度依赖商贸活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发展
C.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21.当欧洲笼罩于基督教的黑暗之时,以伊斯兰为特征的帝国文明光芒璀璨,成就斐然。横向来看,东、西方文明在此碰撞,交融,相得益彰……以上材料表明这一帝国最大的贡献是(  )
A.创立了基督教
B.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C.创造了儒略历
D.成为沟通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22.西欧庄园以农业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这主要反映了西欧庄园的特点是(  )
A.自给自足 B.开放包容 C.司法独立 D.商业繁荣
23.日本自“大化”开始,至今共使用了248个年号,这些年号大多出自中国典籍,如“明治”出自《周易》,“昭和”出自《尚书》等。这反映了(  )
A.社会转型的实现 B.中国文化的影响
C.明治维新的成效 D.日本文化的消失
24.世界古代史上,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和阿拉伯帝国的军事征服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A.刺激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促进了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C.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D.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25.11-12世纪,西欧城市里兴起了反映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文学作品,还出现了反映新的世俗生活和市民观念的市民文学。这些文学作品的兴起主要是为适应(  )
A.封建贵族的需要 B.新兴市民的需要
C.罗马教廷的需要 D.农奴生活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26.各个时期的英雄模范是时代的楷模,民族的脊梁,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伟大的中国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中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有毅然抱起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跃入冰河以生命换得朝鲜少年安然无善的罗盛教……他们用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被祖国人民称为“最可爱的人”。
(1)请结合所学知识,模仿材料一中划横线处的描述方式,再写出一位杨根思、罗盛教式的英雄人物。
材料二:
几代大庆人艰苦创业、接力奋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习近平
(2)材料二中的“铁人”是谁?铁人精神与焦裕禄精神都产生于什么时期?
材料三:他曾说:“天底下的路都是从无到有走出来的。”他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研制原子弹是国家机密,隐姓埋名28年,一直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和奉献着,直到逝世后,他的名字才广为人知。1999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贡献奖章。“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并指出“两弹一星”成功的重大意义。
材料四: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2019年共和国勋章给他的颁奖词是:“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带领团队经过数百次实验,历经190次失败,克服了无数困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介的最佳疟疾治疗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4)材料四中“他”和“她”分别指谁?请说出“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和“她”能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5)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上英雄模范人物事迹体现出的中国精神。
27.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的什么外交政策?
材料二:在这一协议中,他们提交了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这些原则是:甲、互相尊重领土立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中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则……这将使这些国家的自信增长,并导致这些国家祖王之兴和它们与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2)材料二中的“这些原则”指中国的哪一外交成就。简析这一外交成就的意义。
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在严峻的政治现实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国内国际形势双重影响下,我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调整。由孤立于国际社会转向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由人民外交转向国家外交。
(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认为导致“我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调整”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具体成果。(至少列举两项)
材料四:如表
时间 事件 时间 事件
1978年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92年 ⑥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等内地省会城市。
1979年 ②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001年 ⑦中国加入WTO;中国在上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80年 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2016年 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
1984年 ④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017年 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1985年 ⑤把长江三角洲等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2019年 ⑩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
(4)从以上材料中选取两项或两项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8.探寻人类文明源流和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由上至下刻有同一段诏书的多种语言版本,包括古埃及象形文字和古希腊文字等。1822年法国学者通过碑文上的希腊文字,破解了石碑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含义,自此,人们便能阅读古埃及文物上的文字。
(1)依据材料一,指出“罗塞塔石碑”史料类型并分析其史料价值。结合世界史,再举一例能够证明文字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古文字。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A、B两处文化遗产分别代表的古代文明及其所属的文明类型。
材料三:中世纪流传着很多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只要你乐意,你可以一辈子待在庄园里。”“城市空气使人自由”等……词与物一起流传,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世纪西欧的政治、经济制度。并谈谈你对“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的理解。
材料四:10-11世纪西欧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农具和耕作技术日益发展。铁犁的使用开始普及,使农业生产率显著增长,对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为城市的兴起准备了条件。……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城市的重新兴起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依据材料四,指出西欧城市兴起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两个条件,并概括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材料五: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文明类型。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多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现,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特点。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五四学制)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5:BCBBC 6-10:BDAAB 11-15:BBBAA 16-20:ACDAB 21-25:DABCB
26、(1)有挺身而出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
(2)王进喜;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3)邓稼先;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袁隆平,屠呦呦;培育出制型杂交水稻,解决了困扰中国人儿千年的吃饭问题;她有执着的科研精神、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勇于尝试的品质。国家重视科研、中医药学提供知识基础。
(5)爱国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
27、(1)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意义: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
(3)原因:严峻政治现实、中苏关系恶化。
成果:中美关系正常化(如 1979年中美建交);中日建交;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
(4)示例:
观点: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外交与对外交流发展。
阐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沿海城市等,加强了与世界经济联系。在外交上,1979 年中美建交,之后积极拓展对外关系,2001年加入WTO、主办APEC会议等,2016年G20杭州峰会、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中国融入世界,外交与对外交流不断取得新成果,为中国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也推动世界共同发展。
28、(1)类型:实物史料;价值:探索历史文献史料,是研究文字演变的实物史料。举例: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A.古埃及文明,属于大河文明;B.古希腊文明,属于海洋文明。
(3)特征:政治:封君封臣制度;经济:庄园制;理解:城市相对独立和自治。
(4)条件:农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历史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瓦解封建制度,市民阶级壮大,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5)特点:多元性;不断发展和演变;存在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