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姓名准考证号学校班级)科左中旗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用力将跳板压弯 B.用力推动购物车C.用力将篮球投出 D.用力将门拉开2.下列常见现象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收纳箱底部装有轮子 B.轮胎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游乐场的滑梯表面光滑 D.给自行车车轴加润滑油3.全球气候变暖,危及北极熊生存,聪明的北极熊学会了智慧出行,一只北极熊在通过一处薄冰时,它趴下身子,腹部贴着冰面向前爬行,如图甲所示。越过薄冰到达陆地,再变成正常行走,如图乙所示。这只北极熊通过薄冰时采用特殊姿势是为了A.减小压强 B.减小压力C.增大压强 D.减小受力面积 甲 乙4.关于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人对杠铃的支持力做了功B.人提水桶上楼时,人对水桶的拉力做了功(物理第1页 共6页)C.足球离开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员对足球的力做了功D.吊车吊着重物水平移动一段距离,吊车对重物的拉力做了功5.东南海域水质的改善,给了中华白海豚一个温馨的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豚跃出海面减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B.海豚跃起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为0C.海豚从高处落回海面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D.海豚在海面下加速下潜过程中,动能变大6. 如图是学校旗杆顶上的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B.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C.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7.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筝飞得时快时慢不需要力的作用B.高空中的风筝不受重力的作用C.使风筝飞起来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如图所示,小莉练习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竖直向上运动。已知排球所受的重力约为,排球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约为,则排球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为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上C.,竖直向下D.,竖直向下在体育测试中,小明同学掷实心球的场景如图所示,图中点是球刚离开手的位置。球从点上升到最高点后下落到地面点,然后滚动到点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从点上升到点,是因为球受到手的推力作用B.球在点的速度为零C.若球在点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D.球从点运动到点停止,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10.乒乓球被称为中国的“国球”,深受同学们喜欢。关于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的力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乒乓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了向前的惯性B.乒乓球的质量小,所以容易被快速抽杀C.空中飞行的乒乓球,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D.球拍击球时,只能改变乒乓球的运动方向11. 如图所示,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掌分别沿水平方向压在气球的两侧,使气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B. 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C. 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手指与手掌受到气球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物理第2页 共6页)12. 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拔火罐时在重力作用下玻璃罐“吸”在皮肤上B.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了连通器C.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液面上方气压低,液体沸点高D.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内13.把一块石头和一个西红柿同时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西红柿漂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石头和西红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较A.石头受到的浮力更大些B.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C.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大小14.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其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甲 乙 丙 丁A.如图甲所示,加热孔明灯内部空气,内部空气的密度比外部空气的密度小到一定程度,孔明灯就上升B.如图乙所示,山东舰从黄浦江驶入东海后(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山东舰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C.如图丙所示,用盐水选种时,沉入水底的良种所受浮力小于重力,浮在水面的次种所受浮力大于重力D.如图丁所示,压缩空气将悬停在水中的潜水艇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浮力大于重力,潜水艇上浮15.如图是一种切甘蔗铡刀的示意图,可以视为以为支点的杠杆。甘蔗放在点比在点更容易被切断,原因是甘蔗放在点时A.阻力小B.动力大C.动力臂大D.阻力臂小16. 下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它创造了万米的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在万米深海处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不考虑海水密度及潜水器体积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变大B.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不变、压强不变C.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压强不变D. “奋斗者”号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压强变大二、非选择题(共9小题,共52分)17.(4分)小红和小明在做“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实验:(1) 测量钩码重力前,应将弹簧测力计在 (填“水平”或“竖直”)方向调零。(2) 如图所示,当所挂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合力为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 他们测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小红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对应的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小明不赞同,他认为“只能全部(物理第3页 共6页)用钩码的质量与重力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 的观点是正确的。(7分)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方案。为了方便判断木块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在本实验中,我们应该让木块始终保持 (填“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小强提出把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实验,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来减小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小强发现,只有向左、右两边的托盘中同时加一个质量相等的砝码,木块才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平衡的两个力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其他同学在做此实验时,意外发现当左盘中放入一个稍大于右盘的砝码时,木块静止,此时木块(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受力 (填“平衡”或“不平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木块受到了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19.