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语 文RJ8年级上册课前资料新课导入/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字词梳理/知识链接学习目标朗读/整体感知/细读分析/深入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思维导图010203041.能快速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和课文“总--分--总”的结构。2.能借助方位词、依据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厘清按照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写作的行文思路。3.品味关键语句,体味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从先烈那里获取精神的力量。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在北京兴建了一座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六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它已在天安门广场南端静静地矗立了63年。这63年来,它默默关注着我们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让我们走进文本去深情凝望它、了解它。新课导入周定舫(1931— ),浙江定海人,记者。在长期的记者生涯中,曾担任过首都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等重大报道任务。代表作品有《建设中的北京》《北京城里里外外》《北京公用事业的服务员们》《当你们熟睡的时候》《祖国的天常蓝水常清》等。作者简介在我国举行开国大典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30日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前后长达5年零8个月,可见时间之长、工程之浩大;纪念碑用17 000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可见用料之多、石料之优良。本文发表于纪念碑落成的第二天,作者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写作背景瞻仰 矗立 奠基 镏金上溯 重 幔 庑殿 挑 衅逾越 天堑 五卅 镶 嵌zhānliúchùwǔdiànchóngmànyúqiànxiāngqiànsùtiǎoxìnsà字词梳理字音字形字词梳理词语释义逾越跨越,超越。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天堑从现在往以前推。上溯高耸地立着。矗立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挑衅(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永垂不朽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慷慨激昂1.分组展示。以“在我的心中,人民英雄纪念碑是 ”的句式进行表述。整体感知2.速读课文,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对象——人民英雄纪念碑整体感知说明对象的特征——巍峨、雄伟、庄严3.同学们在寒暑假去参观过烈士陵园或英雄纪念碑吗 回忆一下你当时的心情。在此基础上,思考本文的感情基调,找找文中有没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第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最后一段概括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整体感知齐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朗 读共同朗读4.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厘清文章结构并说出理由。第1部分(第1段):点题总领正文。第2部分(第2—10段):介绍碑身浮雕。(总一分一总)第3部分(第11段):抒写瞻仰感受。整体感知1.浏览全文,标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细读分析走去越过踏着走到踏上到了瞻仰转到最后来到走下离开2.齐读第4—6段,标示点明地点的词语。细读分析3.这几节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介绍的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纪念碑的(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4.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默读思考,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为什么写浮雕不像写碑身那样从正面(北面)写起,却从东面写起呢?细读分析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写,是根据中国近代史的发展顺序展开的。正面(北面)中间是最大的一幅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它与左边一小幅“江北人民支援渡江”、右边一小幅“全国人民欢迎解放军”,组成了一组浮雕,刻画了碑文中“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这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斗争最激烈的、反帝反封建最彻底的战争,因而放在最突出位置,这正是纪念碑设计者的匠心所在,但在说明介绍时按历史发展顺序更合情理,因而作者从东面起,顺次介绍浮雕。细读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相结合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细读分析品味语句,感悟深意。“纪念碑正面朝北,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闪闪发光’“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几个字含有烈士精神永存的意思,那些近代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富强而付出巨大代价的先烈们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闪闪发光”。深入探究大碑座四周的十块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出来进行说明,为的是突出中国革命经历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付出的巨大代价。辛简来之不易,我们应该从先烈那里汲取精神的力量,把握好每一个今天,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挑选本文10幅浮雕中感触最深的一幅,为它配一首小诗。2.课外阅读《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可爱的中国》《八一南昌起义》等书,了解有关历史知识。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