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福州一中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四学段棋块考试
高一历史学科期末试卷
(完卷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工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2题共6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答题卡上)
1,史诗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古代长篇叙事诗,它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对于
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所知最早的一部史诗是()
A.《摩诃婆罗多》
B.《罗摩衍那》
C、《吉尔伽美什》
D.《天方夜谭》
2.
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故事,中国
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表明(
A.历史事实须经考古证实
B.洪水传说均来源于苏美尔神话
C.神话传说就是历史真实
D.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具有相似性
3.腓尼基字母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古代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
的多种字母;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
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材料说明腓尼基字母是()
A。世界字母文字源头
B.玛雅文字源头
C.非洲象形文字起源
D.中国文字起源
4.在《汉漠拉比法典》中,从未出现过监狱相关内容,对同一类罪行中程度不等的犯罪区分
相当粗略。法典规定的所有惩罚方式,要么是罚款,要么是处死。当遇到无法确定原告和被
告的陈述是否属实时,则采用神判法。这些情况说明当时古巴比伦王国(
)
A,法律体系已经非常完备
B.注重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C。司法制度存在一定缺陷
D.神权统治占据主导地位
5.
如下图所示,在整个法老统治的文明时期,所有碑文上国王的名字总是用椭圆图案圈起
来,椭圆的右侧有一道象征土地的竖线往往代表着法老是神佑之下的大地之主。据此可知,
在当时埃及()
A.王权依附于宗教神权
B.已基本实现了统一
C.楔形文字发明并成熟
D,法老拥有至高权威
6.古代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但是,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妇女被排除在政
治生活以外,奴隶则根本不被当人看待。这反映古代雅典()
A.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B.民主制度的衰弱
C.权力分配的公平性
D。奴隶制度的瓦解
7.罗马人本以放牧为生,建城后才转向农耕,起初只种小麦和豆子,且小麦品种只能煮食,
高一下期末历史卷第1页,共6页
不能制作面包。随着整个地中海逐渐成为罗马的内海,罗马种植的谷物种类日益多样,包括
大麦、燕麦、水稻等欧亚非谷物。其中,适合制作面包的小麦成为主要品种。这一史实可以
论证()
A、罗马帝国的对外书扩张影响深远
B。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流
C。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交换发达
D。生态环境与物种交流的关系
8。下图是小历同学的读书摘录,其内容可以说明()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0世纪初,高丽王朝引入中国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1010年,越南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
A、东方文明对西方国家的辐射
B.亚非国家间的友好往来
C.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D.亚洲各国经济联系加强
9、中世纪前期,西欧农奴的生活十分困苦。一顿上好的饭食“通常由两道饭菜组成,一道是
粥状的麦糊,一道是麦糊状的粥”。到13世纪,由于饥馑出现的次数大为减少,且饮食中增
加了豆类,农奴变得强壮。这一变化缘于()
A.城市发展的影响
B、社会秩序趋于稳定
C.美洲物种的传入
D。封君封臣制度解体
10.13世纪中叶,法国的一些贵族和富裕市民热衷于穿着精美的服装。1279年,国王腓力三
世专门颁布法令,规定了男性每年购买长袍的数量:大领主可购5件,贵族和宫廷侍从可购
2至4件,财产超过1000利弗尔的市民可购1件。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法国()
A.市民地位上升
B.手工工场兴起
C.社会等级分明
D.贵族特权加强
11.在菲律宾至今仍被使用的墨西哥词汇有“zacate”(草)、“changue”(小市场)、
“chongo”(猴子)、“sayote”(一种蔬菜)等。下列能够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葡萄牙殖民侵略的结果
B.得益于大西洋三角贸易
C。植根于中国的朝贡贸易
D.太平洋贸易的客观影响
12.《西斯廷圣母》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的代表作之一,画中圣母手上抱着可爱的要儿,晶莹
的目光中洋溢着温柔的母爱,充分显示了纯洁无邪的善良天性。这体现该作品的精神内核是
()
A.神秘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浪漫主义
13.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和中国的茶叶等,
传统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增长。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各地人口迁移
B.导致货币贬值
C.促进商业贸易扩大
D.引起物价上涨
14.16世纪,桑海学者艾哈迈德·巴巴在《学者列传》中记载:“(桑海)桑科雷大学藏书40
万卷,涵盖神学、天文学和医学,学生来自埃及、安达卢西亚(今西班牙)和波斯。”该校将
《古兰经》与非洲口述传统结合,形成独特的学术体系。这反映出()
A.西非文明与外部世界的密切联系B.宗教改革影响了西非文明发展历程
C,西非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发源地D.阿拉伯人保存了大量古代文化遗产
15.16世纪,意大利人巴尔巴罗为校订、翻译古罗马建筑论著,曾向一位泥瓦匠出身的建筑
师寻求帮助;德意志人阿格里科拉在撰写关于采矿的著作时,吸收了矿工传授的知识。这些
学者()
A,注重提升人的社会地位
B.复兴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重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D.推动了人文主义教育兴盛
高一下期末历史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