(6分)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甲 乙 丙(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和转换法。(3)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比较图甲和图乙的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比较 两图的实验,可知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 (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5)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20.(6分)小渝和同学们利用一长方体物块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将物块竖放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物块的重力为2.7N,然后将物块部分浸入水中,当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时,浮力为 N;接下来小渝继续按图乙、丙、丁所示进行实验,由甲、乙、丙的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浮力越大;由丙、丁的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深度 ;然后将物块浸没在盐水中如图戊所示,分析数据可知: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并通过计算(物理第4页 共6页)得出所用盐水密度为 ;若在实验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下,并未调零,则算出的盐水密度 ;(g取10N/kg)同组的小王同学还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在浸没前,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将物块横放后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其露出水面高度与图乙相同,测力计示数为2.3N,与乙图数据对比,小王得出结论:物体在浸没前,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1. (7分)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如下:带有合页的长木板、带圆形凹槽的木块、小球、弹簧测力计。(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滑动摩擦力为______;(2)将小球放在木块的凹槽内,重复(1)的操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1)中的大。说明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3)请在图甲中画出木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4)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还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跟运动速度的关系,如图乙所示。①进行实验时,为改变小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应使小球从同一斜面上的________高度由静止滚下;②小球在同一斜面上的位置越高,滚下时木块被撞得越远,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小球,运动的速度越大,动能________;③请根据上述结论,对驾驶员提出一条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建议: 。(4分)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将刻度均匀的轻质直杠杆安装在支架上,杠杆可以绕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上的、处用细线分别挂上钩码,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保持水平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1) 图甲中,若在杠杆两侧各去掉1个钩码,则杠杆的 (填“左端”或“右端”)将下沉。(2) 图甲中,若在杠杆处再增加2个钩码,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则应将处的钩码向______(填“”或“”)的方向移动______格。(3) 将图甲中处的钩码全部去掉后,在杠杆处施加竖直向上的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如图乙所示。若将动力改为沿虚线方向的,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填“ ”“”或“ ”)。(物理第5页 共6页)23.(4分)如图所示,夏天有些市民在电动车上加装了向上凸起的遮阳伞,行驶过程中,遮阳伞很容易向上翻,带来安全隐患。请用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电动车快速度行驶时有“ 向上翻 ”的原因。(2)请你为电动车的骑行者,给出一条安全举措。(7分)2024年4月30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若返回舱质量为在着陆过程中,从距地面1m高处竖直向下落地,用时0.4s。()(1)求返回舱在这段时间内①平均速度;②重力做的功;(2)若返回舱静止时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求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5. (7分)如图,装载车和收割机以2m/s的速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收割机每分钟将50kg粮食装载到车上。装载车空载时质量为,车轮与地面总接触面积为,车受到的阻力为车总重力的0.2倍。(g取10N/kg,收割开始时车为空载状态,设装载车始终在水平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求:(1)装载车1分钟内走过的路程;(2)装载车空载时对地面的压强;(3)装载车工作多长时间功率达到30kW。 (物理第6页 共6页)科左中旗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评分说明及作答示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A 2.B 3.A 4.B 5.D 6.C 7.D 8.D 9.C 10.B 11.B 12.B 13.A 14.C 15.D 16.A二、非选择题(共9小题,共52分)17~23 题评分说明:实验题每空1分,作图1分。2. 物理专业用语不准确、有错别字不给分;非物理专业用语有错别字不扣分。3. 用物理量符号替代物理量名称不扣分。4. 开放性设问试题,答案表述合理,符合题干要求均给分。作答示例:17.(4分)(1) 竖直 (2) 0,2 (3) 小红18.(7分)(1) 静止 (2) 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 (3) 大小相等(4) 是; 平衡; 右19.(6分)(1)海绵的凹陷程度;(2)控制变量法;(3)越大;(4)乙、丙,越小;(5)不能20.(6分)(1)0.3 (2)越大 无关 (3)1.1 不变 (4)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21.(7分)(1)水平 0.8 (2) 压力 (3)(4) ①不同 ②越大 ③严禁超速行驶22.(4分)(1) 左端 (2) ; 2 (3)23.(4分)答:(1)因为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伞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于下方的空气压强, 产生了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即升力, 电动车的速度越大,升力越大,所 以较快速度行驶 时有“ 向上飘 ”的感觉。(2分)(2)减速慢行、配戴安全帽、遵守交通规则、不安装特制伞。(2分)24~25 题评分说明:1. 公式正确、代数准确给公式分;各问结果正确给结果分。2. 错误结果代入后续运算不扣公式分。3. 代数过程缺单位,试题整体扣1分。4. 其他解法可参照评分说明及作答示例给分。作答示例:24.(7分)解(1)①………………………………………………………………………2分② ………………………………………………………2分(2)………………………………………………………3分25.(7分)解:(1) ……………………………………………………………………1分(2)……………………………………………………………………………………1分(3)……………………………………………………………………………………1分装载车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相等,即…………………………………………………………………………………………………………1分…………………………………………………………………………………1分…………………………………………………………………………………1分……………………………………………………………………………………………………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docx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