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指定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提示的区域作答,作图时,可用2B铅笔作图。在本试题上作答无效。
3.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焦耳的名字作为单位的是(  )
A.功率 B.能量 C.热值 D.压强
2.“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对于泰山山顶的大气压强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3.下列实验现象中,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图甲:抽掉玻璃板,上面瓶内也变色
B.图乙:将两铅块压紧,下面能挂物体
C.图丙:吸盘挂钩,能“吸”在墙面上
D.图丁:“覆杯”实验,硬纸片不掉落
4.五一期间,甲、乙两人在海边完全相同的水平沙滩上散步,留下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脚印,如图所示,两人对沙滩的压强和压力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B.
C.
D.
5.莱芜某滑雪场用到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造雪机,来自高压水泵的高压水与来自空气压缩机的高压空气在喷嘴处混合喷出水雾,利用自然蒸发和空气喷出后的体积膨胀带走热量而使水雾凝结成冰晶,形成人工降雪。人工“雪”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液化 D.汽化
6.某日济南、青岛两城市的天气预报情况(如下表),下列根据气温变化情况做出的判断和判断依据正确的是(  )
城市甲 晴20-34℃
城市乙 晴21-28℃
A.城市甲是济南,海水比热容比砂石小
B.城市乙是青岛,海水比热容比砂石大
C.城市甲是青岛,海水比热容比砂石大
D.城市乙是济南,海水比热容比砂石小
7.下列四幅图是一位同学在练习投掷实心球时的分解动作,对图中描述的过程,该同学对实心球做了功的正确选项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骨骼、肌肉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尽管人体的各种运动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都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其模型就是杠杆,下列对于踮脚过程的杠杆模型建立正确的是(  )
9.某兴趣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a、b管上端、B右端均开口。当先后打开阀门A、B时,对a管中的液面与b管中的液面高度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只打开A时,待液面稳定后,两液面是相平的
B.当只打开A时,待液面稳定后,a液面高度较高
C.当再打开B时,管内液体流动,两液面是相平的
D.当再打开B时,管内液体流动,b液面高度较高
10.在“桥梁调查与模型制作”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对家乡的桥梁进行了研究,如图是单塔双索斜拉大桥,桥塔两侧对称的拉索承受了桥梁的重力。当桥塔高度改变时,拉索与桥塔的连接点相对于桥塔顶端位置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减小拉索承受的拉力,可适当减小桥塔高度
B.当桥塔高度改变时,拉索所受的拉力将不会改变
C.汽车从桥梁左端驶向桥塔时,左侧拉索的拉力一直减小
D.汽车从桥梁左端驶向桥塔时,左侧拉索的拉力一直不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些,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会变小
B.图乙:所挂重物的质量越大,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会越高
C.图丙:探究F浮与G排关系时,物体是否浸没对实验没有影响
D.图丁:瓶塞被推出的过程,能的转化与热机的压缩冲程相同
12.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对于下列情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艾灸”时,闻到艾草药香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图乙:“针灸”的针头做得尖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力
C.图丙:“拔火罐”时,玻璃罐能“吸附”在皮肤上是大气压的作用
D.图丁:“刮痧”时,皮肤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13.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利用了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螺丝钉上设计螺纹,是应用了斜面的原理,目的是为了省功
B.图乙:热气球充入被加热而体积膨胀的热空气,利用空气浮力升空
C.图丙:旗杆顶端的滑轮是定滑轮,是利用了定滑轮可以省力的原理
D.图丁:高压锅能快速将食物炖熟,是利用锅内气压高,水的沸点高
14.如图所示,光滑桌面上的弹性小球由A点被弹出后,落到地面,又被多次弹起,图中虚线为小球的运动轨迹,C、F点等高。下列有关小球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从A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总能量守恒
B.从B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小球在E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
D.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于小球在F点的速度
15.“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江南地区主要的灌溉农具,其构造如甲图所示。《天工开物》中有“数尺之车,一人两手疾转,竟日之功可灌二亩而已”的记载。如乙图所示,将水车一端浸入水中,另一端固定于岸上。使用时摇动长柄摇杆,使轮轴转动,带动嵌满刮水板的链条运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刮水板的面积越大,大轮旋转一周提升的水就越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摇杆施加力的作用使轮轴转动,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
B.要使大轮旋转一周对水所做的功多,可适当增大刮板面积
