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4.1 多变的天气 课件+教学设计(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4.1 多变的天气 课件+教学设计(2份打包)

资源简介

地理教学设计
学 科 地理 课 题 多变的天气 教者
授课时间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一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材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教学班级 七年级
教 法 情景包裹法、启发法、读图法、讲解法 学 法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读图法
教 材 分 析 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天气、气候复杂多样以及天气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地理现象和探究地理事物本质的能力。
学 情 分 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第一、二、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地理学习的基本能力,能够将部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初步具备了读图析图的能力,这为第四章较为抽象的天气与气候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七年级学生刚步入初中,思维发散,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新奇的事物吸引注意力,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但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年龄特征以及地理基础知识的薄弱使得一堂高效地理课堂的建设较为困难。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实例,知道“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并能区分天气与气候,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地理实践能力;3. 通过实例感受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建立人地协调观。
教 学 重 点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天气与人类活动密切联系
教 学 难 点 风的表示方法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密切联系
核 心 问 题 天气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教 学 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讲授新课天气及其影响明天天气怎么样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课堂小结【看图说天气】 询问学生今天的天气并展示“晴”、“雨”、“风”、“雪”四种天气的图片。同学们,图片中的天气状况分别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晴天、下雨天、大风天以及下雪天。那图片中的天气是不是一直在变化?学生回答变化多样。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多变的天气》。(引出课题)一、天气及其影响【自主学习】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47页的内容,自主学习以下问题:(1)什么是天气?怎样描述天气?(2)什么是气候?学习完老师邀请同学来为我们分享答案,时间2分钟。那了解了天气和气候后,这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三组词:“太阳雨”,“雷阵雨”、“东边日出西边雨”、“早晨雾,中午晴天,傍晚刮风下雨”,请同学们思考天气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老师还是邀请同学根据这些词来为我们分析总结天气的特点。刚刚我们学习了天气和气候及其特点,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从“时间长短”、“稳定性”、“变化快慢”等方面来为我们总结天气和气候的异同。并让学生自主完成课本47页的活动题1,邀请个别学生上黑板展示,完成白板中的小游戏。在白板中展示课本47页的材料,请学生分析这些材料中提及的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自主探究】以“蜻蜓飞的低,出门带雨衣”、“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等和天气有关的谚语作为过渡,说明这些谚语都是为了预测天气状况而被创造出来的,进而过渡到明天的天气如何。提问:天气预报播报的内容是什么?播放甘肃省天气预报的片段,让学生在视频中寻找答案并回答。设问除了天气预报外,还有何种获知天气状况的途径,展示手机天气app中的截图,突出和“风”相关的模块,过渡到“风的表示方法”,通过视频介绍配合风向标图片展示,向学生讲解风向、风力等知识,并让学生识别不同风向标所代表的风向风力。展示“卫星云图”,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回答卫星云图中白色、蓝色和绿色分别代表什么?并讲解区分卫星云图中绿色代表陆地,而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平原。展示台风的卫星云图,向学生解释台风天气符号的形状由来,进而过渡到常用的天气符号并补充说明“霾”的天气符号。让学生根据课本49页内容认一认不同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含义。最后,展示图片让学生应用天气预报信息“趋利避害”。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合作探究】在天气符号的学习中,我为大家补充了“霾”的天气符号,霾和雾有本质的区别,雾的主要成分为水蒸气,而霾的主要成分为微小颗粒,吸入呼吸道对人体有害。霾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那如何表示空气质量?展示空气质量图片,引导学生读图回答一般用空气质量指数表示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越污浊,对健康越不利,指数越小,空气越清新,对健康越有利。在庆阳周边的农村地区,经常可以看到农民在田地里焚烧秸秆,这会产生大量的烟尘;此外,大量私家车排放的尾气同样也造成了大气污染,为了治理大气污染,国家环保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那作为中学生,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大气的污染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时间为3分钟。小组讨论完成后邀请学生出谋划策并进行总结。展示板书,和学生共同梳理归纳并强调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完成后,老师邀请同学回答天气、气候的概念以及如何描述并展示图片为过渡到天气的特点做铺垫。邀请学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天气的特点。根据材料,学生代表分析活动中的材料都表明了天气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学生根据甘肃省天气预报的片段以及有关风向标介绍的视频,总结天气预报播报的内容并识别给定风向标的风向和风力。学生读图,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尝试判断图中人类活动在相关天气中进行的合理性。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的讨论结果,集思广益,各抒己见,针对大气污染的防止给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学天气与气候相关内容,为后面学习天气预报、卫星云图等内容奠定基础。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思维能力结合视频讲解相关知识,将学生注意力留在课堂中,增加课堂学习黏性;让学生单独识别天气符号并判断天气与人类活动的适宜性,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并分享讨论结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乐于分享的习惯。通过空气质量指数的学习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树立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课堂习题练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迁移,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较为简明,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框架。课堂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共23张PPT)
多变的天气
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第一节
看图说天气
情境导入




