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统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地理期未参考答案
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3
4
6
8
9
10
答案
D
A
D
C
0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A
A
D
B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D
B
C
A
B
1.D
2.A
【解析】1.整体上看宁夏人口空间分布不均,A错误;宁夏河谷地区分布人口较多是由于
水源充足,B错误;读图可知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据材料可知宁夏南部山区蒸
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干燥,人口相对稀疏,C错误;北部地区海拔较低,靠近黄河,水资
源丰富,环境承载量较大,人口分布较稠密,D正确。故选D。
2.全面采矿易致资源枯竭与生态破坏,难提升人口合理容量,A不可行;增加外联交通,
提高开放水平,提高资源互补性,可大大提高人口合理容量,B可行;发展节水农业可提高
水资源利用率,利于提升人口合理容量,C可行。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环境质量利于提高人
口合理容量,D可行。本题选择不包括的,故选A。
3.D4.C5.A
【解析】3.读图可知,2005-2020年东北三省三个阶段区域外净流出人数都是黑龙江>吉林
>辽宁,从北向南递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东北三省纬度都较高,气候都较为寒冷,气候不是辽宁省区域内净流出人口量最少的主
要原因,A错误;东北三省矿产资源都较为丰富,矿产资源不是辽宁省区域内净流出人口量
最少的主要原因,B错误;辽宁省由于经济发展较好,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
入水平,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口留在区域内,使得区域内净流出人口量最少,C正确;辽宁
省交通通达度较好,而不是较差,且交通通达度不是区域内净流出人口量最少的主要原因,
D错误。故选C。
5.黑龙江省区域内外净流出量较大,说明黑龙江省人口外流严重,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
要采取措施吸引人口回流和留住人口,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
居民收入水平,吸引人口回流,①正确;发展特色服务业(如冰雪旅游、养老康养等),同
样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吸引人口留在当地,②正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口流动,但对于解决黑龙江省区域内外净流出量较大的问题,
效果并不明显,③错误;加快中小城镇发展,虽然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如果没有产业
作为支撑,对于吸引人口回流和留住人口的作用相对有限,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
错误。故选A。
6.C
7.D
【解析】6.在图示城镇化机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出,农村人口减少,人均耕地等资源
量增加,C正确;资金、就业机会流入农村,有利于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土地撂
荒现象可能得到缓解,生态环境可能改善,ABD错误。故选C。
7.加速大城市经济发展规模,大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差异增大,人口向大城市集中,小城市
经济发展受损,大城市会产生众多城市问题,①错误;积极发展县城、小镇,促进中小城市
发展,大城市经济要素向县城、小镇流动,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正确;限制农村
人口外流,不利于区域经济流动,区域经济要素流动性变差,不利于区域经济发展,③错误;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地区地理经济要素流动的吸引力,
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④正确。故选D。
8.A9.B10.B
【解析】8.由图可知,“步行圈是以步行距离为衡量半径的,日本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老
年人的活动范围偏小,出行距离有限,TOD规划中步行圈~半径偏小,方便老人出行,A正
确;TOD模式以公交站点为中心,而公交车一般有专用车道,交通拥堵对其影响不大,排
除B;环境污染几乎不影响TOD建设,不是TOD规划的“步行圈'半径偏小主要考虑的因素,
排除C;郊区城市化是人口由中心区向郊区转移,与TOD规划的步行圈·半径偏小无关,
排除D。故选A。
9.由材料可推知,轨道站数量较少,其“步行圈半径较大、服务范围较广、服务等级较高、
功能较全、商业区占比较大,排除ACD;公交站点数量较多,其“步行圈'规模较小,人口分
布较集中,住宅区占比较大,B正确。故选B。
10.根据城市地租理论,距离市中心越近往往地租越高,付租能力较强的商业区位于城市中
心的位置,办公酒店位于商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由此可知,地租是影响内部功能区分化的主
导因素,B正确;TOD模式内部功能区分化与交通、与城区距离、与站点距离有关系,但
不是主导因素,ACD错误。故选B。
11.B12.A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
全卷共00分,考试时间7巧分钟。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Q.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题可先使用2B铅笔填涂,然后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1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宁夏南部山区西吉、海原、固原三县,简称“西海固·,该区域山大沟深生态环境脆弱,蒸
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是连片特困地区之一。190年10月起,“西海固超4万人陆续搬迁到银川
市近郊的永宁县,并在福建省对口扶贫政策协作下建设闽宁镇,发展了特色农产品种植、光伏
产业、旅游业等产业,闽宁镇从戈壁荒滩发展为如今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成为对口扶贫的典
范。下图为宁夏自治区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6E
⊙城镇
200
省界
300-
沙漠
-200

等降水量
线/mm
00
-38N
中卫
400
陆高/米
500
-36N
2000
1500
1000
600
1.关于宁夏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较均衡:政策
B.河谷地区人口较密集:热量
C.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降水
D.北部地区人口较密集:水源
高一地理试卷第1页共8页
2.为提升区域人口合理容量,宁夏可行的措施不包括()
A.全面开采矿产,促进经济发展
B.增加外联交通,提高开放水平
C.提高技术水平,发展节水农业
D.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环境质量
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曾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传统工业基地与商品粮生产基地。18)
年以来,东北三省的人口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图示意2005~2020年我国东北三省区域外
净流出人口(左图)和东北三省各省份区域内净流出人口(右图),净流出人口=流出人口数量
一流入人口数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05-2010年口2010-2015年 2015-2020年
■2005.2010年 2010-2015年口2015-2020年
507
100-
90
40
人80

30
70
20-
60-
10
50
0
40
30-
-10
0
-20
10
-30
0
.40
-10
-50J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3.图示时间段内我国东北三省区域外净流出人口中()
A.辽宁省区域外净流出人口最多
B.吉林省区域外净流出人口持续降低
C.黑龙江省区域外净流出人口最少
D.区域外净流出人口自北向南递减
4.图示时间段内我国东北三省中辽宁省区域内净流出人口量最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气候温暖湿润B.矿产资源丰富C.经济发展较好D.交通通达度差
5.针对黑龙江省区域内外净流出量较大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积极发展新兴产业②发展特色服务业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④加快中小城镇发展
A.①②
B.②3
C.①④
D.③④
区域城镇化进程伴随着各种经济要素在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流动,大中小城市经
济要素的良好分配又会促进城乡协调、区域协调,有利于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
发展。下图示意城镇化机制下,不同类型聚落之间经济要素流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劳动力
资金、就业机会
县城、
大中城市
乡镇
农村
医疗、教有、就业
剩余劳动力
6.在图示城镇化机制下,对农村的影响是()
A.土地撂荒严重
B.
农业现代化受阻
C.人均资源量增加
D.生态环境恶化
高一地理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