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西岗区期末质量抽测试卷八年级语文2025年7月(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浮燥(zào)龟裂(j0n)彗星(hùi)销声匿迹(xiāo)B.瞭望(1iào)颠簸(bǒ)拙劣(zhuo)不修边幅(fǔ)C.狩猎(shǒu)抉择(jue)苍劲(jing)阳奉阴为(wei)D.辐射(f)窜掇(cuan)霎时(chà)震耳欲聋(zhèn)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颗雪粒,只不过是一滴融化的水,些许阳光的照耀,就会蒸发消融得可是,雪落在雪里就不同了,其他雪粒,可以是自己的土壤,自己也可以是其他雪粒的。可以塑成宫殿,也可以融化成雪河草木。总之,雪落进雪里,就成就了另外一个更、更有力量的自己。A.无影无踪床铺滋养广阔B.无边无际温床滋养博大C.无边无际床铺灌溉广阔D.无影无踪温床灌溉博大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君子是中华民族理想而现实、高尚而平凡的人格形象。②两千多年米,君子,被当作一把标尺,用来衡量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高度。③今天,我们倡扬君子文化,用君子的标准提升人生境界,促进社会和谐,最重要的仍然是两个合一:一是知行合一,既要践行做君子的要求,更要明了做君子的道理:二是情境合一,每个人要有做君子的情怀,整个社会要有褒奖君子的环境。A.第①句中,句子的主干是“君子是形象”。B.第②句中,“一把”是量词,“衡量”是动词,“精神”是形容词。C.第③句中,“人生境界”“最重要”“整个社会”三个短语类型都相同。D.第③句中,画线句应该改为“既要明了做君子的道理,更要践行做君子的要求”。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归类梳理,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B.“石”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更”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C.《经典常谈》可看作朱自清的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其语言流利畅达,引人入胜。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是在丽达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在《斯巴达克斯》的启发下,投身前线、走进革命征程的。(2)且读且思我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阅读《水浒传》时,对鲁智深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考虑加点词语)?反方:我方认为,鲁智深作为一个提辖,却执法犯法,图痛快打死郑屠,然后又不去自首,一走了之,逃避当时法律责任,可见,他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3分)5.古诗文默写(6分)(1)求之不得,(《诗经·关雎》)(2)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嘉肴》)(4),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表现乐观的心态、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的诗句是: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第6题。(3分)【甲】卖炭翁【乙】山中寡妇唐·白居易唐·杜荀鹤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芒①衣衫鬓发焦。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桑柘②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时挑野莱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救,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注释】①麻兰(zhù):即苎麻。②柘:树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木名,叶子可以喂蚕。③征苗:征收农业税。系向牛头充炭直。6.下面对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的外貌描写表现出卖炭翁劳动的艰辛;乙诗的外貌描写展现了山中寡妇物质的贫困和生存的艰辛。B.甲诗多用对比,如卖炭翁的沉重和权贵爪牙的轻慢、卖炭翁的期待和现实等对比,让读者直观感受“宫市”的不公,达到讽喻的目的。C.乙诗以小见大,通过写山中寡妇的遭遇,刻画了洪涝灾害和苛政下的民生图景,揭露了封建的腐朽,也达到了讽喻的效果。D.甲诗中的“充”字,用中性动词掩盖暴力掠夺的实质,更揭露了统治者的虚伪:乙诗中的“犹”“尚”,强化了剥削的无理和蛮横。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