C.要使龙骨水车运送水功率大,可将大轮的半径做得更大些
D.用水车匀速提升水的过程,是将水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60分。
16.(4分)在实践活动中,小雨利用身边的材料模仿中药房的戥秤制作了一个杆秤(如图),在称量货物时,使用提纽______(选填“1”或“2”),该杆秤的称量范围更大。若该杆秤配套的秤砣生锈,称量货物时杆秤显示的质量将比被测货物的真实质量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17.(4分)结合下表分析,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不能选用酒精温度计而选用水银温度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酒精比水银的___________;在加热的过程中,随着酒精灯内酒精的减少,酒精的热值___________(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物质 属性
熔点℃ 沸点℃ 密度g/cm 比热容J/(kg·℃)
酒精 -117 78 0.9 2.4×10
水银 -39 357 13.6 0.14×10
18.(4分)大气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用吸管吸牛奶时,牛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口中。某同学概括出了解释此类现象的思维模型,请将①②处信息填写完整。
19.(4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火爆全球,哪吒与申正道的打斗过程中,在空中翻腾,最后落在水面的一根竹竿上,此时竹竿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哪吒与敖丙联手,用水火之力生成蒸气冲破巨岩,冲破巨岩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能的转化过程)。
20.(3分)如图所示,气球受到空气的浮力为0.02N,请画出该浮力的示意图。
21.(3分)如图是使用开瓶器开瓶盖的场景,请在图中画出开瓶器的支点O的位置和阻力F 的大致方向。
22.(2分)太阳能热水器是直接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的装置,小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 J/(kg·℃),求:在这5小时内,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
23.(9分)人工智能将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如图甲所示的运送机器人重为120N,静止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20cm ;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求:
(1)该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1min,牵引力所做功及功率。
24.(7分)如图所示是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它应用了电磁弹射和阻拦技术,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直升机、两栖坦克等装备,满载排水量4.6×10 t,最大航速可达32节,最大吃水深度达9米。(g取10N/kg,海水密度取1.0×10 kg/m )
求满载时:
(1)攻击舰受到的浮力;
(2)舰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3)舰底0.01m 面积上受到海水的压力。
25.(7分)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实验前检查U形管压强计时,小明发现不论怎样按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液面始终相平,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重新安装后,小明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由此可初步得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_________。为了得到更普遍的规律,接下来小明应该_________(选填“更换其他液体再次探究”或“改变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继续探究”);
(3)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再加入适量的浓盐水,搅拌均匀后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如图丁),于是得出“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小红认为结论并不可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发现此实验无法得出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定量关系,于是利用能进行精确测量的数字式压强传感器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分别测量出水中不同深度处的液体压强,并利用软件生成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接下来,小明又设计了如图戊所示的装置来测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测得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1和右侧待测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用h1、h2和ρ水表示)。
26.(6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所用每个钩码的质量均相等、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
(1)实验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保持静止,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节;
