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荆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烟台市荆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后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 浒苔无根无茎亦无叶片,只有许多柔软细长的丝状体,由此推断浒苔与下列哪种生物属于同一类(  )
A. 地钱 B. 狼尾蕨 C. 银杏 D. 石花菜
2. 同学们在校园中观察一种植物,发现它的叶脉是网状脉,并做出下列推测。其中错误的是(  )
A. 它的种子可能有两个子叶 B. 它的种子可能没有胚乳
C. 它的根系可能是须根系 D. 玉米与它有不同的根系和叶脉
3.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探究活动,下图表示莲种子和玉米种子的解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共同组成甲种子的胚
B. ③、④共同构成乙种子的胚
C. ③加碘酒后,颜色变蓝色
D. ②和④为同一结构,储存营养物质
4. 种子植物在陆地上分布广泛,其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原因不包括(  )
A. 种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B.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C. 种子属于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
D. 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孢子可以进入休眠状态
5.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出自唐诗《咏蟹》,诗中所说的“骨”是指螃蟹的( )
A. 贝壳 B. 角质层 C. 外骨骼 D. 外套膜
6. 2025年,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为了欢庆春节,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活动。以下剪纸图案代表的动物中,属于昆虫是(  )
A. B. C. D.
7. 水母色彩斑斓、形状各异,其身体暗藏着攻击和防御的利器,这种利器叫做(  )
A. 刺细胞 B. 触手 C. 口 D. 消化腔
8. 科学家在三峡地区5.5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夷陵虫化石。经研究,夷陵虫身体分节,有背腹分化和两侧对称的特点,如图所示。目前对夷陵虫所属类群尚无定论,从形态特征上看,夷陵虫最接近于( )
A. 腔肠动物 B. 线虫动物 C. 环节动物 D. 软体动物
9. “饲养并观察家蚕”的实践活动中,当家蚕作茧之后,选取一只蚕茧,用剪刀剪开,可观察内部的(  )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10.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身体结构或形态特点,就像进化历程中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身体分节,特别是节肢动物附肢的分节,使运动和适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B. 线虫动物肛门的出现,使消化功能进一步完善
C. 软体动物出现了专门的运动器官——足
D. 刺胞动物的辐射对称能感知各个方向的刺激,比两侧对称的动物高等
11. 叶海龙因像神话中的龙而得名,终生生活在水中,有脊柱,身体由骨质板组成,有鳍,用鳃呼吸。据此推测叶海龙属于( )
A. 鱼类 B. 节肢动物
C. 两栖动物 D. 爬行动物
12. 斑马鱼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生命科学实验期间,所展现的灵动姿态主要依赖于(  )
A. 侧线可以感知水流变化、测定方位等
B. 体表有黏液可以减小游动时水的阻力
C. 鳃丝可以过滤水中的空气
D. 躯干部和尾部覆盖鳞片
13. 无斑雨蛙是唯一一种在上海被人类发现并且命名的两栖动物,一般生活在稻田及沟渠中。无斑雨蛙不能被称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陆地没有足够的食物 B. 卵生,体温不恒定
C. 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D. 成体皮肤裸露,能辅助呼吸
14. 据文献记载,上海分布的蛙类曾有14种,目前仅有6种野生蛙类可以找到踪迹。为了能“听取蛙声一片”,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 严禁人为捕杀 B. 减少农药使用
C. 大量放生牛蛙 D. 保护水域环境
15. “鸬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描绘了夕阳下鸬鹚飞回鱼梁舒展翅膀的情景。下列有关鸬鹚适于飞行的特征描述不够合理的是(  )
A. 骨骼轻、薄,有的骨中空,可以减轻体重
B. 身体呈流线型,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C. 体表覆羽,便于扇动空气
D. 有气囊,增大气体交换面积
16. 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命观念,下列与此观念不相符的是(  )
选项 结构 功能
A 苍耳果实表面的刺毛 帮助种子传播
B 菜豆种子的子叶 储存营养物质
C 雨燕没有牙齿 减轻飞行重量
D 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 提高了消化能力
A A B. B C. C D. D
17. 人们常说“隔夜的水不能喝”,真的是这样吗?小明根据已有的经验,认为这可能是因为隔夜水细菌数量会增多。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小明的看法相当于(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制定计划 D. 得出结论
18. 家巴斯德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图),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该实验的变量是(  )
