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导入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国的逆袭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一、身逢变世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东周时期公元前476年战国开始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农业手工业商业铁器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牛耕战国时期的双镰铁范分工更加细密,发展可观各国金属货币战国铜冰鉴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商业城市繁荣兴旺。1. 经济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阅读教材P36,自主探究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铁农具牛耕出现推广生产力提高公田废弃私田开辟生产力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阶级关系新兴地主、农民两大阶级政治制度奴隶制度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春秋奴隶社会瓦解,战国封建社会形成1. 经济→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下半场局势如何?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加明显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对比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你能看出什么变化呢?“战国七雄”格局2. 政治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匈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周代贵族等级示意图礼崩乐坏,权力进一步下移齐燕楚秦越晋宋吴赵魏韩燕齐秦楚晋晋春秋:诸侯争霸战国:大夫夺权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西汉)刘向《战国策》根据地图,说说“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指出修筑长城的诸侯国。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 政治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河山以东强国六…周室衰,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被视作夷狄对待)。——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据材料,战国初期,秦国境况如何?七雄争霸,诸侯卑秦2. 政治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3. 军事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活动一:看图猜战役,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赵魏桂陵救命啊!齐魏、赵、齐:桂陵之战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纸上谈兵时期 战役 交战国 双方 兵力 持续 时间 伤亡人数春秋 城濮 之战 晋 楚 8-9万 11万 1天 约2万战国 长平 之战 秦 赵 30-50万 40-50万 3年 20万45万材料 春秋时期的战争,战幕一开,胜败立定;战国时期的作战时间从数月延长到数年,战线延长绵亘。而战国末期,一次大战就要动员和布阵几万辆战车。——杨德权《西周、春秋与战国军事战争比较研究》对比表格,结合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交战区域广战争规模大参战兵力多持续时间长3. 军事一身逢变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是争霸战争,战国是兼并战争。历史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走向了统一。二、以变应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商鞅变法1.各国变法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材料 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与贵族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摘编自张文喜、刘焕曾《新编中国古代史》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秦孝公 (《史记·秦本纪》)2.秦国变法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3.商鞅简介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秦孝公颁布求贤令后,在魏国做官失意的商鞅来到秦国,公元前356年,25岁的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类型 措施政治经济军事县制世袭户籍度量衡耕织军功2.鼓励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_______奖励____,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1.废除________________4.严明法度,禁止_____1.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_______ 特权3.建立_____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旧的土地制度4.商鞅变法的内容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私斗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委任县令,听命于国君。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量:容积(升斗)衡:轻重(斤两)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活动二:小组合作请同学们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阶层,分组讨论商鞅变法的内容给你们造成的影响(说出你的理由,2分钟)。新兴地主农民旧贵族类型 措施 作用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3.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5.商鞅变法的作用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损害旧贵族利益,利于新兴地主阶级掌权。有利于加强对人民的管理。类型 措施 作用经济 1.废除旧的土地制度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有利于经济发展(富国)5.商鞅变法的作用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有利于新兴地主通过军功途径参政,有利于军事强兵(强兵)最体现变法性质,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和封建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10年100年130年“行法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长平之战,坑赵卒四十万。(前260年)“六王毕,四海一。”(前221年)——《阿旁宫赋》6.商鞅变法的影响二以变应变——商鞅变法(2)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2.组成1.修建二以变应变——都江堰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都江鱼嘴宝瓶口飞沙堰都江鱼嘴宝瓶口飞沙堰灌溉分洪排沙3.功能金牌P27-6.“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坝)……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形容蜀地物产丰饶,像大海一样富有)。”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都江堰可以用来防洪 B.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C.都江堰可以用来灌溉 D.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B4.意义二以变应变——都江堰材料一: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蜀志》1.保证了周边地区的农业灌溉,有利于农业增产;材料二: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敷虽多,不费汗马之劳,不至十日而距扦关。——《战国策·楚策一》结合下面材料,说一说都江堰修建的意义。2.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三、变中感悟三变中感悟活动三:感悟分享身逢变世,秦国以变应变,从“卑秦”变为强秦…启示大国博弈活动三:感悟分享当今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如何应对?三变中感悟疫情危机芯片危机1.弱秦顺应社会变化,重用人才,勇于创新,实现逆袭。2.当今中国面对各种危机,应不惧挑战,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