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丰台区 2024-202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参考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50 分,每小题 2.5 分)1-5:B C A B D 6-10:C D C B A 11-15:D A C A B 16-20:B A D C B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50 分)21.(12 分)(1)①转移权力: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2 分);②分散权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2 分);③新型中介机构:明朝设立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 分)。(2)①路级机构分权制衡,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府州设通判,牵制知州,防止专权;③县以下乡里自治,节省行政成本;④强化监察,利于整顿吏治(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22.(11 分)(1)①倡导爱国精神;②开民智,改良社会;③反对侵略与腐败;④普及教育,统一语言;⑤扩张民权(5 分)。(2)①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②西学东渐,启蒙思想传播;③清末新政推动社会变革;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6 分)。23.(13 分)主题:万隆精神——亚非团结的里程碑背景:二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美苏冷战加剧,亚非国家寻求独立发展道路(3 分)。内容: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提出“万隆十项原则”,倡导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反对干涉内政(4 分)。影响:形成“万隆精神”,推动亚非合作;为不结盟运动奠定基础;促进民族解放运动发展(4 分)。总结: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团结协作的典范,彰显了发展中国家追求独立与和平的共同愿望(2 分)。24.(14 分)1871 年:普鲁士统一德国,在勃兰登堡门庆祝,象征德国统一和军国主义扩张(3 分)。1945 年: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勃兰登堡门受损,标志纳粹德国覆灭和二战欧洲战场结束(3分)。1961 年:柏林墙筑起,勃兰登堡门被封锁,成为冷战分裂的象征(3 分)。1989 年:柏林墙倒塌,门重新开放,象征德国统一和冷战结束(3 分)。总体认识:勃兰登堡门见证了德国从统一、战争、分裂到再统一的历程,折射出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变迁(2 分)。丰台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一历史2025.07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班级、姓名、教育D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教有D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考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生2.本次练习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须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知3.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练习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本练习卷满分共100分,作答时长90分钟。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图为出土于距今约八、九千年前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的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迄今世界已知最早的可吹奏乐器。经专家测定,笛子由鹤类的尺骨制成,已具备七声、八声音阶,发音准确,音质较好,今天仍可吹奏旋律。据此可知中国A.古代的音乐理论体系已然完善B.远古先民具备较高的制笛技艺C.中原地区已经制定了礼乐制度D.贾湖遗址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2.《史记》记载,秦始皇南巡到湘山祠,遇大风几乎不能渡江,得知湘山祠祭祀的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后大怒,派三千刑徒砍光湘山树木,将山涂红。岳麓书院所藏素简则记载,秦始皇登湘山时,觉得树木秀美,下令禁止砍伐,还将湘山划为皇家禁苑。当今历史学者对以上记载中的冲突之处看法不一。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最为合理的是A,岳麓秦简作为出土文献,其记载真实可靠B.传世文献只有被考古发现证实后才能使用C.同一史实可能存在不同记载,需要辨析和考证D.史料记载矛盾,说明历史事实无法被准确认知3.唐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奏请推行两税法,其奏疏中称:“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该政策实施后,《新唐书·食货志》记载:“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由此可知,两税法A.根据家庭资产多寡征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B.摒弃旧制,以人丁数量作为唯一的征税标准C.分为夏、秋两季征收,消除了贫困家庭负担D.废除了实物税,全部采用货币税的形式征收高一历史第1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pdf 北京市丰台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