A. 时间 B. 细菌 C. 肉汤 D. 温度
19. 用显微镜观察毛豆腐表面的毛霉和用于制作酸奶的乳酸菌时,分别看到了如下图所示的视野。下列关于毛霉和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必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B. 甲是毛霉、乙是乳酸菌
C. 图中①②③都表示菌丝 D. 染色后都能看到细胞核
20. 古人称酸奶为“酪”,《齐民要术》中制酪流程如下:取乳煮沸→冷却过滤→取先成酪混合→保温→酪成。取乳煮沸的目的是(  )
A. 恒温培养 B. 加入菌种 C. 将熟乳冷却 D. 高温灭菌
21. 下列各组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是(  )
A. 曲霉、破伤风杆菌 B. 醋酸菌、银耳
C. 酵母菌、平菇 D. 香菇、紫菜
22. 下列保存食物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冷藏运输荔枝 B. 真空包装粽子
C. 灭菌保存牛奶 D. 常温保存熟食
23. 微生物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害,下列属于有害的是(  )
A. 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 B. 白僵菌杀死松毛虫
C. 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D. 青霉生产青霉素
24.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科研人员培养禽流感病毒,可选择的培养基是(  )
A. 土壤浸出液 B. 肉汤
C. 牛肉膏培养基 D. 活的鸡胚胎
25. 小明同学制作了我国珍稀鸟类的信息卡(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斑尾榛鸡 (学名:Bonasa sewerzowi) 黑嘴松鸡 (学名:Tetrao parvirostris) 中华秋沙鸭 (学名:Mergus squamatus)
鸡形目 松鸡科 榛鸡属 鸡形目 松鸡科 松鸡属 雁形目 鸭科秋 沙鸭属
A. 比较外部形态就可以对以上动物准确分类
B. 斑尾榛鸡和黑嘴松鸡的亲缘关系更近
C. squamatus是中华秋沙鸭的属名
D. 属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50分。)
26. 兴趣小组的同学到某森林公园采集了几种生物,带回实验室观察。分析回答下面问题:
(1)在溪边岩石上、发现植株矮小的苔藓,它有类似茎和______的分化,依靠_____固着在岩石上,它是植物从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
(2)翠云草株态奇特,羽叶似云纹,能发出蓝绿色荧光,有根、茎、叶,孢子囊卵形,生于林下阴湿处的岩石上。翠云草属于______植物,此类植物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 道———_____组织。
(3)肾蕨,若在夏末秋初,仔细观察肾蕨叶片背面,可发现有许多褐色的隆起,并有许多褐色粉末从中散落出来,这些粉末是_______。
(4)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同学们还测得同一环境中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的重金属含量 (mg/kg),结果记录如下表格:
项目 铅 铁 铜 锌
A类植物(全株) 20.52 234 9.00 43.6
B类植物(全株) 43.46 1123 114.6 204.2
比较检测结果发现A类植物对铅、铜等金属的吸收能力_____(填“强”或“弱”)于B类植物。由此推测_____(填写字母)类植物为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重金属污染的指示植物,其“叶”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大多_________。
27. 2025年是我国的农历蛇年,中科 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开展野外调查时,发现新物种——观音山烙铁头蛇(如图)。
(1)十二生肖排列顺序为鼠、牛、虎、兔、 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其中龙属于想象动物),其他11种动物中除_____外,生殖方式均为胎生,提高了_______。
(2)观音山烙铁头蛇生活在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完全用_____呼吸,以满足其在陆地上对______的需求。
(3)研究者发现观音山烙铁头蛇的三角形头部与纤细颈部,能使其在茂密植被中快速穿行,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结合它体表覆盖的______等其他形态结构特征以及遗传物质证据等,确定其为爬行纲、有鳞目、蝰_____(填写分类单位)、烙铁头蛇属的一种。像上述这样,将观音山烙铁头蛇归类到相应的分类等级,有利于识别生物,弄清生物之间的_______,更好地研究、保护和利用生物。
28. 五一期间,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去崂山景区研学,他们将观察到的五种生物,按照一定的特征进行了分类。
(1)崂山生物繁多,在生物分类单位中,共同特征最多的单位是______。
(2)A、B、D处应分别填写______、______、______。
(3)组员小龙想把诗句中“青砖碧瓦暗苔”描述的植物归类到分类图解里,应该和图中的_____(填生物名称)生殖方式相同。组员小军沿途还观察到蚯蚓、蜻蜓、金翅雀、松鼠、蛤蜊等动物,若将蚯蚓、蜻蜓、蛤蜊按结构特点归为一类,它们属于______动物。
(4)金粟兰因花小,圆如粟米,色如黄金,故得名,在4-7月开花,继而结果。组长小丽判断金粟兰应该属于种子植物中______植物,__________往往作为其分类的重要依据。
29. 每年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的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取三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标记为①、②、③号。将三个培养皿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