(2)调节后,在杠杆两边挂上钩码后出现了图乙所示的现象,在不增加器材的情况下,要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接下来进行的最简单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亮提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影响杠杆的平衡”。为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盘(相当于杠杆),圆盘可以绕着圆心O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如图丙所示。先在圆盘的C点挂上2个钩码,又在G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后,圆盘在图示位置平衡,此时CD水平;接着他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________(填写图丙中的三个点),发现圆盘仍在图示位置平衡,则说明小亮的观点是错误的。
27.(7分)有一种粘木头用的胶是将胶粒熔化并熬制而成,控制熬胶温度尤为重要,需控制在100℃左右,温度再高胶就会被熬糊从而失去粘性。木工师傅利用夹层中装水的双层锅熬胶解决了上述问题。为解开其中的奥秘,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固定下端铁圈位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选填“酒精灯”、“酒精灯的外焰”或“温度计的玻璃泡”);
(2)当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说明水沸腾;
(3)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如下表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水温t/℃ 90 92 94 97 97.5 98 98 98 98
请你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丙中描点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4)小明结合图像分析得出了用装水的双层锅熬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撤掉酒精灯,发现水不再沸腾,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
(6)小明在实验后查阅资料得知,水的沸点还会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又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在一敞口玻璃瓶a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b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________。
A.a、b瓶中水都不沸腾
B.a瓶内水沸腾,b瓶内水不沸腾
C.a、b瓶内水温都达不到沸点
D.a瓶内水不沸腾,b瓶内水沸腾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B2.D3.B4.A5.A6.B7.C8.D9.A10.C
评分意见:每小题选对的得2分,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不得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题,每题4分,共20分。
11.BC12.ACD13.BD14.ABD15.ABC
评分意见:不选、错选不得分;只选对1个选项得2分;选对2个或2个以上选项但没有选全得3分;选出全部正确选项得4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共60分。
16.(4分)2 小
17.(4分)沸点低 不变
18.(4分)密闭 减小
19.(4分)变大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评分意见:16-19题共16分。每空2分,19题第二个空用“”代替转化不得分;其他与参考答案不一致的、错别字均不得分。
20.(3分)
21.(3分)
评分意见:
20题(3分)按以下标准给分:画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各得1分;浮力方向画成向下不得分,竖直向上不标准的扣1分,不标注F及大小的扣1分;箭头位置画的不规范的扣1分;多画其他力本题不得分。
21题(3分)按以下标准给分:画出支点(标注O)得1分;画出阻力2分,阻力方向画成向上不得分,不标注的扣1分;箭头位置画的不规范的扣1分;多画其他力扣2分。
22.(2分)
解:…………2分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
23.(9分)
解:(1)因为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所以F=G=120N………………………1分
………………………………………2分
(2)t=1min=60S
由得………………………………………1分
由图乙可知,当v=0.5m/s时F=200N………………………………………1分
W=FS=200N×30m=6000J………………………………………2分
………………………………………2分
(2)方法二:由图乙可知,当v=0.5m/s时F=200N…………………………1分
…………………………3分
t=1min=60S
………………………………………2分
答: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牵引力所做功是6000J;功率100W。
24.(7分)
解:(1)
………………………………………2分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1分
(2)………………………………………2分
(3)由得………………………………………2分
答:舰受到的浮力是;舰底受到的海水压强是;战舰受到的压力是900N。
评分意见:22-24题共18分。可参照下述标准给分。(1)无公式、只写出公式及其变形式而未与题中给出各量相联系的(不带入数据的)不得分。因前面数字计算错误导致后面结果错误的,不重复扣分。其他解法正确的同样给分。(2)解题不规范的扣1分(包括:未换算或统一单位、计算过程不带单位、未写“答”或答不完整,多项不规范同时出现也是只扣1分,不重复扣分)(3)计算结果错误(包括数值错误,单位错误和没有单位),每步扣1分。
25.(7分)
(1)压强计气密性不好(漏气)
(2)乙丙;大;更换其他液体再次探究
(3)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4)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深度成正比(5)
评分意见:本小题共7分。每题1分。
26.(6分)
(1)右(2)将左侧钩码移至左侧第4格(左移一格)
(3)N、D、P
评分意见:本小题共6分,每空2分。(2)能移动至使杠杆平衡即可
27.(7分)
(1)酒精灯的外焰
(2)96 大量气泡产生,上升变大
(3)右图
(4)水沸腾后温度不变,且温度是98℃
(5)吸热
(6)A
评分意见:本小题共7分。每空1分。(4)写成“水沸腾后温度不变,且温度在100℃左右(低于100℃)”均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