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教学目标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贾生》,准确理解诗歌大意,掌握重点字词含义。 通过了解李商隐、贾谊生平及时代背景,体会借古讽今、欲抑先扬手法,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感受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升文化素养。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对统治者不重人才的批判情感,体会借古讽今手法。 难点:领会欲抑先扬手法的妙处,深入理解诗歌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教学内容 备注一、课堂导入:从历史故事切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历史人物有关的诗。提到“贾生”,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生(部分回答):贾谊!汉朝的文学家、政治家! 师:非常好!贾谊年少成名,20岁就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提出许多改革建议。但后来因被权臣排挤,贬至长沙,英年早逝。他的才华和遭遇让后人感慨不已。唐代诗人李商隐就写了一首诗,借贾谊的典故抒发自己的感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贾生》。 (板书课题:贾生 / 李商隐) 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感知节奏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愿意尝试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是否读准了字音和节奏。 生1(朗读):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师:读得非常流畅!但有一个字需要注意——“可怜”的“怜”在这里读第二声(lián),不是轻声。大家跟我读一遍:“可怜夜半虚前席”。 (学生跟读) 师:这首诗是七言绝句,节奏通常是“二二三”。比如第一句:“宣室/求贤/访逐臣”。我们一起来划分节奏,再读一遍。 (师生共读,教师用手势示意节奏) 三、疏通诗意:逐句解析,理解内容 师:现在,我们逐句理解诗歌的意思。先看第一句——“宣室求贤访逐臣”。 生2:宣室是汉文帝的宫殿,求贤是寻找贤才,访逐臣是拜访被贬谪的臣子。 师:非常准确!“逐臣”指被贬谪的官员,这里指贾谊。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表现了他对贤才的重视。 (板书:宣室求贤——重视人才) 师:第二句——“贾生才调更无伦”。“才调”指什么? 生3:才华和风度。“无伦”就是无人能比。 师:对!这句话高度赞扬了贾谊的才华,认为他无人能及。 (板书:贾生才调——才华横溢) 师:前两句写汉文帝求贤若渴,贾谊才华出众,看起来是君臣相得的佳话。但后两句突然转折——“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里发生了什么? 生4:“夜半虚前席”是说汉文帝听得入神,不自觉地往前挪动座位,靠近贾谊。 师:很好!“虚”字用得很妙,既表现了汉文帝的专注,又暗示了这场对话的“空虚”。为什么说“可怜”? 生5:因为汉文帝虽然求贤,但问的不是国家大事,而是鬼神之事! 师:对!“苍生”指百姓,“鬼神”是迷信之事。汉文帝表面求贤,实则不关心民生,只问鬼神。这种反差让诗人感到讽刺和悲哀。 (板书:夜半虚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讽刺) 四、深入探究:分析手法,体会情感 师:李商隐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批评汉文帝吗?结合他的生平,想一想。 (学生思考,教师提示背景) 师:李商隐生活在晚唐,当时朝廷腐败,宦官专权,皇帝昏庸。他虽有才华,却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这首诗可能寄托了他的什么情感? 生6:诗人借汉文帝讽刺当时的皇帝,说他们不重用人才,只关心迷信。 生7:也表达了自己像贾谊一样,才华被埋没的悲愤! 师:非常深刻!这种手法叫“借古讽今”。诗人通过汉文帝的典故,揭露晚唐皇帝的昏庸,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板书:手法——借古讽今;情感——怀才不遇、讽刺时政) 师:再来看“可怜”一词。它通常表示同情,但这里更多是讽刺。汉文帝的“求贤”是表面的,实际并不真正关心百姓。这种矛盾让“可怜”有了双重含义。 生8:就像现在有些人嘴上说重视人才,但根本不给机会! 师:对!这种“口是心非”的现象,古今皆有。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揭露了这种虚伪。 五、拓展延伸:对比阅读,加深理解 师:我们学过另一首借古讽今的诗——杜牧的《泊秦淮》。请大家回忆一下,它讽刺了什么? 生9:讽刺晚唐统治者沉迷享乐,不关心国家危亡! 师:很好!两首诗都借历史典故批评时政,但角度不同。《贾生》直接写皇帝的虚伪,《泊秦淮》通过商女和歌声间接讽刺。这种手法叫“用典”。 (板书:用典——借历史事件表达观点) 师:如果让你用“贾生”的典故写一句话,表达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你会怎么写? 生10:现代也有许多“贾生”,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 生11:不要做“夜半虚前席”的皇帝,要真正重视人才! 师:大家的回答很有深度!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识才”的人,而不是“问鬼神”的昏君。 六、课堂小结:总结内容,升华主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李商隐的《贾生》,通过分析诗句、手法和背景,理解了诗人对晚唐统治者的讽刺,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板书总结) 内容:汉文帝召见贾谊,不问苍生问鬼神。 手法:借古讽今、用典、欲抑先扬。 情感:讽刺时政、怀才不遇。 师:最后,让我们带着理解,再读一遍这首诗,读出讽刺和悲愤的情感。 (师生齐读,情感饱满) 七、课后作业:巩固知识,拓展思维 背诵并默写《贾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写一篇短文(200字左右):结合李商隐的生平,谈谈你对“怀才不遇”的理解。 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泊秦淮》和《贾生》,分析两首诗的异同,下节课分享。(第1页共1页)(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