步骤二:洗手前,分别在①号和②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洗手后在③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按下手印(处理如下图所示),加盖封好。
步骤三:将①号培养皿放在冰箱中培养,②号和③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做好记录。请据图分析回答:
(1)要配制含牛肉汁的培养基,是因为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______,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属于______。
(2)实验中“在培养基上按下手印”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步骤。为了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的情况,应选择____(填实验装置序号)培养皿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3)一段时间后,②号培养皿中出现的菌落明显多于①号培养皿,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______;三个培养皿中③号出现的菌落最少,说明_________。
(4)同学们还观察到培养基上的菌落有的较小,且表面光滑粘稠,可以初步判断出这是____的菌落,该类微生物通过_______进行生殖。
(5)请你为2025年的“全球洗手日”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
30.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图是几种常见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流感病毒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填字母),它侵入患者的细胞后,靠自己的[ ]______,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自己。
(2)经常食用的蘑菇是图B的地上部分,统称为_______,地下部分的[4]营养菌丝能够吸收外界的______和______。
(3)可生活在人体肠道内,合成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菌类丰富多样,细胞结构上也有很大差别,比如B、C与A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4)观察发霉橘子时,发现飘下青绿色的粉末,这是图C中[ ]_____,用显微镜进一步观察橘子表面白色的“毛”,主要是图C中的[ ]____。
31. 馒头、花卷等是我们的传统面食,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面粉发酵效果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① 取1克高活性酵母,加入适量温水化开,搅拌均匀,再加入100克左右的面粉,揉成光滑的面团。
② 取三个烧杯,加入等量的清水,贴上“1号” “2号”“3号”的标签。
③ 从面团上取下3块大小相同的面块,揉成相同的形状,放入3个烧杯中。
④ 将“1号”“2号”“3号”烧杯分别放入30℃、20℃、10℃的恒温箱中。
⑤ 持续观察各个面团的大小变化以及容器中面团的上浮情况,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1)上述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对面粉发酵效果的影响,设置了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三组实验,三组之间形成_______。
(2)实验中面团变大主要与酵母菌有关,涉及糖类分解有以下两个过程:
糖类→______+二氧化碳+少量能量
糖类+氧气→_______+二氧化碳+大量能量
(3)仔细观察实验,你能发现____号烧杯中面团体积变化最大;体积越大,所受浮力就越大,上浮的越快。记录实验现象:三个烧杯中面团上浮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本实验中,酵母菌发酵效果最好的温度是______。
(4)请你尝试提出其他探究问题: _____也是影响面粉发酵效果的因素(写出合理的1个影响因素即可)。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后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C
【22题答案】
【答案】D
【23题答案】
【答案】A
【24题答案】
【答案】D
【25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50分。)
【26题答案】
【答案】(1) ①. 叶 ②. 假根
(2) ①. 蕨类 ②. 输导
(3)孢子 (4) ①. 弱 ②. B ③. 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27题答案】
【答案】(1) ①. 蛇、鸡 ②. 后代的成活率
(2) ①. 肺 ②. 氧气
(3) ①. 适应 ②. 角质鳞片 ③. 科 ④. 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28题答案】
【答案】(1)种 (2) ①. 卵生 ②. 用孢子繁殖 ③. 种子无果皮包被
(3) ①. 蘑菇 ②. 无脊椎
(4) ①. 被子 ②. 花、果实、种子
【29题答案】
【答案】(1) ①. 叶绿体 ②. 异养
(2) ①. 接种 ②. ②③
(3) ①. 适宜的温度 ②. 洗手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细菌和真菌
(4) ①. 细菌 ②. 分裂
(5)洗手除菌,安心随身(合理即可)
【30题答案】
【答案】(1) ①. D ②. 10遗传物质
(2) ①. 子实体 ②. 水 ③. 有机物
(3) ①. A ②. 有成形的细胞核
(4) ①. 6孢子 ②. 7气生菌丝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温度 ②. 对照
(2) ①. 酒精 ②. 水
(3) ①. 1 ②. 1号、2号、3号 ③. 30℃
(4)酵母菌种类、酵母含量、面粉质量、湿度、酸碱度(写出合理的1个影响因素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