1.通过实例,知道“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并能区分天气与气候;(综合思维能力)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地理实践力)
3. 通过实例感受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观)
素养目标
活动一:天气及其影响
自主学习:结合课本47页内容思考,
1、什么是天气?怎样描述天气?
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时刻在变化;
一般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词描述。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具有一定特征,
一般变化不大。
2、什么是气候?
3、天气有什么特点?
“东边日出西边雨”。
“雷阵雨”。
早晨雾,中午晴天,傍晚刮风下雨。
2. 同一时间,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
3. 同一地方,不同时间的天气不同
1. 时间短,变化快
活动一: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与气候的异同(小结)
天气 气候
时间长短
稳定性
变化快慢
相同点
短时间
较长时间
不稳定
较稳定
变化快
变化慢
都描述一个地区的
活动一:天气及其影响
大气状况
活动一:天气及其影响
天气的影响(课本47页)
想一想:天气影响人们的哪些活动?
材料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材料B: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材料D:天气与军事活动的关系。
材料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活动一:天气及其影响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天气谚语
1、蜻蜓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2、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自主探究:
天气预报的内容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者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风杆:表示风的去向
风尾:表示风的来向
一道长风羽为 2级
一道短风羽为 1级
一个风旗为 8 级
常用的天气符号——风的表示方法(课本48页)
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风力:风的强弱,共18级
风旗
东北风
6 级
西南风
5 级
东南风
8 级
你能说出符号所代表的风向和风力吗?
技能展示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卫星云图(“看云识天气”)
绿色表示陆地。
蓝色表示海洋。
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
云层越厚,云层厚的
一般为阴雨区。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常用的天气符号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认一认
中雨
小雨
大雨
暴雨
常用的天气符号(“抢答”时间)
新知巩固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雷阵雨
西北风6级
中雪
雨夹雪
小雪
大雪


多云
台风

冰雹
霜冻
S
沙尘暴

应用天气预报信息(“趋利避害”)
S
1
2
3
4
下列天气与图中所从事的活动是否妥当?请说明理由。
活动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活动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我们如何表示空气质量?
一般用空气质量指数表示,指数小,空气清新,对健康有利;指数大,空气浑浊,对健康不利。
活动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1.秸秆粉碎还田…
2.步行、骑自行车、限制部分汽车通行、采用新型燃料
(太阳能、电等)、用小排气量的汽车、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等。
3.使用太阳能灶、电磁炉、微波炉、沼气等。
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怎样才能减轻大气的污染呢?
【合作探究】
活动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
课堂小结
1.下列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最适合我们野外踏青的是( )
A
2.某地的风向为东南风,说明风来自(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3.下列空气质量指数,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 )
A.1~50 B.51~100 C.101~200 D.>300
B
D
课堂检测
材料一:
2017年某月某日 某市未来24小时天气预报
白天 大雨 夜间 多云转阴
降水概率80% 降水概率20%
气 温 25℃/12℃
污染指数 269,中度污染
材料二
A B C D
课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