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创新增才干》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创新增才干》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资源简介

《创新增才干》课堂同步练习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一、填空题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______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____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______。
2.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______”,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3.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____________,敢于破除落后的____________;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4. 从思维方式上看,创新思维既有逻辑思维活动,也有______等非逻辑思维的活动,是多种思维活动的综合运用。
5. 创新实践能力是指通过创造性思维和____________,在实践中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二、选择题
1. 下列对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B. 创新就是敢于突破规律,开拓新境界
C.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D. 创新就是摆脱旧思想的束缚
2.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启示我们要( )
A. 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B. 坚持发展的观点,勇于创新
C. 坚持矛盾的观点
D. 坚持实践的观点
3. 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他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司马光破缸救人从思维方法的特点看是( )
A.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抽象思维
B. 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
C. 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D. 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逻辑思维
4. 创新的哲学依据是( )
A.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C. 辩证的否定观
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 下列选项中,体现创新精神的是( )
A.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B. 邯郸学步,东施效颦
C. 不切实际,盲目蛮干
D. 敢于突破,勇于创造
6.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日益丰富,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挑战。某学校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这体现了( )
A. 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D. 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7.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
A.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B. 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动机
C. 是社会实践发展的源泉
D. 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8.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 )
①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 ③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④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 智能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购物、社交、学习等。这说明( )
A. 创新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
B. 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C. 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D. 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变革
10.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这表明( )
A. 技术创新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B. 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C. 创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D. 只要创新就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多选题
1. 下列关于创新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
B. 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
C.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D. 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2. 培养创新思维需要( )
A. 学会独立思考
B. 敢于打破常规
C. 善于逆向思维
D. 不断积累知识
3. 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C.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D.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 从哲学角度看,下列关于创新与守旧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创新是对守旧的否定
B. 创新是对守旧的扬弃
C. 创新和守旧是对立统一的
D. 创新和守旧是完全对立的
5. 下列属于创新实践活动的有( )
A. 科学家进行新的科学实验
B. 企业推出新的产品
C. 艺术家创作新的作品
D. 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四、判断题
1. 创新就是要否定传统,敢于突破一切规则。( )
2. 只要有创新意识,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
3.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
4.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 )
5. 创新思维就是要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
五、简答题
1. 简述创新的重要性。
2.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某汽车制造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环保要求,积极进行创新。一方面,加大科研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成功推出了多款新型电动汽车,满足了市场对环保、节能汽车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创新,该企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请运用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该企业成功的原因。
答案
一、填空题
1. 一;灵魂;源泉
2. 扬弃
3. 成规陈说;思想观念
4. 想象、直觉、灵感
5. 实践活动
二、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D 6. C 7. A 8. D 9. D 10. C
三、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 4. BC 5. ABCD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五、简答题
1. 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新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文化创新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2.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对世界的探索精神,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不盲目跟从既有观念和做法。
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事物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
勇于实践,积极参加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行动。
善于逆向思维,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往往需要不同领域的人共同合作,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协作,激发创新灵感。
六、材料分析题
1. 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推出新型电动汽车。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技术和产品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 管理创新优化企业流程: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引入先进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生产流程。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新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 企业树立创新意识:面对市场竞争和环保要求,积极主动进行创新,体现了该企业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从而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